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则臣:“70后”是否成立,如何成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6 15:3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徐则臣:“70后”是否成立,如何成立

    别用假嗓子说话
    照有识之士的说法,风水轮流转,尴尬的“70后”终于在奔四的时候,被批评界认可为亚热门话题。当然,这些年来“70后”也从来没有被彻底遗忘过,一直靠边列席在关于“50后”、“60后”和“80后”的评说里:说到“50后”、“60后”,“70后”是一帮不长进的小东西,稀松平淡,没法跟前辈比;提到“80后”,“70后”成了没出息的哥哥姐姐,鸦雀无声,没一个能挺身冲进市场,争到一块蛋糕。跟“50后”、“60后”比质量,跟“80后”比销量,两套标准,这个判断固执地遵循一个奇怪的逻辑;懂文学的这么说,不懂文学的也这么说,鄙视“70后”成了最保险的文学结论之一,反正里外不讨喜。在我看来,做这样的反面典型挺好,我把稀松平淡视为深挖洞广积粮,把鸦雀无声理解为低调和淡定,我更喜欢看见一群正在劳作的沉默的脊梁。劳动者最光荣。的确,现在撅着屁股吃力不讨好地写中短篇的,绝大多数都是“70后”。身为编辑,有时候我会突发奇想,要是这群人集体抽风急功近利,中短篇小说罢写了,那么多文学杂志辽阔的版面该如何填满呢?这么一想,“70后”在当下文坛似乎也挺重要。不管是盼望着还是无望着,东风的确是来了,春天的脚步的确是近了,在盯“50后”、“60后”盯得审美疲劳之后,在看多了“80后”发现大家都长得差不多之后,“70后”的屁股被慢慢地挪到审判台的中间,可以开始了:坐好了,说你呢。
    “70后作家写得如何,我说了不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绝不相信延续在“50后”、“60后”身上蓬勃的文学才华,会在10年或者20年后的一代人身上突然集体萎缩掉。也许“70后”已经做得很好,也许“70后”的路还很长,这要留待时间去定夺。摆在眼面上的是,“70后”整体上宏大叙事野心的欠缺,在当下史诗成癖的文学语境里,是大大减了分的。我听到很多前辈为此忧心忡忡,语重心长地提醒:砖头,砖头。“70后”似乎迫切地需要“砖头”,拿不出来,只能和过去一样继续挨板砖。但这个谁也没法替他们急。
    现在要做的是“就事论事”:“70后”是否成立,如何成立
    其实在使用“70后”这个词时,已经证明了这个概念的某种合理性。是“某种”:这只是权宜之计,因为它有巨大的不科学性。怎么能用一个狭隘的时间概念来涵盖和阐释作家与文学?文学是久远的事业,其通约的价值放之四海皆准,所以,我们才能在今天依然满怀激情地谈论诗三百、荷马与圣经,依然可以夜以继日地欣赏曹雪芹、莎士比亚和托尔斯泰。非常对,千百年之后,没有人会傻到以10年甚或百年为单位,对作家和文学进行代际划分。但是,如果我们不急于观古今于须臾,不那么阔绰地看待文学史,而是将目光落实,尽力返回每一个作家和作品的诞生与成长现场,也许会别有洞天。历史往往如此,在一个波诡云谲的非常时代,它的历史容量将远高于平常;在每一个历史的节骨眼上,一天可以当成一年乃至半辈子来过。不存在均码的历史,也不存在等值的历史,否则,我们现在根本没机会看见时间和人类的起伏,上下五千年也将会是另外一个景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正视和重视个别时间段的差异,给予某些代际划分足够的合理性,也许对理解历史和我们自身的处境更具建设意义。对“70后”也如此,设身处地地将这一群体放进“代际”中来打量,同样会有别一番发现。
    我知道,大家已经习惯于在使用“70后”概念的同时腹诽,认为根本没有必要把这代作家从当代文学的序列里单拎出来,因为“70后”文学的特质并不明显,也因为大家断定这一代的文学特质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明显。我却不这么看。
