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选择的规律--价值综合评估律
出版科学 | 作者:刘辰
编辑选择的规律--价值综合评估律 刘 辰
摘 要: 编辑选择的过程,是选择主体在一定编辑思想支配下,依据若干标准和参照物对客体进行价值评估、比较和预测的过程。只有对客体的思想学术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品牌价值、媒体的经济收益作出综合的评估,总体价值大于或等于编辑选择的心理临界值时,客体才可能被选用。
关键词: 编辑选择规律 价值综合评估 心理临界值
我曾经在《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一文(载《出版科学》2004年第6期)里,提出过与编辑活动基本规律匹配的编辑活动三条次规律(或称环节规律),分别是:编辑选择的规律——价值综合评估律,编辑加工的规律——规范优化律,编辑创造的规律——策划创意律。本文拟接续前文,先对编辑选择的规律——价值综合评估律加以阐释。
一、价值综合评估律的推定
编辑学研究的进展表明,把选择作为编辑活动的关键环节和本质规定之一,已经得到学界的认同。诚然,选择不仅决定编辑加工的对象,也决定出版和传播的价值。与编辑加工环节相比,选择是基础,选择不准,任凭如何补救,后续工作总是不会美满。前不久,《编辑之友》发文介绍了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作家出版社原副社长白冰转到接力出版社出任总编辑,经过一个时期市场调查,确立了“四大版块”为主攻方向的策略。他的“三级二次论证”式的选择,把出版社的100个选题刷掉94个,却奇迹般地取得惊人的效益,就是一个例证(详见朱胜龙《出版神话是怎样创造出来的》载《编辑之友》2004年第5期)。此例足见选择对于编辑活动的重要性。选择对于经济效益如此,对于社会效益亦如此。书籍选择如此,广播、电视、报纸、期刊、音像、互联网的编辑选择都是如此。
选择,在通常意义上就是择优选用,不过“优”的标准是一个综合值并且依媒体而异。在编辑活动中,选择含义是宽泛的,它的整体可以由共时规定和历时规定组成。从共时性方面说,它不仅包括对选题、原稿的选择,同时栏目设置、组稿计划、采访计划乃至出版规划的制定都必须经由选择产生,体现为各具特性的职业选择,只不过后者又额外增加了某种整体层次的意义罢了。从历时性方面说,选择的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它要经过不同层次的多次评估和修正,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编辑选择是怎样进行的,对于每个编辑来说并不陌生。无非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操作,使用一系列价值标准去衡量客体,再借助某些参照物进行比较(这些参照物可以是已经发表的作品,也可以是同栏目、同性质的未发表作品),进行价值综合评估和预测,最后作出综合判断,决定是否选用。这个过程中,预测和比较实质上也是价值评估,也是选择。在编辑选择的全过程中,主、客体的关系通过价值观念得以体现,并且惟有价值观念才可能把两者的关系整合起来。故编辑选择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价值综合评估律”。述如次:
编辑选择的过程,是选择主体在一定编辑思想支配下,依据若干标准和参照物对客体进行价值评估、比较和预测的过程。只有对客体的思想学术价值、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品牌价值、媒体的经济收益作出综合的评估和比较,总体价值大于或等于编辑选择的心理临界值时,客体才可能被选用。
二、价值综合评估的要素、标准与操作
(一)要素与标准
价值综合评估的要素与主要标准罗列如下。
1.思想学术价值。知识性、理论性、发现性、前沿性、拓展性、新闻性、真实性、实证性、实效性、实用性等。
2.审美价值。专业艺术性、表达准确性、生动形象性、娱乐性、与特定读者群的亲和性等。
3.作品传播可能的社会价值。学科建设价值、道德伦理价值、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社会价值、民生价值等。
4.品牌价值。这里所说的品牌价值意义比较宽泛,包括对广播电台、电视台、音像出版社、网站、图书出版社、报社、期刊社声誉的可能影响,对丛书、栏目(含各种媒体的栏目、版块)品牌的可能影响,对编者声誉的可能影响等。它们在多层次的价值评估中各有不同的分量。
5.媒体的经济收益及其预测。内容决定的读者群(大众群、特定群、精英群),通过与同类出版物的比较进行发行量预测(印数、再版可能性、出版时机),成本核算(经济效益)。
