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肖全20年前纪实摄影《我们这一代》:三毛崔健张艺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25 16:3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肖全20年前纪实摄影《我们这一代》:三毛崔健张艺谋2012年02月21日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 作者:星评




崔健

三毛

杨丽萍
肖全:相机里存放一个时代
一群文化英雄初长时,肖全用平视的镜头记录了他们磅礴的野心。多年之后,这些作品似乎成为一个时代的悲壮证据
肖全没有消失。
岁末,北京798布鲁姆画廊,肖全又在自己的影展上“冒”了出来。这一次,是为了三毛。距离上次他用作品令自己显影于众,近乎一年。那一次,是为了杨丽萍。有人说,肖全手中的镜头,记录了中国两个无法取代的符号:时代和女人。他本人似乎不以为然:人人都在记录时代,只是我用了肖全的方式而已。女人也是时代的组合,谁又不爱审美呢。
20年前,肖全的名字,因为拍摄“这一代”响遍那一代。此后,除了与上述两个他口中“离上帝和自然最近的”女人的黑白影像始终捆绑,鲜能听闻他的消息。有人说,肖全没救了,他天生大师的快门开始接受商业邀约。也有人说,肖全成仙了,他四处云游去做了隐士。
其实,肖全的镜头一直在说话。他去南美用镜头去追寻切格瓦拉;去仰光参加摄影节;他步步寻访三毛的漂泊足迹;用大量时间整理旧作,要以恩师马克·吕布为主题办一个更大的个展……
他也把镜头对向一些曾不习惯被拍摄的企业老总和官员,但他没有再把镜头聚焦于曾满腔激情拍过的“我们这一代”。
用镜头记录下的时代和时代中的“他们”,随着时间,都变了样子。
记录者肖全,和这些样子擦肩或并肩20载,他说,自己可能也变了样子。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16:36:24 | 只看该作者

