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艺术家的人生境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12 17:51: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艺术家的人生境界


    “朴素大美”思想对于艺术家的人生境界


    有一回,我捧着《全国第三届刻字作品集》呈给沈鹏先生,他一页页认真翻阅、欣赏,然后意味深长地说:“可以提倡‘大朴不雕’之美”。生活中的艺术家的作品能“把握天地境界”,“广摄四旁,环中自显”的越来越少,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说:“只有这种朴素、平淡、自然本色的美才真正代表了中国文艺较高的理想境界。”
                                

    (一)
    现代刻字艺术所迈过的每一个足迹,都曾引起我的深思冥想,如何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如何令生活更富有意义的刻字艺术愈加呈现“
朴素大美”。
   “大美”,是庄子美学思想特征的突出表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逍遥游》),“大美”思想以其丰富的内涵体现了中国人独
特的艺术精神:其一,壮美,即雄浑磅礴、浩瀚博大的境界;其二,自然美,即淡然无极,寂寞无为的品格;其三,真美,即朴素、本真、天全的形态。
    《天道》篇说:“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的“朴素大美”思想对于艺术家的人生境界以及现代刻字艺术队伍的建设,艺术品
的创新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例如,作品的创作是否应避免人为造作而是更多的强调“妙造自然”,及在作品中保持着自然赋予的天性,具有朴素特征。“五色乱目,使目不明”,而刻字作品创作中涂料、敷色等不可或缺,作者是否具有崇高尚原生态美的情怀是关键,令人眼花缭乱的色彩,刻意的雕琢(应该远离)深具民族特征的现代刻字作品多点平淡素净的美,少一些错采镂金、华丽繁富的美。通过创作去找回当代人所失落的美的精魂——“朴素大美”。

    (二)
    高科技时代促使人们产生通过手工劳动恢复人的本性,并从中寻求乐趣的创造性活动,现代放慢字艺术正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创作者如
果能抛却机心、功利心,就可以大胆地追寻“大美”、追求“芙蓉出水”的美。透过作品去表现各自活泼的精神生命,让所有的点线、让无数的凿痕都能以自然为法则,准确、朴素且生意跃动。
   不能错误的理解,以朴素形态展示的创作是随手而挥,任刀而凿,毫无加工的。一件呈现朴素大美的作品应是作者高度精练,洗去一切杂
质成份的创作,正如庄子所说:“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现代刻字艺术家,并不是“书法加工匠”的概念。书法的挥毫,应是在“虚空中传出动荡,神明里透出幽深。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而一刀刀、一锤锤,必都透露出作者朴素大美的情愫。庄子的“既雕既琢,复归于朴”,老子的“见素抱朴、少私欲”旨在提醒人们减少私心杂念,保持纯朴的本性、恢复人的自然本性。现代的刻字艺术不应该仅局限于“细”、“巧”而囿于有限的版面。“不饰于物”“不以身假物”,突破细微、超越有限、寻求“大巧”、“大道”、“大美”。

    (三)
    先秦的哲学家们,深隽的人生智慧、宇宙观念构成了中国艺术美的灵魂,其中崇尚自然朴素的美尤显。《易经》中的贲卦“上九、白贲
、无咎”,老子《道德经》篇的“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庄子《刻意》篇的“天地之道,圣人之意也”,其后历代关于“大美”言论之说多是对先秦“大美”之说的沿用,并由此造就了无数艺术大师,顾恺之的面,王羲之、钟繇的书法、陶渊明的诗皆成“初发芙蓉,自然可爱”的美;李白诗句“天然去雕饰”;杜甫诗句“直取性情”;司空图要求“妙造自然”;苏轼崇尚“天工”与“天全”;李贽推崇“化工”、“童真”;傅山标举“宁拙勿巧”,现代白石老人艺术风格的淳朴厚重,充满童心……
    能否将先秦哲人的“宇宙精神”为当今刻字艺术家在形态的、有名实的创作中,在纷纭万象的点线、凹凸、明暗的世界中去诉说一个“
大象无形”的空灵境界。
   现代刻字艺术的刻字,有阳刻,有阴刻,或阴阳相间,或阴中呈阳,或阳中含阴,镌刻过程是减法,即删繁就简的过程,而镌刻后涂料、
着色直至装潢是添,是加法,这减、加过程,如果缺乏很好的文艺修养、心理素养,作品的气力限量恐只可达于皮肤骨肉之间,却不能感人肺腑。 (陈秀卿)



