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楼主 |
发表于 2011-11-12 17:46:41
|
只看该作者
仓颉造字
相传仓颉是一个长着四个眼睛的人,他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显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王羲之教子习书法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于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5 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果然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惟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啥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呢?”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感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东床择婿
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当时,有一位大官,名叫郗鉴,他是个很爱才的人,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个合适的对象,郗老大人动了不少脑筋。后来,他打听到王家子弟一个个相貌堂堂,才华出众,就想缩小范围,在这几个青年人当中选择一个做他的女婿。消息传来,王家子弟一个个兴奋而又紧张,他们早听说郗小姐人品好,有才学,谁不想娶她作妻子呢?于是,一个个精心修饰一番,规规矩矩地坐在学堂里,表面上是看书,心儿早就飞了。
可是东边书案上,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只见他还象平常一样随便,好象压根儿没有这回事似的,仍在聚精会的地挥笔写字。这天,天气并不热,可是这个青年人却热得解开了上衣,露出了肚皮,也许是早上没来得及吃饭吧,他一边写字,一边抓起冷馒头咬一口,无拘无束地咀嚼着,眼睛还一个劲地盯着面前的毛笔字,那紧握毛笔的右手,一时一刻也没有松开,有时还悬空比划着写字,那一副认真的神态,使人禁不住发笑。
郗鉴派来了自己的代表在学堂进行了一番观察了解后,就回去了。在他看来,王家子弟一个个都不错,彬彬有礼,年青英俊,才华洋溢,简直没法说哪个最好,哪个较差。不过,要说表现不那么使人满意的,倒有一个。他坦胸露腹,边写字还边啃馒头,样子太随便了,好象对于老大人选择女婿这么一件大事,一点儿也没放在心上……
这郗大人听了回报,恰恰对那位举止“随便”的青年有兴趣。他详细问了情况,高兴地将两个手掌一合,说:“这就是我要找的女婿。”这是怎么回事呢?郗老大人认为,这个青年不把个人的事儿放在心上,而是集中精力于书法事业,这正是有出息的表现,有这样的钻劲、迷劲,是不愁不成才的。
你猜这位青年是谁?不是别人,正是王羲之,后来他真的成了杰出的书法家。
皇帝练字
唐太宗李世民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位帝王,他常常在处理政事的空闲时间里,潜心练习书法。当时,被誉为初唐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虞世南就在宫中任职,由于他精通古今,文章书法下笔如神,因而唐太宗一向很尊敬他,也经常临摹学习虞世南的书法。
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唐太宗深深感到虞世南字体中“戈”字最难写,不容易写出其中的神采。有一次,他练习“戬”,因怕写不好有失体面,免得各位大臣看它的笑话,于是便故意将“戈”字空着不写,而私下请虞世南代为填补。
唐太宗为了显示自己在书法方面有所进步,便拿着几幅作品请谏议大夫魏征观看,并征求魏征的意见说:“你看朕的字是否像虞世南学士的字?”魏征恭恭敬敬地仔细看了一遍,始终含笑不语。这时,唐太宗有些焦急地问他:“是像还是不像,你怎么不说话?”魏征连忙说道:“臣不敢妄加评论陛下的书法。”唐太宗说道:“你直言无妨,朕恕你无罪。”这时魏征才奏道:“据臣看,其中只有‘戬’字右半边的‘戈’旁和虞学士写的一般无二,其余的均相去甚运”。唐太宗听了这番话后后,感叹不已,深深佩服魏征的眼力,从而也领悟学习书法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想学有所成,必须痛下苦功。
“戒珠”
