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3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抢救性记录中国文化遗产行动”动员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0 16:28: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抢救性记录中国文化遗产行动”动员令


来源: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无形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颁布以来,全球性的珍视、保护文化遗产逐渐掀起热潮。日前,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隆重启动。该项目得到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的支持,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施项目、文化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之子项目。中国民俗摄影协会2万多名会员的长期的、默默的、从点点滴滴做起的“记录行动”终于赢得了收获,世界为我们所感动!

一、在传统文化、多元文化受到挑战之时,“记录行动”将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尊。
尽管农耕文明被工业文明的取代是潮流所向,但文化转型在不同的地区所经历的冲击是不同的。中国尤为明显,一个世纪前,积弱日久的中国,需要迅速进行文化转型,顺应世界潮流,然而在来自欧美文化的剧烈冲击下,中国选择了嫁接式转型,基本重塑了社会主流观念,与西方诸国相比,近代中国文化传承的递进性较弱。另一方面,一体化的经济冲击着世界,商业性的流行文化风靡了全球,多元文化的平等交流被咄咄逼人的强势文化替代。
但我们也要看到,近年来,经济国力的增长,促使中国人民迈向世界强国的信心逐渐增强,但是什么样的文化可以支持一个世界强国的精神?要确立自身的文化价值,单靠拿来主义是不够的,挖掘深厚的文化根基,不仅是学术界的工作,而且是全社会的共同需要。从这个角度说,“记录行动”不仅只是对中国的文化遗产进行记录,更是中国人民对本土文化的信心、自尊和自豪的记录。
二、源于文化自觉的“记录行动”必将促进中华文化精神的健康发展。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自创办以来,坚持以“弘扬祖国民族文化,展现可爱的中华,加强人类交流和理解,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宗旨,不仅创办了“人类贡献奖”年赛带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遗产的记录行动,更培养了广泛的,优秀的,以摄影为手段,记录、抢救、保护中国文化遗产为己任的社会力量。
“抢救性记录文化遗产”的概念是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经二十年实践积累的首倡,是全面传承中华文化精神的民间自觉行为的代表。如果说知识精英或政府行为的普查身份代表着国家的重视和规范,这一自觉行动更具有记录行动的主动性和记录方式的个性化。原本就生活在民间的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们,在每一次的“记录行动”中,都会看到民间文化是如何在普通的人民生活中创造着、传承着、发展着,应该说是养育我们的、生命力如此旺盛的中华文化,促进了“记录行动”的创作激情和广泛支持。
与此同时,持续不断的“记录行动”不仅将原生态的民俗活动的发展与演变纳入视野,也是对包括被记录的文化的传承者,以及身为中华文化一分子的记录者的自我文化提醒;既是对人民大众保留和固守文化根脉的信心与行动的支持,更能真切地把握其前进脉搏,为中华文化精神的塑造提供最可靠的背景和基础。
三、号召一切有责任心的摄影人参加“记录行动”。
多元文化的记录、传播、共享是21世纪文化繁盛的根本出路,“抢救性记录中国文化遗产行动”的兴起,必将促进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完善和发展:
“抢救性记录中国文化遗产行动”的基础是有一支浩浩荡荡的民俗摄影大军。我们的思维要突破摄影小圈子,进一步扩大民俗摄影大军,不仅要将自发地记录文化遗产的民俗摄影家请入协会,还要热情欢迎所有热爱祖国优秀民俗文化、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朋友,加入我们的行列。利用全社会关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好时机,在新老会员通力合作,各地会员横向联络的基础上,团结一致,统一行动,让我们将摄影创作的热情投入到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热潮中,做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力军!
“抢救性记录中国文化遗产行动”的目标是“省市不留空白,村寨抓住特点”。“记录行动”使成千上万遍布全国各地的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有了一个统一的号令,在行动上做到全国一盘棋,整体规划,尽快抢救、记录飞速变迁或消逝的文化遗产。
“抢救性记录中国文化遗产行动”的具体工作要求。总会要求各地各级会员组织充分发挥作用,首先应做好调查研究,收集整理本地的文化事象资料,连同“记录行动”计划上报中国民俗摄影协会,总会将根据全国工作,统筹协调,给予具体指导,并酌情组织各类学者专家及摄影师对重要遗产进行突击式记录。各地各级会员组织要联络、帮助新老会员迅速提升理念,布置具体工作任务,并给予参加记录的会员以扎实的业务指导,强调其拍摄重点,详细其拍摄内容,使每一位记录者都做到有目标、有任务、有所拍摄的文化遗产的背景资料。根据会员的不同情况组织相关专题拍摄小组、蹲点记录小组等等,有声有形、因地制宜的开展各种活动,采取各种方式记录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世界文明的源头,滋养着现代人的品质;
文化遗产是创造力的灵感,孕育了世界发展前进的动力;
不同文化背景的遗产共存共享,促进着人类的适应性和包容性;
记录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特别是散落在老百姓中的不断演变着的文化,是中国有责任心的摄影人,特别是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使命!
我们要求中国有责任心的摄影人,特别是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主动担负起这一责任和使命,动员起来,积极投身于“抢救性记录中国文化遗产行动”!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6:30:10 | 只看该作者
“抢救性记录中国文化遗产行动”守则