选择主体对客体的综合价值评估,是将客体属性与读者、社会、编辑出版机构间的关系作总体考量,它表现为客体在主体职业思维中的关系状态。客体的多种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主体的视角不同,选择风格与水平不同,对客体的评价也有所不同,其中不可避免会出现某些偏差。这些偏差可以通过主体职业水平与修养的提高,通过不同选择主体对客体多层次的、反复的考量、磋商和调整得到一些修正,使得选择的结果较为切合实际。
(二)价值取向与操作方式
不同媒体的编辑选择存在不同的价值取向。上述价值评估要素的分析式罗列固然把可能的标准都开列了出来,但同时也把评估的整体性割裂了,把不同媒体编辑选择的特殊性掩盖了。具体的评估过程是一个连续的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这个过程中选择主体总是在总体编辑思想(选题计划、宣传报道提纲、栏目或版块的特点等)的指导和约束下,依据传媒的特性确定若干要素进行评估。不同媒体不仅各持不同的价值取向,同时存在不同的操作方式。如新闻稿重政治性、思想性、真实性、时效性和社会关注度,要求稿件生动精练。由于新闻稿定向采写的比重不大,大量社会来稿的内容又具有不可预见性,这就要求高效率地处理稿件,稿件的处理是在截稿期限内通过一系列比较最后作出取舍。而为了及时抓住好的稿件,近年来已经有简化选择程序的趋势,由总编或总编辑室直接选稿发责任编辑加工的方式越来越多地被采用。新闻有政府喉舌的职能,稿件的出版对经济效益一般不作具体的评估。这是因为总发行量决定于总体质量,同时作为政府事业部门的新闻机构有着自己独特的任务、功能,不能单纯地考虑经济收益。书籍选择又有自己的特性,书稿大体上可以分为学术论著、文艺作品、教材与教辅、科普与大众文化读物、少儿低幼读物等几大类,每一类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和价值标准。如学术读物重前沿性、开拓性、理论性与应用价值,文艺读物注重思想性、艺术性和生动形象性,通俗读物重知识性与趣味性,教材和教辅主要看它与特定学生的适应性以及对教学大纲的领悟程度等。当然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要求,如要求作品具有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统一性,具有社会效益及媒体经济收益方面的价值等,但对量的控制也有区别。书稿多数来自组稿,自然来稿的比重不大,出版的时效性要求没有新闻稿那样突出,三审制仍普遍被采用,以期提升选择的客观性。书籍选择对每部书都要进行出版经济效益的评估和预测。期刊的宗旨和栏目结构一般是相对固定的,它对稿件的要求是要符合办刊宗旨,在这种前提下对不同稿件提出不同要求,结合稿件的比较作出终极选择。这一情况与新闻传媒的非新闻版块(或称栏目)有些相似。只有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宽松的选择平台,只要不是反动、淫秽的作品,一般都可以发表。此就大端而言,对于编辑个体,不同的选择者又会呈现不同的个性。
(三)价值评估中的两难选择
价值综合评估的困难常常集中在客体学术、社会价值与编辑出版方商业、品牌价值的综合平衡上。把客体作学术衡量和商业衡量是编辑职业给予它的两个重要的着眼点,它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才能作出终极的取舍判断。通常对客体的评估会出现四种情况:一是客体的学术、社会价值与商业、品牌价值两者都高,二是两者都低,三是前高后低,四是前低后高。难点自然是后面的两种情况。一般说来,思想学术价值高的作品往往读者面较窄,发行量有限;而读者面较宽的作品有时可能缺少学术和社会价值,甚至可能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这是一个两难选择。对此,编辑处理会出现各种情况。有的片面追求发行量和经济收益,坚持不论学术、社会价值如何,起码不至于亏损才可能入选。有的人则充分考虑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品牌价值可能给出版方带来的长远利益,乐意选择学术价值高的作品,有时即使亏损也在所不惜。经验证实,许多盈利丰厚、根基稳固的出版机构往往很看重作品的学术价值,它是保证出版质量和提高出版机构社会声誉的要件。他们深知,是声誉和质量使他们获得成功,补贴高质量的作品,正是维护他们的根基。更何况这些作品有可能代表着未来的发展趋势。相反,为追求经济收入而放弃编辑的社会责任,选择稿件时打擦边球,甚至公然出版低俗、淫秽的作品,犹如饮鸩止渴,只能事与愿违,害人害己,身败名裂。
三、“心理临界值”概念及其作用
(一) 心理临界值的概念
编辑选择的心理临界值,是选择判断的最低入选值,它是我设想的一个新概念。我所以要引进这个看似量化而又难以量化的概念,开初只是出于表述的方便,考虑到需要一个概念把价值综合评估判断整合起来,尔后才逐渐意识到这个概念可能潜在着其他的功能。