王羲之的书法怎么这样深刻有力呢?这与他平常坚持不懈的锻炼有关。有一个“戒珠”的故事可以从侧面说明这一点。
据说王羲之有一颗心爱的明珠。这颗明珠不光是好玩,用来观赏的,王羲之还经常双手摩挲它,用来增强书写的腕力。有一天,明珠忽然不见了,找呀找,怎么也找不到。王羲之十分懊恼,是谁偷去了呢?经常在他身边的,除了一个寄住在他家的和尚外,再没有别的外人了……因此,他对这位和尚冷淡起来。这位和尚发现主人对他有怀疑,就以“坐化”为名,不吃东西,饿死了。后来,家人在宰杀白鹅时,发现明珠在大白鹅的肚子里。原来,是大白鹅把珠子吞下去了。事情弄清楚了,王羲之深感自己错怪了和尚,后悔不已,十分悲痛。为了纪念这位清白的和尚,他将住房改建成“戒珠寺”,表示以失落明珠的事件为教训,对朋友应以赤诚相待,不能轻易怀疑人家,使人家蒙受不白之冤。作为一个书法家,王羲之不仅自己注意锻炼腕力,增强书写时的笔力,也严格要求后人。他的儿子王献之,很小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学习书法。有一次为了检查献之的笔力,王羲之悄悄地站在背后,趁献之集中精力写字时,他猛地用手指夹住儿子手中的毛笔往上拉,谁知献之握笔很紧,毛笔没有被夺下来。王羲之对此很满意,他高兴地说;“这孩子将来能成为书法家。”并当场写了一幅字赠给献之。这件事说明,书法家的笔力是下苦功夫练出来的。
偶创飞白
汉朝的蔡邕不但是个文学家,还是一名著名的书法家。“飞白书”就是他独创的。什么叫“飞白书”呢?你们听完这个故事就知道了。
蔡邕不是一个闭门读书、写字的人,他经常出门旅行,为的是捕捉灵感,丰富阅历。这一天,他把写好的文章,送到皇家藏书的鸿都门去。那儿的人架子挺大,谁来了都得在门外等上一阵。蔡邕等待接见的时候,有几个工匠正用扫帚蘸这石灰水在刷墙。他就站在一边看了起来。
一开始,他不过是为了消磨一下时光。可看着看着,他就看出点“门道儿”来了。只见工匠一扫帚下去,墙上出现了一道白印。由于扫帚苗比较稀,蘸不了多少石灰水,墙面又不太光滑,所以一扫帚下去,白道里仍有些地方露出墙皮来。采邕一看,眼前不由一亮。他想,以往写字用笔蘸足了墨汁,一笔下去,笔道全是黑的。要是像工匠刷墙一样,让黑笔道里露出些帛或纸来,那不是更加生动自然吗?想到这儿,他一下来了情绪。交上文章,马上奔回家去。
蔡邕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准备好笔墨纸砚。想着工匠刷墙时的情景,提笔就写。谁知想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一开始不是露不出纸来,就是露出来的部分太生硬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他终于在蘸墨多少、用力大小和行笔速度各方面,掌握好了分寸,写出了黑色中隐隐露白的笔道,使字变得飘逸飞动,别有风味。
蔡邕独创的这种写法,很快就推广开来,并成为“飞白书”。直到今天,还被书法家们所应用。
取而代之宋代有四大书法家最为有名,即苏、黄、米、蔡四家。苏是苏轼,即苏东坡;黄是黄庭坚;米是米芾;这都无可非议。可“蔡”呢?有人说是蔡京,也有人说是蔡襄,到底是谁呢?其说不一。
最通常的说法是,本来这个蔡是蔡京,人们虽然承认他的书法造诣,可特别憎恶他的人品,所以人们不愿意承认他的书法家地位。在宋哲宗元佑年间,他为了排除异己,把司马光等人称作“奸党”,并亲自写碑文,写上他们的“罪状”,刻成碑立在全国。当时有许多石匠拒绝刻这个碑,结果都被坎头处死。等到蔡京一死,人们马上把那座“元佑党人碑”砸个粉碎。人们还把他和当时把持朝政的高俅、童贯、杨戬,并称为“四大奸臣”。
蔡京人品极坏,人们怎能容忍他在“四大书法家”的行列之中?所以就把他开除了。可“苏黄米蔡”又说顺口了,就让蔡襄取而代之 蔡襄善于学习先人精华,又特别刻苦努力,书法很有特色。所以人们认为他应该排在“四家”之首,不应该受蔡京的连累排在最后。
蔡襄不仅书法造诣很高,而且人品极好。他在朝为官时,敢于直言,连一些权臣都怕他三分。他在福建泉州做官时,修建了后来非常著名的洛阳桥,又修建了七里的林荫大道,为当地人民所欢迎。
由此看来,人品比书品更重要,如果一个人只会写好字,不会做好事,人民一定要垂弃他,即使在书坛上也不会给他留下一个小小的地位。
智永和尚的“退笔冢”
隋唐时代的著名书法家智永和尚,是王羲之的七世孙。据说他曾住在永欣寺楼上,刻苦学书三十年。他身边备有一个大竹篓,将写秃的笔扔进竹篓里,整整装满了五篓,后来将秃笔取来埋在一起,称为“退笔冢”。经他亲手临写的《千字文》有八百多本,分别散在江南各寺庙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綉花针”,智永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每天来求他写字的人络绎不绝,把他家的门限都踏穿了,于是用铁皮包上,被人称为“铁门限”古人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不正是智永和尚的写照吗?