来源: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服务中心   
时间:2009年11月27日



1、 热爱中华文化,提高记录水平。

  2、 积极宣传“抢救性记录中国文化遗产”的理念。
  3、 提倡协作精神,为抢救濒危的文化遗产争取时间。
  4、 保护自然环境,执行民族政策,尊重采访对象。
  5、 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反对伪民俗及表演民俗。
  6、 爱护采访地公私利益和物品,维护“记录行动”声誉。
  为配合此项行动,协会特制了“记录行动”采访证。自此证投入使用以来,会员普遍反映用它可以很方便地向被采访、记录对象传达行动含义,节省了一些手续和金钱。但协会要提醒大家的是:任何超范围要求的使用,都可能破坏采访证的含金量和“记录行动”的崇高意义,我们要感谢那些给我们方便和照顾的人和单位,一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也应多从对方的权益立场考虑出发,做一个有学问的摄影人。总之,提倡大家要擅用、妥用采访证,为大家维护一个良好的使用环境。
  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监察投诉电话:(010)62250403


来源: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服务中心
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6:30:59 | 只看该作者
“抢救性记录中国文化遗产行动”指南



时间:2009年11月27日



用摄影记录文化遗产的第一步
改变单纯从技术出发的思路
记录什么
怎样记录
如何保存记录

传统礼仪:婚嫁(观察 提问) 敬老(提问) 生育(观察 提问) 丧葬(观察 提问
     村社(观察 提问) 家庭(观察) 家族(观察 提问) 信仰(观察 提问
生产习俗:工匠(观察 提问) 交通贸易(观察 提问) 林牧渔猎(观察) 农业(观察 提问
     信贷(提问
生活习俗:服饰(观察 提问) 居住(观察 提问) 饮食(观察 提问
岁时节庆:观察 提问
文体游艺:综合 剪纸 年画 舞蹈 音乐 戏曲曲艺
     游乐(观察 提问) 医药(观察 提问) 生态(观察 提问)                                                         摘编自《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普查手册》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6:32:40 | 只看该作者
用摄影记录文化遗产的第一步


来源: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服务中心   



时间:2009年11月27日


开展“抢救性记录中国文化遗产行动”以来,会员和其它关注行动的朋友问及问题最多是“拍什么”,我想能在“行动指南”中得到一些线索。从“记录行动”收存的角度看,协会图片库向参与“记录行动”会员和朋友提出第一步训练。

  拿起相机拍照,似乎很简单,但随着技术训练的进程,每一位摄影者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图片的收存归档工作,比如按拍摄时间收存。为了对比各种器材、天候,不同景别、角度的拍摄效果,不少有心的摄影者会将拍摄时采用的相机型号、镜头,拍摄时间标注出来。我们姑且称之为摄影技艺的第一步训练。
  那么“记录行动”的第一步训练是什么?其实在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的入会表上,附着一张“图片登记卡”,那是协会在倡导民俗摄影时一直推广的,最基本的训练项目。
  拍摄民族:因为不是只要纯粹的视觉效果,“记录行动”的每一幅图片都承载着历史,特定的人群划分是历史格局和内容的最粗略的定位。
  拍摄地点:是“记录行动”至关重要的一点,给出民俗事象的空间定位将使这一幅或一组图片的文献价值无限增长,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可能我们要求从国家至省市县乡村越详细越好,在记述时还要注意必须写明省份,最起码标明地县,如果只有乡村,会使图片的归档发生困难。
  拍摄时间:这与传统的技艺训练的时间不同,具体的早晨、中午的光线在这里退到了其次,更重要的年代、日期,它标明一个民俗事象在该民族该地域的生活的时间定位,说明它的即时形态,将与其它时间的记录构成更完善的档案。
  民族、地点、时间,可以说是民俗摄影、“记录行动”的三要素,让我们从这里开始,完备您所拍摄图片的民族(最好有支系)、地点(省地县乡村)、时间(公历、农历、其它历法),完成第一步训练。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20 16:33:43 | 只看该作者
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分类


