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而不同”就是承认异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5 23:04: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和而不同”就是承认异端
叶匡政
  叶匡政
  北京学者
 儒家视野
 看到“和”字,便想起奥运会开幕式的人体字模,变来变去,凸显了一个“和”字。可见“和”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字。如今的人,理解“和”字,多限于平和、和缓、和睦、和平这类日常意思。不能怪今人见识浅,因为现代白话,是以远离中国传统文化为特征的。所以对字的理解,自然也少了古人胸中的意蕴。
 《尚书》中就有“和”字,《舜典》说:“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舜谈的是音乐教育,认为八种乐器只有合奏得谐调了,不乱了次序,神和人听了才感到和谐。
 到西周末年幽王时,郑桓公的史官,觉得世人对“和”字理解有偏差,第一次把“和”与“同”放在一起来论述。他对郑桓公说,周朝必灭,理由是当时的周幽王“去和而取同”。他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认为不同而异质的事物。只有并育竞发此起彼伏,世间万物才能生生不息;如果事物都趋于一致的话,世界就难以为继了。他强调治国要用“和”,就是承认异端的存在,而不能一味求“同”,唯我独尊,铲除异己。果然他预言不久,西周就灭亡了。
 到春秋时,齐国之相晏婴,再次对齐景公说到了“和”与“同”的分别。齐景公与晏子聊天,称只有宠臣梁丘据与他是“和”的。晏子答道,他就是“同”罢了,怎能说得上“和”呢?他认为君臣之“和”,是国君说“可”时,臣可对国君说“不可”,来完善其“可”;而国君说“不可”时,臣下要指出其“可”,来去其“不可”。梁丘据不过事事听从国君,只是“同”而已,怎能称得上“和”呢?他拿做烹饪和音乐来打比方,说明“和”不仅是不同事物的调和与包容,还包括对立事物之间的相成相济,如清浊、小大、短长、快慢、刚柔、高下等,这些对立事物之间的平衡与统一。晏子论证了“和”的前提是承认差别、对立和异端。在《晏子春秋》中,晏子把“和”更简洁地定义为“君甘则臣酸,君淡则臣咸”,就是说,臣要站在执政者的对立面,才能共奏出和谐的乐曲。
 到孔子时代,对“和”与“同”的认知,又向前走了一步。孔子把“和”完全看做“同”的对立面,很坚决地反对“同”。所以《论语》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为君子追求和谐却不同一,而小人追求同一却不和谐。这和孔子说的“君子群而不党”意思相近,认为保持个体的独立性才能达成社会的和谐。一旦求“同”求“党”了,就会要求消灭这种差异和独立性,异端更会失去存在的理由。儒家思想骨子里一直强调多元观,所以孔子明确地把“和”与“同”对立起来,认为“和”的前提就是不同,就是承认、赞同彼此间的差异和区别。只有将这种差异和区别,安排在合适的位置和结构中后,才会有整体的“和”。
 自孔子后,“和而不同”的思想就成了儒家的一个重要价值观,主张人的独立性,主张在尊重个体观念独立和差别的前提下,寻找人与人的共通之处,成为儒家求“道”的根本。和与同,在今天的白话文中成了一对相似的概念,但在儒家观中,是完全不同的。同,追求的是一致,缺乏对多样性的认可,所以它单调、死寂、没有内在活力。而一个有生命力的事物,总是拥有各种对立的因素,就像大自然一样,既保留了不同因素,又通过相互调节达到了一种统一的状态。其实“和”的观念,包含了祖先对世间万物的独特理解,它既是自然的,也体现了人对社会秩序的追求。
 有了对“和同”思想的理解,再看孔子的另外一句话,就会有新的理解。这句话是:“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过去大多把“攻”字,释为“专攻”,这句话意思就成了:专攻或致力于异端学说,是有害的。结合孔子“和而不同”之说,这里的“攻”解释为“攻击”是非常合理的,这句话可译为:攻击不同于你的异端学说,那是有危害的。
 后来的阐释者,大多没有理解孔子将“和”与“同”对立起来的意义,只是对二者关系作了庸俗化的演绎。朱熹注道:“和者,无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把“同”看做是一种阿谀奉承、盲目附和的态度。到何晏时,将“和同”关系,与是否“争利”连在了一起。虽有一定道理,但都是从现象层面来理解二者的关系,过于简单化了。
<INPUT style="DISPLAY: none" value=0 type=checkbox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3:22 , Processed in 0.06766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