红叶作书,郑虔三绝
郑虔是唐玄宗时代的著名学者,书法家,学问很渊博。他青年时代就爱好写字绘画,但令人心酸的是家境贫寒,穷得连纸张也买不起,用什么来练字呢?正好附近慈恩寺庙里存放有几间屋。的柿叶,他便搬到寺庙里住下,每天取红色的柿叶当纸,刻苦学书。时间一长,把几间屋的柿叶都写完了。功夫不负有心人,郑虔终于艰难而玉成,他的书法、绘画和诗歌都取得很大成就,唐玄宗见了赞叹不已,称之为“郑虔三绝”。
前人说:“梅花香自苦寒来”,从郑虔学书的故事中,不是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吗?
穷和尚成了大书法家
唐代的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也是一位勤奋刻苦的典范。因为贫苦,买不起纸张,他每天取芭蕉叶来写字,后来把他种的一万多株芭蕉树叶都摘光了,于是又作了个木盘子,刷上漆,在上面练习写字,时间长了,笔尖竟把木盘也磨穿了。他写秃的笔,可能比智永还多,后来将秃笔埋成一座坟,名叫“笔冢”。怀素刻苦学书几十年,终于自成一家,他的草书是我国书法艺术中的珍品。
常言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学习条件,比智永、郑虔、怀素要好得多,难道不应该趁这大好时光,奋发自励吗?
草圣张旭的故事
这是发生在唐文宗时代的一个故事。
洛阳城内阳光普照,莺歌燕语,一派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此时,在繁华的市中心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喝彩声、击节声不绝于耳,街头巷尾的小商小贩忘记了手中的活计忙着去赶场,身居雅斋的饱学之士也迈出斗室匆匆忙忙赶去观看,就连身处异乡旅行者也驻足欣赏。
是什么游戏杂耍如此热闹,原来是被世人称作“张颠”祖籍为苏州的张旭长史正在挥毫泼墨,你看他,脸色红润,额头青筋突起,酩酊大醉,口中念念有词,时而呼喊大叫,时而踉跄奔走,如醉如痴,如颠如狂。蓦然,他手操饱蘸水墨的毛锥,似醒似醉,摇摇晃晃地在铺张开得宣纸上,神驰般地尽情挥洒开来。刹那间,笔墨淋漓,满纸氤氲,变幻多端,如骏马奔驰,倏忽千里,如群龙戏海,跃然纸上。通观此时的书作,斐然跌宕,动静交错,波澜起伏而又井然有序。时而低昂回翔,翻转奔逐,时而若狂风大作,万马奔腾。状其声潇洒澎湃,抒其情深沉豁达。书者的情感在酒神的相助下,似明空的皓月,如澄澈的流水,像铿锵的玉声。围观者翘首观望,喝彩声、顿足声、击节声响切云霄。
一会儿,张旭将毛笔丢向一边,东奔西走,嘴中大呼长啸,浓浓的酒气从口中散出,狂态颠逸之相,让人忍俊不禁。正当围观的人们为之惊讶、赞叹之时,可见醉意狂态中张旭将头迅速的放到了盛满墨水的砚池当中扭转了几下,然后神速地将濡墨的头在纸上游走如飞,来往无矩,身体不断的晃动,嘴中不时地狂喊,墨水不住地流淌。此时此刻头变成了书写的工具,身体成了粗壮的笔杆子,颈部似乎变为了执笔的灵巧有力的大手。顷刻间,接连不断的喝彩声喧哗声顿时戛然而止,整个场面空气似乎一下子凝固了,山色为之沮丧,天地为之低昂,人们面面相觑,无不叹为观止。诗仙李白有诗赞道:“楚人尽道张某奇,心藏风云世莫知。三吴郡伯皆顾盼,四海熊侠争追随”。
张旭精彩的书法表演,很快不胫而走,传为佳话,大江南北,朝野上下,无不为张旭的书法艺术所感染。
据传,张旭在苏州常熟任县尉期间,有一天,一位儒雅的老人手捧着一张状纸前来告状,张旭详细地了解了案情的前因后果,又仔细地端详了一下这位老人,觉得尽是些如柴米油盐的生活琐事,便操起毛笔在案纸简单地作出了判决,老人手捧着书有张旭判语的状纸,露出了满意的神色,便急匆匆的告辞。可过了几天,这位老人又来告状,张旭看了看跪在台下的这位老人,脸色一沉故作生气的样子问道:“你这老人又有何不事,?”老人小心翼翼地把状子呈上来,张旭看后脸色有些不太高兴说:“区区小事,为何老来麻烦本官。”老人闻言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连连磕头道:“大人,这……这……”老人欲言又止,“快快从实招来?”张旭追问道。老人又磕了一个头,认真地叹道:“唉,还是实话实说吧,草民并非是来告状的,是因大人的字太美了,想得到您的墨宝,但又没有好法子,便想出了如此小人之策。”老人的嘴不停地抖动着:“恳……恳请大人宽恕。”张旭闻言心中嘀咕道:“原来如此。”