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2 08:5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信息时代的教育与教师素质结构的重组
作者:卢志文
尊敬的各位老师:
今天我报告的题目是“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我讲三个问题:一、今天我们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二、今天我们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三、今天我们应当怎样做教师?
今天我们面临怎样的挑战
今天,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挑战、时代的挑战、现代教育的挑战、教育对象的挑战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挑战。
学校生存发展的挑战
今天的学校跟传统的计划经济下的学校不一样,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的发展使校际竞争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竞争的强度日趋激烈,从质量竞争到生存竞争;竞争的范围日益扩大,从一元竞争到多元竞争,从结果竞争到过程竞争;竞争的手段也日益科学,从粗放到集约,从苦干到科研;竞争的规则趋向多变,不断的变革使学校不断面临着重新洗牌的考验。教育走向多元化和增加选择性已经成为必然。无论是民办还是公办,学校生存的道路只有一条,就是“用过硬的质量赢得良好的信誉,用良好的信誉吸引充足的生源,以充足的生源保障丰富的财源,以丰富的财源支撑快速的发展。”
教育的这个变化给每一个教师带来了挑战。我们不得不考虑,今天,教育的产品到底是什么?过去我们认为,教育的产品是学生,今天我们说教育的产品是服务。教育是服务业,教育在为别人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赢得社会的回报和自身的发展。教育既然是服务,那么反观我们今天的教育,反观我们今天的教师,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最缺的却是服务意识!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天都接受别人的服务,同时我们也都为别人提供服务。在翔宇教育集团,我对教师们这么说,咱们翔宇教育集团是一个民办教育实体,但是我们不愁钱,为什么?因为只要我们给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我们就会获得较好的回报。那么,我们愁的是什么呢?我们愁的是我们服务学生、服务家长的本领太少。我们不愁没有钱,因为我们有一万多名学生,那就有几万名家长,他们在社会上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为学校赚钱,可是我们服务学生、服务家长的能力够不够?水平高不高?这是教师今天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教育是服务,家长是上帝,学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家长掏钱购买教育服务,让孩子享受。在这样一种新的模式下,教师应该怎样去做,这就是我们面临的挑战。“满意”这个词,在校园里使用频率的急剧升高,说明了这一点。
时代的挑战
二十一世纪是人与电脑争智力的世纪。已经过去这个世纪,我把它称之为人与机器争体力的世纪。人创造了机器,也败给了机器,机器是人手臂的延长,二十世纪的下岗者,不是因为他自己的后台不硬,是因为他的工作可以被机器取代。今天没有一个人傻到要跟机器比体力,无论是劳动强度还是工作效率。二十一世纪是人与电脑争智力的世纪,人创造了电脑,也在很多方面败给了电脑——电脑储存知识的能力,学习知识的能力,都是人所不能达到的。电脑是人脑的延伸。一部新电脑从流水线上下来,里面一片空白,可是我们给它一张光盘,它就掌握了大量资料,如果给它一根电话线,它就能与因特网相连,这个世界已有的知识,它都能掌握,而且记忆效果特别好。几十万册图书的图书馆,从中找一本书,如果用电脑去做,只要几秒钟,那是人所不能达到的。所以二十一世纪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就必须要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电脑不知疲惫地工作,高强度地工作,高准确性地工作,可是它不会跟领导说每个星期只能工作五天,每天只能工作八小时,电脑不会要加工资,不会要加班费,也不会跟领导提出:你那个管理要“以人为本”!因此在新的世纪,如果我们的孩子仅仅是知识的容器,那么我们就培养了新世纪的新的失业者。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不是越来越值钱了,而是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因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太多了、太容易了!过去教师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被人们尊敬;可是今天,如果我们的老师还仍然是知识的储存器,那么别人不会给我们尊敬,因为你存储的只能是旧知识,新知识才变得越来越值钱。比尔·盖茨的一张光盘,物质成本仅一块多钱,可在中国,它曾经卖到过九千八百元。那里面有什么,有知识,是知识值钱吗?不是!因为如果我们也做一张光盘,里面也有知识,把四大名著放在里面,能不能卖到九千八?不能,因为那是旧知识,比尔·盖茨的光盘里是新知识!可是新知识新在哪里?从软件的角度说,它不过还是若干个“0”和“1”,这是旧的,但是“0”和“1”的组合方式是新的。所以,今天我们培养的孩子必须是富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孩子,他们才是新世纪的主人。电脑的另一特点是没有情感,跟情感有关工作电脑做不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培养高情商或者说有和谐情感的人。
