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中国传统的起名方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19 11:3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中国传统的起名方法
                                                                                                                           梁祖锋
      摘要: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有其名必有其实,名为实之宾也",可见人的姓名对其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本文全面回顾了在我国历史上流行时间较长的几种主要的取名方法,并对其具体使用策略展开了论述。
      引言:
      中国现在拥有十三亿人口,然而每时每刻都有新生婴儿踏入这个世界,他们进入人生后遇到的第一件事便是起名字。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没有,唯独不能没有名字。名字从人降生起就形影不离地伴随着人,直到死去,甚至死后名字仍然留在活着的人的心里。谁能说名字不重要,是什么"区别彼此的简单符号而已"呢?
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有其名必有其实,名为实之宾也",可见人的姓名对其一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与影响。一个好的名字能时时唤起人们美好的联想,使其拥有者得到鞭策和鼓励。一个佳名雅号能给您增添力量,给您暗示引导,给您自信,助您成功。如刘德华(誉满中华)、杨澜(扬起大波、有奋进精神)、张艺谋(做艺术,先要谋划)、成龙(中国人当然要成龙)。大千世界,每个人的经力和遭遇千差万别,或可悲可惜,或可憎可恨,或可歌可颂。有的人曾成就过很多事业。有人才智出众,见解超群,却陷于失败的渊谷中,无以自拔;而有的人实为庸俗之辈,反而成为名利双收,洋洋得意的人。有的人积德行善热心公益,却在不快的逆境中呻吟,甚至陷入贫穷凄惨的生活之中;而有的人悭吝,为世人所不齿,竟富贵快乐。有的青年人,经过坚苦努力学业有成,正当步入社会大展其才,偶被疾病侵袭竟然短命苦亡。有的年轻女子各方面条件都不错,也不是很挑剔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伴侣,青春将过,仍孤守闺房。有的夫妻感情融洽,眨眼之间为一时不可思议之事自寻短见,了却夙愿,给生存的家人留下终生的痛苦。也有的人不花多少精力,竟能享受人生的幸福,如此种种,都能从姓名中得到透息。
正文:
    姓名学在我国源远流长,是我国的国粹。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这里的"顺",就是指命运的顺利畅通。数千年来,许多学者对姓名的字划进行潜心研究,并与《易经》相结合形成一门独立的支系,称之为测字学。姓名学很早传入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影响深远。十九世纪初,日本学者雄崎健翁对中国姓名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姓名学在日本获得"圣学"的美誉。
总的说来,在中国历史上流行时间较长的取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天干、地支、生辰节令起名
      天干是用来表示次序的符号,也叫"十干",共十个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地支是用来记时的符号,也叫"十二支",共十二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在天干地支次序中奇数为刚(阳),偶数为柔(阴)。天干和地去相配合,从 甲子至癸亥共有六十种变化,为花甲一周,故称"六十甲子"。以天干地支取名始于商代,恐怕是中国最早的,流行至今的,有规律的取名方式之一。