来源: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服务中心

时间:2009年11月27日




有形文化遗产

包括原世界遗产中的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三部分
《公约》规定,属于下列各类内容之一者,可列为文化遗产: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凡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方可获得批准:
C (i) . 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C(ii). 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过大影响;
C(iii). 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C(iv). 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入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C(v). 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C(vi). 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人《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公约》给自然遗产的定义是符合下列规定之一者:
从美学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由地质和生物结构或这类结构群组成的自然面貌;
从科学或保护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定的濒危动植物物种生态区;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只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定的自然地带。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自然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一项或几项标准并获得批准:
N(i) . 构成代表地球演化史中重要阶段的突出例证;
N(ii). 构成代表进行中的重要地质过程、生物演化 过程以及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突出例证;
N (iii). 独特、稀有或绝妙的自然现象、地貌或具有罕见自然美的地带;
N(iv). 尚存的珍稀或濒危动植物种的栖息地。
文化景观及其它
文化景观这一慨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这样,世界遗产即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我国的泰山、黄山、蛾眉山--乐山大佛属此)和文化景观。 文化景观代表《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所表述的“自然与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的选择应基于它们自身的突出、普遍的价值,其明确划定的地理--文化区域的代表性及其体现此类区域的基本而具有独特文化因素的能力。它通常体现持久的土地使用的现代化技术及保持或提高景观的自然价值,保护文化景现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一路来说,文化景观有以下类型:
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包括出于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它们经常(但并不总是)与宗教或其它纪念性建筑物或建筑群有联系。
有机进化的景观.它产生于最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并通过与周围自然环境的相联系或相适应而发展到目前的形式。它又包括两种次类别:一是残遗物(或化石)景观,代表一种过去某段时间已经完结的进化过程,不管是突发的或是渐进的。它们之所以具有突出、普遍价值,还在于显著特点依然体现在实物上.二是持续性景观,它在当今与传统生活方式相联系的社会中,保持一种积极的社会作用,而且其自身演变过程仍在进行之中,同时又展示了历史上其演变发展的物证。
关联性文化景观.这类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与自然因素、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 目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还不多,庐山风景名胜区是我国“世界遗产”中的唯一文化景观。 此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迹遗址、自然景观一旦受到某种严重威胁,经过世界遗产委员会调查和审议,可列入《处于危险之中的世界遗产名录》,以待采取紧急抢救措施。
无形文化遗产
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它艺术。
6#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2:32:22 | 只看该作者
梅志强:民俗主义的雾障与民俗摄影的记录方式


海南省民俗摄影协会副会长  梅志强


(“国际旅游岛地标文化摄影展暨民俗文化摄影研讨会”演讲文章)


