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毕飞宇:时光与天才相伴而行(专访) 作者:梁雪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5 09:37: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毕飞宇:时光与天才相伴而行(专访) 作者:梁雪波
文章来源:《市场周刊·文化产业》


  随着茅盾文学奖的公布,毕飞宇又火了。而他大概是今年最受媒体追捧的中国作家了。在3月份,他与199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共同入围2010年度英仕曼亚洲文学奖,并最终凭小说《玉米》英译本摘得大奖,17日在香港,毕飞宇参加颁奖仪式并领取了3万美元奖金。8月18日,毕飞宇闪电般出现在上海国际文学周,并与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国作家勒克莱齐奥进行了精彩的对话。19日一早,旋即飞往英国,参加众星云集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20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揭晓,毕飞宇的长篇小说《推拿》名列其中,这是江苏作家首次获得这一中国文学最高奖项……
  
  毕飞宇成了一个大忙人。除了忙之外,他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什么。他没有手机的传统依旧保持着。茅盾文学奖结果公布后,记者们为联系不到他而急得团团转。而彼时的他正悠闲漫步在伦敦大街,“家里有亲戚从网上看到了茅奖公布的消息,就给我太太发了个短信,我才知道。当时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意外。”他仍坚持运动、健身。他将这一习惯归结于从小养成的爱玩的天性。
  
  9月11日下午,在位于河西的月光曲和露天茶座,笔者见到了日常生活中的毕飞宇,一身运动短装,拎着包,预备着采访结束后直接去健身馆。他沉静平和,目光清朗,谈及文学、自我、现实,都有着敏锐而独到的识见,显示出涉猎之广泛和思想的透辟,而他的表述却鲜活有趣,有着来自底层生活的经验和智慧。毫无来由地,我试图想象出他运动中的样子,想象他将杠铃向上推举时的紧张与快意,这与他在小说中释放的语言之美,构成了一种别具意味的张力。
  
  关于毕飞宇,不适合做任何煽情的描述。机警使他审慎,通达使他幽默,老练使他兵来将挡、见招拆招,而本真则使他坦荡、平实、自由率性。解读毕飞宇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因为所有的解读都不可能是全面的。他拒绝手机,与互联网保持距离,也抵抗着媒体对他的简约化、符号化的定义。当你试图给他的行为赋予某种意义的时候,往往会遭到他的戏谑式的拆解:哪有那么多深义啊,就是喜欢,好玩呗。
  
  从唐诗中领略汉语之美
  
  1964年1月,毕飞宇出生于江苏兴化大营乡陆王村。从小家境并不好,因为父亲在1957年就被打成了“右派”,一家人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到毕飞宇出生的时候,父亲是很边缘化的乡村教师,属于社会最底层,生活在乡村的小庙里。但小孩子不懂这些世态炎凉,整日在平原上奔跑,和大自然嬉戏,像一匹小兽。童年的毕飞宇是个淘气包,不是在树上,就是在河里。在小朋友中,他还颇具号召力,村子里的孩子如蜜蜂一般天天围绕着他。为了掏鸟窝,把人家的屋顶弄漏;因为玩火,烧了稻草垛子;为了想看燕子如何孵化,把人家屋檐下的燕子窝全部捣毁……这些添乱惹祸的事不知干了多少。到了夏天,10岁以下的男孩子都光着屁股,没有谁害羞,也没有人觉得不妥,在当年这是很自然的。他至今印象颇深的是,“二年级下学期的时候,老师一进门,叫我们回家穿裤子去,我们就回家穿裤子。不穿短裤并不都是因为穷,根本的原因是小村子里的文化就是这样。”
  
  虽然家庭在政治上受到歧视,但是比较下来,毕飞宇算是幸运的,等到文革结束的时候,他才12岁,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相对来说,他的大姐受到的影响就大得多,甚至有一段时间不得不辍学。教师的孩子连学都上不起,这样荒诞的事情就发生在他的身边。这让他早早地就体味到了现实的残酷。而从乡村到小镇,再到县城,不断的搬家,又给他的生活体验增加了厚度和宽度。
  
