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式化”的墙壁文化应当格式化 2010年06月25日 作者:张斗和 来源:中国教师报 有人说,好的校园文化是除了教材、教师之外的“第三位老师”。墙壁作为学校建筑展示校园文化最为显性的部分,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因此,苏霍姆林斯基的“让每一面墙都说话”,成为了很多所学校的一种自觉追求。
为了让墙壁能够“说话”,学校把校风、学风写在学校的醒目之处,把标语、名言刷在洁白的墙壁上,甚至还单独兴建文化长廊、文化碑林……校长煞费苦心,经费大量投入,但效果却事与愿违,不尽人意。其实,捡到篮子里的不都是菜,写上墙壁的也不一定都是文化。墙壁文化不是真的要在每一面墙上都写上一句话,而是要体现一种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中长期受到熏陶,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内化成为一种素养。
但是,许多学校片面理解了墙壁文化,过多地在形式上大做文章,变换花样。墙壁文化建设出现了惊人的相似,大同小异,千校一面,出现严重的“格式化”倾向。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过火”。有的学校,想方设法把能用的空间都利用起来,唯恐遗漏一块地方,就没有真正实现“让每一面墙都说话”。于是,教室内有校纪班规,走廊中有名人名言,操场上有口号标语,餐厅里有古诗箴言,甚至厕所的里外墙上也有警告提示,可谓“处处是知识,墙墙有文字”。触目所及,看不到别的东西,全被“文化”覆盖了。古人讲,家中无字画,必是俗人家。殊不知,家中字画多,也是俗人家。墙壁文化应有度,否则便适得其反。墙壁文化“化”过了头,无形中就形成了一种压力,压得学生喘不过气,让学生的眼光无处安放,让学生的思绪无处驰骋。
教育家李镇西校长所在的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就是一所没有标语、没有口号的学校。与众不同的是,在学校教学楼的大墙上,挂的是全校教师开心一笑的全家福。李镇西对教育朴素本质的独到理解,值得墙壁文化“无度”的学校好好反思。
二是“过深”。笔者曾到一所小学参观学习,见走廊上悬挂着祖冲之的画像,下有一标语:“亲量圭尺,躬察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一连问了好几个学生这句话的意思,孩子们都说不懂。说实话,这句强调观察和思考重要性的句子,可以说是经典之句。但是学校不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也不在上面做一些必要的注释,话语深刻,孩子们不懂,墙壁岂不是“自说自话”?适合的才是恰当的,墙壁文化,应当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不能一味地求深,求雅。
三是“过陈”。墙壁文化应及时更新,如果墙壁文字几年如一日,不做变动,没有变化,且不说日晒雨淋导致字迹模糊不清,其过时陈旧的内容就如同一句话说了无数遍,自然不能吸引学生,有等同于无,弄不好还会沦为“垃圾文化”呢!
四是“过直”。教育家陶西平先生认为,直白地讲出我们的政治理念和教育理念在有些情况下是必要的。现实问题是,我们现在学校的墙壁文化,直白的东西太多了,而发人深省和耐人寻味的却太少。这样一来,墙壁说话的力量就会减弱,效果自然就会大打折扣了。在孙中山先生创建的广州执信中学里,校园综合楼前墙壁上镌刻着著名的“格尼斯堡七桥问题”。这种墙壁文化,既契合了学校奉行的“崇德瀹智”的校训,又能提示学生每天都要想想脚下的路,想想路上的奥秘,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格式化”的墙壁文化应当格式化(计算机用语,表示所有文件全部清除),尽早摒弃。特色学校呼唤不拘一格、彰显智慧的墙壁文化,需要能与学生“互动”,走进学生心灵的墙壁文化,这样,校园的墙壁才能真正意义上地“说话”,才会放射出温馨的育人光芒。(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中学副校长 张斗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