           摄影/许欢


一 关于民俗
中国民俗古已有之,《山海经》记载了丰富的神话、宗教、民族、民间医药等古民俗珍贵资料。东汉时期应劭的《风俗通义》。魏晋南北朝时期产生了专门记述地方风俗的著作,如晋代周处的《风土记》,梁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等。具有现代意义的民俗学著作,却产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1920年北京大学成立 “歌谣研究会”,1922年创办 《歌谣》周刊。1928年初,中山大学正式成立“民俗学会”,出版民俗学期刊和丛书,并举办民俗学传习班,影响颇大。30年代初,杭州又成立了“中国民俗学会”。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将民俗的范围界定在整个民间文化,包括口头文学、民间信仰、风俗习惯、民间工艺、民间艺术、民间科技、民间组织等方面。认为民俗特点:第一,由集体创造、传承并且享用的。第二,民俗必须体现出时间上传承的特点,即纵向上的时间跨度,横向上的传播、扩张。第三,民俗一旦产生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长期相对固定地存在。由于受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民俗在传承、传播的过程中也会存在变异。第四,民俗具有一定的类型性或模式性,它是社会中大部分人所共有的文化模式或者行为准则。
乌丙安突出了民间信仰之“民俗性”而非“宗教性”的本位,成了民俗学界的通识。
“民俗学’,一词,作为一门学科门类的概念,近代由国外传入。1846年,由英国考古学家威廉.约翰.汤姆斯正式提出“民俗学(Folklore)”的学术名称。英文"Folk”作为形容词,它的意思是“民间的”,作为名词,它的意思是“大众”、“老百姓”、 “乡下人’等。"Lore”是名词,词典上释为“学问”、“知识”。Folklore即民众的知识或学问,这是它早期的含义。
近二三十年来,“泛民俗”现象出现,但“泛民俗”观点尚未成为主流观点,因为它不具备传统民俗学对民俗界定的几个特点。徐华龙的观点,“泛民俗与传统民俗在表现形式上有着许多不同,其中最根本的有两点:一是异化,(换香变换化)二是新创”(嬉水节)。
民俗学所指的就是底层的民众文化,出现在当代社会的新民俗会被看成是脱离了原生环境的不自然的文化创造,被看成是“二手的”假货。人类社会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代表社会底层文化的“民俗”已渐渐地被全民性的“文化遗产”所取代。
德国民俗学在五六十年代,也就是度过了战后经济恢复期、民众生活水平得以迅速改善,也出现了一股追求异域或异地风情的“旅游文化热”和“民俗热”,整个社会都非常热衷于享受和消费民间文化和乡土文化,许多传统被重新挖掘甚至被发明了出来。莫泽尔和鲍辛格的民俗主义定义之后,河野真根据鲍辛格的观点,初步规划了民俗主义概念的内外界限。民俗主义是含义极其广泛的概念。凡是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民俗现象都可称为民俗主义。尽管如此,民俗主义作为学术概念,其功能所能生效的范围仍有限度。民俗主义概念最显著的有效性,便在于它帮助民俗学者扩大视野,使之在触及传统的同时把目光转向现代,在去向不明的现代社会中抓住现代的位相。假如民俗学者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失去这种平衡,把古今人们利用民俗文化的所有现象称为民俗主义,那么,民俗主义自然成为一种“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的空洞概念。
上世纪中期英国民俗学会会长的博尔尼(一译为“班尼”)认为民俗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而是主要研究属于民俗观念性的现象。她论述:“引起民俗学家注意的,不是耕犁的形式,而是耕田者推犁入土时所举行的仪式;不是渔网和渔叉的构造,而是渔夫入海时所遵守的禁忌;不是桥梁或房屋的建筑术,而是施工时的祭祖以及建筑物使用者的社会生活。”([英]查·索·博尼尔著,程德祺泽:《房俗学手册》,第一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同样是一件民俗物品,作为手工艺人会从制作技艺、用料、实用价值等方面去考虑问题,文物工作者会考虑它的文物价值,而民俗学者需要研究的是通过这件物品所反映的民俗活动(仪式)和民俗观念。我们绝不能就物论物,必须看到物品后面的民俗意义。这个看法可能太保守,但也比失去了自己固有的研究领域,最终成为一门没有确切研究对象的学问要强得多。
二 关于民俗摄影
在1993年中国民俗摄影协会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民俗摄影作为一门新兴的摄影学科的确立,并提出了具体的宗旨、方针和历史使命。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于1998年至2006年间,共举办了五届“人类贡献奖”年赛,其中第二、二、四、五届已成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办项目,全世界1/3国家的6000位摄影师,用近10万幅图片,参与了这一图片记录活动。。另外,还建立了已经拥有40余万幅涉及全球150个国家民俗的专题图片库。