  “领略汉语之美,大概是在我八九岁的时候。”毕飞宇说,当时也没有什么书,家里有一本活页本,父亲根据自己的记忆在上面抄了一些唐诗,时不时地就添上几首,陆陆续续抄在本子上。没事的时候毕飞宇就翻着看,有些字根本看不懂,但那是他第一次领略到汉语之美。父亲悲观、凝重、善于冥想,虽然身为教师,但并没有刻意地去培养毕飞宇向某个方面发展。喜欢读书、对汉字的敏感对毕飞宇来说似乎是天生的,“自然而然萌发出来的东西才是最有生命力的,就像原始森林里的树木肯定要比人工培育的要茂盛的多。我后来开始写作,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
  
  对于出生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人来说,连环画是最常见的启蒙读物,但在乡村却是十分稀罕的。毕飞宇痴迷连环画,“那时候我父母只要到县城里去,我都会再三再四地关照,带几本连环画回来。”渐渐地他的连环画积攒了两百来本,这在当时算是一个天文数字了。也就是因为拥有很多连环画,毕飞宇很小的时候就成了当地的“名人”,小孩、大人都喜欢找他借书看。他为自己的连环画做了编目,还用钢笔做了一个印章,印在连环画的后面。后来由于父亲工作变动,父亲的一个同事来借连环画给他的儿子看,毕飞宇非常慷慨地把所有的珍藏都借给了他,没想到这人用这些连环画开了一个小书摊,出租给人看,一分钱一本,毕飞宇知道后非常生气。“我生气不在于他用我的连环画挣钱,我生气的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所有的连环画一本都没有了,否则我可以把它们收藏起来,非常多。”
    为消耗时间而写小说
  
  文学真正对毕飞宇产生影响是在1979年前后。随着文革时期文化专权的结束,“思想解放运动”以破竹之势迅速得到了全社会的呼应,文学期刊一下子冒出很多。就在这时候,父亲帮毕飞宇在兴化图书馆办了一个借书证,当时中学作业也很少,一有空他就泡在图书馆里,浏览期刊,借阅小说、诗歌等各类图书。那是一段如饥似渴的阅读时期。卢梭的《忏悔录》是当年给他印象最深的书,那是他读到的第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也是他读到的第一本西方名著。“当时看的时候身体直打颤!没见过这么一种表述方法,血淋淋地把自己剖开。一方面很兴奋,一方面又很恐怖。由此就知道了卢梭这个人。”
  
  早在中学的时候,毕飞宇就开始尝试着写小说了,但“写了没多久就瞧不起小说了,喜欢上了诗歌。”1983年,毕飞宇考入扬州师范学院,一进大学,他立刻发现师哥师姐们差不多都是诗人了。在“扔一块砖头能砸死三个诗人”的八十年代,自己怎么可以不是诗人呢?幸运的是他的第一首诗居然就让他在学校里“成名”了。到一年级下学期,几个高年级的师哥、师姐成立了诗社,他意外地被推选为社长。他顿时觉得前途无限美好,每天夜里躺在床上“找句子”。为了和诗人身份匹配,他留起了长头发,病歪歪地骄傲着,很有派头。那是一个求知若渴的年代,也是一个躁动不安的年龄,后来他又对哲学产生兴趣,读了不少哲学书。
  
  真正写小说是在1987年的秋天。当时毕飞宇已任教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他觉得诗歌不能再写了,为什么呢,因为作为一个青年教师,业余时间太多了,上完几节课,改完作业,备完课之后就没事做了,诗歌写来写去就那么几行,没法消耗他的时间,“我最初写小说就是为了把那些时间消耗掉”。叙事不像诗歌,它无穷无尽,可以把时间“合理地”消耗掉。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当时学校会给每个老师发一些稿纸,但好多老师都不用,那时候稿纸都是很珍贵的,不用岂不可惜?毕飞宇就把这些稿纸囤积起来,用来写小说。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正是先锋文学异军突起的时候,有一个作家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马原,“那个时候在我们年轻写作者心目中,马原是一个英雄,地位非常高”。毕飞宇的阅读由马原开始,再延伸到西方文学,等到他读到西方现代小说的时候,突然发现,比如像马尔克斯、博尔赫斯,自己在大学都读过,但从来没想到像他们那样去写,“当时连模仿的智慧都没有”,某种程度上是马原的汉语小说实践才让毕飞宇醒悟到,“原来我也可以这么写”。读了马原之后,再回过头来读西方现代主义的作品,尝试用他们的技法写作。在毕飞宇开始写小说的时候,以马原为领袖的一批先锋小说家,包括格非、苏童、洪峰、孙甘露、余华、北村等慢慢浮出水面,成为引人瞩目的文坛新锐。
  
