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孩子都爱学:美国KIPP学校的奇迹(备受比尔·盖茨赞誉的教育创新典范)
如果有这么一所学校,上课比规定时间早,放学比规定时间晚,周末有课,暑假也有课,老师要求学生勤奋学习,目标是上大学——这所学校最有可能在哪里,中国还是美国?
很像是在中国。但如果这所学校的评估不是看学生考了多少分,而是看学生比上一次提高了多少分呢?
如果这所学校里的教师首先确保跟每一个孩子建立起积极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尝试各种方式帮助学生学习,学生晚上做家庭作业遇到困难可以给老师打求助电话呢?
如果这所学校还努力教给学生一生受用的价值观,每学年末都要带学生去远足,每个学生都有学习乐器和参加演出的机会呢?
这所学校其实在美国,它的名字叫KIPP。确切地说,它不是一所学校,而是一个有着上百所学校,并仍在扩张的学校群网(network)。它目前还不是美国公立学校的主流,至多可算是美国的“特色学校”,但它为祛除美国公立学校之旧弊而生,被本书作者、《华盛顿邮报》著名教育记者杰伊·马修斯誉为全美国最好、最有前途的学校。
这不是马修斯的个人臆断,否则,英国教育大臣迈克尔·戈夫不会说,“就国外而言,最让我受启发和激励的是KIPP所取得的成就”,并将KIPP学校作为英国“自由学校(free school)”的样板。
比尔·盖茨,这位出巨资推动美国教育改革,直接影响着美国教改风向的大慈善家,在一次回母校哈佛大学演讲时说,每当他推动教育创新受挫,他“就去走访一所KIPP学校,然后对自己说:这是能够做到的”。
KIPP是“知识就是力量工程”的缩写,正如其名字所示,KIPP在美国成功上演了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传奇。KIPP学校的生源总体基础很差,但学习成绩提高幅度远远高于当地学区其他学校。据KIPP官方网站的数据,超过85%的KIPP学生最终进入了大学。而在这些学生居住的社区,只有不到25%的人能够上大学。当然,KIPP的目标不仅仅是把学生送入大学,而是“让孩子在大学和今后的人生中获得成功”。
KIPP的两位创始人芬博格和莱文,因其“服务于国家的典范行动”获得2008年的“总统公民奖章”,并与好莱坞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一道入选当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出的24位“美国最杰出领袖”。
正如《南方周末》2011年8月的一篇文章所介绍的,KIPP诞生于美国教育平权运动的大背景中。对实现了人人有学上的美国来说,教育公平意味着缩小各阶层学生的成绩两极分化,让贫困家庭、少数族裔的孩子也能上大学。为此,美国政府并没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而是寄希望于一批新型学校能摆脱教育系统的僵化体制,通过教育创新来为大面积提高公立学校的质量探路。于是,有较大办学自主权的“特许学校”在各州蓬勃地发展起来,KIPP正是其中发展最快、最成功的佼佼者。
尽管每所KIPP学校都有其独立性,但它们都有五大“支柱”:
·高期望:要求所有学生都要为上大学作好准备
·选择与承诺: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必须签《卓越承诺书》
·更多教学时间:包括每日延长课时,周六和暑假上课
·强有力的领导:校长拥有学校的人事权和财权
·用成绩说话:成绩的依据是标准化考试和其他客观评价工具
芬博格在谈到KIPP的成功经验时说:“KIPP的使命就是让学生获得他们成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品格。这三方面如有任何一方面缺失,其他两方面也不会起作用。”
“勤奋学习,友善待人。(Work hardBe nice.)”这是KIPP学校最响亮的一个口号,也是本书的原书名。话虽简单,却传递出了KIPP的核心理念。“世上没有捷径可走,作为一个KIPP人,无论你是学生还是教师,为了成功你必须竭尽全力。”芬博格说。而“友善待人”也是KIPP学校文化的一部分。它的意思是,“要对自己好,对你的邻居好,在你的社区里做一个负责任、有贡献的人”。
KIPP对国人最直接的一个启示或许是,即使我们仍然要求学生考高分,仍然期望每个孩子上大学,仍然强调勤奋,仍然严格砥砺学生的品行,我们也可以办出一所面貌完全不同的学校,一所真正尊重和相信学生、关照学生全方面的成长需求、让学生真正热爱学习并活泼生长的学校。
自从素质教育提出以来,我们的耳边一直萦绕着这样的抱怨声:只要高考存在,甚至只要考试存在,应试教育就无法改变。这后来还成为不少人对新课程改革无动于衷的借口。我希望这本书可以让大家看到,这样的借口是多么的不堪一击。
当然,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还会有很多,尤其是对我国如何促进教育公平会有很大的启发。“教育均衡”是否一定就要拒绝“选择”?既然我们已经在“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了“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什么不大力鼓励人们创办更多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特色学校?
书中有很多课堂案例,比国内媒体常见“课堂实录”精彩很多,因为这些案例都是有血有肉的故事,故事中的教师——无论是莱文、芬博格,他们的导师鲍尔、艾斯奎斯,还是他们的同事柯卡伦、迪佩尔——都是个性十足的人。或许,只有当教育者的个性得以充分肯定与尊重的时候,教育才可能是人对人的教育。
这是我编译西方教育发展动态10多年后翻译的第一本英文著作,也是我等待多年的一个文本,它如此丰富、精彩,我在发现它后第一时间便向出版社作了推荐。感谢华东师大出版社让这本书与国人见面,我在此向读者朋友们发出一个邀请,邀请大家去感受此书带给我们的激动,一种专属于“有想法”的,希望改变学校现状,希望通过好的教育改变学生命运的人所特有的激动,并在字里行间去反思我们的教育,反思我们能为教育做些什么——无论你是教师、家长、校长、教育行政官员、媒体的记者编辑,还是关心教育的商界、政界与公益界人士,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某种启发和激励。
正如此书所揭示的那样,一个国家教育的进步,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推动。我们看美国教育,如果既能看到它的“长”,又能看到它如何补“短”,那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教育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改变它的决心、力量和方法。
感谢本书作者杰伊·马修斯,你在《华盛顿邮报》网站上的专栏是我了解美国教育的一扇重要窗口,你还让我看到了一个记者和作家可以通过何种方式对一国教育产生影响。感谢编辑任红瑚女士,你的“大斧”为译文增色不少。感谢爱妻王艳玲,我翻译此书时你正在孕育一个新的生命——这或许是一个译者所能获得的最幸运的陪伴了。
最后,希望能以此书为媒介,与大家共同探讨教育话题,我的邮箱:limaoyx@126.com。
李茂
2011年9月于北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