余华

张艺谋

谢烨和顾城
“因为有八十年代托底,今天的沦亡都显得那么悲情和富有诗意”
离肖全拍摄《我们这一代》时,至少已经过去15年。
15年后,肖全很少露面。除非能够打动他的影展。大多也是作品过去,人留下,继续过他想过的生活。
他想过的生活,可能在云南,可能在深圳,也可能在路上。
肖全曾在网络透露隐居生活。有微博给他开了账号,他好奇,上去尝鲜。偶然贴一张新拍作品:一怀孕女子在画家画的油画母鸡前,尽显母仪天下态。他得意地把照片发给杨丽萍,又孩子般地把杨的反馈附上。有评论追上:肖全还在拍名人、提名人啊?都十几年了吧,一招鲜、吃遍天呐。肖全没承认自己“受了点伤”,但那照片是他最后一条微博,时间停在2011年2月15日。
拿相机的肖全桀骜又脆弱,这种“伤害”——如果可以算作伤害的话——也跟了他十几年。他最早也曾反驳:拍名人也不是我的罪。
“是名人这是事实。他们在镜头前过人的信息量和时代感更是事实,我迷恋那种镜头里的魅力,我要抓住。”肖全说。
肖全用了十余年,“抓住”那一代。又一个十余年,他在心里还没放下。
2011年11月,诗人赵野结婚,老友四面八方而至。身为早年“第三代诗人”代表,当日所唤宾客英雄四海、卧虎藏龙。肖全藏身其中,背台相机,默声打量:简直就是我当年拍的我们那一代啊!耳边不停朗笑、寒暄、拍肩:哥们儿,没变。哥们儿,你的画又涨了。肖全盯住那些白发、皱纹和眼神:天哪,怎会变成这样?
别人用感官回味情感,统计成绩表;肖全用镜头回忆样子,计算信息量。他下意识摸摸脸,伤感道:自己肯定也老了。
1980年代初,肖全看到钟鸣、赵野所办地下刊物《象罔》,封底照片使他如遭电击:老年庞德杵着手杖,立于石桥,目光坚毅沧桑,形如雕像。下附文字:“理解来得太迟了。一切都是那么艰难,那么徒劳,我不再工作,我什么也不想做。”——这张照片和这段话,让他悲从中来,暗下决心要为一代人存照。“我看见了光。”他说。
肖全迎着光,拿起相机:何多苓、翟永明、北岛、顾城、食指、芒克、崔健、王朔、姜文……彼时,这些日后的文艺大牌们还都是一副青葱模样。个人野心搅拌着时代的荷尔蒙,每个人脸上都是一定能指点天下的样子。表情里都有点得意、有点悲壮、有点终于生逢此时。这是文革浩劫后思想解冻的真相。肖全对着他们按了十几年快门,“十年之后,我再来拍你!”按完快门后,肖全总忍不住脱口一句。
十年之后,肖全曾见到过当年他镜头中的英雄。他没有说服自己再举起镜头。
前几年,当代艺术家张晓刚曾和肖全在飞机上谈及“这一代”,认为肖全应该再拍一次,“不是个人的输赢问题,而是十几年这个人做了什么,是能代表一个国家的变化。”肖全说,他能理解这个意思,“我拍的是一帮知识分子,被解释为对中国文化和民族独立思考力有推动的一帮人。他们随国家的成长而成长,记录了时代脉搏的快和慢,是会让人心跳加速的。从社会学意义上也蛮有意思。我不但想过复拍《我们这一代》,还想过拍上一代《他们那一代》、下一代《你们这一代》。但是……”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但是,肖全放弃了想法。他认为上一代,还是应该由上一代的持镜者来记录,而下一代,他等来等去,还是觉得“太薄”。他心甘情愿守住,停在“我们这一代”。
“我现在常想,因为有八十年代托着底,我们今天的沦亡都显得那么悲情和富有诗意。”肖全借赵野在《肖全和三毛》中的这句话,解释自己的心甘情愿,甚至矛盾纠结。
他不想让镜头外的时间,伤害镜头内的时间。
3#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16:36:58 | 只看该作者

方力钧

易知难

孙甘露
“时间看上去是挑衅的,但它最安静”
肖全格外在意时间。或者说,他格外在意变化——对于有悖于心理预期的变化,下意识会有拒斥感。“我太完美主义。技术上是,审美上更是。” 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所以,他会偷偷观察人们的变化。“我相信很多人也会在意变化,可能在意的点不同。比如张晓刚,人们会在意他的画从几十万变到了几千万,这些数字让人刺激。但我更在意他和原来的刚儿还是不是一样的眼神、表情、习惯动作。”他说,“杨丽萍我拍了十几年,我在极端地想,假设再过二十年,她都驼背了,她在我镜头里也会是十年前那种极致的美和一身仙气。”
在《三毛:“天堂之鸟”二十年忆》和《心动——肖全镜头下的杨丽萍》这两次独立影展之前,肖全早先曾为他镜头下的女人办过影展:《女人与时间》。自信的他曾在画册扉页印上:上帝指派这些女人们需要的摄影师,在她们最需要的时候出现。但他也承认,《女人与时间》这个名字,颇有残酷感。
“时间看上去是挑衅的,但它是最安静、公平的。”肖全坦白,他目前还不能心甘情愿记录无奈,就像他曾经不愿意看镜子里的自己。
一个记录时代的人,竟然害怕时间。
肖全其实是一个看不出时间痕迹的人。几乎所有见到他的人,都难以想象他已经52岁。“直到我信了佛。我相信无常。7·23动车事故给我很大触动,那个小女孩第一次坐动车,刚刚还被拍照,2分钟后就没了,永远不见了。相比这种无常的骤变,时代的变化,时间的变化都是缓慢的。”他对《中国新闻周刊》感慨。
三毛于肖全,也是一次对时间和生命观的精神洗礼。那个被他称为“拥有杜拉斯般神情的高级的女人”,只跟肖全相处了半天,却影响了他20年。拍摄完三毛不到一年的时间(1991年1月4日)三毛于台湾自杀。肖全想不通:她怎么说飞就飞了?要去参加她的葬礼,当时的妻子抚慰他:三毛没有葬礼,只有生日。
今年,肖全追随三毛足迹,拍回大量他在时间里参悟生命的照片。他说,“都跟三毛有关。”
赵野也是肖全两次展览的策展人,在他眼里:“肖全一生拍了那么多人,只有对三毛和杨丽萍,他有着发自内心的持久的挚爱。如果说杨的美是吸引肖全的磁石,三毛则以强大的精神力量让肖全顶礼。生命于三毛就是一次远足与体验。我们每个人都是天地间的过客,一个人的声音和足迹,如果能被另一个人深深的怀念和铭记,这就是永恒。”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25 16:37:28 | 只看该作者