  1991年,毕飞宇的处女作《孤岛》在《花城》第一期发表。而在接到杂志的用稿通知之前的三年多里,他一直是在退稿的黑暗中写作的。在1987年前后,文学还处在黄金期, “右派作家处于巅峰,知青作家是栋梁,先锋作家是后起之秀。”在那样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年轻作者发表作品的难度是相当大的。由于缺少经验,毕飞宇甚至连投稿都不会。《孤岛》投稿给《花城》时,信封上写的就是“花城杂志收”,都不懂得应该寄给责任编辑。“我的处女作完全就是《花城》杂志的朱燕玲从自由来稿中发现的,完全是硬拼出来的,没有任何投机取巧。所以我对朱燕玲充满感激,虽然她只比我大一岁,但我一直拿她是当做长辈来供奉的。因为确实是她的一个小小的举动改变了我一生。”
  
  从先锋到写实
  
  毕飞宇前期的小说具有先锋小说的特点,注重叙事、语言实验、强调文本的形式感,代表作有《孤岛》、《叙事》、《楚水》、《那个男孩是我》、《雨天的棉花糖》、《是谁在深夜说话》等。那一时期的小说,语言典雅整饬而又不失清纯流利,叙述语调庄严端重,具有诗性与哲性相互交融的特点,使其作品显现出浓厚的智慧优雅的文人气质。著名评论家王彬彬对毕飞宇的早期作品多有肯定,认为《那个男孩是我》、《雨天的棉花糖》、《是谁在深夜说话》都有资格成为毕飞宇的“成名作”。但实际上它们问世之初都悄无声息。直到《哺乳期的女人》出现,人们才知道,在写小说的人中,多了一个叫毕飞宇的年轻人。
  
  短篇小说《哺乳期的女人》讲述了一个看起来简单的故事,但其背后透视的社会问题却值得深思。在手法上看,这部小说还是有先锋痕迹的,但是从情怀上、从小说所关注的方面来看,它在毕飞宇的创作中第一次出现了现实感,第一次出现了现实性。比如小说中写到的“留守儿童”的现象,国务院直到2002年才发文关注这个社会问题,但作为小说家他有一种本能,在1995年的时候他就注意到了,事实上毕飞宇并没有过多地进行理性思考和逻辑分析,因为“小说家的直觉有时候比思考更准确”。《哺乳期的女人》关注的是空镇、留守儿童的问题,小说刚发表的时候,引起评论界关注的都是小说的语言、叙事特征等特点,是作为一个美文来对待的,没有人提到小说反映的社会问题,“我觉得挺自豪的,说明我还比较超前”,毕飞宇说。1996年,《哺乳期的女人》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
  
  于此同时,毕飞宇也开始操刀影视编剧,由他担任编剧的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就出自他的小说《上海往事》,这部由张艺谋执导,巩俐、李保田等人主演的影片,于1995年上映,立即令毕飞宇声名鹊起。但是毕飞宇始终对影视剧的涉入保持着一个度:偶尔为之,不借以炒作自我名声,不得影响主体文学创作。这种谨严和自律,在很多作家受利益驱动纷纷转向影视剧创作,甚至大加炒作以吸引眼球的当下,实在难能可贵。
  
  作为一位具有高度艺术自觉的作家,毕飞宇一直没有放弃艺术上求新求变的尝试。对于自己前期的先锋小说写作,他并不满意。“20多岁的时候,我是目中无人的,这个目中无人不只是狂妄自大的意思,还有不关注生活,不关注现世,不关注人生这一面,我沉迷于自己的玄思与想象之中。那时候我感兴趣的是形而上、历史、终极,总之,那时候我是‘闭着眼睛’写作的。”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转向了后来的关注现实、介入现实的写作?毕飞宇说,这首先跟阅读有关,“因为等我写作的状态慢慢好起来的时候,先锋小说已经很难看了。刚开始看到先锋小说的时候,你感觉到似乎文学的革命来到了,等到新鲜感消失了之后就感觉到越来越没意思,于是自然就有了怀疑。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讲,没有一样东西比怀疑更重要的。当你产生怀疑的一刹那,就是成长的开始。”
  