民俗摄影要把发掘、抢救、拍摄整理、保存和研究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遗产作为历史使命。民俗摄影是运用摄影手段,通过照片照片和文字说明表现民俗事象和民俗心理。
民俗摄影既是民俗学、社会学的组成部分,又与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相联系,有极强的学科边缘性。
早期民俗摄影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当属苏格兰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约翰·汤姆逊美国摄影家爱德华·S·柯蒂斯。汤姆逊19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的五年里都在中国旅行和拍摄,并于1873年出版了四卷巨著《中国和中国人图片集》。这部书以200张照片和广泛的描述详细而有序地介绍了中国的生活。1876-1877年,汤姆逊和作家阿道夫·史密斯分11个部分出版了记录伦敦街头生活景象的《伦敦的街头生活》,他们想在国家财富膨胀的时候引起人们对贫穷的注意。
爱德华·S}柯蒂斯从1896年开始调查北美印第安人的生活,他于1907年出版了总计20卷的《北美的印第安人》的第一卷。直到1930柯蒂斯才全部完成该项计划。历时三十多年的时间走遍了八十多个印第安部落,拍摄了四万多张照片。他涉及的范围很广,既详细描述了耕作和打鱼技术,又涵盖了印第安人政治、宗教和艺术的诸多方面。《北美的印第安人》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献。
上个世纪30-40年代,庄学本十年西行,足迹遍及四川、青海、甘肃、云南。考察了西康的藏、彝、苗、傈傈、纳西等民族地区。庄学本每到一处都要详尽记录当地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面貌特征、服饰、生产状况、生活习俗并拍摄了数千张底片。
孙明经几次万里科考,所到之处的政治、经济、人文乃至建筑、土木工程等,照片都有详尽的图片说明和对当时状况的记录。他参与的几次规模较大的科考拍摄分别为:1937年抗战前夕的西北之行, 1938年赴自贡拍自贡井盐;1939年深入川康, 1940年在四川南部峨边、马边、雷波、屏山四县彝族聚居地区考察拍摄。孙明经拍摄的照片为后人留住了更多当时人们生活的历史细节。
庄学本和孙明经是同时将摄影系统用于社会科学考察的先驱,田野工作的拍摄方式在中国摄影史上无疑是开创性的。
人类学和民俗学中运用最广泛的田野作业,也成为民俗摄影最重要的、方法。研究人员获得当地人的允许和合作,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直接观察、访谈、居住体验等。
民俗摄影者应具备对民俗研究的能力,当选好某一题材后,首先要作好案头工作,查阅相关资料,其次作好调查研究工作,进行 “田野作业”,即实地调查。
王征《宁夏西海固》在审视了单纯表现回族穆斯林风土人情的照片却说不清为什么这样?他们又是在何种状态的文化传承下必然这样?用了六年的时间为回族穆斯林收集“视觉素材”。任何族群丰富的细节描述和接近真实的表达,对于这个族群内外都是极有意义的。
深圳张新民的《流坑一一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最后的标本》既注意记录古老的文化痕迹,更重视表现处在沉重的历史文化包围中的流坑人的现实生存图景。其大量的访谈实录文字力求以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研究手段,来关注历史文化传统。民俗摄影不仅是艺术创作活动,更是对某一传统文化进行探索、研究、诊释和体验的过程。
焦波的《俺爹俺娘》曾获得了1998年 “人类贡献奖”。 北京的徐勇在1989年前后,拍摄了大量关于北京胡同的照片,并出版了名为《胡同101像》的摄影作品集。陈锦描绘了巴蜀文化的风俗画卷。《茶铺》则是这部浩瀚画卷中最为精湛的一章。成都黎朗的《凉山彝人》的意图是想把彝族最原创性的文化与习俗通过图片保留下来。云南吴家林1996年出版的《云南山里人》对于现实景象的戏剧性有着特殊的敏感。陕西侯登科花费了近10年对西北地区正在口趋消失的麦客的拍摄是探索结合了记录人的现实生存状态与保留历史文化这两种目的的表现方法。北京吕楠用了整整七年时间,拍摄了反映西藏农民日常生活的《四季》,从春播到秋收的场景,从吃饭到家庭亲情,囊括了西藏农民生活的很多细节和方方面面。另外、林永惠的《东北人》、于德水的《中原土》、秦军校的《终结小脚》等农村题材的摄影作品集纷纷问世,这些摄影家站在历史的高度长时期的深入观察,用不同角度、不同视点、不同的言说方式,系统、生动、真实地记录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