现代教育发展的挑战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从“为人的某一时刻服务”到“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服务”,变专才教育、通才教育为通识教育,这是现代教育发展带给我们的挑战。说起知识,我们可以把“知”和“识”分开,“知”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可“识”却变得越来越关键。关于知识的知识,怎样掌握知识,什么是有用的知识,从哪里高效地获取知识,这个就是“识”。教师在“识”这一块如果不能引领学生,那么教师也就失去了他们作为教师应有的职业价值;教师如果仅仅从“知”这一块给孩子提供“存储”的容量,那么教师在信息时代也失去了他们的职业价值。所以我喜欢把“知”和“识”分开。今天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当中,我认为最缺的,恰恰是“识”。我曾经做过一次调查。翔宇教育集团这两年送了一百多个老师出国考察,第一次带队的时候,我带了六十多个老师,在南京禄口机场上飞机前做过一次调查,我说:乘过飞机的老师站到这边,没有乘过飞机的老师站到那边。结果这边没有人!那么多重点中学的老师连飞机都没有乘过。他们有多少见识?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电视新闻都不看,一本杂志也不订,多少年了只去过一次省城,一共呆了二个小时,你站在课堂上有什么底气?我们天天跟孩子讲:祖国大好河山,中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可是西安、北京都没去过,两年没进一次县城,我们的“见识”在哪里?我在想,坐在飞机上,万米高空,俯瞰地球云卷云舒,思考问题的方式跟坐在拖拉机上是不一样的。
变阶段教育为终身教育。教育向两头延伸,已经没有界限。往前有学前教育、婴幼儿教育,再往前有胎教,没有出世之前已经开始了教育,其实教育往前延伸已没有界限,很多母亲甚至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调整好自己的心情,才怀上自己的宝宝;学习向前延伸没有界限,往后延伸仍然没有界限。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临死之前还有临终关怀,所以学习已经成为第一需要,读书已经成为生活方式。
我曾经想,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老师一朝醒来,可能会发现自己已经没有资格做教师了,只能降格为辅导员。为什么?我做了一下统计,全国教小学一年级语文的教师不下十万人,十万个老师教同一门课,有这个必要吗?我们从全国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中找出十个顶尖的老师来,上十种不同类型的课,放在网络上,供人们去点击,这样一件事情从技术上来说,已经可以实现了。所以某一天,我们一朝醒来,发现自己已不再是教师,因为我们没有资格站在讲台上面对着孩子讲课,我们只能站在旁边帮助孩子选择,看什么样的课是我们这样的孩子最欢喜、最适合的,那个时候我们也就是一个辅导员。
教育对象的挑战
今天的学生跟过去任何时候的学生相比,对教师来说都更具有挑战性,因为他们有非常强的主体性。他们的知识性、社会性和多元性也是过去的学生所不具备的。从古到今没有哪那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在同一个教室里的孩子,家庭贫富差异如此之大,社会阶层如此丰富,生活背景如此复杂。这一切也给我们老师提出了挑战。
教师自身素质的挑战
原始社会,长者为师;奴隶社会,知者为师;工业社会,教师从知者分离出来,传授知识的技能达到了最高水平;信息社会,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源。今天,教师的本领恐慌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强,现实中教师的素质远不适应教育的需求!出路就是:教师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必须重组。

今天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中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特点大家都清楚:目标引导,边讲边问;以勤补拙,小步快进;教师主导,注重基础。我说的这些说法都是中性词。但是如果我们反思一下就会发现,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的这些特点带来的一个致命缺陷就是“少个性化、缺创造性”。具体一点说,就是:重智育轻德育;重书本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经验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探索;重考试成绩,轻整体素质。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思考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我给翔宇教育集团制定的育人目标是:“德智双全,文理兼通,学创俱能,身心两健。”这四句话,第一句和第四句是传统的教育目标。斯霞老师曾经说过:“德育不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是次品,没有身体是废品”。我们把身体和心理分开,因为“身心两健”才是真正的健康。因此,我们还应该加上一句:“心理不健康是易碎品!”在传统的育人目标的基础上,为什么我们要提出文理兼通?科学素养是“强身之道”,人文精神是“立身之本”。少了“强身之道”,一打就垮;缺了“立身之本”,不打自垮!一个国家如此,一个人也是这样。培养既有科学素养,又有人文精神,文理兼通,和谐统一的人,应该是新时代的教育目标。“学创俱能”,“学”是学习,大家知道,我们今天唯一能保持的竞争优势就是比对手学得快的本领;“创”是创造,刚才说过,人与电脑争智力的世纪,出路在于创新。