  从先锋到写实的写作轨迹,在毕飞宇身上是自然而然地完成的。“一个小说家精神成长的轨迹一定有他的合理性的,不会凭空而来的,这里面确实有一个种豆和种瓜的关系,有因果性的。”2000年发表的《青衣》是毕飞宇标志性的转型之作。《青衣》讲述了京剧女演员筱燕秋从出道到走红,在艺坛纷繁杂乱的竞争环境下,心力不支,逐渐精神崩溃的故事。透过主人公的个人命运揭示出时代的深刻悲剧,给人们留下了深久的印象。小说发表后,以其思想的深邃和人物塑造上的成功,在文学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曾获小说月报奖、小说选刊奖等多种荣誉。之后《青衣》被制片人张纪中看中,改编成20集电视连续剧,由徐帆、傅彪、潘虹出演,作品的成功加上电视剧的热播让毕飞宇一下子“红了”。
  
  与他此前的小说相比,《青衣》在文学修辞上的变化也是明显的,故事性明显增强,人物塑造上更加立体丰满,叙述语言则向粗实豪放转变,口语的色彩大大加强,具有更加鲜明的幽默品格。王彬彬分析道,“修辞方式的这种变化,无疑意味着作者创作观念的变化,意味着作者对文学与现实之关系的重新认识。通过修辞方式的大幅度调整,毕飞宇大幅度地调整了与现实的关系,从而也大幅度地调整了与读者的关系。”其实,毕飞宇对当下现实人生的关注和思考在《哺乳期的女人》中已有体现,他充满自信地说,“从1995年开始,我相信那个写作方向里有未来的轨迹”。
    《青衣》给毕飞宇带来了普遍的赞誉,尤其是写作方向的成功转型带给他新的希望和动力,“名气越大内心就更感到有一种责任感,说起来有点可笑,但事实上是这样,就是感觉到眼光应该更扩大一点,应该更有所承担”。所以毕飞宇在写《玉米》的时候,最早是想写一个乡村爱情故事,但是写着写着,当“王连方”这个人物出现之后,整个小说路线就全变了。王连方一出现带动了毕飞宇对文革的反思,整个小说一下子就扩开了。“对于我这代人来讲,那么快就把文革遗忘是一件不应该的事情。”之所以要写文革,毕飞宇说,自己还是对现实有种担忧,惧怕在中国大地上像文革那样的悲剧再来一遍。底层的狭隘民族主义倾向,包括对暴力的迷恋,以及某种偏执的理想主义,这些他都出自本能地警惕。“所以,一个人拥有常识、尊重理性非常重要。不仅如此,还要把常识和理性落实到具体生活中。”
  
  《玉米》被认为是毕飞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作。谈及当时的写作状态,毕飞宇说,那是一种“爆炸式的写作”,写的时候手忙脚乱的,感觉手脚不够用,想法很多,来不及写,每天都是这样,“非常幸福,非常饱满”。当时他唯一焦虑的就是小说能不能发表出来,因为里面有些局部“写得非常狠”。所以当2001年《玉米》安全发表出来后,毕飞宇挺高兴。还有一点也让他高兴的,那就是小说在美学意义上的“反潮流”。在毕飞宇写《玉米》的前后,中国文学的大趋势是写都市年轻人的迷惘,当时很多作家写的都十分洋气,男女主人公频频出入咖啡馆、酒吧,身体解放的美女作家也出现了,很热闹,新新人类也成了一个时髦的概念。没有人想到就在同代作家中会冒出《玉米》这样一个“怪胎”来。今天看《玉米》好像很正常,但是若是把当时的文学期刊拿出来,《玉米》的确是一个很奇怪的文本,以至于《小说选刊》编辑部在决定选发这篇小说的时候特地打电话给毕飞宇,来确认一下到底是不是他写的。“我接到电话的时候非常高兴,我预感到自己做了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当时我的调子跟文坛的调子完全相反,它还能火起来,实在觉得不可思议。”
  
  2004年12月,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揭晓,毕飞宇的《玉米》获得优秀中篇小说奖。
  