编辑选择是对客体进行的价值综合判断,这种判断虽然最终仍然表现为二值选择,然而却不是通常那种单一规定的二值选择。参与价值评估的要素不止一个,并且共同作用在编辑选择思维中,对终极判断产生影响。这就增加了选择的复杂性和难度。所以编辑选择既是主客体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又是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的状态与结果。而编辑选择的心理临界值就是把这些关系统一起来的系统值,一个从心理上对客体价值进行综合描述和衡量的概念。
(二)心理临界值的可能作用
编辑选择的心理临界值又是把握编辑选择活动心理结构(或称思维结构)的概念,它把主体活动的要素和关系概括在一个整体里,为我们分析选择的水平和风格提供了条件。通过对临界值整体的结构分析、客观性分析,通过对若干选择实例表现出的普遍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把握编辑的选择水平和风格。选择水平指选择判断的客观性与科学性,选择风格包括编辑选择熟悉的领域以及他们的评估习惯,通常采用何种要素和标准,有无侧重点、以何种方式作出取舍判断等。编辑不是万能的,通常只在他们熟悉的领域里才能发挥较高的选择水平并且形成某种选择风格。心理临界值是编辑选择的一个心理结点,一个主观性的综合判断标准,有了这个标准,还可以为选择判断客观性的分析提供方便。总之,编辑选择的理论应该是解释选择实践的工具,是解释选择成败得失的依据。心理临界值从认识论上把编辑选择中的主、客体两分(一个是主观的认识;一个是客观社会的存在,包括作品和读者等),并把主观认识综合为一个整体。有了这个概念,便于从认识论的角度将评估的主观性和客观性相对照,进行理性的分析。
不可否认,由于这一概念的抽象性、潜在性,以及不同评价标准在量化和互换方面的困难,目前的认识还很肤浅,但我以为编辑选择判断既然是个综合判断,那么,把参与的要素及其作用综合为一个整体进行表达和研究,无论从何种角度进行思考都是必要的。就前景来说,它可能会成为编辑理论研究中一个有意义的课题。
(三)心理临界值的存在与把握
编辑用稿的心理临界值,是编辑选择的综合价值评估判断中的最低入选值,具有复杂的结构。或有人认为这个结构里的价值要素难以具有可比性和互换性,同时又是心理因素,因人而异,连它是否存在都还是个疑问,更不要说有什么作用了。我不这样想。心理临界值虽然具有较大的抽象性,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编辑选择思维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某客体综合评估中一系列价值的假设性调整来获得它的近似值。如,假设修改文本达到某种程度可以改变发行量等参数,从而获得一个最低限度的入选值,或者以必须达到某个发行量为前提调整作品到何种程度而达到临界值等,以此获得一系列评估要素作用于主体心理上的关系。事实上编辑在选择过程中对客体从内容到形式的一系列调整建议正是以此为根据的。再者,我们可以通过内省的方式,揣摩各参评要素的价值在编辑心目中的地位,达到对要素关系某种自我的心理考量,从而认知自己的选择特点和心理临界值,另外,还可以通过对一系列选择实例的分析比较,找出其间较为稳定的编辑选择思维的结构关系和心理临界值。还可以探索是否可以把它形式化为某种图表进行分析。
四、“价值”概念与价值评估客观性的提升
(一) 价值概念
价值的综合评估和判断,首先涉及“价值”概念。这个概念在具体的选择操作中也许并不被看重,因为行业的价值观大体已经形成,不难理解,有些甚至是不言自明的。然而,进一步思考,就会出现不少问题:某编辑是在什么意义上理解价值并进行评估?谁来确定标准?怎样理解和评价编辑选择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如何加以检验?这些问题在编辑理论、编辑批评——亦即编辑选择成败得失的分析和评价中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要进行以上的理性分析,没有明确的概念作为基础断难进行。但价值理论是个复杂而困难的问题,限于水平,这里只能略陈陋见,聊充一个话题的开端。
关于价值概念,过去我曾断续读过一些有关的论著,在酝酿本文的一年多时间里,又反复读了《人的潜能和价值》(马斯洛等著,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以及《科学思维的概念基础》第四部分,翻阅了不少工具书,深深感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