     从商汤王天乙到商纣王子辛,三十位商代帝王都以天干取名。商帝族以外,也有许多人用天干地支取名。在发掘到的青铜器上有父丁,父辛,父癸等以天干取名的名字,在甲骨文上也有以"寅"、"午" 、"卯"等以地支取名的字。另外,据《殷本记》记载,高宗武丁曾与一名以天干取名的近臣相己论政事。
      用天干地支根据其出生日取名还见于史籍《帝王世纪》中,"商家生子以日为名,盖自微始"的记载。这种命名方法到了周秦时代,也仍被承袭应用,并出现了干支相配合的"名"和"字"(如楚公子年,字子庚)。
时值今日,距离周已逾三千多来,仍名有许多人以天干地支或生辰时日取名,如许壬夫,李未已等。
     二、以出生地,祖籍、封地等地名起名
     在我们身边,以地名取名的比比皆是。如《四世同堂》的作者老舍之子生于新加坡,故名小坡.我们看到汉生,宗宁、宝沪、燕生等名字。其出生地或祖籍多在武汉、南京、上海、河北。用生地或祖籍取名,虽有纪念意义,然而除此之外别无其它。我认为,起名取义似应以言情为主,要有较深刻的思想内容,而不是简单的记录。大丈夫四海为家,壮士有志千里,何必拘于区区一地,显出那狭隘的地方观念。当然,有其特殊含义的除外。如著名抗倭英雄丘逢甲痛愤清朝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为子取名念台。五十年后,台湾光复,丘念台果真回到了台湾。
      三、以祖、父、圣贤名,或以排行序辈字起名
     1 、以祖、父圣贤起名,这也是一种很古老的起名方法。
早在春秋时期,公子丰(郑穆公之子)的孙子丰卷,丰施便以祖名取名;公子度(鲁孝公之子)的孙子展禽,展无赅也是以祖名来取名。
       到了今天这种取名方式依然存在。有一丈夫姓李,妻子名颖,感情甚洽,便以妻名为女取名,叫作"李颖"。更有甚者,乃以父母姓氏取名的,有一对夫妇,夫姓郑,母姓林,其子合父母之姓,名为"郑林"。
由于仰慕而以先贤的名字取名,也是流行已久的一种取名方式。西汉时,助刘邦杀害开国元勋韩信,彭越等人的吕雉吕后,有一个死党名叫"沈食其",专权篡政,后为准南王所杀。沈食其的名字便是以秦末人郦食其的名字而起的。郦食其先叛秦归汉,封广野君。在楚汉战争中,又劝说齐王田广归汉,而韩信乘机破赵袭齐,田广怒于破出卖,将郦食其烹死了。后来,沈食其恶韩信攻齐致郦食其死,谗言吕雉,告韩信欲谋反,终杀韩信于长安,算是为同名报了仇。可笑的是,不知是天分暗合,还是什么别的缘故,两个"食其"的命运几乎相同,均死于非命。所以,用先人的名字取名时,尤应大加小心。
      由于对先贤的仰慕,而用其名为已名,古往今来大有人在,象萧仰何,李慕白、刘冀良、周希孟等名字触目皆是,直到现在仍绵延不绝。然而,应注意的是,以先贤名取名,其人无先人之贤,做个正经人也罢了,倘若魑魅魍魉,行为不轨,不仅嘲弄了自己,也玷污了先人。所以,用先贤之名者,尤应以其为模范,勉力效之。
     2 、以排行序辈起名:
    *以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取名,通常使用伯、仲、叔、季四字,伯是老大、仲第二、叔第三、季最幼。欲表示在兄弟组妹中居长,则用"孟"字,此外还有长、元、次、少、幼等许多排行字。
以三国时夏候渊的五个儿子为例,看看用伯、种、叔、季等排行取名的方法。夏侯渊长子名和,字伯权;次子霸、字仲权;三子称、字叔权;四子威、字季权;少子惠,字稚权。五子的字,便是以排行起出的。另外,也有在名中使用的,如孔僖二子名长彦和季彦。
      排行取名不以孟伯伸季,而使用一、二、三、四的,多出盆寒之家。我们常说"张三李四"泛指某人,其实在古时,即使在当今,张三李四的名字还会在乡村出现。贫寒之家往往疲于果腹,难有心思为子女取名,即使有此爱心,也因未受到什么教育,无法将其心思表达出来。《水浒传》中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皆渔户出身;武侠大刀王五也出身贫寒。历代农民起义中以一、二、三命名的枚不胜数,如元朝的蔡五、布王三,明朝的刘六、刘七、方四、王二,清朝的赤脚张三、于七、吴八十、苏四十三等人。然而,在历代君臣,诗人儒士中,取此简陋之名者实属罕见。