  《推拿》:一部没有野心的作品
  
  长篇小说《推拿》创作于2008年,是毕飞宇首次涉足盲人题材的长篇小说,也是国内少有的以盲人群体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这部近18万字的小说讲述的是一群盲人推拿师内心深处的黑暗与光明,触摸属于黑暗世界中的每一个细节,写出了盲人的快乐、忧伤、爱情、欲望,对盲人独特的生活进行了透彻、全面的把握。为什么会写这样一部小说?毕飞宇说,其实跟他早期做教师时就接触到残疾人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写作的缘起,是因为近些年来由于长期伏案创作,他的颈椎出现了问题,医生说经常做推拿可以缓解疼痛。于是一有空,他就到离家不远的一家盲人推拿医院里去做推拿。时间长了,就和他们熟络起来,经常在一块儿聊天、拉家常。与盲人打交道的时间一长,毕飞宇就发现,与正常人相比,盲人虽然看不见东西,但他们一样有自己的爱情、事业、快乐、忧伤、野心,于是他就想把这一群体的生活情状写下来。
  
  毕飞宇强调,写《推拿》,首先想到的是“尊严”,“《推拿》是一部特殊的小说,它外表沉默、内心绚烂;它平缓多过激烈,温情多过残酷,却又让无奈与悲凉相伴相生。就像一条静默的河流缓缓流过,有漩涡,也有温度,夹杂着无奈和沧桑。”毕飞宇说。从《推拿》开始,毕飞宇开始由记忆转向了观察,真正进入了当下生活,所以对他来说这也是一次重要的转型。以前作品中处理的都是过去的题材,比如《玉米》中的“文革”题材,而《推拿》写的是现在进行时,是与我们当下紧密相连的,它虽然写的是一个特殊群体,但是却是和当今社会联系最高的。除了题材上的独特之外,《推拿》还是一部特别没有“野心”的作品,“以往写作的时候,多多少少会想要把这部作品做得特别宏大,特别深刻,特别有意义,或者特别有美学价值,或者特别受到朋友们的鼓舞,或者能够有更多的版税,或者有文学之外的额外奖励,我把这些笼而统之的叫做文学的野心。写《推拿》,这些几乎都不考虑。只是告诉自己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再再简单一点,就像一个人走完了自己的婚礼,和新娘回到洞房以后,把许许多多不该属于他们生命的东西一点点扔掉。”
  
  《推拿》出版后,得到了评论界普遍的好评。而最让毕飞宇开心和欣慰的是,有许多盲人朋友读了之后,很激动,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一本讲述他们真实生活的书了。有人把毕飞宇的小说总结为“疼痛的美学”。毕飞宇说,他所写的都是平凡的小人物,都是“疼痛的人”,疼痛是他的小说的母题,他所有的作品其实就是在重复书写一个东西:疼痛。“我天生就对疼痛敏感,不管是他人的疼痛还是自己的疼痛。我写小说,写到主人公高兴的时候,很可能一带而过,写到这个人的疼痛的时候,我立即就来劲,这和作家的性格气质密切相关。就像逛街一样,男人一看见汽车就要多看几眼,女人一看见时装就要流连忘返。就这么简单。对小说家来说,首先要了解自己,然后尽可能不要回避自己。”
  
  对于这次《推拿》获得茅盾文学奖,毕飞宇坦言,自己的确感到意外。因为《推拿》是一部小结构、时空压缩得很小的作品,而且题材关注的又是非常特殊的盲人群体,这不太符合以往茅奖的评选“口味”。《推拿》的获奖,至少显示出从这届开始评选标准作出了重大调整,不再仅仅按照原来的模式去评选符合宏大叙事的作品了。毕飞宇说,“真没想到我这么一部微观的、小体量的作品会获奖,说明这次评奖的包容性、多元性。”
  
  对于这次茅奖评奖引起的争议,毕飞宇认为,这次跟以往的争议是有很大不同的,以往是在事后被激发出来的,这次是从一开始就把评奖的内容投放到被大家议论的空间里去了,是一个主动选择的姿态。“我相信这种争议跟以往的争议相比,是可贵的,在文学道德上的努力是有成效的。”但他并不认为哪一个评奖能评出一个完满的结果来,“艺术这个东西,又不是像刘翔跨栏,你第一个撞线了,时间在那儿,全世界人都看得见,谁是第一个过去的,清清楚楚。文学是一个主观性极强的东西。没有充分的主观性就不成其为文学,评奖也一样。”
1我顶1我踩
    读书是作家的一条腿
  