我们讲素质教育。可素质教育的“四多四少”现象值得人们深思:
一是“宏观多,微观少”。领导越大,其讲话中“素质教育”一词出现的频率越高,部长多于厅长,厅长多于局长,局长多于校长,校长多于教导主任,教导主任多于班主任,班主任多于任课教师,到任课教师这儿,连口头上的“素质教育”都没有了。
二是“文章多,实践少”。早先见到的多是“素质教育论文集”,后来有“汇编”、“全集”,再后是“丛书”、“全书”,再到“大全”、“大典”、“大系”,然而其中有实践意义的素质教育做法却少之又少。
三是“课外多,课内少”。很多学校课外“素质教育”轰轰烈烈,课内“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参观学校,校长多是带你看课外活动,“竖笛”、“腰鼓”、“武术”、“手工”等等,“素质”哪里就是这些技能的简单叠加?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该在课堂,课堂教学不能贯彻素质教育的思想,素质教育就只能是口号。
四是“加法多,减法少”,提倡素质教育,学校只做加法不做减法,应试的压力不降低,又提出应付素质教育的硬要求,于是便增加好多形式主义的东西,学生不堪重负,身心受损,与素质教育的目标背道而驰。
素质教育最后被演绎成了一个时髦的口号。到今天,连这个时髦性都没有了。大家又忙着传播新的词汇去了。
什么是素质?有人说,一个人把他从学校里学到的所有具体知识都忘掉之后,剩下来的那部分东西,就叫素质。这句话说得非常好。柳斌说过的。后来仔细再了解一下,也不是柳斌说的,是爱因斯坦说的。谈到素质,大家都是横向地进行分类,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可是什么是素质?怎样评价素质?人们一直没有深入的研究,素质的纵向分层非常粗疏,只是简单地说高素质、低素质,其它就没有了!但是,素质在纵向层面上如果细致地区分一下,我想还是有层次的:认知层面的素质、认识层面的素质、自觉再实践层面的素质、第二本能层面的素质。今天,我们的应试教育培养的仅仅是认知层面的素质,充其量到认识层面的素质而已,在人的素质的养成当中还隔着非常遥远的距离。以礼貌来说,当礼貌变成一个人的素质的时候,它会成为他的身体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彬彬有礼的人,他某一天出了一次车祸,昏迷了很多天,让他心脏停止跳动若干分钟,然后再复苏过来,他会不讲礼貌吗?不会!因为礼貌已经固化在他的每一个细胞里,这个才是素质。
我想借这个机会说说我的素质教育观。首先,素质不是技能的简单叠加,过去人们始终把技能的简单叠加看作素质。到一些学校去参观,让我们看看学生们唱个歌、跳个舞、写一手毛笔字,然后就说这是素质教育的成果。我说:不是!因为我们到动物园去看狗熊表演的时候,它也有很多项目。我们看完之后,从来没有一个人说,这个狗熊素质真高啊!那是因为技能是可以训练的,技能的简单叠加并不是素质。
我想说的是: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素质教育不是培养完人;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因材施教才是面向全体;增强素质不能只做加法,减轻负担不是只做减法;教师用教材教学生,而不是机械地只教学生教材;把整个社会当课堂,而不是把课堂当作整个社会;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而不是教师拔着学生成长;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
其实老祖宗关于素质教育的论述,比我们今天所有关于素质教育的理论都来得全面和深刻,我们丢掉了老祖宗的很多好的东西,用一些时髦的名词填充我们老师发展的空间。可是我们回过头来发现,我们总是在邯郸学步,我们今天在爬着走路!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这两句话比今天我们提的素质教育本质要义——“两全”要科学得多,丰富得多,“两全”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我想“面向全体”没有“有教无类”说得好,“全面发展”没有“因材施教”说得好。新型的师生关系,我们可以演绎成一本书,也可以演绎成一篇激情的演讲,但是没有古人的这一句话说得好,那就是“教学相长”。这是所有的关于合理师生关系的最和谐、最科学的概括。今天学习理论有那么多,但是所有的学习理论都没有古人的这句话说得好,那就是“学而时习之”,这是最科学的学习理论。我们今天说情景教学,我们说教育不能离开孩子的情感,要在孩子情感的基础上施教,可是古人早就告诉我们,“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优秀教师的课堂会让我们如痴如醉,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是在这些优秀教师的课堂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共性的东西,学记上说的这三句话在他们的课堂中体现得最为完美:“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导孩子,指导孩子,引导孩子,但是不要牵着孩子的鼻子走;我们可以给孩子以规范、给孩子制约甚至可以给孩子以强制,但是请你记住,不要压抑孩子的个性;我们可以点拨孩子,启发孩子,但不要把结论直接告诉孩子,一定要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这三句话告诉我们作为教师要把握怎样的“度”才是最佳的。“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这才是素质教育。今天我们做了多少?让我们用古人的观点去审视教育现实,我们会发现,需要我们做的东西还有很多。

今天我们怎样做教师

正确认识教师职业