     值得注意的是,以一、二、三等数字命名的女性都不一定也于贫寒。在古代,女子的社会地位不高,生女往往随意名之。如《水浒传》中的扈三娘,乃是大户千金;清朝王伦起义中的马三娘也非贫俚之人。在北京房山云居寺功德碑的背面,刻有许多信女的名字,其中有张三娘、李四娘、吴二娘、郑大娘、沈十一娘、陈六娘等不少以数字取名的女性。由此可见,旧时妇女用数字取名是一个普通现象。当然,这里面也有个别不是为排行而取名的。
     *兄弟,姐妹,或兄弟姐妹用同一个字,或用同样偏旁部道的字命属序辈起名法(示其辈份),而且是流传最广,使用时间最长的命名法之一。电影界 黄宗英、黄宗江、黄宗洛的取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这种取名方法。《左传》中记载的长狭兄弟四人:侨如、焚如、荣如、简如、恐怕是最早以同字排辈取名的人。
      用同一个字为共名,然后往往以一句话依次为分名,是很多人采用的方法。如张屏翰将"生"为其四子之共名,而依长幼以"仁义忠厚"各冠其四子为分名,得张仁生,张义生,张忠生,张厚生四名。仁、义、忠、厚,有其意而又有其序,可谓一个典型的例子。
     不以同字,而以相同的偏旁部着示其同辈的起名方法也很流行。最早的这种方法取名的是东汉荀昱、荀昙两兄弟。三国时期荆州刺史刘表两子,一名琦、一名琮,也以相同的偏旁命名。想必人们对五十年代大炼钢铁运动尚记忆犹新。当时李某,欲紧跟形势,将其三子均以"金"字旁为名,得李钢、李锦、要铭;李钢得两位千金,望女自力,欲均以"力"字旁命名,为李勤、李加。
    不以同字,也不以同偏旁而排行序辈的还有许多方法,比如取形(如鑫、森、淼、晶、焱等字),取 同音异字(如沩、维、嵬三字),取合文(如周冰、周清、周玉、周倩四名,合为成语"冰清玉倩"),取同类(浩、远、广、瀚等字)等。
      以排行序辈取名,是中国人取名的一个重要方法,历时数千余年而不衰,倘不是今日实行"独生子女"制度,恐还将继续流传下去。
      四、以五行、八卦、测八字等起名
     旧时,人们常以占卦求卜的方式取名。
     屈原是战国时的思想家,诗人,名平、字原。周以后,以字敬名,后人帮称"屈原"。事实上,屈原后来是通过卦兆名为"正则",字"灵均"。关于为一点,他在《九歌》中写到:"兆出名日正则兮,卦发字日灵均"。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战国时代以上卜兆占卦取名的方法就已经很流行了。
然而,流行最广的是的五行,八卦取名。这种以五行,八卦起名的方式源于阴阳家的学说。直到今天,在一些地方(多在中国农村,还有台湾、港澳地区,东南亚地区,甚至日本,朝鲜、越南)仍有人以这种方式取名。
     下面把五行,八封的知识,及以此取名的原因的方法等简述如下:
     1 、以五行起名
    *五行,指的是五种物质元素,即:水、火、木、金、土。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阴阳家)认为,这五种物质是万物的起源和根据。
战国时期,五行相生相克的学说颇为流行。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 人们为什么要以五行理论起名呢?
阴阳五行学说的盛行,使人们把一生中的荣辱祸福系于五行生克上去,所以在起名时,藉求得到阴阳盈虚的调和,刚柔的相济,认为这样可以在一生中逢凶化吉,一帆风顺了。
    * 人们是怎样以五行理论起名的呢?
以五行理论取名始于周秦时代。当时,主要是把商殷的干支命名法与五行观点配合而取名。在周秦时代,人们除了有"名"外,还要取"字",因此主要是以天干配五行,取出"名"和"字"来。如楚公子名壬夫,字子辛,即以水配金,则水生于金,刚柔相济。到了宋代,以五行理论取名更为风行,然而,那时却不重视八字的欠缺,只取五行相生之义用来序辈。
宋代应用五行相生取名方法如下:
木生火:父名属木,则子名应属火;
火生土:父名属火,则子名应属土;
土生金:父名属土,则子名应属金;
金生水:父名属金,则子名应属水;
水生木:父名属水,则子名应属木。
     宋徽宗时宰相张浚,名属水,所以要给儿子取一个木的字,故其子名张栻,张栻名属木,其子应以火名,故张栻之子名叫张焯。即使千古罪人,杀害岳飞的秦桧也以五行序辈。秦桧名属木,其子取属火的字,为秦熺,秦熺名属火,故子名以土,为秦埙,秦堪。