民俗摄影的记录方式:专题形式、纪实手法

目前海南有不少摄影者对民俗事象进行拍摄,但很少有人系统的完成民俗摄影记录,过多的强调摄影的艺术性,其结果是画面很美,内容空洞。当你以做学问的心情,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在面对即将消失的或正在消失的民俗事象时,就已经把摄影的技术“忘记”了。应关注的是民俗事物的演变、发展过程,希望自己拍摄的内容具有知识性,学术性,希望画面中的环境、人物能够体现出民俗活动的本质意义。
民俗摄影属于纪实摄影范畴,纪实的成份要占绝大部分。如何去纪实,在手法上还是有许多讨论的余地,这使得民俗摄影与单纯的文物摄影或考古现场记录截然不同。
海南拍摄民俗题材的摄影家不在少数,为海南留下了一批民俗影像资料。其中的一些作品虽然没有成集成册,但由于拍摄时遵循了客观记录、不摆布被摄体的原则,有着极高的文献与史料价值。而大多数人从艺术摄影的角度拍摄民俗、民风,让被摄人穿上漂亮服装、戴上漂亮的头饰等等,拍出美丽的、有些也算精彩的照片。笔者感到,海南的摄影家都意识到了:拍摄少数民族,尤其是海南特有的黎族民风、民俗的照片,十分有意义。但其中的问题是拍摄不够系统、完整,大都比较零散。
女摄影家胡亚玲从1998年开始到现在,历时10余年,把黎族的生产生活、婚丧嫁娶、建筑、服饰、文化艺术、宗教、节庆、习俗等等民风民俗,采取组织、发掘、整理的拍摄方式成集《海南黎族风情》、和另一部书出版。对胡亚玲《海南黎族风情》中一些的操纵拍摄场景如何评判呢?首先,笔者认为,《海南黎族风情》是一部民俗摄影作品,体例完备,篇幅较大,但画面的记录方式是挖掘、组织、整理,不单是客观记录,其中有些照片使用纪实摄影的方法。
胡亚玲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以摄影和文字,保存即将消亡的黎族生产生活方式,为研究黎族文化留下丰富的图片资料。如果是这样的目的,操纵与摆布未尝不可呢?
以影像记录过去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和方法。一种是客观、真实、不作任何操纵的纪实摄影;另一种是采取挖掘、整理、组织方法获得图片,与文字资料结合,编为画册。从历史、文化的角度分析,画册反映的东西是:如何种植、收获,婚丧方式,衣饰房屋的样式,怎样的习俗等等,有些因社会发展不再使用的劳作方式和习俗,为了发掘、整理、保存图文资料,也要组织少数民族,现场“导演”、“表演”;同时一个民族在特定环境中呈现出来的精神特质也应尽量表现出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2:37:00 | 只看该作者
《非遗法》为乡村民俗保驾护航
来源: 南方日报 作者:匿名

    经过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第十八次和第十九次会议三次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于前日获表决通过,并将于2011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
    日前有文化部相关官员表示,当前非遗重申报、轻保护的现象严重。但是在笔者看来,这仅仅是众多问题中的一个,因为申报了至少也反映出一定的重视,而现实中,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本不受重视甚至遭受毁灭性破坏,这些行为不易察觉。
    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它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以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而现实中我们所接触最多的主要集中在前三项,比如昆曲、京剧、粤剧,曝光率非常高;书法、古典音乐等等,也依然在传承并且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比如说纳西族的东巴文,虽然濒临失传,但是也逐渐开始受到重视,保护力度在加大。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工艺、传统技术等,都在越来越受到重视。
    不难看出,在城市里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那些至今仍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少已经进入了非遗名录,得到了保护和支持,一些即使仍然未被政府重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传承人。但是在笔者有限的了解中,仍然有很多宝贵的非遗精华,在遭遇着不公平的待遇,首当其冲的就是乡村民俗。乡村民俗因其存在的环境较为特殊,常常被贴上迷信的标签。但是对于中华民族文化而言,简单地给乡村民俗扣上迷信的“帽子”,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毁灭性打击。
    举一个笔者最熟悉的例子来说,在粤西吴川的乡下,游神是每条村子春节至元宵的大事,而正月十五的“收步”、“押舟”,也是世代传承下来的风俗,这些风俗习惯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本质上并非迷信,而是乡亲们对来年的祝福与祈愿,祈求家人安康。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这些风俗习惯就一路伴随着笔者成长,每每到了过年的时候,都是大人小孩最开心的时刻,舞龙舞狮,游神押舟,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这浓浓的年味,不是城市里开办几个花市能够体验得到的,它是大量在外务工的乡村人的文化根。为什么回家过年?因为只有家才有年味。但是近十几年来,政府明文通告规定不准游神、押舟,很多民俗活动都不能开展了,除了放一下鞭炮,他们过年的民俗活动比城市还少,小孩们甚至已经不知道这些风俗曾经存在过。
    文化是根,而传承数百年的风俗,则是文化的载体。实际上除了上述所举的例子外,相信还有更多的乡村民俗,遭受到打击和毁灭,片面地凭破除迷信追求文明,只会让文化的根被砍断。乡村民俗得到村民的拥护,政府不疏反堵的方法,只会使得民俗活动加快消失,更有可能使乡亲们失去精神支柱。笔者以为,今年广州举办的广府庙会,是民俗存活的另一种形式,虽然仍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着实让很多人体验了庙会。乡村节庆、民俗活动也是一样,只要剔除迷信因子,重新认识和改良,原汁原味的风俗民情,必定会为任何一位体验过它的人带来无限的惊喜。《非遗法》的出台只是保护和传承的第一步,如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那些被错误认识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护航,应该是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