又觉有些非同寻常便又盘问道:“为何如此雅好书法?”老人微微抬了一下头,看了一下张旭:“不瞒大人您说,先父在世时对书法钟爱,一生朝夕把玩,追摩不已。”此时老人有些自信而惋惜:“先父西去后,给鄙人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张旭闻言怒气顿时烟消云散,立即站起:“先生,快快请起,不必多礼。”便吩咐仆人取来笔墨纸砚,展纸泼墨,龙飞凤舞,一挥而就,“春蚓秋蛇之书,聊博一笑。”张旭把作品给老人又谦逊地说:“先生能否把家里的大作捧来一睹为快?”老人接过张旭的墨宝显得有些激动连忙说:“大人如不嫌弃,鄙人倍感荣幸。”尔后,老人寒喧而归。
翌日一早,老人兴高采烈地来到张旭府上,将家藏的书法捧给张旭。张旭小心的打开展读,情不自禁地自语道:“妙哉!妙哉!难得的佳作呀。”从此,每日摸索把玩,探颐追索,从中获得了许多书法的奥妙。
由于张旭善于学习,勤于研究,书法艺术达到了令人仰止的艺术境界,淋漓尽致,尽显灵性,充分显示了书法艺术“达其性情,形其哀乐”张扬精神世界艺术手段,所以世人给了张旭一个美称“张颠”,就连至尊至上的文宗皇帝也下诏书称: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斐旻的舞剑成为天下的“三绝”。
诏书传到洛阳城,顿时引起了巨大地轰动,满朝文武,贤人达贵,纷至沓来,前来向张旭祝获道喜,张旭作揖一一致谢,并设宴款待。席间,人们提议让张旭谈谈其草书“绝”的秘诀,张旭难以推辞,便谦虚地说:“各位见笑了,本人浅陋,自知不才,皇上奖掖,受之有愧。”张旭举杯道谢:“要说体会,无非‘用心’两字。”此时满堂名流,面面相对,一一点头,似乎从张旭此语中悟到了一些道理,异口同声地道:“此言非虚也。”“烈如羿射九日落,娇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张旭酒过三巡吟咏起了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的诗句:“诸位,想必大家对此诗句一定不陌生吧。”各位名流频频点头示意,张旭接着说:“在邺县,本人有幸见过公孙大娘的优美绝妙的舞姿,每次观看,常常为之动容且浮想联翩:她将左手挥舞过去,我立即触到了这个姿势像什么字;她间或的跳跃旋转,我觉得像草书中笔锋的‘使转’;而整个的姿态音容,又给了我草书结构的启发。”张旭言罢,众人无不拍手称快,叹其卓绝。
生活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真正有知识的人,是善于体验生活,并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的人。生活是一本读不完的大书。对此,却熟视无睹,满目皆空,纵有满腹经纶,又怎能说是学问博大呢?张旭博学多才,但他不拘泥于一技一艺,而是善于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从无字处学习并敏于思考,最终成为了彪炳史册的草书大家。
程邈创隶书的故事
肃杀的北风无情的抽打着阴霾(mai)的大地,秦时的云阳监狱笼罩在一片幽暗之中。空气似乎被冻结了,凝重、沉厚、死寂,没有一点活跃的气氛。从隐隐发怵的监狱中不时地发出一声声沉闷的令人撕心裂肺的惨叫……
从监狱入口沿着冰冷的血迹斑斑的光滑石板往里走去,是一个看上去监视不是很严的牢房,一缕昏暗的阳光从狭小的窗子间艰难的射进来,懒洋洋地照在一位似乎有些斯文的中年男子身上,此人就是秦人小官吏程邈,在入狱之前,他专门负责有关文件的抄写事宜,后来,因为触犯了法律,被专横跋扈的秦始皇关入此牢,好歹罪行轻微,少些皮肉之苦。但阴冷仍然偷袭着他褴褛的身上,他蜷曲的坐倚在墙的一角不停地打着哆嗦,从暗紫的嘴里发出有气无力的呻吟声。
“罪人程邈,你以前干的是抄写工作?”一位监管牢房的小吏大声嚷道。
程邈闻声,许久才无力地睁了睁双眼,嘴唇颤动着:“干……干……过。” 小吏走近牢房,从门缝里斜视了一下程邈,便停顿了一下,然后扭头又向其它的牢室走去,颇有些得意洋洋的神气。此人这可能是刚来的接班新狱卒。
望着窗外射进来地暗淡的阳光,耳边回响着“你以前是做抄写工作”的小吏问话。
程邈像一下子明白了什么,他艰难地一点一点的站立起来,然后在狭小的空间内踱来踱去,若有所思。他想,孔子能在艰难的困境中,发奋图强,著书立说,孙膑能在酷刑下,忍虏负重,兵法修列。难道自己就这样一天天消沉下去吗?