     以后历代,人们多以"生辰八字"的欠缺,配以五行而起名,因此称作"五行四柱起名法"。当算出生辰八字后,根据其缺欠,取五行中水、火、木、金、土中相应的一个属性的字来补救。如:"八字"中欠金,可用"鑫"字;"八字"中欠水,可用"淼"字。中华民国前主席林森,因其八字中欠木,故以木属的"森"字为名。另外,还可以用水、火、木、金、土做偏旁,视欠所缺多寡而增减。
     2、以八卦起名
     *八卦就是《周易》中八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每个图形用三条线组成,不断的直线"-"代表阳,叫做"阳爻",间断的直线" --"表示阴,称为"阴爻"。阳爻和阴爻的不同搭配,成为八种图形,象征八种自然现象,即: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八卦图除了图形外,还有其方位,用以配合各卦的性质。八卦方位有先天图(伏羲方位)和后天图(文王方位),现在所用的是后天图。
*以八卦命名注重"姓"和"名"的统一:a.先以姓为上卦,得出姓的属性;b.查寻六十四卦,取意好之卦;c.按该卦规定的笔画找出合意的字命名。如:一个女孩姓金,将金姓置为上卦,笔画为八,则属坤,坤象征地;然后在六十四卦中任意找一吉卦,如"地天泰初九爻"得知下卦应为乾,名可在一画、九画、十七画、二十五画中找合适的字;譬如在十七画中得到"霞"字,便可命名金霞了。检验:金霞,上卦为八,下卦为十七,坤、乾的卦象是地、天;将姓名笔画加在一起,以六除之,余数一,得"地天泰初九爻";查《周易》,为"拔茅茹,以其汇。征吉"。注云:"得此爻者,在仕则同寅协泰,而超迁有基;在士则同道尚德,而飞腾有日;在庶俗,则可同志合谋,而财利日增。"
      五、根据当时社会道德规范、思想准则起名
     早在春秋时期,申儒就根据当时社会风尚和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出了取名的方法和规定。
     申儒"取名五法"按今天的白话解释为:根据出生的时辰取名就是"以名生为信";根据子女们期许而取名,就是"以德命为义";根据其出生时的相貌、性情为取名 ,就是"以类命为象";以自然现象、山川河流、动植物名称、剑戟笔砚等物为根据,托寓其理想,就是"取于物为假";以父辈的名字、长相、情趣取名,就是"取于父为类"。
      接着,申儒又提出有关取名的六项忌讳:"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帛"。 并进一步阐释道:"疾,以隐疾则废样;不以畜牲,以畜牲则废祀;不以器帛,以器帛为废礼。"如果说申儒取名"五法"道出了周时取名方法的话,其"六讳"则是典型的专制宗法。
      好在法束于周,其它诸侯各国无须避讳。春秋时代鲁僖公名叫"申",郑庄公名叫"甲午",与"不以日月"相抵触;晋成公名叫"黑臀",楚公子名叫"黑肱"等,与"不以隐疾"相抵触;战国时期道家庄子名叫"周",又与"不以国"相抵触。
     命名的取义,不能与众所公认的观念相低触,古往今来人们心目中好的女性应当"娴静柔雅" ,若非要反其道而行,名"暴"、"鲁",则世人实在不敢恭维。
    在中国古代,男子多以"五德" 、"四维"、"五福 "、"三多"等观念取名。
    1、历代均以儒家"五德"为正人君子的准则,所以依据"五德"观念起名者甚多。
五德亦称作"五行"、"五常",共分三类:
a、儒尚五德:仁、义、礼、智、信;
b、将帅五德:智、信、仁、勇、严;
(柔、刚、仁、信、勇)
c、至孝五德:庄、忠、敬、笃、勇。
儒尚五德的名字有:仁惠、仁杰、叔礼、守礼、守义、崇义等等。
将帅五德的名字有:汉朝大将韩信;东汉大将马武、班勇;三国时战将黄忠、于禁、庞德、孙坚;西晋武将刘毅;东晋大将王镇恶;隋文帝杨坚、隋大将薜世雄;唐大将尉迟恭、苏定方、李希烈;宋大将石守信等等。
至孝五德的名字有:守敬、世忠等等。
      2、以"四维"观念起名
"四维"观念即礼、义、廉、耻,始于春秋时代。四维本是管仲协助齐桓公推行政令而制定的四项准则,后人以其为道德依据,多以四维观念取名。
     3、以"三宝"、"三多"、"五福"等道家观念 起名
三宝: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
