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清代国学大师的经典记诵与资料积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1-26 09:3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清代国学大师的经典记诵与资料积累
                                          万 献 初

    国学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总称,传统学术研究的第一要义就是资料的积累,厚积薄发方有精义灼见,仓促成篇则往往错讹浅陋。
    传统学术以有清一代最有成就,尤以乾嘉学术(乾隆、嘉庆时期)为极盛。清桐城派古文代表人物姚鼐(1731-1815)提出并系统地阐述了“义理、考据 (考证)、辞章(文章)”三者相统一的观点,义理、考据、辞章三位一体是桐城派文论的纲领。而乾嘉学术以考据为主,由小学(文字、音韵、训诂)入手以通经明道是清人治学的根本宗旨。考据必须占有大量的文献资料,参互考辨,力求回归经典文本原意,求真求实,质朴无华,故清代三百年学术称“实学”或“朴学”,又称“汉学”。称“汉学”是因为清代国学以经学、史学考据为重,特别重视两汉的文献材料和求实学风。臧庸(1766-1835)在其《与顾子明书》(《拜经堂文集》卷三)中说:“读书当先通训诂,始能治经。尊信两汉大儒说,如君师之命弗敢违,非信汉儒也,以三代下汉最近古,其说皆有所受,故欲求圣人之言,舍此无所归。”儒家经典主要形成于先秦,经秦焚书后所存无多,故汉代流传下来的典籍、汉儒承前人之说的训释成果就特别值得重视和尊信。卢文弨《经义杂记序》(臧琳《经义杂记》卷首):“凡文之义,多生于形与声,汉人去古未远,其所见多古字,其习谈多古音,故其所训诂,要于本旨为近,虽有失者寡焉。”皖派领袖戴震(1724-1777)《古经解钩沉序》(《东原文集》卷十)云:“今古悬隔,时之相去殆无异地之相远,仅仅赖夫经师故训乃通,无异译言以为之传导也者。”以历史眼光来看学术的发展,像译文是两种不同语言的传递媒介一样,把汉儒的训诂看成先秦经典与后人之间的沟通媒介,时间的古今沟通与空间的异地语言沟通原理相同,故汉学需要特别重视。
    国学,尤其是考据学,资料积累性极强,“无征不信”,下一判断须穷尽相关证据方可放心。重视资料积累,必然强调记诵之功夫,记诵大量的经典文本和训诂资料是传统教育的基本要求,严格的记诵训练是学者的必备条件。
    清初顾炎武(1613- 1682)是汉学大师,王昶在《与汪荣甫书》(见《春融堂文集》)中述其记诵之功云:“闻顾亭林先生少时,每年以春夏温经。请文学中声音宏敞者四人,设左右坐,置注疏本于前,先生居中,其前亦置经本。使一人诵而己听之,遇其中句不同或偶忘者,详问而辩论之。凡读二十纸,再易一人。四人周而复始,计一日温书二百纸。十三经毕,接温三史或南北史。”
    吴派创始人惠士奇(1671-1741,惠栋之父)记诵功夫扎实,江藩(1761-1830)《国朝汉学师承记》卷二载:惠士奇“奋志力学,晨夕不辍。遂博通六艺、九经、诸子及《史》、《汉》、《三国志》,皆能暗诵。尝与名流宴集,坐中有难之者曰‘闻君熟于《史》、《汉》,试为诵《封禅书》。’先生朗诵终篇,不遗一字。众皆惊服。”
    惠栋的弟子余萧客(1732-1778)家贫好读书,记诵能力惊人,《汉学师承记》卷二载:余萧客“年十五,通《五经》,即知气理空言无补经术,思读汉唐注疏。家贫不能蓄书,有苕溪书棚徐姓识先生,一日诣书棚借《左传注疏》,匝月读毕,归其书,徐姓讶其速,曰‘子读之熟矣乎?’曰‘然。’徐手翻一帙,使先生背诵,终卷无误。徐大骇曰‘子奇人也。’赠以《十三经注疏》、《十七史》、《说文解字》、《玉篇》、《广韵》。”
    德高望重且学术闻名的钱大昕(1728-1804)读书过目不忘,《汉学师承记》卷三载:钱大昕“无经不通,不专攻一艺,而艺无不精。经史之外,如唐宋元明诗文集、小说、笔记,自秦汉及宋元金石文字,皇朝典章制度,满洲、蒙古氏族,皆研精究理,不习尽工。古人云‘经目而讽于口,过耳而谙于心’,先生有焉。”
    潜心学术著述甚丰的邵晋涵(1743-1796)有“读书十行并下,终身不忘”的记诵功力,《汉学师承记》卷六谓:“君尝预修国史,馆中收贮先朝史册以数千计,总裁问以某事,答曰‘在某册第几页中’,百不失一。咸讶以为神人焉。”