书法家“淡”的境界



淡的思想来源于禅学,尤其是老庄之玄学。淡从玄出,淡是由有限通向无限的连接点,是由有形通向无形的连接点,书法家若能顺乎自然,不加以人工矫饰之力,这就是淡。
    淡,合乎自然的主调。淡,情穷造化理,学贯天人际,纵情挥毫,洒落自然流畅。淡为君子之德。大雅平淡,关乎神明。传神,非淡泊名利,淡化世味者,终莫能近焉。书法家的意境能达于淡,我认为已进入最高的艺术境界。
    对于书法艺术,若希望有所突破,必须修炼自己的性灵,涵养自己的心性,一切从淡,放下杂念,必须在笔、字、墨、章法上,在虚心继承、认真创新上下功夫,从形体到精神内涵中兼修,所谓博涉专精,技艺道法并进,从道德涵养上不断提高自己自身的修养,才能渐入淡境。
    要使自己具备“淡”的灵性、心态,应涵养自己清静、无为、无争之念,始终本着“终不为大,然后才能成其大;唯善弗争,故莫有人与之争”的心理,才可能入淡。
    从书法作品的品位、意境,可以窥其“淡”。拥有“淡”的意境的书法家,其作品必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必是不愠不火,不激不厉,如风行水上,自然成韵;必是行云流水,无拘无滞,一气呵成,风神潇洒;必是一下笔能挥洒自如,笔走龙蛇,龙飞凤舞;必是运笔流畅,触目一派生机;必是灵秀自然,风神独具,形神兼备,能尽显自然、飘逸、飞动、神采奕奕……“书为心画”,“字如其人”,确乎,纵有此技艺,而无此平淡之心态,也无能为也。
    书法是至高无上的艺术,它渗透、流露着书家的内心世界,从而迫使人们不断提高修养,涵养心性,对平淡意境的艺术追求,把自然融贯于书法意境中。作书与诗文同理,大抵传与不传,在淡与不淡耳。淡,能极才人之精致,可以无所不能,可以从有限扩展到无限。而淡之玄味,必由钻研之力,澄练之功,心存平淡、虚无,无争乃成。
    一切禀乎阴阳而动静,体物象而成形,达性通变。淡并非仅是书法艺术的技艺问题,尚来自于心理素质和涵养,不断修炼,从根本上说,来自书法家对大自然、生命、人生的深刻体察,以达性情的自然流露。
    书法家的技巧由熟练至极,以归于忘其为技巧,于此融入自我的性情之中,在创作时不以技巧的本身出现,而依然以其本真性情出现,如此便创作出天真平淡的书法意境,写出灵秀酣畅、风神独具的书法佳作,这无疑正是书法家走向成熟、塑造自我个性和风格的自然流露。


                                    张旭《古诗四帖》

书法家要具备以下“三种境界”