教师职业是使人类和自己都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教师以其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这才是教师。这是叶澜老师的观点,是我认为最恰当的关于教师职业的定义。过去我们说教师是蜡烛是春蚕,老师都是悲剧人物。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我们照亮别人之后自己啥也不剩。春蚕会作茧自缚啊。我们在成就别人的同时为什么不能同时成就自我?我们天天说“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光为孩子设计美好人生,可是我们自己的人生,我们去设计了吗?教师应该是朝霞是祥云,照亮天空照亮别人,同时他也要展示自身的绚丽!所以我反对说教师是蜡烛!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人写的一篇文章,说“教师,做蜡烛就是要两头点燃”,一头点燃还嫌不够!我们如何在成就别人的同时成就我们自己?这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我们看到算命先生帮别人算命,帮别人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可是我们低头一看,这个算命先生穿着一双露着脚丫的鞋子。那么我想,他为别人算命,规划美好人生,那他为什么就不能给自己弄一双好鞋穿呢?教师不要成为这样的人!
我还想到三句话,过去我们常说的:事业心,责任感,积极性。作为老师,当我们仅仅把工作的动力归纳为积极性的时候,那么我们已经很被动了,因为积极性是需要调动的,常说“调动积极性”嘛!一调就动,不调不动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别人。可是,责任感不一样,这是发自内心的,自觉的,虽然未必是愉快的,但一定是能坚持的。再上一层,事业心就更不一样了,它是积极的,主动的,稳定的,长久的,也是愉快的。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它都会引领你克服困难往前进。所以教师在专业化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有自己的事业心。
正确认识自己
埋怨环境,我们可以找到一百个理由,但环境不会因为我们找了这些理由而发生百分之一的变化。可是,改变自己,只要今天去做,明天就会发现自己身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埋怨环境,不如改变自身!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牢骚满腹一事无成”的人,我们都不要做那样的人。改变自己不容易,最多的借口就是“太迟了”。有一句话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是永远记住的,那就是“世界上没有所谓太迟了的事情,如果你今天不去做,那才是真正的太迟了”。这句话时时提醒着我。
今天我们做教师,不光要给孩子满分,还要让孩子满意,使孩子满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然要有自己的理想。乐于奉献,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是人生进步的五个阶梯,对教师而言,同样适合。“乐于奉献”要放在第一位。今天教育多元化,有了很多民办学校。我们好些教师,从公办学校到民办学校,心里多少有着一些担心,为什么?因为他的职业稳定性下降了。可是我要告诉大家,面向市场的饭碗,才是真正的铁饭碗!因为那是自己挣来的。“乐于奉献”在什么地方都需要,公办学校需要,民办学校更需要。在民办学校里品德高尚的董事长喜欢“乐于奉献”,品德不高的董事长更喜欢“乐于奉献”!“敏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还要“善于总结”。我们要把我们自己丰富的思想和有意义的实践,形成科学的文字,让更多的人知道,让更多的人得益。
教师拿什么去赢得学生?我们有很多困惑。我想,教师赢得学生就是四个“真”:真情实感,真抓实干,真才实学,真知灼见。教师有了这四个“真”,我想孩子一定喜欢你,孩子一定服你的气。不是因为你有了教师权威他才听你的。
正确认识教育
教育是什么?过去我没有仔细去想。前年,有一位博士到我这里来实习,他拿着一个录音机跟着我,有一天,忽然他问我一个问题:卢校长,什么是教育?我搞了二十多年的教育,头脑中竟一片空白,回答不出来!我急中生智说了一句话,那是自己瞎编的。我说教育就是让人抵抗不良诱惑,建立高尚追求。他说:“你说得太好了,我还没有见过这样定义教育的”。于是我就一直在想,教育到底是什么?我发了一个贴子在“教育在线”,得到很多老师的回应。那么,在我们深入反思教育的时候,我感觉“教育到底是什么”的确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
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需要奉献的事业,是不懈求真的科学,是不断创新的艺术;
教育就是让人不为别人所愚,进而不被自己所愚的漫长过程;
教育就是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事业;
教育是智慧的殿堂,是诗意的王国,是创造的乐园;
教育是使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的过程;
教育是基因之外改造人的手段,是人类自身的再生产;
教育是教会学生和自己懂得取舍的过程;
教育是教会每一个个体追求幸福的事业!无论这个个体是贵族还是贫民,是大富翁还是穷光蛋;
教育是使人摆脱愚昧和平庸,探索生命意义和美丽的途径;
教育是民族文明,国家强盛的发动机;
教育是给人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长大了之后需要的东西的工具;
教育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手段,教育是造反以外穷人翻身的唯一途径!
