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我们能否从教材中“突围”? 2006年02月22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最具人文情怀的语文学科,由于教师反复“精”讲,一遍又一遍作业训练,使得语文学习变成了一场苦役,一种生命的浪费。看着学生对语文学习欲说还“愁”,读着六年学习之后依然味同嚼蜡的学生作文,韩兴娥老师开始怀疑与审视“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材,难道一册区区几万字的小学语文教材,就要耗去学生半年的学习时间与生命?
韩兴娥和她的学生们的许多神奇之处也许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最真切地体会得到。2003年,潍坊市教科院教研员薛炳群去听课,不仅学生们课堂上突出的表现让他连连惊呼:“你们都是小天才!”而且听完课还没离开学校,他就接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50多篇作文。这些在很短的时间里由那些很小的孩子写出来的作文,笔墨飘香,情感四溢,生动形象地记述了他刚刚听的这堂课。作为“课堂上的重要人物”,他也被进行了细致描绘。“天才,天才,真是天才!”薛老师连声感叹。
被薛老师称作“天才”的这些孩子们并非真的是一般意义上的天才,这些孩子所在的班也不是什么特设的“天才班”,他们只是潍坊市青年路小学一个普通班级里的学生。只不过与别的班级不同,他们的语文老师是韩兴娥,而且很重要的是他们参加了韩兴娥这位“特殊老师”的“重组教材、大量阅读”语文教改实验。
一本现行教材教授一个学期,这是全国绝大多数学校撼之不动的定律,可是在这个教改实验中,韩老师只用两个星期就将一册语文教材教完了,而且不再布置任何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剩下的课堂时间她只是带领他们一起到处搜罗图书,不停地“读、读、读”。
教改实验的效果如何呢?有人给韩兴娥班上的学生总结了两条:不怕考;读书很快乐,没有负担。
教材嚼烂,心情嚼“黑”
韩兴娥在开展教改实验之前,已经教了十几年的语文课,几乎天天被一种难以名状的苦恼纠缠着。
她的这种苦恼主要来自于教材,即我们所说的语文课本。
她当年上学时每当领到新语文课本简直是如获至宝,往往等不到第二天就已浏览完毕。文质兼美的语文课本原本是最能吸引她的一本书,可很早就会被她恨恨地扔进垃圾箱。老师一支粉笔一张嘴,一篇课文讲到黑。最让人头疼的是,学生费九牛二虎之力,把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主题思想,不但一字不差地照抄下来,而且要一遍一遍地读,一遍一遍地背。尤其是到了期中、期末考试前,自己喜爱的课外书只好束之高阁,手里捧着那些已经背了几十遍的课文,尽管味同嚼蜡,但还必须得嚼了又嚼,那种让人厌烦透顶的感觉不知体验了多少回。
当了老师后,她这种对“课本”的厌恶之情不仅没有改观,而且还愈加深切了。每次考试前的一段时间根本无法让心情安静下来,拿着课本翻看了一遍又一遍,反复揣测考试内容。有一次,她煞费苦心地找出一个段落,让学生们分段、记段意。等拿到试卷一看,果然是这一段,喜不自禁。谁能料到,她与学生分析时划分三段,而标准答案却是两段,大部分学生的答案自然与标准答案不同,结果可想而知。当时,她真是感觉到这语文课没法教了,怨天尤人,更恨那语文课本:学了多少遍考了多少次的课本啊,到底应该怎么教怎么学?
更不能让韩兴娥接受的是一本教材讲到黑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小学高年级的课本每册一类字不过100多个,二类字的数量也明显低于中年级。但是,尽管每个学期都要复习十几遍,临到考试时,诸如“给二类字注音”这样的题目,照样有相当多的学生出错。
她还常常为四五年级的学生竟不能流利地朗读课文而生气,但更为了批改学生的作文而苦恼。到处错字连篇,添字漏字,读老半天也不知所云。提起笔来,耐着性子一句一句往下顺,十几分钟批改不出一篇,那滋味就如同喝中药,不得已忍受着,一口一口慢慢喝,苦不堪言。
最具人文情怀的语文学科,由于教师反复“精”讲,一遍又一遍作业训练,使得语文学习变成了一场苦役,一种生命的浪费。看着学生对语文学习欲说还“愁”,读着六年学习之后依然味同嚼蜡的学生作文,韩兴娥老师开始怀疑与审视“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材,难道一册区区几万字的小学语文教材,就要耗去学生半年的学习时间与生命?难道灿若群星的世界文化,就不能在课堂上让求知若渴的孩子一睹为快?难道学生反复做的那些低级的苦不堪言的作业,能比让他们在最富记忆力的时候背诵一些经典诗句更有价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