一流的书法家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和境界?我认为一名成功的书法家要具备以下“三种境界”:
    第一境界是“工”。“工”即是功夫之谓。前人云“张伯英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永师登楼不下,四十余年”(见徐浩《论书》)讲的是“工”;东坡云: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墨磨万锭,不作张芝作索靖,讲的也是“工”。古人治艺,专心致志,用志不移,技通于道,乃能深入堂奥。
    书法艺术创作无捷径可走,非得“书穷而后工”。古代的书家,自幼习书,工力深厚,自不待言,这是现代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但现代人也有古人所不能超越的地方。即现代书家习书之初,更往往具有了很明确的艺术创作的目的性,这尽管不排除功利的诱惑,但现代书家在“工”上,也并非常人所说的那样,与古人差之千里。
    古人习作,多出于使用之需,在艺术创造上,未必过多投入,现代人从书写的数量上比古人少了,但“精确度”高了。古代是书写实用在先,艺术创作思维在后,今人则反之。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现代人平时不用毛笔了,就一定不如古人的书写技艺了。艺术创作不等同于数量,还要讲究质量、效率与方法。何况现代人的视野比古人开阔得多,考古发现与新出土的书法遗迹,层出不穷,这都是古人没有机会见到的。
    当然,从整体上来说,现代社会的人们在书写技艺上都在退化。科技越来越发达,传统的书写越来越没有它的位置。那么,生活于现代文化环境里的书家,要想获得成功,还有无其他办法?没有。既要像古人那样做到“工”,又能利用先进的科技开阔视野,那么也有可能产生一代大家。我们既要看到艺术环境存在的不足与困难,也要分析今人的优势,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第二境界是“学”。只有“工”而无“学”。正如黄山谷所说的那样:“士大夫下笔使有数万卷书气象,便无俗态,不然一楷书吏耳”。
    我所说的“学”,还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学问、修养。古代的书家,在这方面,都不会把这一点当什么问题,因为他们自幼接受国学的教育与熏陶,那个时代,必然铸就熟读诗书的书家。进入近代社会以后,文化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变,可谓是天翻地覆。中国上个世纪,从五四新文化运动,到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都以传统文化为批判对象。
    虽然传统文化并未就此消亡,但结果是现代人对传统文化认识与熟稔程度大为降低。改革开放以后西方艺术思潮大量涌进,对传统艺术也形成一定的冲击。现在的年轻人,传统文化不仅不熟悉,对西方艺术理念也往往一知半解,这导致中国书法年轻人群在创作理念上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想回到古代社会已不可能,想在现代社会中造就国学基础深厚的书家,从机制与环境上也不太现实。这也是对中国书家未来发展的挑战。估计,在日本也有如此的情形。这是我们必须共同面对、共同研究的。
    只有具备了“学”,才能使“工”得到充实、提高。我认为书法之五扬五抑,不可不察。五扬者:文气、雅气、清气、静气、才气;五抑者:俗气、匠气、火气、浊气、霸气。要做到“五扬五抑”,非要在学养的积累上下功夫不可。中国书法,最讲气韵生动。
    刘熙载《艺概》中说:“黄山谷论书最重一‘韵’字,盖俗气未尽者,皆不足以言韵也。”气韵蕴含于书法的用笔、节奏、墨法、笔势、结构、章法也于笔意之中,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有的书家故作雄强,或意涉险怪,名之曰气韵生动,是因其学养不够,无法理解。
    罗振玉说:“一味追求狂怪新奇,表明底力不足。”从这一点上来说,“学”与“工”不可偏废,只有“学”而无“工”,则往往自诩学者书法,其实功力薄弱,欺世唬人;只有“工”而无“学”,书匠窘矜,难成大才。
    第三境界是“才”。“才”有大有小,有先天有后天。前面所说的“工”与“学”都是“才”,都是后天的。才更有先天的,即人的禀赋与天资。没有先天之“才”,不可能登封造极,没有后天之才,也不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工”、“学”、“才”,我以为缺一不可,具备这三个条件方可问鼎。(佚名)