正确认识教育科研
教师有双重快乐:育人与科研。要做一个科研型的教师,就必须把眼睛瞄准我们身边的教育教学现象和我们面对着的儿童。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前沿科学。学习、实践、创造,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今天我们最缺乏的是学习。所以我曾经说过这样一段极端的话:我们今天看到的教育科研论文,绝大部分是这样一种类型——它的题目是“论地球有引力”,它的引言是这样的,有一天我在梨树下(注意不是在苹果树下),树上掉下一棵梨,把我的脚给砸了,我就感到奇怪,经过反复思考、实验,我终于得出一个结论:地球有引力!这种类型的论文太多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那是因为教育的很多问题在地球的另一端或别的地方甚或在我们的祖先那儿已经被解决甚至被解决得很好了,只是我们不知道!所以学习应该是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
我的教学效率不等式
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反思和总结。我曾提出:提高教学效率的五个“远大于”;微观学习过程中的三个“不等于”;科学训练过程当中的“六个度”……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觉得,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不明白这些道理,我们的教学效率一定是低下的,问题是,现实中我们并不知道它低下。我随便说一个例子,微观学习过程中的三个“不等于”:第一,“讲”不等于“懂”。我们有很多老师是“以讲为懂”的,只要有机会就去讲,课上满时间讲,课外抢时间讲,讲完之后就认为孩子懂了,其实“讲”和“懂”之间隔着非常遥远的距离。“讲”是教师这儿信息的输出,“懂”则是孩子那里信息的有效输入!讲了,声波出去了,引起孩子耳朵里鼓膜的振动,然后通过听小骨,把声音振动的信号传到内耳变成耳蜗管道里液体的流动,再经过复杂的生物、物理、化学的变化,传递到大脑,和大脑中已有的知识背景进行复杂的相互作用,才能留下一点痕迹。人耳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感觉器官。精细时,它能感受到微弱得只有氢原子直径十分之一距离的振动;粗略时,他可以对车间里轰鸣的机器声听而不闻。因此,“讲”,只有一个结果是肯定的,那就是引起了周围空气的振动,其它的你都不能保证!那你为什么要满足于讲呢?讲得滔滔不绝,以为孩子懂了?其实没有!由“讲”到“懂”必须以孩子主动地“学”为桥梁。你让孩子主动地学了吗?没有这个桥梁,“讲”不可能变为“懂”!第二,“懂”不等于“会”。我们总是“以懂为会”。老师上完课之后,总是问孩子,你懂不懂?孩子说懂了,我们老师脸上马上就露出了幸福而又满足的神情——孩子懂了!其实,这有啥高兴的呢?你讲的中国话,孩子能不懂吗?懂是浅层次的,那仅仅是信息的输入。比如一个图书馆,我们给它一批新书,图书管理员把这批新书放到图书馆里去了!这就是懂!可是最难的,不是把一批新书放到图书馆里去,而是从书库里调用一本我们需要的书,更难的是请你从书中找出一些知识帮我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这才是“会”!由“懂”到“会”,其间的距离同样非常遥远!我们不能以“懂”为满足。由“懂”到“会”必须以孩子科学地“习”为桥梁!“习”是“实习”的习,“练习”的习,“学而时习之”的习!第三,“会”不等于“通”。“通”是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由“会”到“通”,也有桥梁,那就是孩子独立的“悟”!就以考试为例,考试怎么考?哪里仅满足于“会”啊?命题人是什么人?通过题目设置了若干个陷阱,看着孩子一个一个往里掉,躲在旁边窃喜的那个人就是命题人!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以“会”为“通”,我们就降低了一个层级。孩子也不可能越过那些题目陷阱。现实中,我们给孩子自主学习的时间了吗?我们让孩子独立地“悟”了吗?主动地“学”,科学地“习”,独立地“悟”,这都是从孩子的维度说的,所以学生是主体!无须争论。“讲”不等于“懂”,“懂”不等于“会”,“会”不等于“通”,这是从教师的维度说是,这个过程中教师为主导!亦无须争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削弱,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这并不矛盾。