8#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2:37:52 | 只看该作者
民俗文化进校园的现实意义
来源: 合肥在线-合肥日报 作者:伍德勤

    民俗的内涵极其丰富,既包括生产、生活民俗,也包括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仪民俗,还有信仰民俗和民间文学艺术等。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民俗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所以往往是以地方民俗文化的形式展现与传承的。积极推进优秀的地方民俗文化进校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推进民俗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形成学校教育特色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学校要开设体现地方和学校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改变以往我国基础教育“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局面,努力形成学校特色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在目前中小学课程设计的目标中,都强调要吸收“民族传统文化”的营养。如《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就要求学生,“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要求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高等学校也是如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对大学生“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深入开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中国革命传统教育”。可见,大中小学在传承和吸纳地方民俗文化方面责无旁贷。
  
  学校通过开设地方民俗文化类的课程,有利于形成自己的特色。目前,已有少数学校在地方民俗文化进校园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并取得成功的经验。如天津杨柳青一中,为传承和弘扬天津杨柳青年画,开设了杨柳青木版年画选修课,并专门设置杨柳青年画作坊。此举不仅培养了人才,也在校园中彰显了地方民俗文化的特色。合肥市肥东县民族中学的民俗运动项目——“蹴鞠”(起源于清代的踢石球,也叫“蹴球”),也一直是该校特色课程(传统项目),该校蹴球队多次代表安徽省和合肥市参加国家、省级比赛,获得了不俗的成绩。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收集整理民俗体育资料、建立民俗体育俱乐部、开展民俗体育运动会和日常民俗活动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受到了当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对当地社会产生了积极影响。
  
  推进民俗文化进校园,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民俗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涉及范围广,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内容。如合肥市“三孝口”的传说,不仅是合肥人的自豪,也是传统道德文化的传扬。合肥的庐剧、火笔画,肥东的洋蛇灯,肥西的跳旱船,长丰的唢呐等,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也有利于身心健康。推进民俗文化进校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的热爱情感,使学生充分认识本地的民俗文化特点,并深入参加到民俗文化的事项中去,吸收民俗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从而使其有效地接受德、智、美、体等全面发展的教育。
  
  同时,地方民俗文化具有丰富性和差异性的特点,能为中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提供多彩的课程资源,如知识类的、艺术类的、技能类的等,甚至还有特技类的。由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多属于选修类课程,一般是由学生自愿参加,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所以,它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如合肥市的学生可以通过选修地方民俗类课程,来培养自己唱庐剧、跳旱船、吹唢呐等特长。
  
  推进民俗文化进校园,有利于提升地方民俗文化的创新力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文化对经济的引领功能日益突显。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离不开对包括地方民俗在内的文化创新。推进地方民俗文化进校园,不仅可以对地方民俗文化中消极落后的成分进行“过滤”,而且可以结合时代特点在传承地方民俗文化的同时进行提炼和创新。
  
  开展民俗文化进校园活动,学生通过学习地方民俗文化课程,并实践到地方民俗文化事项中去,使他们了解家乡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认识自己所生活的文化背景,不仅对家乡的情感会油然而生,而且能大大提高其参与家乡社会建设和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现在有不少地方民俗文化后继乏人,急需培养传人。如果在中小学就有这样的课程,甚至有相应的课外兴趣学习小组,就能从小培养某些孩子对某些民俗事项的兴趣和特长,从而为培养地方民俗文化的传人,培养地方民俗文化活动的关注者、参与者,奠定较为广阔的人才基础。这正是提升地方民俗文化的创新力所不可或缺的。
  
  总之,地方民俗文化进校园不能凭一时之兴一哄而上,地方政府,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充分认识其意义和作用的基础上,统筹课程规划,建立长效机制,从而充分发挥优秀的地方民俗文化的现代社会价值和教育价值。
9#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2:43:57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是民俗文化?
来源: 百度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文化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
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主要包括民俗工艺文化、民俗装饰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民俗制作文化等等。现代社会在民俗文化领域中最引人注意的莫过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2-21 12:44:36 | 只看该作者
民俗的范围与分类
来源: 百度 作者:天涯广角镜

