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江诗话:六祖与张九龄
郭思乐/文
最近到粤北,途中写了几段微博。在曲江的时候,尤其对六组和张九龄感到震撼。把这几段列在此。
在生本教育的探讨中,充满对道和对自然的思考。我们喜爱张九龄,喜爱六祖,喜爱翁源、英德,连南,那些促使人自然之思的人和境界,是因为它让我们庄严地思索世界人生。
去读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那是把具体人的思念置入伟大世界的描写,一句诗足使你境界飞升。而“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除了把我们对季节的感知凸显出来,同样使人兴起秋夜人生的感慨,类似的曾经打动我们的是某人的“七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后者终归达不到前者的大气和典雅,这就是气度所使然。张九龄可以治国平天下,可以识穿安禄山,当然气度不凡。
正是这样,我读他的《感遇》之第一首,更带着崇敬精品的心情,来感知要义,忽然发现,它精辟地阐述了生本的全部基础。“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兰叶在春天蓬勃生长,桂花在秋天清新美好地开放,他们欣欣向上的生命,各自有着自己的最美好的时刻。(孩子们也一样,花开有季)。“谁知林栖者,临风坐相悦”,(为什么要说是林栖者,是说需要静心,静心了你就会欣赏自然的生命自有节律的美,转喻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将会为孩子们天性的呈现为相悦,如生本教育学校常见的那样),“草木有本性,何求美人折?”,(转喻: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不需外界控制。)学记说“开而弗达,道而弗牵“。
寄九龄小学并复余国天先生的诗,我再改了一下。我的诗改了是: 一读来笺喜不胜,曲水怀思张九龄。海上月明生万众,林间风悦见多情。平章事了君真直,作赋心余意独新。千载仙翁和泪眼,喜听后继涌潮音。
(注:来笺,余国天先生给我的诗)。
曲江不仅是九龄文化中心,也是六祖胜地,两位都是顶尖人物。五祖(或神秀大师)说,身本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擦拭,不教有尘埃。六祖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在上分析,前者有理,而后者不需要执理,而是要相,真相。这就是六祖的思想与其他的区别。但也是六祖与老子会合之点。真相就是一切,其余关于真相的描述都各有亏真相。就此而言,儒家所述是理,入世,所以时而被采用,时而不被采用。当然,孔子也想过不言,还举例说,天何言哉,四时存焉。但他不能无言,因为人喜他言,所以偏向于理,而不是真相。生本教育鼓励学习者察知真相,再说自己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