三多:多福、多寿、多男子。
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
用道教思想命名,是一种很流行的取名方法。以陶渊明为代表的"逍遥派",多具有很浓厚 的超世观念。
     4、以墨家思想起名。
虽然战国以后,历朝历代多崇儒教,然而墨家思想仍深入人心,以墨家思想取名者亦不在少数,如:"尚贤"、"尚同"等等。
     5、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思想焕然一新,名字也体现出这一特点,出了许多叫"新华"的名字。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以"跃"、"跃进"命名枚不胜数;一九六六年开始,"向东"、"卫东"、"卫旗"、"小兵"、"立新"的名字多如牛毛。
     另外,中国人受儒家思想支配数千年,宗族观念很重,在命名中屡有体现,如清朝的袁枚之孙名叫祖志,便是以此而取名的。唐邺国公张昌宗、安禄山的部将田承嗣、北宋名将杨继业、明末兵部尚书杨嗣昌、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尹继善等人,都以宗族观念而取名。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女子的名字。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国妇女数千年来,起名字也往往依据"三从四德","三贞九烈"。四德为:好德、好言、好容、好功。历代女子名为"贞"、"淑 "、"贤"、"顺"的俯拾即是,直到今天,有些人仍给女儿这样取名。
      六、以自然现象,动植物及其它事物起名。
      以物取名,通常以其物的性质寓意其中。这种命名方式最为古老,源于上古时的图腾观念。
"图腾"这个词出于美洲ojibwa族的都地发音totem,意为"我之同族"。人类在原始社会过着群居的生活,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图腾。在汉石棺上画刻有人类始祖伏羲和女娲的蛇身人首像,两人是人类始祖,当为人,蛇身表示他们的图腾就是龙。后来,图腾多衍化为姓氏,但图腾的思想却在商周,以至后代仍存于人们的脑海之中。如上古时鲧、伯翳、嫦蛾等名字,就明显带有图腾色彩。以后有周代的召伯虎,春秋时的董狐、斐豹等人,取名皆与图腾观念有关。
      战国以后,经万物性质分类,使命名可以借物寓意,而逐渐脱离了原始的图腾观念。
     凡是男子以物为名,多用山、涛、海、峰等壮景,虎、豹、彪、龙等猛兽,松、柏、杉、桦等坚木,剑、戈、书、琏等器具,以男性之刚阳。
      凡女子以物为名,多用珍、珊、琼、瑶等珠宝,凤、燕、梅、兰等花鸟,云、月、雪、霞等景象,环、佩、钏、钗等首饰,裳、绣、绮、缦等服装,艳、彩、翠、红等颜色,以示女性之柔媚。
      七、 其它起名方式(如拆字为名等)
      拆姓为名(张弓长,雷雨田),省姓为名(聂耳,陈东),增姓为名(如林森,王匡),迥文命名(闻一多、多一闻;许默、默许),借姓而名(关山月,沈醉,万里等),谐音而名(韩笑,刘芳等),借外文译音而名(莉莉lily 曼莉 manley)等等许多方法,不一而论。
我们今天的起名,大多采用传统的方式,虽然也有标新立异的新潮名,但终究未能形成潮流。
由此可见,尽管许多在某个历史时期认为是好的观念,用今天的思想来看是悖误的,但是,人类对待事物的认识,绝大多数是存在传承沿革关系的。
     八、启示
人们常说,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那么,什么是命运呢?命运是否能改变?命运是命和运的合体。命是先天的,运是后天的故谓先天命,后天运。人的出生年,月,日,时,也就是生辰八字,是与生俱来的,任何人终生无法改变。这就是先天之命。人的姓名,是可以经过人为手段进行选择,也就是命理当中可以改变的部分,这就是后天运,当人呱呱坠地之时,其星座,命盘,血型,四柱八字都已经确定了。即便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的人由于遗传基因不同,本人的出生地或父辈的出生地不同,以及后天所起的姓名不同,他们的人生经历就截然不同。因此,先天不足者,何以更命?可行者为姓名也。先天吉名者,何以锦上添花,趋吉避凶?可行者也首为姓名也。


