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课堂教学的逻辑思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7 03:51: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课堂教学的逻辑思维




赵克明   



  请先看几个教学实例。
    例一,教学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进行到把握主题阶段,教师首先点拨道:
    关于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的主题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历来有多种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本文是作者寄情山水之作,抒写清冷幽深的境界,表现凄凉的心境;有人认为本文是借景抒情之作,表现作者愁闷的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作者欣赏月下荷塘自然之美的情趣,据守个人的小天地,表现闲适的心情;有人认为它不是抒发作者逃避现实的情绪,而是表现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愤激心情;有人认为是表现对黑暗现实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请同学们再读此文,看看我们从中读出什么呢!
    接下去,学生的阅读交流基本上是列举课文某一片段印证上述某一说。
例二,教学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一单元“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教师依照教科书编写的板块,先作赏析指导: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一单元“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板书)。这是传统的诗歌赏析的方法,语出《孟子》。孟子说:“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意思是说,我们在解说、欣赏诗歌的时候,不能就表面意思去理解字词,更不能拘于个别字眼去理解诗句,而应该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孟子还提出了“知人论世”一说,意思是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接着,教师让学生看“赏析指导”,把握如何做到“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完成这个教学环节之后,教师又以白居易《长恨歌》为例进行演示,之后才让学生自主赏析《湘夫人》《拟行路难》等作品。
    例三,指导学生进行横向议论写作,教师的教学步骤是:
   
第一步,告诉学生横向议论的基本特征(先提出话题或总论点,然后并列地从几个方面分别对话题或总论点加以阐释或论述,阐释的几个方面或论述的几个分论点常常放在每段开头,以显示层次)。第二步,给学生讲解横向议论要注意的要点(一要多角度地观察、分析、认识事物,二要避免话题分解或分论点的重复、交叉和包容,三要考虑到话题分解的各方面或分论点的轻重关系、主次关系、先后关系等,四要做到以段首中心句的形式使各层内容一目了然)。第三步,以何为的《论时间》为例加以解说。第四步,提出一个话题让学生进行训练。第五步,学生作文。
    上面列举的三个实例,虽然内容不同,形式也各异,但是有其共性,那就是都运用了演绎逻辑,即从抽象到具体、从一般到个别、从规律到特殊的思维方法。这样运用演绎法的设计安排导之以法在先,目标比较明确,应该说是合理的,可操作性也是很强的,尤其是便于教师的课堂调控。但值得我们思考的是,语文教学是重演绎还是重归纳。我个人认为是后者而不是前者。
    首先,是语文学习的规律使然。语文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学习者大量接触典范的语言材料,通过阅读、欣赏、品味、分析、探究,从而积淀语言,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语文素养。所以,人们常说语言学习常常是“举三”而“反一”,是在巨大数量的语言(言语)“例子”的反复撞击、刺激下,才点点滴滴“说出来”,成年累月无限量地加大后,才“奔涌而出”。语文学习与自然学科最大的不同就是重在积累,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孟子就明确告诉了我们:“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这里的“资”即积累,意为积累的多了,就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代教育家吕叔湘先生也说过:“少数语文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看课外书。”传统语文教育一直重学生的诵、记而轻教师讲解的教法,所追求的就是通过接触积累语言材料而达到自悟。很显然,运用归纳逻辑,从具有代表性的具体语言材料入手,进而悟出一般性的结论,这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
    其次,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一条最重要的认知规律,学生在接触一些具体可感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带有普遍性的理性的认识,这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遵循这一规律,学生既能轻松愉悦地获得知识,又能使认知水平渐渐提升。学生学习语文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规律,那就是模仿,模仿前贤今人的成功之作,像茅盾背《红楼梦》、苏步青熟读《古文观止》便是例证。通过长期的艰苦的与文本亲近,在头脑中建立起丰富的“语言范式”,形成“兴奋灶”,这就是我们要追求的“腹有诗书”。运用这些“范式”,模仿着“说”,模仿着“写”,先求其“形似”,后求其“神似”,最后求其超越。这样,就很容易有学习的充实感、成就感、条理感,就不会再感到语文学习空泛、无力、不可捉摸。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不能搞“科学求证”,而应该因文悟道,因言悟理。
再次,它体现了“生本”理念。“以生为本”是当今新课程一个很响亮的口号,如何落实“生本”,就是要改变“师授生受”的教学现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这样一个教学案例:美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提上一袋苹果,一人分一个,让学生看,摸,闻,甚至咬上几口,然后开始画苹果,结果,大多数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像西瓜,第二次画出来的像梨,第三、四次画出来的才像苹果;而中国的教师教学生画苹果时,只带一支粉笔,先对全班学生讲画苹果的注意事项,然后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示范,要求学生照着老师的样板画出来,结果所有的学生第一次画出来的苹果就像苹果。相较而言,美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费劲且不太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生活中的苹果”“自己的苹果”,中国的学生虽然画得轻松且很像苹果,但画出来的却是“黑板上的苹果”“老师的苹果”。中国教师教学生画苹果运用的就是演绎法,而美国教师运用的则是归纳法,让学生从接触苹果中学会画苹果,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再来看前面列举的三个教学实例,如果运用归纳法,不妨做这样的设计:例一,先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及与《荷塘月色》相关的资料,由学生自由评点分析探究并发表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看法,待大家交流结束后,教师才列举出人们历来的不同理解,使得众多的思想发生碰撞;例二,先让学生品读赏析同一题材作品(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和屈原的《湘夫人》同属于爱情题材)、同一题目作品(如李白的《行路难》和鲍照的《拟行路难》)、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如陆游写于同一年份的《书愤》和《临安春雨初霁》),再深入探究它们的不同意蕴,进而把握古诗鉴赏的两把“金钥匙”——“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最后进行实际的操作训练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运用的能力;例三,先让学生阅读何为的《论时间》,了解它前半部分四个自然段从四个方面阐发话题“时间”,再比较分析这四个方面的关系及每个方面的表述形式,进而认识横向议论的特点和要求,最后再进行“思维体操式”的专题训练,重在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相较而言,这三种设计都是从具有代表性的具体语言材料入手,都有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逐步深化的过程,都科学灵活地处理了“放”与“收”的辩证关系,都着眼于学生给了他们比较自由的发挥展示的空间,都使得学生的课程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开发与利用,都易于激发学生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重申一下本人的观点:语文课堂教学当首选归纳法,慎用演绎逻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6 02:47 , Processed in 0.065122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