“淡”是人生最深的滋味

    苏东坡在落难的时候,才在岸边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样完美的诗句。受到皇帝赏识时,他的书法漂亮、工整、华丽,而且得意。因为他是一个才子,才子总是很得意的。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他让很多人受过伤。他得意的时候,很多人恨得要死,别人没有他的才气,当然要恨他。但是他落难时写的书法,这么笨,这么拙,歪歪倒倒无所谓,却变成中国书法的极品。
    此时苦味出来了,他开始知道生命的苦味,并不是你年轻时得意忘形的样子,而是在这么卑屈、所有的朋友都不敢见你的时候,在江边写出最美的诗句。
    他原来是朝廷大员,但因为政治,朋友都避得远远的。当时他的朋友马梦得,不怕政治上受连累,帮苏轼夫妇申请了一块荒芜的旧营地使用,苏轼始号为东坡。
    苏东坡开始在那里种田、写诗,他忽然觉得:我何必一定要在政治里争这些东西?为什么不在历史上建立一段光明磊落的生命情感?
    所以他那时候写出了最好的诗。他有米可吃了,还跟他太太说,让我酿点酒喝好不好?他还是要喝酒!“夜饮东坡醒复醉”是说,晚上就在这个坡地喝酒,醒了又醉,醒了又醉。“归来仿佛三更”则是,回来已经很晚。“家童鼻息已雷鸣”是说,当地还有一个小孩帮他管管家务,但是他睡着了,鼻子打呼。“敲门都不应”是指,苏东坡敲门都不应。我们看到他之前的诗,敲门都不应,就要发脾气了,可是现在就算了,他就走去听江水的声音,“倚杖听江声”。
    苏轼变成了苏东坡后,他觉得丑都可以是美。他开始欣赏不同的东西,他那时候跑到黄州的夜市喝点酒,碰到一身刺青的壮汉,那个人就把他打倒在地上说:“什么东西,你敢碰我!你不知道我在这里混得怎样?”他不知道这个人是苏东坡,然而倒在地上的苏东坡忽然就笑起来,回家写了封信给马梦得说:“自喜渐不为人知。”这是了不起的生命过程,他过去为什么这么容易得意忘形?他是才子,全天下都要认识他,然后他常常不给人好脸色,可是落难之后,他的生命开始有另外一种包容,有另外一种力量。
    所以我觉得,酸、甜、苦、辣、咸百味杂陈之后,最后出来的一个味觉是“淡”,所有的味道都尝过了,你才知道淡的精彩,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饭、一块豆腐好像没有味道,可是这个味道是生命中最深的味道。
    你会发现苏东坡在得意的时候,从来没有感觉到清风徐来,但是从他的诗中看到,因为他不得意,才感觉到清风。
    我觉得苏东坡应该感谢的是:他不断被下放,每一次的下放就更好一点。因为整个生命被现实的目的性绑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时候,才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写出这么美的句子。
    他可以感受到:历史上那些争名争利,最后变成一场虚空。可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是因为他回到了自我。
    我相信,美是一个自我的循环。美到最后不管你是富贵,或是贫穷,有自我,才有美可言。如果这个自我是为别人而活着,其实感觉都不会美。
所以这个“淡”是你经历酸、甜、苦、辣、咸以后,才知道它的可贵。所以苏东坡写过一首很有名的诗说:“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我回头看我走来的这一生,心很静,也就无所谓了。

不做“写字的书法家”
[size=+0]   
     我在《王羲之死于何疾》一文中,谈到王羲之的许多信件,都是随意挥洒,但由于功底的深厚,那布局和笔势,不事雕饰,浑然天成。只可惜这些书函,有不少是陈述他的病情,读之使人徒增伤感。
     王羲之的这些信件,都是极好的书法,被后人称为法书、法帖,宋太宗还将其收入丛帖《淳化阁帖》。王羲之很少刻意作书,据说除《乐毅论》是他亲书于石以外,其他都是纸素所传,而其中书信占了相当的比重。不像现在有些人所认为的,只有经过精雕细琢然后参赛参展获奖拿名次才算书法作品。其实,这种随意挥写的书信、文稿,往往正是书家真正的功底所在。最近玩赏宋蔡襄的书法,就觉得他的字轻松自然,但其笔势和布置,于自然中显现清丽典雅,深不可测,越看越耐看,令人不忍释手。
     古人说:馆阁中挂的楷书,笔笔沾实,不能说不精致、不华丽,但要寻找书法的绝妙之处,则到死也没有一笔。这说明刻意为之,精心打造,只顾弄巧,失去个性,反而显得做作。这种摆设之作,与纸花无异。王羲之、蔡襄之字,由于纸素流传,留存很少,大都已经毁于兵燹虫啮,徒付岁月。他们写字,没那么多讲究,随意挥洒,并不刻意于“章法”,却精妙绝伦,令人叹服。
     真正的书法家,从不以“家”、“圣”自居,也很少把自己的字看得如何如何“值钱”。王羲之很少以墨宝赠人,唯《黄庭经》一幅,据说还是道士花几只鹅换来的,因为王羲之喜欢鹅,他从鹅的各种姿态,悟出写字的运笔之法。道士也是投其所好,才搞来这幅墨宝,所以《黄庭经》又叫“换鹅帖”。
     而《乐毅论》,魏夏侯玄作,王羲之书写于石,刊刻存世,流传至今,摹本很多,最好的要数止海本。全文44行,600字,是王羲之正书第一,运笔精妙,“备尽楷则”(褚遂良),是他唯一亲书于石的字。
     刻石之作,魏晋盛行,王羲之就只写了这么一次,可见他的“低调”,并不以自己的字去张扬。而到宋朝,书坛的风转向了诗文尺牍,刻石已经式微,被认为是匠人所干的活计,为士大夫所不屑。
     “公于书画颇自惜,不妄为人,其断章残稿人悉珍藏,仁宗尤爱称之。”宋仁宗非常喜爱蔡襄的字,有一篇《温成皇后碑》文,仁宗下敕要蔡襄书写付刻,蔡襄不干,“君谟辞不肯书,曰:‘此待诏职也,儒者之工书,所以自游息焉而已,岂若一技夫役役哉?”(《宋史·蔡襄传》)他拒绝了这个“敕命”。他认为读书人写字,完全是自己的兴趣,哪能像书匠一样劳作不息?他对写字颇自惜重,不轻为书,所以他写的书信诗稿,哪怕是断章残稿,人们都藏以为宝。他写的《茶录》,被后人刻成石碑,他要是知道,只怕是不会同意这么做的。
     有位老教授告诫子女,切切不可做“写字的书法家”。何谓“写字的书法家”?题匾额,赠墨宝,办书展,刻石碑……可谓役役矣,而观其平日书翰,则与涂鸦无异。虽然高登馆阁,精雕细琢,精心装裱,纸张考究,款识完备,甚至布局奇巧,运笔玄妙,气势磅薄,但到底不是书家风范。有鉴于此,不如效法前贤,以写字为自游息也,多以毛笔字为娱,多观古帖,得其运笔转折之妙,“了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如王羲之说的“斯能通肝腑,落笔自通玄”,则可望登堂入室,写出一笔书法家的字来。(克定)