确定民俗的范围与分类,是为了建立认识民俗、描述民俗的理论框架。关于民俗的范围与分类,不同的民俗学家由于不同的学术背景和特定的课题需要,都有自己的一套说法。自然状态的民俗丰富多采,千头万绪,民俗学产生不久,学者们就尝试提纲挈领地把握它们。
  二十世纪上半叶对后来影响较大的分类有下列两种:一种是纲目式的,按照逻辑以大纲统属细目;一种是平列式的,按照材料的分量定类,不管类与类之间是否具有逻辑上的并列关系。英国的班恩女士(C.S.Burne)在《民俗学手册》中大致是把民俗按精神领域、行为领域、语言领域划分为三大类 。法国的山狄夫在 《民俗学概论》中提出了另一个三分法:
  1. 物质生活:(1)经济之物质 (如食料、衣饰、居屋、运输方法 ),(2)生存之方法( 如乡村生活、城市生活等),(3)盈利与财富 (如劳力之生产、器具、不动产);
  2 精神生活:(1) 方言,(2) 民间学识与运用, (3)民间智慧,(4)艺术,(5 )神秘(如民间法术、民间宗教);
  3 社会生活:(1) 家族,(2) 社团,(3)特别组合 (如经济组合、政治组合、运动组合、宗教组合等)。
  两个分类是纲目式的,便于突出民俗事象之间的逻辑联系和民俗分类框架的系统性。另一种分类是平列式的,如瑞士的霍夫曼一克莱耶(Hoffmann-Krayer)在 《民俗学文献录》中把民俗分为18 类:(1)乡村;(2)建筑物(房屋、礼拜堂及其他);(3)用具;(4)象征物(如福禄寿象征及其他);(5) 技艺与一般艺术(如染织、雕刻等);(6) 人民心理现象;(7) 惯习及其原物 (如首饰等);(8) 饮料及食物;(9)惯性(如仪式过程、会社、游戏等);(10) 民族法律;(11)信仰(神话、崇拜等);(12)家庭医药;(13)民间诗歌(如民歌、叙事诗等);(14)民间故事(幻想故事、笑话、传说等);(15)民间戏剧;(16)历法历书等;(17)民间语言(如谜语、谚语、俗语等);(18)名号(如地名、人名、神名、动植物名等)。
  中国民俗学界现在对这两种分类方法都有人采用。乌丙安在 《中国民俗学》中把民俗分为四大类:经济的民俗,社会的民俗,信仰的民俗,游艺的民俗。陶立璠在 《民俗学概论》中则分为这样四类: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口承语言民俗,精神民俗。张紫晨在 《中国民俗与民俗学》中采用平列式方法把中国民俗分为十类:(1)巫术民俗;(2)信仰民俗;(3)服饰、饮食、居住之民俗;(4)建筑民俗;(5)制度民俗;(6)生产民俗;(7)岁时节令民俗; (8)生仪礼民俗;(9)商业贸易民俗;(10)游艺民俗。当代各种地方志性质的民俗志的分类方法有纲目式的,也有平列式的,前者如浙江民俗学会所编《浙江风俗简志》、戴景琥主编《义马民俗志》, 后者如刘兆元所撰 《海州民俗志》。
  划分民俗的范围和类别的原则总是与民俗的定义联系在一起的,既然我们把民俗定义为群体内模式化的生活文化,那么,我们就以民俗事象所归属的生活形态为依据来进行逻辑划分,于是,我们得到三大类八小类的民俗:
  1.物质生活民俗
  (1)生产民俗(农业、渔业、采掘、捕猎、养殖等物质资料的初级生产方面)
  (2)共商业民俗 (手工业、服务业和商贸诸业等物质资料的加工服务方面)
  (3)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等物质消费方面)
  2.社会生活民俗
  (1)社会组织民俗(家族、村落、社区、社团等组织方面)
  (2)岁时节日民俗 (节期与活动所代表的时间框架)
  (2)人生礼俗(诞生、生日、成年、婚姻、丧葬等人生历程方面)
  3.精神生活民俗
  (1)游艺民俗 (游戏、竞技、社火等娱乐方面)
  (2)民俗观念(诸神崇拜、传说、故事、谚语等所代表的民间精神世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6:41 , Processed in 0.10941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