  关于阅读,毕飞宇说自己现在读书已经很少了,感兴趣的才读。不像年轻的时候,那时候有读书焦虑症,一天不读几个小时的书就感觉到很空虚,甚至不读书都不知道如何写小说。现在不这样了。但是阅读仍是必不可少的,他强调,“作为一个作家,书还是要读,你最后能走多远,离不开你读的书。最起码的,读书是作家的一条腿。”那些依靠才情和独特的生活经验写作的作家,在毕飞宇看来是不能持久的,“要想成为有持续性的作家,必须要有加油站,最好的加油站就是读书。”而对于书,毕飞宇有一种细腻的温情,“我把最爱的书放在枕头边上,然后书房,然后客厅,然后家以外,一个好的作家,一个好的作品让我感觉到他是亲人。”
  
  最近一阶段放在毕飞宇枕头边的书,是勒克莱齐奥的小说。从六月底开始,因为接到上海国际书展的通知,说要安排他和勒克莱齐奥进行一场文学对话,他一直读的就是勒克莱齐奥,包括出差住在酒店里读的也是他。毕飞宇十分欣赏勒克莱齐奥的小说,“即使我读的是他作品的中译本,仍然能发现,他是一个在语言上特别考究的一个作家。这是对他的第一印象。”而勒克莱齐奥的复杂身份也让毕飞宇感兴趣,勒克莱齐奥是法国作家,但实际上他祖上很早就到了毛里求斯,那是一个很小的岛屿,他出生在法国时,父亲在尼日利亚,后来他又随母亲到非洲,其间还不断经历战争的动荡。总之勒克莱齐奥的生活一直处于漂泊中,没有母语,没有文化之根。“他对欧洲文明是非常怀疑的,所以他的小说我们一方面可以当做美文来读,另一方面也可以当做一个文化怀疑论者的文化教材来读。”
  
  《流浪的星星》、《战争》是勒克莱齐奥的代表作,毕飞宇认为“当然很好”,不过他个人比较偏爱《诉讼笔录》,这部小说是勒克莱齐奥的成名作,写作此书的时候他只有二十几岁。勒克莱齐奥学识渊博,身上有贵族气质,毕飞宇发现,“一般学究式的作家语言都比较长,但是勒克莱齐奥恰恰相反,这是他一个悖论的地方,勒克莱齐奥的句子特别短。”为此,他还特地咨询过勒克莱齐奥的中文译者、南京大学的许钧教授,“勒克莱齐奥的句子是他原来就这样的,还是你翻译过来的原因?许钧很负责任地告诉我,原来就这样的。”
  
  毕飞宇喜欢的作家中还有英国移民作家、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奈保尔。奈保尔也有着复杂的身份背景,他出生于中美洲的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一个印度婆罗门家庭,在英国读大学,后在英国定居,曾在世界各地广泛游历。“奈保尔是一个对形而下、对日常生活高度着迷的作家。”毕飞宇说,把勒克莱齐奥和奈保尔比较,会发现两人的类型完全不一样,“勒克莱齐奥在精神上是有贵族倾向的,奈保尔身上有一种街头混混的气质。勒克莱齐奥很优雅,奈保尔很有力量。”从自己的天性来讲,毕飞宇更喜欢奈保尔,因为他身上的市井气息更重。
  
  拉美文学曾在八十年代对中国作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90年代后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随着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获得2010年诺贝尔文学奖,并与今年访问中国,拉美文学重又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关注。早在大学时期,毕飞宇就阅读过马尔克斯、博尔赫斯、略萨等作家的作品。此时谈及拉美文学,毕飞宇仍兴奋地说,“太喜欢了”,“我感觉他们个个都是天才,他们的血管好像要比我们的血管粗一倍,读他们的文字能感觉到血在血管里四处奔涌。”但是拉美文学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没有欧洲文学那么讲究。“打个比方,读欧洲文学就像呆在书房里,呆长了你就特别想到酒吧里,让重金属音乐轰一顿,可如果每天让你呆在酒吧里轰炸,你肯定受不了。”
  
  不过要说最让毕飞宇敬佩的作家,还要数曹雪芹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他说自己最羡慕的作家就是曹雪芹。大半部《红楼梦》,二十岁读和四十岁读、六十岁读都是不一样的,这太了不起了。“一个作家的作品能让读者读一辈子,一代一代读下去,这是何等的伟大啊!博尔赫斯那么伟大,我过了四十岁以后再也不看了。在曹雪芹、陀思妥耶夫斯基面前,我们都像是一些小蚂蚁。如果我们是人,他们就是巨人。”
  