    积累是传统学术研究的必须,是学术的通性,又是考据之学的突出特性。明末清初的大学者方以智(1611-1671)在《通雅·辩证说》中强调考据之学“必博学积久,特征乃诀。”晚清大家阮元(17643-1849)在《经史问答序》(《揅经室二集》卷七)中谓考据“如百尺楼台,实从地起,其功非积年工力不成。”经典成于先秦,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识,古奥艰深,且历代多遭劫难,流传过程中又有载体转换、传写错讹、传者改易、手民之误等种种因素影响,为回复经籍文本及其注疏之真相留下了众多深度的难题。浩如烟海的典籍及注疏对读者、学者的学养要求很高,没有相当程度专门知识的积累,读懂经典及注疏就很难,进入考据研究就更难,要有扎实可信的研究成果就难上加难。即便是清代国学鼎盛时期的那些大学者,一般都是童稚勤学至皓首穷经,不懈努力地积累到晚年,才能结出丰实的成果。故阮元在《国朝汉学师承记序》中感慨:“我朝儒学笃实,务为其难,务求其实,是以通儒硕学有束发研经白首而不能究者,岂如朝立一旨暮即成宗者哉。”辩伪大家阎若璩(1636-1704)“平生长于考据,遇有疑义,反复穷究,必得其解乃已。”他考证“使功不如使过”的语源出处,由宋推至唐,再推至《后汉书·独行传》李贤注引“秦穆公赦孟明”故事,前后经历二十年,因而感慨曰:“甚矣学问之无穷,而尤不可以无年也”(见《汉学师承记》卷一)。
    顾炎武《日知录》可谓清代考据学开山性的鸿篇巨制,是他三十岁后每日读经史的札记。其卷首云:“愚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余年,乃成一编。”他的《音学五书》是清代古音学研究的范式性著作,其《后序》云:“余纂辑此书几三十余年,所过山川亭障,无日不以自随。凡五易其稿,而手书者三矣。”
    戴震学问广博,著述甚丰,但对成果的发表十分持重,不肯轻易以未成定论的成果示人。所以,他的古音学著作《声韵考》、《声类表》在他的弟子段玉裁《六书音均表》之后定型,并吸收弟子的成果来修正自己的结论。他在《与姚孝廉姬传书》(《东原文集》传九)中说:“每感昔人成书太早,多未定之说。”有人想早看到他作的《诗补传》,他回应道:“仆此书尚俟改正,未可遽进”(《东原文集》传九《与是仲明论学书》)。可见其治学之慎重与严谨。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乾嘉学术的标志性著作,历代研究《说文》的著述成百上千,清代有《说文》研究四大家,而段注居首。段玉裁先作《六书音均表》为音义互求的依据,再广泛收集、积累资料做长编性的《说文解字读》,历时19年(1776-1794),再花13年时间加工提炼而于1807年撰成《说文解字注》,又过8年于1815年才付刊行。从起草到刊行用了40年,还不计之前古音研究准备工作所用的时间。
    王念孙(1744-1832)是乾嘉学术的另一座高峰,是运用“因声求义”方法在语用实践中作出优异成绩的突出代表。众所周知的《读书杂志》积累他数十年读书心得之精华。而另一部耗尽心血完成的巨著《广雅疏证》二十卷,76岁着手,限定每日注若干个字,日日不停地坚持13年,于1796年成书,数年后刊行。王氏不以书刊行为完事,之后又不断加以补正,或将补正内容细书于刊本中,或另外写笺夹入书中,共对《疏证》改补达五百余处,或补书证,或纠正原引文讹误,或全面改写原疏证文字,真可谓锲而不舍、精益求精,至死方休。这些补笺后来由罗振玉抄正为《广雅疏证补正》一书,收入《殷礼在斯堂丛书》。
    邵晋涵著《尔雅正义》二十卷,经11年(1775-1785)四易其稿乃定。郝懿行(1757-1825)撰《尔雅义疏》十九卷,前后历时15年(1808-1822)。王鸣盛(1722-1797)撰《尚书后案》三十卷,所用资料采录经史子集之书计131部,从二十四岁开始到五十八岁完成,用时35年。孙星衍(1753-1818)撰《尚书古文注疏》三十卷,经22年终成其书。孙诒让(1848-1908)著《周礼正义》八十卷,用时26年(1874-1899)。等等。
    从清代国学大家、考据大师们的实践经验不难看出,要成就大学问、大学者,正规的经典记诵训练和厚实的材料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当今学术普遍呈现浮躁风气,在评估体系的驱策之下,读书者应付测试,研究者急功近利,按时限计算学术成果的数量,按杂志、出版社级别计算成果的质量,根本谈不上记诵,更难言积累。长此以往,毋庸言出学术大师,只恐望乾嘉学人项背而远远不可及。

主要参考文献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漆永祥:《乾嘉考据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郭康松:《清代考据学研究》,崇文书局20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15:59 , Processed in 0.06624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