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先生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
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该如何引导和指点学生,使他们养成这种能力,是很值得共同研究的项目。
沿着叶老的思路,笔者常常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摸索“导”学生自改的方法,曾总结过“程序编码记分批改作文”和“四段三环作文批改”方法。这些方法固然在减少教师的高负荷工作,培养学生不断锤炼字句和修改文章的习惯方面起到过一定的作用,但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总的来说,起色并不明显。字词、修辞、标点问题学生还能改一些,段与篇等问题的修改则显得相当弱。一个很重要的的问题是学生不明白自己的作文在段与篇上的问题。看来,“导”显得特别的重要。 依笔者看来,教师可在案例分析和作文升格策略引导上下功夫。 这两方面,在面向全体学生,要持之以恒,因为作文修改非一日之功,有个渐进的过程。 在作文案例的选择上,可上中下各选一例,先让学生说存在问题,学生说不出或说不透的,教师再明示。 至于作文升格策略引导,也要讲求针对性,针对学生和作文实际,引导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通过自改让作文升格。 除了这两个方面,“改后记”这一环节是不能少,它可让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形成一定的理性认识。 下面以一次作文练笔《底片》的“导”改为例作些说明。 方寸之间竟藏千姿态百态,恰似画卷重提人生的对白——题记 岁月常逝,人生易老,逝去的是芳华,留下的是美好,而岁月又恰似一张张底片,就放在那灯火阑珊处,你我蓦然回首,会心一笑,便不知折煞几许辛酸苦楚。 奔涌着的岁月是历史的底片。淘尽的是更替的朝代,淘不尽的是万世英豪不朽的身姿。褐色裉去,是那混沌之中的盘古劈天开地;是那奔赴死地的炎黄一统天下,名这茫茫天地为华夏吗?是那秦人赢氏灭六国,得天下,统江山,成霸业,称孤道寡。或又是那大江东去带不走的三国旧事;还是那残破腐败救不回的大清王朝;又或是那高楼之处,万人之巅的独立宣告。一切的一切,在历史中奔流,那以历史为名的底片上,逝去的是成败,留下的是为英雄奏响的赞歌,唱着那热血与孤高,唱着那奋勇与不屈。 飞逝着的岁月是人生的底片。昨夜总角之宴,黄口不知岁月为
物;今朝加冠在即,肩头担起人生的重担;明日又到而立,奋斗不息只为家人期盼;他日花甲,笑把人生畅谈。时光飞逝,生命从未驻足,蓦然回首间,一切都成过往。然而那以人生为名的底片上,逝去的是辛酸,留下的是甘甜。甘似清泉,入口无味,回至心头方为甜。 其态万千的岁月是情感的底片。洒一腔热血报国门,甘两肋插刀酬知己的是那忠义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正所谓大恩不过养育之恩的是那亲子之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山无棱,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才敢与群绝”的是那爱恋之情;“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那是危在旦夕的手足之情。世间情感总是千变万化过于复杂,人世冷暖却又无不将其穿插其中,或千丝万缕解不开,或千疮百孔补不回。