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3|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供吾友湖南民院附小方少文校长参阅]-----楚天名校——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3 06:1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楚天名校——武汉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编者按:黄敏,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首届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校长,湖北省第九届人大代表,湖北省特级教师,武汉市市管专家,武汉市勤政廉洁好校长,武汉市首批“十佳”师德教师…… 诸多的荣誉背后,彰显的是黄校长“三地管理两袖清风一颗真心办教育,十年磨剑四项工程一片真情兴家园”的魅力。
  凭借“敢为天下先,敢行破冰旅”的魄力,黄敏校长带领年轻的外小:全员聘任竞争上岗动真格,读书沙龙遨游书海强底蕴,同课研究人人上场比专业,家校牵手个个走访送温情……形成了外小独具特色的四大工程——激发教师职业理想的“愿景工程”, 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的“书香工程”,磨砺教师专业的“研径工程”,家校携手践行大教育观的“暖心工程”,走出了一条使外小跨越发展“教育唯真,和美为家”的幸福路,使外小步入全国名校行列。
  大家眼中的外小
  这里,被誉为名师摇篮,教育圣地,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窗口;
  这里,十来岁的孩子就放眼世界,出国游学,表现出的人文素养被国外媒体誉为:看到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效与魅力!
  这里,丰富多彩、创意无限的家校活动,不仅成长学生,而且成就家长,让见之识之的家长们懊恼追悔:为什么时间不能倒回?如果倒回去20年,他们愿意在这里做学生,哪怕是班上最后一名!
  “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每一个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让每一个家长收获教育的成果!”是这里追求的目标;这里,“教育唯真,和美为家”的学校文化示范一方,影响全国;学校又好又快内涵发展的经验,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17家权威媒体争相报道!
  ……
  这里——就是——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是从1964年创办的全国首批外国语学校之一的武汉外国语学校中孕育成长起来的,直属武汉市教育局,是一所适应对外开放的全寄宿制学校。它和实验外校初中部、武汉外校高中部隶属于一个党委领导,是一轴驱动,齐头并进的三驾马车。
  桃李芬芳别致处,鸟啼蝶舞绿茵间。武汉实验外小,北邻三环,西接318国道,南临波光粼粼的太子湖,一群占地17万多平米,宛如童话城堡般的欧式建筑群,在美丽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格外璀璨夺目。
  武汉实验外小以“真”为核心价值取向,以干部垂范,真挚引领;教师幸福,真情育人;学生快乐,学做真人;家长收获,真诚协作为目标,以“爱人、暖心、齐家”为策略,执着坚守,用心探索、用情践行,走出了一条“求真知、传真情、唤真心、育真人”的真教育阳光路,创生出了“守心家、营小家、融大家、献国家”的家文化品牌。
  学校现有学生1700余人,100余名德艺双馨的教师,其中有语、数三位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5名。市、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青年教师30人。
  随处可见的开放书吧,班班畅通的校园网,现代化教学设施与教育技术的运用,让学生紧跟时代步伐,立足祖国,放眼全球;
  突出的英语特色,卓越的办学成就,先后7次被《中国教育报》深度报道,成为多元化、信息化、国际化的全国优质学校品牌:
  全国外国语学校工作研究会小学分会副会长单位,国家汉办与美国亚洲协会合作开展的全国首批“孔子课堂”先驱学校,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改委实验基地学校、中央教科所“创新教育”实验学校、湖北省示范学校、湖北省中小学综合实力50强学校,深受家长信赖和社会认可。(中国教育新闻网湖北频道
2#
 楼主| 发表于 2012-4-3 06:13:58 | 只看该作者
 黄敏:把学校建成家——记者看外小(一)
  提起“外国语学校”的称谓,人们大都会想到“牛校”两个字。因为各地的外国语学校,大都是被家长挤破门槛的优质学校。
  虽然现在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已跻身湖北省教育界的龙头学校,成为老百姓心中向往的优质教育胜地,可谁又能想到,就在黄敏2001年接任校长时,那还是一所内外交困、濒临破产的“烂摊子”学校?