  健身是因为天生喜欢玩
  
  毕飞宇并不是一个特别把写作当回事儿的人,有的时候他更愿意像一个普通人享受日常生活。通常他的一天是这样安排的:“上午九点或十点起床,吃点东西开始写作,四点钟左右吃午饭,晚上看看电视,主要是看体育类的节目。临睡前看看书,如果失眠的话,就再看,一直看到睁不开眼为止。”他的生活规律、简单,是一个“各方面都很健康的人”。惟一折腾的是运动。晚上7点去健身中心,“和朋友们鬼混,每天都要出一身臭汗”。对于他喜欢健身的习惯,有朋友拿他开涮,说毕飞宇健身是为了身材漂亮,但苦于平日无法展示肌肉,所以夏天总喜欢穿无袖的T恤,而有一次甚至在饭局上借着酒兴悍然脱光了一回上衣。对此,毕飞宇哈哈一笑,说,“那都是他们瞎讲,拿我开心。其实我就是好玩,自己喜欢玩。小的时候几个小朋友抢球,哪个会想到这是锻炼身体啊,玩呗。我到现在还是这个心态,每天要去玩一下,玩过之后,出出汗,我就舒服了。实际上我踢了那么多年足球,不仅没有把身体锻炼好,还留了一身的伤,哪里是锻炼身体啊。”
  
  在南京这座城市,毕飞宇已经生活了20多年了。至今他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来南京的情景——“我是1984年9月29日下午来到南京的,一到南京,走在大街上,看到满地碎碎的阳光,整个街像隧道一样。我一听南京人开口说话,和我老家的话也差不多,我当时的感觉就是大学毕业后有可能到南京来,后来果真就来了。”南京给他的感觉就是亲切,因此打一开始他就没有异乡人的感觉。但是随着城市大规模的改造,他对南京的感情却越来越复杂了。在内心里他还是很怀念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南京城,“那些街道,梧桐树构成的阴影,以及阴影下面的民国风格的建筑物。”有的时候,乘车从某个地方驶过,他会想起当年公交车从这里经过时要爬一个坡,能听到公交车很吃力的声音。现在街道改造了,都是平平坦坦的,整个城市的地貌失去了凸凹,“一切都更方便了,一切也都更无趣了”。这座城市和其它城市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就像参加一个集体婚礼,所有的新娘都化妆好了,你却认不出哪一个是自己的姑娘。”
    我最大的才华就是耐心
  
  毕飞宇小说里的主人公,无论是《青衣》中的筱燕秋,是玉米,还是《推拿》中的都红,面对她们所处的世界,面对命运,都有一种强硬的反抗姿态。而且,这种反抗源自骨子里强烈的自我意识。毕飞宇说:“反抗是人生的主题之一,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在世界上,怎么能不反抗呢?”在毕飞宇的作品中,有一种知识分子的人文情怀,在他的身上,也体现出社会学家曼海姆所说的自由漂浮的、非依附性的知识分子性格。他欣赏陈丹青,说这个人一举手一投足都有魅力,看着就舒服。他还特别激赏韩寒,认为在韩寒身上体现出了一个年轻人的健康智慧,有一种美学效果,“韩寒是美的,而现在很多文人的姿态是很丑陋的。”
  
  毕飞宇从小来自于社会底层,对底层有着天然的默契,作为小说家,他也反复地研读那些描写底层的经典著作。他从鲁迅的《故乡》里总结出一个道理:“我们的目光必须关注底层,但我们的双脚未必要站在底层。”在他的眼里,公正、自由和博爱,应该是通行的普世价值观,而“眼下我们社会做得远远不够”,导致“中国特色沦为了部分人拒绝融入世界主流的借口”。他对历史与现实都有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并以他犀利而又泼辣的话语方式言说出来,一针见血,痛快淋漓。“我觉得我们中国有一个巨大的问题,许多事情大家都知道,谁也不愿意说出来。一句话在牙齿的里口还是在牙齿的外口差别是极其巨大的,在外口,就是一句人话,在内口,顶多就是一个屁。我们都知道一个词,叫真相,所谓真相,它的前提就是‘说出来’,不说出来就不是,真理也是这样,不能被言说的真理肯定不是真理,所以呢,我想说,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很可惜,我们太沉醉、太痴迷于‘可意会而不可言传’这个玄奥的东方美学,还有含英咀华的表情。”
  