在喜悦、失落、快意、悲愁、痛苦和醒觉之中,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领会,去收获。点点滴滴都记录在以情感为名的底片上。逝去的是悲愁,留下的是感悟。感悟着过去与现在,也同样感悟着未来。 【导改】据刘洋同学说,这篇作文是他认真构思、写得满意的文章。的确,文章大气,结构严密,“奔涌着的岁月是历史的底片”,承载着历史;“飞逝着的岁月是人生的底片”,记录着人生;“其态万千的岁月是情感的底片”,积淀着情感。这三方面,成了人类的心灵底片或精神底片。 这篇作文学的的问题在哪,语言,有点像新概念作文语言,就拿题记来说,“褐似苦茶”“
万般过后留下岁月的不改”经不住细推敲;既然“方寸之间竟藏千姿态百态”,又怎么“恰似画卷重提人生的对白”。再如正文中的“逝去的是芳华,留下的是美好”“折煞几许辛酸苦楚”“
混沌之中的盘古劈天开地”
“唱着那热血与孤高”等,怎么改,方法有以下这些:1、推敲某些词语,如“折煞”;2、考虑修辞是否恰当,如
“褐似苦茶”;3、考虑语法关系,如“唱着那热血与孤高”;4、考虑是否合事理等。 看昨天的我们/走远了/在命运广场中央/等待/那模糊的肩膀/越奔跑/越渺小——题记
时光是最无情又最多情的东西,仿佛一台老式相机,见证了你的欢笑、你的悲伤,最后只留下长长的一串底片,但也够你用余生去慢慢回味和想念了。
如果是我,我会挑一个宁静的午后,在能晒到暖烘烘的阳光的地方安一张小板凳,一个人静静地欣赏这一张张的心灵的底片:
第一张应该是孩童时的我。两根用绳扎着不长不短的绒发,身上裹了一层又一层的棉袄,手里捧着黑乎乎的什么玩意儿,脸上尽是得意的笑——笑得一双小眼睛都快窝进肉里了——这笑恐怕是现在再也模仿不出来了。我记得,这是我四岁的那个冬天,清平下了整整三天的大雪,皑皑的白雪足足堆了两指高,密密地覆盖着整个大地。连水管里的水都冻成了冰柱。大年三十,我们这个大家庭携儿带女大约30多号人都在山上老家过年,那应该是最热闹的一次团年了吧!大人们都聚在里屋拉家常,大概是好久不见的缘故,足足唠了一下午的嗑,爽朗的笑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断;而我们小孩子呢,当然是耐不住屋内的闷热的,都野孩儿似地在雪地里疯耍,最大的兵哥提议去灶台烤红薯。微红的跳跃的火苗是我们当时最大的希望,吹火,翻烤,加柴草,火灭了又点,一个个都弄成了黑不溜秋的土匪样。这张底片应该就是我抢到“战利品”的得意样!那晚的饭菜很香,外面的雪很美,只是再也寻不着了。
第二张底片应该是初三那年的我。第一次面临升学的压力,我毅然剪掉了留了多年的长发,正式进入了三点一线的备考阶段,同学也开玩笑地说我那段时间都老了。我还记得当时每天都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晚上奋战到凌晨,枯燥疲惫但内心很充实。当自信地踏出中考考室时,我知道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底片上那个夸张的V型手势是我骄傲的见证!中考已走过来了,高考已有了前导,这只是一场积累与心态的考验,我相信我能扛住!
第三张可能是地震时茫然恸哭的我,第四张可能是在解放碑和聋哑妹妹们送爱心风车的我,第五张可能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用手装香肠的我,第六张可能是在成人仪式上庄严宣誓的我,第七张……
一张张黑白底片,一串串酸甜苦辣,阳光下的故事格外耀眼。
等高考完了,我要将家里的照片全找出来,一张张仔细地看,将我的过去映在心里。只有这样,我才能在背起行囊的那一刻坚定地告诉自己:
——未来在我手里!