  今天的黄敏,周身散发着名校校长的大气优雅、淡定从容,可谁曾想到,她初来乍到就任实验外小校长时,也曾窝囊、沮丧、抬不起头?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实验外小的师生精神气十足,举手投足之间透视出阳光和激情。浓郁的家的氛围,让他们在这里享受着身心的愉悦。
  “把学校建设成师生幸福的精神家园”,提出这个口号的校长可谓比比皆是,可真正落到实处的却是凤毛麟角。为什么黄敏在“务虚”口号满天飞的当下,能够“独善其身”,走出了一条务实的“家园”建设之道?
  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越来越感觉到,生活在这里的教师是幸福的,生活在这里的学生是幸运的。在这里,遍地是“珍珠”,让人不忍舍弃。由于篇幅所限,记者不得不痛下狠手,只摘取其中一些精彩的片段呈现出来,并试图去解读他们之所以精彩的背后。
  片段1
  远离刀光剑影,竞聘上岗变脸“笑傲江湖”
  “话说外小丑牛年间,升官渡旁,太子湖畔。晨雾迷蒙间,琴声悠扬,直教人心胸坦荡,神清气爽。远远的,一叶扁舟乘风而来。细细一看,只见舟上这群人绝非凡夫,举手投足间风流婉转,仙姿绰约。舟中五名妙龄女郎,或娇羞可人,或英姿飒爽,或顾盼生姿;船尾两名仗剑男子气宇轩昂,神采飞扬。只见这叶小舟无风自动,于烟波浩渺处越驶越近。琴声悠扬间,一声清啸,让人顿觉,多少凡尘俗世都至于胸外,存于沧海一笑之中……这全真七子果然名不虚传,其‘天罡北斗阵’变化莫测,七人合一,威力无穷。”
  说者字正腔圆,听者如痴如醉,乍一看,还以为是央视《曲艺杂谈》节目的录制现场。实际上,这发生在2009年7月的一幕,是武汉实验外小一年一度全员聘任的现场。这一曲自编自演的《外小江湖七侠传》,说的就是学校的七位中层干部。别小看了这七位,正是他们,在黄敏的带领下,把两千多人的全寄宿制学校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全员聘任活动期间,有的教师走起了时装秀,有的教师当起了主持人,有的教师玩起了魔术……每个教师都要表演自己的绝活,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彰显自己的合作能力。本次活动,以“首席全面带、竞争不淘汰、个个有目标、人人登舞台”为原则,不给教师定终点,助其寻找新起点。活动主题为“做更好的自己,让优秀成为习惯”,以个人考核与团队展示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分为四大板块:个人述职、案例现场、思辨对话、创意策划。
  一般说来,每年的教职工全员聘任,正是教师心惊胆战时,可在实验外小,全员聘任,却成了教师们的翘首以盼。因为在这里,没有“刀光剑影”,没有硝烟弥漫,只有幸福洋溢。实验外小2009年全员聘任的整个过程,从内容到形式,都是创意无限,呈现出一种激情昂扬、超然分享的状态。
  片段2
  “经营好自己的小家,才能经营好学校这个大家”
  “您在家里什么都不用操心,只要把邢娟的孩子带好,让她没有后顾之忧就可以了。您的孩子邢娟就交给我了,请您放心,她的发展您就不用操心了,我们一定会好好培养她。”在邢娟家里,黄敏拉着邢娟母亲的手,真诚地表态。邢娟的母亲激动地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哽咽着说出两个字:“谢谢!”
  今年的教师节大会上,当在大屏幕上突然看到这一幕时,邢娟激动地热泪盈眶。“黄校长去家访我知道,因为妈妈后来告诉我了,但没想到当时被录下来了。”
  这种颇具央视《艺术人生》的手法,让邢娟很意外,也很感动。就在1个月之前,邢娟坚决地辞去了自己家门口一所公办名校的公职,“裸身”来到了离家近一个小时车程的实验外小。
  在很多学校,教师离婚是很平常的现象,可邢娟发现,在实验外小,教师的家庭都很和谐,而且家属都很支持自己的工作。“这可能是因为黄校长的理念影响了大家,她认为要真实地面对自己的真实生活,人不可能离开自己的生活而虚拟地去干一番事业。”说到这些,邢娟微翘的眉毛已让记者感受到了她内心的幸福。
  “教师首先要把自己的小家经营好,这是最基础的后方,小家都经营不好,你能经营好一番事业吗?同时,还要把自己的孩子带好,你自己的孩子都带不好,你能带好别人的孩子吗?”黄敏认为,如果一个人家庭不幸福,即使干出了一番事业,也不会真正幸福。“黄校长已经做好了我们的家属工作,使我们不用在其他方面操心,只要踏踏实实工作就可以了。”邢娟激动地表示。
  在实验外小,类似的故事,每个老师都可以说出一堆。
  片段3
  “同课研究”,引领教师享受成长幸福
  “我出6。”
  “我出8,比你大。”
  “我出9。”
  “那我出10,还是比你大。看你还出什么?”