提高教育效率,有五个“远大于”。我随便举一个例子:“知识的可接受性远大于其科学性和系统性”。我看在师范大学里面,教材中倒没有直接讲清这个原则,可是这个原则却是我们做教师的所必须要掌握的。这个原则不掌握,你就不是一个好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但是我们有些教师,到退休的时候还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总是把知识的系统性放在第一位,把知识的可接受性放在第二位。这是错的。昨天晚上座谈的时候,我说了一个故事:三岁的小孩问母亲:“妈妈,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啊?”他妈妈说:“孩子,空中有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凝结成水珠,然后在地球重力的作用下克服空气的阻力下降……”。你这样讲孩子能懂吗?可从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看,都是正确的啊!另外一位母亲也许会这样说:“孩子,这是老天爷哭了!”这是错的,但是在那个时候,她这样说就是对的,因为这样说并不会影响孩子将来对雨是怎样形成的这一科学道理的掌握,而又满足了那个孩子在那个时期那个接受程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什么是正确的知识啊?我告诉你,没有,你今天讲的所有的正确知识都不正确。只要换一个维度去看,它就是不完整的甚至是错的,所以你何必花那样多的时间在那儿做这样的事呢?当知识的可接受性不存在的时候,这个知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也就不存在了——对教育而言,就是如此!这就是教师跟科学家不一样的地方!所以杜威说:教师的知识结构跟科学家的知识结构不一样,教师要把科学家的知识进行心理学化。
“1乘100远大于100乘1”。思维训练的方式上,我们对一个问题挖掘一百遍,问一百个为什么,它肯定比我们抛出一百道题,每一道题只浅浅地问一个为什么效果要好!所以题海战术是没用的。在一个地方挖一百锹与在一百个地方每一个地方都挖一锹,你说,谁更容易挖到泉水呢?
“状态大于方法”,“方法大于勤奋”——这是大实话,也是最朴素的道理。但是这些大实话和最朴素的道理在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被遗忘了。如果现在我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你用最高的效率给孩子施加影响,你怎么做?让孩子多做几个题目?还是给孩子指点一个方法?还是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成才意识?一个人成长的三步曲是“正心、壮志和强能”。“正心”放在第一位。今天我们的教育丢掉了“正心”,丢掉了“壮志”,只在“强能”这一块做文章,而且“强”的还是应试的“能”,你说教育偏离本质有多远?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但中国的教育现实,又不能回避考试!因为在中国,应试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能力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上好的学校要考,读研读博也要考,当公务员要考,提干晋级也要考。“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如果没有应试能力,孩子将无缘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终身发展很难奠基。
当然教育也有“二八法则”,“关键的20%远大于一般的80%”。那么就以考试为例,一般情况下20%的知识点承担了考试超过80%的分值,你可以去统计,这规律是存在的。一百个知识点,你掌握了一百个可以考一百分的话,你掌握了八十个你绝对考不了八十分,可能你考30分都成问题。因为命题人清楚地知道,哪二十个知识点是不容易掌握的。也就在那20%的知识点中赋予了80%的卷面分值。
教师的身心素质
“身心两健”才是真正的健康。这不仅是对学生说的,对我们老师也适用的。“身体素质令人担忧,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是我对目前师资群体状况的评价。“两眼一睁,忙到熄灯;熄了灯,想学生”。这就是我们教师的生活。所以有心理问题的教师的比例高于一般人群,小学教师更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怎样进行?教师的身心素质是其专业化发展的基础。我想,因为我们是搞教育的,让我们用教育孩子的眼光看待我们自己,我们就一定会找到我们自己成长的道路!
谢谢大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02:52 , Processed in 0.06352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