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东西方导游的故事想到的
银川市西夏区第一小学
孙定芬
鲍建生教授关于《数学教育的东西方差异》专题讲座中,在谈到“东西方差异”时,从亲身经历的一次旅游展开。
一次,鲍教授在欧洲某国参加旅行社游玩。按照在国内的经验,行程从头至尾一定会有导游陪同指引,所以当国外导游在大巴上讲解时,鲍教授和朋友按照“上车睡觉、下车照相”的习惯在车上放心地闭目养神起来。目的地到了,鲍教授随团友们走下大巴,而此时,他觉得很奇怪,导游没有手举小旗冲在最前面招呼大家下车集中,而是在大巴上稳坐泰山,于是上前追问:“导游,你不下车吗?”导游答道:“我不去,你们自己转,我在车上等你们,不要迟到哦。”
这时,鲍教授和他的朋友茫然不知所措了,团友们此时奔向四面八方,景区很大,又不熟,怕走错路,不能按时回到车上,只好选择团友中的1个目标一同游玩。由于整个行程只能跟着别人,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停留时间,所以转得很不尽兴。
上车了,即将奔赴下一个目的地,鲍教授吸取教训,一上车就赶紧拿出事先发放的旅游手册研读起来,做到心中有数,而后认真听导游讲的景点简介、景区注意事项等内容,再根据喜好选择一条最佳线路。由于这次做好了充分准备,自然玩得很开心。
鲍教授话锋一转,从导游谈到东西方教育的差异。认真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不正如国内导游,课堂上引领着学生齐步走,总是不放手,担心学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于是手把手扶着,久而久之,学生产生依赖性,不再主动思考,反正老师迟早会给标准答案,学习被动性、惰性应运而生。这时,我们的确应该多学学西方导游,想办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意识,在安排了预习作业后,课堂上应该怎样检查反馈;在自主探究新知活动中,如何引导学生、怎样揭示答案等方面下功夫、花心思进行设计,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