参考资料:
海隐居士.《姓名学宝典》
林国雄.《取名与八字精解》
彭贵.《五行六神命名学》
向梦孙.《金鉴玉牒》
陈园.《五格剖象姓名学》
作者:梁祖锋副会长(易名:梁跃赢),男,汉族,1959年出生于福建南安,籍贯河南,大专文化,福建远太集团远宏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管理者代表。1978年开始学习周易文化,1996年毕业于安阳周易学院“周易研究”专业,同年,成为安阳周易研究会会员;后从师于邵伟华、张阗等名家,深造四柱、起名、风水等易经文化,成绩显著。现系:国际易经科学研究院高级预测师;中国五台山易经研究院院士、教授;九域易学社社长;世界周易学会副会长兼福建分会会长.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19 11:37:41 | 只看该作者
名号趣谈
     王浩骅(中国姓名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凡人必有姓与名 , 名与姓既是人的一种符号的代表 , 同时又是人的信息传递的主要载体。因此 , 从古至今 , 人们对自己名与姓十分珍重。我国的姓与名 , 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 才发展到了今天人们所惯用的 " 姓名 " 。但是在我国古代 , 并不是一开始就使用姓与名的 , 而是先有姓与氏 , 后有名、字、别 号 , 古人的一生有很多名字 , 各有用途 , 意义不同。
       姓 , 按商务印书馆所编权威之《新华字典》解释为 " 表明家族系统的字 "。
       " 姓 " 字 , 为左右结构 , 左从 " 女 " 右为 " 生 ", 从 " 女 " 而生。 在母系社会 , 子女只知其母 , 不知其父 , 母姓为后代惟一能确 定的尊亲 , 正如《白虎通·三纲六纪》所云 :" 古元时 , 未有三纲六纪 , 人民但知有母 , 不知有父 " 。 " 姓 " 是一个集合名词 , 是家族的标识 , 或表示与某个大家族的某一血缘关系 .更为亲近的部分。《说文解字》中 , 以姓为义的字均从女。如 " 姚 ", 虞舜居姚虚 , 因以为姓 , 从女 , 兆声。女其 , 人姓也 ,从女 , 其声。赢 , 少昊氏之姓 , 从女 , 赢省声。这里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大部分上古的姓都有 " 女 " 字旁 , 它代表了当时妇女的尊贵地位。而母系氏族社会以后 , 随着妇女地位的降低 , 姓氏中就极少再出现带 " 女 " 字旁的了 , 后来逐渐被父姓所取代 , 子从父姓成为一种习俗延续下来 , 所以姓代表的就是一个人的父系血缘关系。我们现在同姓的人碰到一起 , 多多少少还是感觉有些亲近 , 甚至于说 " 五百年前是一家 ", 就是这个道理。
       氏 ,只是在汉朝以前才独立存在 , 它是 " 姓 " 的分支。上面说过 ," 姓 " 是氏族的族号 , 氏族的成员都是以这个族号作为自己的姓。但后来子孙繁衍 , 人丁兴旺 , 这些氏族都分成许多支 , 逐渐散居各地 , 相互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了 , 所以每一个分支又给自己另外设定了一个名称 , 这就是 " 氏 " 。这样 , 每个分支的成员就既有一个姓 , 又有一个氏了。比如说商族人的姓是 " 子 ", 后来又分成了 " 殷 " 、 " 时 " 、 " 来 " 、 " 宋 " 、 " 空同 " 等氏 , 他们都是商族人 , 但居住在不同的地方。
       那么 , 古人是怎样给自己起 " 氏 " 的呢 ? 受当时历史文化条件的限制 , 许多部族在氏名选择上 , 大多以 " 图腾 " 而生。有的以植物作为自己的氏 , 有的以动物作为自己的氏 , 或以其它作为自己的氏族代号。因此为某个氏族所指的动物或植物 , 自然而成为这个氏族的 “ 图腾”。同一图腾氏族的成员禁止通婚 , 图腾成为用以区别婚姻界限的标志。较早的氏族有 : 狼氏、熊氏、龟氏、鹿氏、烧人氏、有巢氏、少吴氏、西陵氏、神农氏、蜀山氏… ...