  毕飞宇是清醒的,他不偏激,更反对那种简单的二元思维。在谈到当下“混乱而又尴尬”的文学局面时,他说自己“依然很绝望”。但是现在似乎谈论文学的绝望成了一种时髦,“在大家觉得文学已经没有任何盼头的时候,我恰恰要站在一个相反的立场上。如果是一群批评家坐下来拼命攻击当代文学的时候,我时常要作一个辩护者,如果是一群作家,大家都喝了酒以后自我感觉良好地夸夸其谈时,我恰恰要作一个批判者。”他说,中国作家没有像勒克莱齐奥、奥兹、奈保尔等作家那样,有一个纠缠一生的“身份认同”问题,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就是中国作家的幸运,“中国作家最大的问题,还是生命自身跟外部现实的可能,彼此在扳手腕,彼此在消耗,这种东西所带来的紧张和纠结。”
  
  目前,整个国际经济的萧条、图书出版领域的萧条、再加上电子化时代的来临,还有博客、微博这些形式的兴起,给文学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全世界每个国家的阅读人口都在大幅度的下降。而商业化的发展又带来了过度物质化的问题,人们不再关注内心世界。对此现状,毕飞宇认为,人的“内心是需要处理的,处理就需要时间。问题是目前中国的社会形态很坏,它不给你时间,所以作为一个艺术家,一定要学会和社会抢时间、要时间,这就需要艺术家内心要有力量,你有力量才能跟这个时代跟这个社会要到时间。”但同时,他强调千万不要放大文学的力量,因为“文学从来不具备改变世界的力量”。
  
  在精力、体力、经验等各方面都处于最佳时期的毕飞宇,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果没有一定的定力,是很容易浮躁地飘起来的。但是他却表现得异常平静。“我告诉自己,你只管工作,不要有太多的期许。期许太多容易导致不健康。你只要全身心地工作,把注意力都放在工作上,是对自己最聪明的一个期许。”在中国文坛上,毕飞宇觉得自己是非常幸运的,写作没多久就得到关注、得到鼓励、得到肯定。他经常告诫年轻的写作者,“老老实实写作,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部作品,不要耍小聪明去胡弄读者。不要有太多的欲望,不仅做人是这样,写小说也是这样。”
  
  运动、健身仍是毕飞宇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当他把杠铃一次次地推举向上,一次次地重复,不但需要臂力,更需要耐力。毕飞宇把写作视为人生的长跑,比起那些三两个月就生产出一部长篇的作家写手来说,他写得不算多,他也不急,他知道自己“一直在往前冲”。写了一二十年,他自我总结道:“我最大的才华就是耐心,我总是将耐心用到最强才写。”在毕飞宇眼里,作家的耐心是抵抗浮躁的手段,只有具备耐心,才能才会发挥,判断才可靠,感受才不会变形。
  
  童年的经验和记忆对作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小时候在兴化县城,毕飞宇喜欢待在钟表铺子,等待每一个整点的到来。一个房子里全都是钟,各种各样的钟表,每到整点,多种金属之声叮叮咚咚,此起彼伏,交相辉映。那种声音,带着神秘而遥远的感觉,让少年毕飞宇激动不已。在毕飞宇的小说中,“时间”一词不断出现。在《玉米》一书的后记,毕飞宇如此写道:“我坚信这个世界上没有天才,如果有,那一定和时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原本没有的东西,时光会有所选择地赋予我们。”
  
  2011.9.14~15
  
  (本文在写作中参考了吴虹飞、王彬彬、张莉、俞悦等人的部分文章,在此表示感谢!)
  
  【作家简介】
  
  毕飞宇:1964年生于江苏兴化,1987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同年任教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1992年起任《南京日报》记者,1998年至今供职于江苏省作家协会。代表作有《哺乳期的女人》、《地球上的王家庄》、《青衣》、《玉米》、《平原》、《推拿》等,出版有《毕飞宇文集》(四卷)、《毕飞宇作品集》(七卷)及多部作品单行本。作品获第四届英仕曼亚洲文学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第一届和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一届中国小说学会奖、第二届冯牧文学奖等,并被翻译成英、法、德、西班牙等十多个语种的版本在海外发行。
  
  (刊于《市场周刊·文化产业》杂志2011年第9期“独家专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04:14 , Processed in 0.07856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