他想起了自己以前抄写文件时,弯曲盘旋,繁杂难写的小篆体式,实在有碍于日常生活的交流,于是他萌生了一种改变小篆体写法的念头,为人们日常交流提供一种简便易行书体。
从此,他在牢房中日夜苦想,反复揣摩,以指代笔,牢地变成了他书写的最好的纸张。他时而举头独吟,时而低头凝思,时而以指画地,一个个生动的意象,跳跃于眼前,形成于指端,储蓄于脑海之中,他想到了大雁展翅高飞于碧空如洗的蓝天之中优美的姿势,想到了春蚕咀嚼桑叶时活泼可爱的样子……想着想着,他沉静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几年后,程邈刑满释放,他尽情地放飞自己的心灵,展现一腔自由的艺术天地,青灯下留下了他探索钩沉的身影,他将在狱中几年来积累的生动意象进行归纳整理,把篆书简化演变,化圆为方,变曲为直,把原来像画画一样的结构变成笔画形式,使原来繁复难写的字变得简便易行。由于程邈的创造的书体简便省力,易于交流,所以深受广大的民众所喜爱。
回想起十几年来的风风雨雨的不平凡的经历,程邈感到有一种历尽艰辛后的快活,他将搜集整理的3000多个字写成一本奏本,手捧着来到了金碧辉煌的秦始皇大殿上。
“禀报皇上,小人有奏本请皇上过目。”程邈忐忑而又自信地说。
威风凛凛,不可一世的秦始皇高高坐在殿上,毫无兴趣地说:“呈上来。”
程邈急忙把奏本呈了上来。秦始皇翻开厚厚的奏本,慢条斯理的看着。突然间,他停顿了一下,显得有些震惊得说:“这些字你改写的吗?”
“是”程邈急匆匆地说,然后程邈把事情经过前前后后的经过说了一遍,秦始皇闻言,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好,改得好。” 程邈这时心里像一块石头落了地。 后来秦始皇为了奖励程邈有功,任命程邈为御史。
怀素种芭蕉学书
雨淅淅沥沥的下着,就像慈祥的母亲小心翼翼的亲吻着襁褓中熟睡的婴儿,浸润着大地,被怀素自称为“绿天庵”屋后的万株芭蕉树,在小雨中更加郁郁葱葱。此时,怀素和尚正坐在“绿天阉”邻窗的书案上,尽情的挥洒着笔墨。听着芭蕉树叶发出唰唰的响声,他停住了手中的笔,从开启的窗子望去自己亲手种下的万株芭蕉树,在微风中迎风摇曳着,怀素和尚的心里悄悄涌起了一段酸楚的往事……
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狂风夹着浑浊雨水无情的抽打着已多年失修的茅屋。屋内土炕前的破旧的桌子上放着一盏油灯,豆大的灯芯艰难地发着一丝幽暗的光线,一位衣着褴褛的中年男子头埋在双腿间,蜷曲地蹲在炕沿前,不时地发出一声声哀愁的叹息。他的女人穿着单薄衣裳半躺在铺有凉席的炕上,头发蓬松散乱,看上去已多日没有梳理了,一双眼睛呆呆地盯着漏雨的屋顶,怀里躺着一个有四五岁的男孩,似乎已经熟睡,她的一只粗糙手不住地轻拢着垂在眼前的几缕乱发,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孩子的面颊。
“孩他爹,明儿又没啥可吃得了。”女人微微转了一下头,有气无力的说着“还是想个别的法子吧。”
中年男子头依然埋在腿间,好久没有吭声。
“你说话呀?”女人有些着急的样子。
男人把头从两腿间像瓘了铅似的慢慢地抬起,满脸愁容,许久,嘴唇抽动了一下,欲言又止,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他的女人。
女人这时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发出了哀伤的抽泣声。
“唉……”男人终于发出了一声无奈的叹息“把孩子送到庙里混口饭吃吧。”说完男人也随着女人的抽泣声发出了呜呜的哭声。
风还在刮着,雨仍然下着,屋还在不住地漏着,灯光渐渐的暗淡下来……
第二天,风已经停了,但雨一直下个不停,女人早早收拾好了衣物,便和自己的男人启程了。男人用一件单薄的衣服把孩子搂在怀里,女人手臂上吃力地挽着一个破旧的花包袱,踉跄地跟男人在后面为男人和孩子撑着一把雨伞。瘦骨嶙峋的孩子紧紧依偎在男人的怀里,不时地打着哆嗦,两只眼睛痴痴盯着男人愁容满面的脸。