西方人文科学里道德、经济、美学等领域都有价值研究,在这个基础上产生了价值哲学,试图把诸多领域里的价值问题作整体研究。在概念问题上也是众说纷纭。就我管见所及,常见的有两种观点:一如文德尔班所言,价值是作为一切知识标准的、主体所特有的普遍正当性的行为规范。在他看来,价值只与主体的心理、精神活动有关,是由感情和意志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和不少人认为的向往、偏爱、需求产生价值的观点是一致的。一如R.B.佩里《一般价值论》(1926)所言,价值是任何有益的事物。那么,究竟是需求、偏爱产生价值,还是事物自身的属性具有价值?换言之,某事物有价值是因为它被向往,还是某事物被向往是因为它有价值?价值是作为主体的感情存在,还是作为客体存在?显然是个困难的问题。对于上述两种见解的正确性不能简单地加以否定,我以为差异主要是讨论的出发点不同。但我仍倾向于价值的关系说。按照《哲学大词典·马克思主义哲学卷》的释义,价值是人或人群的需要与满足这种需要的客体属性之间的关系。由此来看,没有主观需要作前提的客体属性与没有客体属性作前提的主观需要都不构成主客体间的关系,都不可以称为价值。可见价值的存在乃是两者关系的存在,自有其客观性。价值的客观性不同于价值评估的客观性,价值的客观性应该指需求关系存在的客观性,价值评估的客观性则是指主体的评价、判断与客观实际情况的一致性,二者应该加以区分。
(二)价值评估客观性的提升
对客体的任何价值评估总是依据个人的知识和经验进行主观判断,主体评估时是否理解了作品?对作品的判断是否合于实际情况?对作品社会作用的评价和发行量的预测是否比较准确地把握了社会和读者?这些问题都属于评价的客观性问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加以检验,不可否认,尽管有些检验过程和难度可能是相当复杂和困难的。
提高价值评估的客观性,主要有以下途径。
1.培养编辑的职业思维习惯。编辑不是普通的读者,对于普通读者说来,个人偏爱就是价值,他可以自由地使用个人的标准进行评价。编辑不能这样做,编辑不能把个人的偏爱置于职业要求之上。编辑也不是普通的作者,对于作者说来,某种实现自我需求的作品就是他意识里的价值。编辑不这样看,编辑不会不加分析地默认作者的观点。编辑是以选择、加工、复制作品投入大众传播为职业的人,他必须从职业角度对客体作出判断。所以编辑评估既不是单纯的文人价值评估,也不是单纯的“经济人”价值评估,他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并且与职业的良知、责任统一起来,作出自己的判断。培养这种职业思维的习惯,是避免选择主观性与片面性的重要条件。
2.提高文化知识修养与道德修养。理想的编辑既要做杂家又要做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应该具有较高的在编专业知识素养,了解在编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具备解读和评价作品的应有条件。在编专业的知识固然是越丰富越好,但即使编辑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在编专业水准,也不可能解决全部问题,还要有弥补知识不足的作风、修养和方法。要养成平心静气工作、认真审读原稿的习惯,充分理解作品。要虚怀若谷,认真了解作者的意图,倾听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和评价,弥补知识不足。编辑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能够明确划清私人情感、个人偏爱与职业要求的界限,不把个人的恩怨、偏好、私欲搀杂进编辑选择的过程中去,以免使评估失去客观性。
3.经验积累与档案积累。编辑选择的经验是一笔宝贵的无形资源,这笔资源是在大量选择实践中,通过不断阅读、思考、评价、交流、学习逐渐积累起来的。成熟的编辑有敏锐的视觉与出色的判断力,他也许看一看篇目、读某些段落就可以比较准确地断定作者的文字表达能力和知识水平,凭直觉就可以估计其社会反应以及大概的发行量。这些都是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虽然他并不用直觉代替认真的阅读和仔细的论证,但这种敏锐的职业判断力却可以使阅读和论证具有更高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弥补经验不足的有效方法是建立出版档案,记载已出书籍的社会反应与发行量,储存作者的有关信息,收集它社出版的情报,关注社会与传媒的评论,了解宏观学术文化转型与变迁的有关趋势等。编辑还应具备一定的考据学与目录学知识,常去大型的或专业的书店、图书馆,以获取需要了解的信息和知识。
4.多层次评估。多层次的评估无疑有助于克服个人评估的片面性。目前各类媒体都有自己的多层次审稿和评估制度,应该继续坚持和完善。建立适宜不同媒体特点的多层次评估制度,无疑会使编辑选择工作更加切合实际而又行之有效。
(作者单位: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
《出版科学》2005年第三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