三言两拍

一个时期的创作巅峰,也就是在特定时间阶段的创作最高峰。就拿书法为例,在整个书法史中,为什么会出现了“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之类的概括,为什么晋朝以王羲之为代表的书家就成了尚韵的巅峰时刻?为什么唐朝就出现了以颜柳欧赵为代表性书家的尚法的巅峰时刻?为什么宋朝就出现了以苏黄米蔡为代表的尙意巅峰时刻?这句话的意思并不是说别的历史时期没有人写这种字体,甚至是说没有人写的比他们好。事实上,也可能在不同时期,有的人写得比他们更好,但是,在整个书法历史上,那个时期的那类作品就是达到了最高峰。也有人说当前是流行书风的最高潮,当前的审美是“惟丑”的时代,这个就不一定,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在这个时期,一定会有一种风格会迥与其他时期而成为最高潮的。只不过是时间长短罢了,并且在这里面最后还会形成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西方艺术史上的浪漫主义、写实主义、自然主义和古典乐派、印象派、象征派等等,不也是在某个时期,一种艺术方式达到了巅峰吗?

“这年头,商人都在谈艺术,艺术家都在谈钱。”有人戏噱。

书法是我们的国粹,是我们中国的历史悠久的个性品牌,它区别于任何国家的文字,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标志艺术。

已故启功先生曾这样对我说:“书法艺术是复杂的,不是寥寥数语就能讲清讲尽的”。

国学大师王国维对艺术创作三重境界的概括,分别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的是寻找艺术创作规律的过程。

日本哲学家楚川百森说过“艺术家是人类的人质”,就是代表人类钻进某一个圈子里来受苦的。

当别人花天酒地、歌舞升平、享受天伦之乐时,艺术家们就钻进这个小小的所谓的艺术圈子里,持续遭受着肉体和精神的折磨、挣扎,试图从圈子里证明和得到什么。

艺术家是多情的,具有将情感加以体现的高超技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也是世界的情人,他将自己的作品呈现给所有的人,企图取悦于大家,得到大家的认可。

有的人说“艺术家是长不大的孩子,有童趣在里面。”事实上,艺术家们有自己的两面性,有时是绝顶聪明的,有时却是大智若愚的,有时候看着很聪明,但有时候看着很傻,他们对事物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们能够看到常人看不到的东西。

就艺术观和学书途径来说,从来就是各家各说,不存在谁对谁错的问题,不能强求一致。

书法重在实践,能锲而不舍,取众家之常,补己之短,先入贴,后出贴。

书法是先有法,后无法,乃高境界也。

书法,为什么说它之高?因为它无边无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幅作品的创作巅峰,就是在作品创作中,成功的将自己的情感活动体现出来,将一幅作品展示出来,这时创作的作品,代表了自己类似作品中的一个最高情感体验,达到了类似作品中的巅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9:12 , Processed in 0.08116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