“爹爹,我们去哪儿呀?”这位男孩疑惑地仰着脸问道。
“爹爹把你送到一个有饭吃的地方去。”男人强忍着痛苦露出淡淡地笑容。
男人话音刚落,女人急忙把已被雨水淋湿的头凑过来,安慰着孩子说:“好孩子,到哪里一定听话。”女人说着泪水夺眶而出。
“我不去,我不去,我要和爹娘在一起。”孩子直盯着母亲泪涟涟的眼睛嚎叫起来。
男人看到这一切再也忍不住心中久久压抑的痛苦,也伤心地泣不成声。
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雨也停了,他们来到了一座寺庙里,一位慈祥善目的方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方丈看这孩子面黄肌瘦,很是可怜,便好心收留了这个孩子,并给他取法号怀素。
怀素在寺庙住下后,每天早早起床,除勤奋的诵经之外,非常喜欢写字。一天他的一位师兄,看到怀素如此喜爱写字,便把自己心爱一支毛笔送给了他。怀素如获至宝,喜不自禁,连连道谢:“谢谢师兄”。师兄看到师弟天真的样子,高兴得说:“师弟,好好练字吧,字里有乾坤啊”。
从此,怀素练字更加勤奋,没有书写的纸张他就采芭蕉叶代纸,没有墨汁用烟灰和上水当墨汁。到了冬天,芭蕉叶用完了,他就找来一块厚厚的木板做成漆盘,在上面练字,日久天长,漆盘都被写破了。后来为了解决有写字的苦楚,怀素干脆在寺外亲手种植了大量的芭蕉,以备采叶代纸练字。
想到这儿,怀素和尚禁不住潸然泪下。一阵风儿吹在开启的窗子上,窗子“咣当”一声惊醒了他的思绪。他再也抑制不住心如刀绞的酸楚,于是研磨把笔,长呼大叫,奋笔疾书,尽情展现着自己的满腔激情。
大自然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卷。怀素不仅笃诚好学,而且善于观察生活,他从变幻莫测的大自然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最终以随意、狂放、浪漫的创作方式在中国书法史上竖起了一块“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的浪漫主义丰碑。
据史料记载,有一次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问怀素:“你的书法飞动圆转,神速骇人,像暴风骤雨,你在书写时有什么体会吗?”怀素仰起头来看了看浮云飘动的蓝天,思索一会儿说:“贫道观察夏天的云朵,变幻莫测,神妙无比,有时像连绵起伏的山峰,所以运笔时胸具峰峦之势,似鸟儿展翅飞出茂密的丛林,如惊蛇窜入草丛。”说着怀素激动地用手对着天空不住地描写起来。
“如是也,如是也”颜真卿听后不住地颔首,似英雄所见略同。
怀素闻言,戛然停止了描写,然后又道:“我看见断裂的墙壁,那一道道裂纹是那么的自然。”
“哪跟屋漏痕相比如何呢?”颜真卿有些激动的追问道。
怀素立即握住颜真卿的手,心有灵犀地说:“你是得到它的精髓了。”
说完,两人会心地笑了起来。
思考是人的一种权利,也只有善于思考,才使你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无穷的魅力,才能使“我”与“我们”相区别,否则,千人一面孔,万人一思想,这世界岂不太单调,无聊了吗?“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孔夫子所言极是。青灯苦读很重要,但勤于思考也同样重要。怀素不仅善于从生活这部大书卷中学习,而且勤于动脑筋,从夏云中,墙壁间捕捉到一些灵感,融入自己的创作中,最终形成了豪放不羁、自然天成的属于自己风格的草书艺术。
草圣张芝
“临池学书,池水尽墨”“衣帛先书而后练”。这些脍炙人口,勤奋动人的学书故事千余年来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此故事的主人翁就是被世人尊称为“草圣”的汉末书法家——张芝。