【导改】文章开篇不错,很有新意。第一张底片的再现生动有趣,不足的是后面的底片少了细节的展示,不能打动人心。最大的问题是“未来在我手里”与前面内容的关联性。修改方法,一是丰富细节,增添内容;二是注意内容之间的联系,突出主旨。
回忆里想起模糊的小时候,云朵漂浮在蓝蓝的天空,那时你说要和我手牵手,一起走到时间的尽头。
你徜徉在向日葵的海洋中,你喜欢向日葵,说:“我以后要做‘向日葵’族,要善于发现细微的小幸福,没有太大的野心,努力发现事物好的一面,抗压力耐击打,能随时随地发泄压力,拥有感恩的心,对生活充满热情的阳光天性,嘴角习惯性上扬15度,永远像阳光般灿烂。”
时光定格在了那一刻,底片上模糊的你和向日葵互吐心声,现在你成年了,岁月让我们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些说不出的秘密,挽不回的遗憾,触不到的梦想,忘不了的爱。小时候的你或许真的不懂什么才算真的长大,现在我可以告诉你:“自此以后,你再不怕自己上街、自己下馆子,你自己乐,自己笑,自己应付天埸地陷的难题……你会感到“天马行空,独来独往”比和许多人绑在一起更好,这时候你才算真正长大,虽然这一年你可能已经70岁了。”
底片上的你对未来充满希望与害怕,你期待友情,现在你或许已经知道貌岸然:当你在高处的时候,你的朋友知道你是谁,当你坠落的时候,你才知道你的朋友是谁。只有朋友才会担心你飞得累不累而不是高不高。
底片上的你和自己相遇了吗?遇见了明媚的自己、忧伤的自己、华丽的自己、冒险的自己,倔强的自己,柔软的自己,最后那个是现在的自己,是正在成长的自己。
底片上的你对现在的你说:“别忘了答应我要做的事,别忘了答应我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远,有多难。”
【导改】这篇文章构思是独到的,写的是对自我的反省,写的是成长路上心灵的独语。问题在哪,在“底片”的显影上。“底片”指什么,“底片”的意义与作用何在,这一些要通过具体内容告诉读者。修改方法就是“丰富”。
一张张精美的照片纪录了他十余载的日子,艰辛、幸福、泪水、欢笑……生活,是如此的斑斓,十余载,也曾有过如此微不足道的事,只纪录在那卷底片里。
一路上,他患过大病,也曾动过手术,几乎所有的伤病,都给他留下了深深浅浅的伤痕。终究,所有的伤病都会痊愈,而过去的疼痛,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而难有那一夜,让他至今记忆犹新。一个盛夏的夜晚,天气很闷热,青蛙声嘶力竭地叫着。他很渴,围着灶台做饭的妈妈要水喝。妈妈给他它倒了一碗开水凉在灶台上,叫他等一等,他便在一旁急躁地等着。可是太口渴了,他便踮着脚去摸灶台上的那碗口,他不知道那碗水依然是滚烫的。“哗啦”,碗被碰翻,开水顺着灶台流到了他的肚皮上。由于天热,没穿衣服,他眼看着嫩嫩的肚皮被烫出水泡来。他大哭起来,妈妈转过头来一看,扔下手中的活,跑过来抱着他,安慰着他,却不知自己的眼圈已红。
村里的医疗站离他家有一两里路,妈妈就抱着他,肚皮朝上,一路跑向医疗站。就这样,母抱着子,子哭,母心愈急。好不容易到了医疗站……一路上,妈妈的眼睛、表情和妈妈抱着他的温暖,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灵底片上。
他的童年,是如此的美好、圆满。他得到过,失去过。犯过错,也做过好事,在那卷底片里,记录了每天上学和放学回家路上的一段段趣事:
冬日的早晨,他和他的伙伴们,一起走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一路上,他们举着每天下午自制的火把,一起往学校走去。这一路,他们带着童心,一起走向天明。
春天的下午,他冒着细雨,穿着小皮鞋,踏着泥浆,和小伙伴结队回来,浑身滚着泥,这一刻,他享受着童真。
夏日,他与伙伴们尽情地在池塘里捉泥鳅,待天黑回家,家门口迎接他们的是母亲手里的竹条。那一刻,他痛着。但如今,他甜蜜地回忆。
秋天的下午,他飞奔回家,放下书包,跑到田间帮大人们收割。那一刻,他的脸上映着夕阳,世上,竟有如此美的画面。
在那卷底片里,留下了他最纯真的记忆。
那卷底片,伴他走过了十余载。未来的路上,底片仍旧随他而行,为他留下可贵的点点滴滴。
【导改】这篇文章选材不错,内容也丰富。问题在哪里呢,在于细节不够动人。修改时要注意:一多向度观察,二情感多样化抒写。
现在人们普遍使用数码相机,随看随拍,稍不满意就可删掉,轻轻松松便留下百千幅精致的画面,谁还乐意去使用传统相机,苦苦等待底片冲洗耳恭听出的照片,谁还珍藏着那些老旧的底片?但我以为用心留下的都是珍贵的,智慧的,温暖的,即使它只是一张没有色彩的底片。
在昏暗的灯光下,我试图轻轻地抚摸你的脸,阴影投在你漆黑的脸上,你试图摆出活人的姿态。因为我想你,所以向你道句晚安,我也试图从你温柔的眼中琢磨出一些关于智慧的标志,还想向你发出问题,却不能期望你的回答。