       进入战国时代后 , 姓氏基本合而为一 , 大多数的人便只称姓而不称氏了 ," 氏 " 这个字也就失去了往日的意义。它往往跟在姓的后面 , 表示某一个姓这个姓的家族成员。如 " 张氏兄弟 "," 王氏兄弟 "," 刘氏兄弟 " 即指姓张的兄弟 , 姓王的兄弟 ,姓刘的兄弟…·· .
       名 , 是特指个人的符号 , 带有个人的烙印。 " 商务印书馆 " 权威之《新华字典》对 " 名 " 的解释为 : 名 , 是人或事物的称谓 ; [ 名词 ], 表示人、地、事、物的名称的词。外研社编的《现代汉英词典》对 " 名 " 的解释为 :name,title, 指名字或名称。
       在我国传统习俗中 ," 名 " 是在婴儿出生百日之后由父亲取定的。据《礼记·内则》记载 , 到了这一天 , 由母亲和保姆抱着婴儿来到厅堂见他的父亲 , 父亲郑重地握住孩子的手 , 给他取名 。名取定以后 , 母亲和保姆把孩子抱回内室 , 然后把孩 的名字通告亲戚。父亲则立即把这个消息告诉朋友 , 并报告地方长官 , 入籍登记。所以命名仪式非常隆重 , 是孩子一生中的第一件大事。这种习俗现在虽然没有了 , 但给孩子过 " 百岁 " 的风俗依然长盛不衰。
       从历史的习俗沿革来看 ,名有乳名、本名、学名、曾用名、 笔名、艺名等之分。乳名 , 也叫奶名、小名、小字 , 是一个人在孩童时期的名字。如小二、小三、小五、凯凯、方方、宝贝、宝宝、小花、小香……长大以后一般不用 , 除非长辈对晚辈偶尔呼之。笔名 ,常常是文人墨客依据自己的喜好在其作品上署的别名。艺名 ,即艺人演出时用的别名。如白玉霜 , 原名李慧敏 , 又名李桂珍 , 是评剧表演艺术家 , 其艺术风格 , 被称为 " 白派 " 。从以上 " 名 " 的各色特异的表现形式来看 , 既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称谓 , 又象征着一个人的职业、地位和身份。
        字 , 在古代社会被作为 " 名 " 的解释和补充。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 " 字 " 的定义是这样的 :" 根据人名中的字义 , 另取的 别名叫‘字 '" 。" 字 " 的产生 , 是出于避讳 , 也就是尊崇长辈的伦理需要。古代人在祭祀神灵和先祖的时候 , 为了表示恭敬 , 不敢直接称呼先祖的名 , 这样就产生了字。所以字实际上是表示尊敬的人名。在古代 , 君王对臣民 , 长辈对晚辈都可以直呼其名 ; 而晚辈对长辈和平辈之间的称呼 , 却必须称字或更尊敬的称谓 , 如果称名 , 就会被视为大不敬。名一般是父母长辈所取 , 古人十分看重 , 同辈人之间一般不用 , 成年以后随着交往的广泛 , 人们之间总是以,字相互称呼。《礼记·檀弓》说 :" 人年二十 , 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 " 就是说男子 20 岁以后,要做父亲了,所以朋友不能再叫他的名 , 而只能叫他的字。到了 50 岁以后, 由于要做爷爷了 , 所以连名字也叫不得了,只能叫他的排行,也就是伯、仲、叔、季等。人死了以后,连排行也不可以叫了,要由君王另外赐一个 " 溢号 ", 只用 " 溢号 " 称呼他。这一套规矩在后来历史的发展中慢慢起 了一些变化。
       号:有很多古人除了有姓有名有字外还有号。号是我国姓名文化中一个很有趣味的现象。广义的号有多种,有别号、 绰号、溢号之分。号是自取的,也有别人赠予的。狭义的 " 号
       是一个人的别字,又为别号。别号在文人中比较流行,名与字一般有一定的联系,而号与名无任何限制。别号始于唐,盛于宋 , 而亡于清。古代有很多人以别号闻名天下,这样别人也就经常以别号称呼他。
       在了解古代人名的过程中,不免经常遇到这些姓力盼。号的称呼,如果不知道它的所指,往往会造成许多误解。字与号在清末以后,随着中国文化的变迁,很少再有人沿用,而逐渐被笔名、艺名、绰号等取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07:45 , Processed in 0.06954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