张芝,字伯英,原为敦煌酒泉人,汉献帝初平年间随父迁弘农华阴(今陕西境内),生卒年不详。张芝一生未仕,一说他有高韬之操,隐而不仕,另一种可能是英年早逝,仅活三十多年,故他的事迹我们只能从卷帙浩繁的史册中觅出寸言片纸的记载。
官运亨通,光宗耀祖,衣锦还乡,名垂青史这是古代士子们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因而载入史册者往往是一些达官显贵和豪门望族子弟,那些官位低微的学士或终身未仕的隐者就难见经传。即便稍有记述也只是一笔带过,或作他人的点缀,或生卒年不详,或事迹难考。张芝虽为太长卿张奂之子,但他本人却避世洁身,绝意仕途,世人以张有道称之,仅徒有虚名,实际根本未仕,因此,在古代文献中有关张芝的逸事趣闻也就少之又少。一句“匆匆不暇草书”令后人争论纷纷,至今未休,或“匆匆不暇,草书”或“匆匆,不暇草书”。
一种书体的产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总有它的发生期和成熟期,是众人共同参与的结果,草书也不例外。张怀瓘有“张芝变为今草”《书断》)一说,这确实有些不妥,但我们可以从此言中了解到张芝对草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至于张芝的今草是什么样式,由于资料的缺乏,我们至今难以知晓。但“汉末有草书”这一点是公认的,而且,作为官方文字用于奏章之书,在孝武帝(《史记?三王世家》)和章帝时(《书断》)都有过记载,说明在张芝出生之前,章草书已经成熟。张芝出生在汉末,汉末又是中国书体裂变最为激烈的时代,是追求草书大盛的时期,这一点赵壹的《非草书》便是最好的明证,也正如启功先生在《古代字体论稿》中所说:“无论旧体或新体的草书,到了汉末,已成为满城争唱的时调”,再则,王羲之、孙过庭等古代草书大家也不一次的提到有关张芝的草书。
张芝的草书源自杜度、崔瑗,尔后,自立门户。被瘐肩吾《书品》评为“功夫第一,天然次之”,与钟繇、王羲之并列为“上之上”品。韦诞称:“张芝喜而草焉,专其精巧,可谓草圣,超前绝后,独步无双。”据传张芝学习书法非常勤奋,常常把家里准备做衣服用的白布拿去练字,等练的经纬不分时再拿去染色做衣。现在我们把学习书法称为“临池”,此典故就是出自草圣张芝。
关于张芝的作品,西晋时卫恒慨叹“寸纸不见遗。”到了唐宋,连绢本也几乎难觅,比较可信的拓印本有《秋凉平善帖》,其余不足观。
柳公权发奋学书的故事
明媚的阳光像少女的手抚摸着浓密的树叶,树下留下了一块大大的凉爽绿荫,绿荫中的石矶上摆放着笔墨纸砚,几位小朋友正在兴高采烈地举行着一次别开生面的“笔会”。
“大家看,这个‘飞’字多么有力”一位小朋友得得意洋洋地说。
“我写的‘凤’也非常流畅圆润”另一位小朋友看着自己的字也不住地摇头晃脑。
这时,一位个儿不高,面色微红,目光炯炯的小朋友手持狼尾笔神气十足地说:“大家看我的”于是在铺好的宣纸上端端正正地写下了“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的大字。写完傲气十足地把笔一丢,站在那里撅着小嘴颇有些得意忘形的样子。
正在这时,一位卖豆腐的老人正好路过便好奇的走过来,端详了一会儿这位小朋友的字,又看了看小柳公权,皱了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太无力了,好像我的豆腐一样,软塌塌的,没有筋骨。”
小公权一听,心里有些不服气,怒气冲冲的说:“有本事,你给写几个字,让我们也来见识见识。”
老人爽朗的笑了笑,慢腾腾地说:“不敢,不敢,我是个粗人。”老人边说边敲了敲手中的梆子:“我只是个卖豆腐的不会写字,可是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的多呢!不信,你到华原城看看吧。”说完老人敲着卖豆腐的梆子就走了。
柳公权听了有些怀疑:“用脚写的字有那么好吗?”