    也许我们应该承认,时代在上个世纪70年代出生的这群人身上,留下了足以区分前后两代人的印记。如果“60后”作家的确能够被确认为“晚生”和“迟到”的一代,那“70后”作家更是迟至晚矣。70年代出生的作家,“文革”结束时也才6岁,刚刚开始有所记忆,而1976年以后出生的作家,根本连“文革”的边都没沾上,而上世纪80年代的“先锋文学思潮”他们又没能赶上,平白错过了两个重大的历史和文学事件。和“60后”相比,“70后”一直被认为是没有“故事”和“历史”的一代。“50后”参与了建造也见证了毁灭,“60后”看见的只是废墟和阴影,但他们起码还有活生生的废墟和阴影可看,还有一个可以策动精神反叛的80年代,所以他们与生俱来就有颠覆和反叛的目标和冲动;“70后”什么都没见着,只能远远地想象,感不能同于身受,他们血液中缺少这样的基因。而“80后”,成长于改革开放的环境里,从小接受麦当劳、变形金刚和西方价值观的耳提面命,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里天然地有了全球化和地球村的影子,他们放松、从容、自我的世界与整个世界几乎可以画上等号,所以他们对这个时代和生活没有疑问,他们肆无忌惮、出入自由,他们可以真诚坦率地认同名利和商业时代。这也是他们比上几代作家更擅长与市场打交道的原因。与“80后”比,“70后”拘谨、忧郁、心事重重瞻前顾后,没法像他们那样放旷洒脱、坚决不“信”,放弃对主流价值观的追求,又不愿放弃对“60后”的“故事”和“历史”的遥望。他们希望自己也能“不信”,也能“怀疑”,也能“颠覆”和“解构”;而这“不信”和“怀疑”在“60后”那里恰恰意味着另一种“信”,“颠覆”和“解构”在“60后”那里也意味着另一种意义上的“建构”。也就是说,“70后”在骨子里头还是希望像“60后”那样有所“本”,有所信仰,有所坚持和依傍,而这恰恰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缺失。所以,“70后”的焦虑在于,既不能像“80后”那样无所焦虑,又不能像“60后”那样深度焦虑;“70后”的焦虑在于他们的焦虑太过肤浅。这是一群犹疑和徘徊的人,这是一群两头不靠的人。他们生长在一个历史的节骨眼上。
    这是一代人的胎记,抹不掉。它规定了他们在面对这个世界时,目光必然与“60后”和“80后”不同,这个世界在他们眼中映现出的必然也是与“60后”和“80后”不同的图景——代际意味的不仅仅是10年或者20年的时间差,而是一辈子的看待世界的差异。70年代对“70后”来说,是一个无可替代也无法更改的10年,是宿命也是根源和出发地,更是独一无二的资源。如果一切皆可以入文学,如果一切皆有可能成就出好文学,那么,才华和勤奋之外,关键在于能否看清楚自己,能否坚守住自己,能否忠实有效地表达自己。
    “70后”的要务也许正在于守住这个“不科学”的代际划分,“70后”就是“70后”,说“70后”看见的、听见的、想到的、焦虑的、希望的,别冒充别人,别用假嗓子说话。说自己想说的、能说的、应该说的、不得不说的,充分地、有效地说出来,提供一个人和一代人对世界的独特看法。这是“70后”的价值所在,也是文学的应有之义。
    但在忠实有效的自我表达这一点,毋庸讳言,我们做得并不好。这一代作家中有众多保有才华者,正沉迷于一些所谓的“通约”的、“少长咸宜”的文学款式,在从事一种跟自己无关、跟这一代人无关、甚至跟当下的这个世界无关的写作。这样的写作里没有“我”,没有“我”的切肤的情感、思想和艺术的参与。此类拼贴和组装他人经验、思想和艺术的作品,的确可以更有效地获取鲜花与掌声,但却与文学的真义、与一个人眼中的时代南辕北辙。我把这样的作品称为完美的赝品(如果足以完美的话),我把这样的写作称为假声写作。这种虚伪和无效的写作,长久以来,大概也是导致“70后”“面目模糊”,被集体无意识般地“列席”于各类评说的重要原因。
    道路阻且长,“70后”应该有自我提醒的自觉:你就是你。自我区分不仅是自我确立的前提,也是历史本身使然。(徐则臣)
文章来源: 文艺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6 18:04 , Processed in 0.415355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