肖全记录了一代知识分子的抗争与渴望,温情与坚定;这些如今活跃在文艺界的重要人物在肖全的镜头下平静而自然,充满温度。肖全。摄影/Marc Riboud
“男人就想得到男人的承认、女人的撒娇”
肖全记录过这个时代,又好像游离于这个时代。
很长时间,除了在一些国际摄影节上看到他的作品,人们似乎很难确切知道肖全在哪里。
而外界知道的消息,他常年定居深圳,但时会隐居云南。他接拍商业广告,赚了钱就去世界各地自由拍摄。
“我接拍商业片,赚钱养自己,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拍商业跟拍名人,都不是罪。”肖全非常坦诚,“我和恩师马克·吕布可能不一样。他时时刻刻都要带着相机,随时都准备抓住下一个镜头。这一点上我并不这样,我不觉得任何时候我都是一个摄影师。不背相机的时候,我在体验一个爱人的男人,一个朋友的哥们儿,或一个纯粹的行者。”
几年前,肖全曾对商业拍片感到无奈,“我不喜欢拍什么老总,他们面对镜头很别扭,拍他们不愉快。” 他和杨丽萍的共同好友、设计师兼画家赵青当面就批评他:你怎么能这样!多年的朋友见到他也会说:“肖哥你要坚持哦,等我好了我来救你!”
如今,肖全很淡定。“我作为一个男人,我必须正面去跟商业交锋。而且,我认为我有手艺可以用在三毛、杨丽萍身上,但是为什么那么吝啬,不能用在一些普通人,哪怕是商业人士身上。我现在一点也没觉得含着泪去做这件事情。关键是,有时我会得到很高的报酬,度假时去拍多我更想拍的东西。”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肖全透露,他现在接到的活儿,最高能达到“一单”十万到十五万,1990年代初,他拍摄三毛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是170块钱。
靠这些钱,肖全有能力走遍世界各地,也有理由往自己内心深处走去。
“2007年开始,我去了世界上的很多国家,拍摄了很多人与自然亲近时的照片。在古巴哈瓦那,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我到古巴是要寻找三个男人:海明威、切·格瓦拉、卡斯特罗。我去了海明威的旧居,《老人与海》就是在这完成的。马克·吕布是我师父,是卡帕(著名摄影家,他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得不够近”)送马克·吕布去伦敦学英语的,卡帕叫海明威老爸,辗转的,仿佛海明威就是我亲戚。在跳蚤市场,我买到了切·格瓦拉的老照片。卡斯特罗那时病了,他没有接见我。”
肖全计划要为马克·吕布认真做一次影展,以示他对恩师和摄影的致意。有人问他,离江湖远了,是否偶尔如常人焦虑。他说,在他眼里,男人之间就是江湖。不管你去了哪里,歇了多久,你之前做了一些事情,你的名气和情义在这里,大家见面就互相抱抱拳。“男人就想得到男人的承认、女人的撒娇,我只要这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4:34 , Processed in 0.08134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