第二天,小公权特意起了个大早,急匆匆的独自去了华原城。
刚一进华原城,他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挤满了围观人群,从人群中不时地传出阵阵喝彩声。小公权好不容易挤进了人群,只见失去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的书写着对联,娴熟的用笔如数家珍,笔下的字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围观的人们无不为之震惊,拍手称快。
小公权沉浸在老人精彩绝妙的书写之中,要不是刚才的哗然赞叹声,他竟忘记了周围的围观者。
看到眼前的这一切,回想着昨天卖豆腐老人的话语,小公权心里泛起一阵阵的酸楚。他跑向前去“扑通”一声跪在这位老人的面前,诚恳地对那位无臂老人说;“柳公权愿拜您为师,请老师告诉学生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地示意小公权起来,沉思了片刻语重心长地说:“我是个孤苦的人,没有双手,只得靠双脚来生活,怎能为人师表呢?”说完老人在地上铺上了一张纸,然后用右脚写下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老人又慈祥地解释说:“孩子,这就是我写字的秘诀。我用脚写字已经50多个年头了。我磨墨练字用完八大缸水,每天写完字就在半亩大的池塘里洗砚,池水都染黑了。可是天外有天,楼外有楼,我的字还差得远呢。”
柳公权听了老人的一席话,顿时恍然大悟,心里感到十分的内疚和不安,道谢了这位老人后,便启程回家。
从此以后,他更加勤奋练字,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他还经常登门拜访当时的书法名家,向他们虚心求教,让朋友、陌生人指出自己书法中的不足之处。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了当时著名的书法家。
柳公权成名后,写的字严谨端庄,清俊挺拔,深受人们的喜爱。唐穆宗在位期间,朝廷大臣的碑刻墓志,必须由柳公权亲自书写,不然会背上不孝的罪名,连外国人到唐朝来也不惜重金购得柳公权的墨宝,可见柳公权在当时的名气之大。据记载,柳公权平日只知写字,不知理财,所得酬金和金银人财宝军交给仆人代为收藏,此人因收藏之便常将财物吞为己有。一次柳公权问仆人,一只银制的酒杯哪里去了,回答是不晓得,柳莞尔一笑曰:“银杯羽化耳”。诙谐豁达,超然物上,可见出柳公权超群绝伦的思想境界。难怪书法史上他为少有的高龄书法家之一。
学习是一种习惯,谦虚好学则是一种良好的品质。学然后知不足,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只有不断的学习,方能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柳公权从一个骄傲自满,傲气十足的孩子,能在卖豆腐老人一席话的鞭策下,鼓足勇气,一大早独自赶去京城看无臂老人写字,当他看到“一个没有双臂的黑瘦老头”“挥洒自如的写对联”,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时。他目瞪口呆,谦虚的跪在老人的面前,诚恳的拜老人为师。从此一举一动中不难看出柳公权思想的巨大转变,骄傲之气一扫而空,当老人告诉他写字的“秘诀”后,他恍然大悟,从此发奋练字,最终成为了一代大家。
入木三分 过去做生意的店家一般是有招牌的,总要将自家的店号起个吉利的名字,例如什么“广源记”啦,“茂源记”啦,“康泰记”啦,诸如此类,名目繁多。可别小看这招牌,它对生意的好坏还挺有影响,因此,招牌一般是用好的木板做的。传说有一家商店生意不错,扩大了门面,增添了货物,招牌也想换个新的。凑巧,有人给找来了一块曾经用来祭神的木板,木板上写满了祭祝的文字。开始,人们并不在意,商店老板叫人把木板上的毛笔字洗去,好写新的内容,哪知擦洗了半天,木板上的毛笔字不仅没有擦掉,反而更清晰了。洗不掉,就刨,木板刨了一层,笔迹依稀可见;木板刨了两层,笔迹还能看见。人们惊讶了:“这是谁写的字?这样深刻有力。”一位懂得书法的老先生过来一看,立即惊叹地叫起来。看着他一个劲地拍案叫绝的样子,在场的人都很奇怪,纷纷围拢过来。老先生说:“这是大书家王羲之的笔迹啊!这字如此深刻有力,真是入木三分啊!”
“一字千金”的来由
西安碑林内有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件隔代合写一碑的奇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竟然写了200年后的唐朝文章!不少行家验看了碑上的每一字,确是王羲之的手笔;诵念碑文内容,也确是唐太宗为玄奘和尚撰写的《圣教序》。
怪事自有根由,这座《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玄奘和尚从印度带回的佛经,由他精心译成后,请唐太宗作序文,再加上太子李治作述记及玄奘的谢表,通称《三藏圣教序碑》。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当时朝廷要把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感到是佛教界的光荣,因此,下决心承担此任。经过怀仁和尚到处寻觅,终于按序文把王羲之的字一个一个地搜集起来,成了这块王羲之字体的《圣教序碑》。
传说怀仁在集字过程中,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不得已奏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急需的一个字,赏一千金。这就是“一字千金”的来由,也是文坛上的佳话。后人把此碑的拓本称作《千金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