过去的日子像影子一样,无限地在我的脑海里拉长、拉大。那段岁月,我是孤单的,爸爸遭遇车祸,妈妈日夜守护,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的我只好由爷爷奶奶带着。
我太想念爸爸妈妈,在家里哭得死去活来,不吃饭不睡觉,叫着闹着吵着要去几十公里处的医院看爸爸。爷爷是个暴躁的人由不得我耍性子,一个劲儿地用木条抽我。奶奶便死死地抱着我,说:“你再不听话,你爸回来不会理你,你再闹,你爸会更痛……”我便不敢再哭,只是抽咽着乖乖去睡觉。
后来,我爱上了舞蹈。跳舞的我是自由的快乐的自信而独特的。我想学舞蹈,爷爷却十分反对,固执地说那是浪费钱,骂我不懂事竟干没出息的事。奶奶却知道我的委屈与执著,拭去我的眼泪极其认真地说:“女子,只要你不放弃,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以后不管做什么,不放弃,要像你不放弃舞蹈一样,让住你此刻的坚决。”终于有一天,奶奶偷偷地带我去报了舞蹈班,我不知道后来她是怎样向爷爷交待的。当我在凉爽的舞蹈室内跳出一身汗时,奶奶却气喘吁吁地从烈日下回来递上一支冰棒说:“努力就有回报,我孙女跳舞就是好看,比任何人都好看呐,以后出息着呢!”听罢,我欲语泪先流,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冰棒,那是刻进我心里最温暖的话语。奶奶的话语,奶油慈祥的模样,是我用一辈子的时间去珍藏的心灵底片。
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我却忘记了爸爸住院时那些日子的苦,竟变得奢侈浪费,整日缠着爸爸买电脑,我的手机换了一个又一个……终于有一天,奶奶忍不住了,边看电视边大声地说:“现代科技真是命根子,没有电脑就没有了实现梦想和优化人生的媒介?没有手机,就缺失了交流思想和表达感情的平台?可人家马克斯没有‘电子书’,没有‘博客’,他的解放全人类的思想照样传播天下,孔子没有‘短信’,没有‘高铁’,但他的宣讲仁义的足迹照样令后人景仰、追随。毛主席只有小米加步枪,却打得敌人们哭爹喊娘。他活在我们心里啊。你看电视里现代的小孩啊,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日子过得有滋味了,就忘了曾经为过日子为追求梦想而付出的艰辛咯。”当时羞红了脸的我只想到了一个词“无地自容”。
多少次在朋友那里受了伤,奶奶便对我说:“女子,两个错误不可能制造出一个正确,你不能一直对他人不满,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你只要问心无愧就好了,你只要是真诚的、真心的,就可以坦坦荡荡了。”
多少次在追寻着梦想的途中迷茫、无助时,奶奶的话便会萦绕在耳边:“只要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长大后,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梦想是让你去做自己!”
奶奶还说:“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世上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幸福是由你的心作主”“别人看不起你,没关系,自己一定要看好自己。”
……
奶奶走了,留下了一张黑白底片,任流年几载,它仍可以冲洗出那段岁月,那份温暖,那些关于生活的智慧。奶奶走了,留下一脸笑容和满足。我的心变得不再孤单,看,夜空都是明媚的,星星对我眨着眼睛,今天,明天和未来,我迈出的每一步将是自信而幸福的。
奶奶走了,却从未离开。
【导改】这篇文章写回忆,内容丰富细腻,不足之处有二,一是奶奶的语言描写没有完全做到个性化展示,特别是我不断换手机后引来的奶奶的一长段话语;二是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如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过渡。
由以上作文案例导改展示,我们要明白,作文“导改”任重道远,学生要真正能自改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所要注意的是,学生须得有教师“导”引之下的自改实践。只有不断地在自改中总结经验,才能一步步会改作文,最终达到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学生“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的至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