  (摸摸小脑袋)“我,我输了。”
  ……
  走进五(5)班的教室,你会看到教室里热火朝天,同学们有的拿着“10、8、5”扑克牌,有的拿着“9、6、3”,同桌之间正在通过三轮比大小来定输赢。
  原来一进教室,胡老师就和同学们玩起了扑克牌比大小的游戏。这节课上的是《田忌赛马》。
  而在五(2)班教室里,却是“响”声震天,原来是阮老师在问:“今天我带来了一段《田忌赛马》的动画片。你们想不想看?”
  “想。”
  “但是,很可惜,这段动画片只有画面没有解说词,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看懂。可是不见得所有人都能看懂。有什么好办法吗?”
  “我给它配上音。”
  “好主意!在正式配音之前,老师建议大家先读读书,然后练习着用自己的话把这段故事讲给你的伙伴听。”
  原来,五(2)班的阮老师在引导孩子扮演齐宣王和田忌、孙膑,表演他们在比赛过程中的言行,并对比赛过程进行配音解说。
  仔细一看,上午五年级的四个班的语文课都上的是《田忌赛马》。怎么回事呢?原来,这是黄敏引导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一大举措——“同课研究”,要求教师们背对背钻研教材、解读文本、设计方案,自己没“曝光”前不能听同伴的课。上课前,大家对自己的教学设想互相保密,暗自较劲,颇有几分战前的紧张、神秘。“同课研究”,俨然成了一场小小的“战役”。
  “同课研究”,为实验外小首创,是黄敏深化校本研究的创新性探索,是一种全校参与的群众性教研方式,其成果不是产生什么新理论、新观点,而强调的是针对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常规化的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教学行为。
  具体地说,“同课研究”是同一年级的老师们就同一内容,个人先展开思考,再集体研究,然后在同课研究活动中一一展示,课后再围绕此课反思互动,从中探求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策略、方法。“同课研究”重在教师“研究”的过程,展示的也是教师平时的积淀。“同课研究”,为教师找到了一条幸福的教研路。
  片段4
  家校形合力,服务孩子快乐成长
  “在教育孩子的这个方面,大家一定要注意。有一个规律叫做:强父母弱孩子;弱父母强孩子。所以我提出来的对策是:聪明的父母教育孩子是‘四装’策略:一是装穷。你有钱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显富,这是为了防止出现‘败家子’;二是装笨。为什么要装笨呢?主要在学习上给孩子自信心;第三要装弱。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和责任感;第四要装病。培养孩子的爱心和感恩……”
  田文江博士诙谐幽默,讲解引经据典,趣味中阐述哲理,令现场不时发出热烈的掌声和笑声。在实验外小的家长学校,一场以“教育新理念——中国教育发展战略理性反思”为主题的精彩报告正在进行。这场呈现给家长的家庭教育盛宴,触动了每个家长的心弦。
  报告过程中,家长们无一人走动,无一人接听电话,他们的神情随着田博士的感情变化而变化着,时而激动地竖起大拇指;时而绽放会心的笑;时而眼含热泪、激动不已;时而沮丧懊恼、悔恨不已……
  家校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成长。“建构和谐家校教育,服务孩子快乐成长”,是黄敏一直以来不懈追求的目标。无论是家访、家长开放日,还是家长学校活动,学校都始终坚持有针对性地进行家校教育的研究和指导。将一些教育专家请进学校,与家长们面对面、手把手言谈,不仅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走进学校的教育文化,更从根本上提升了家长的教育素质。
  “我们办的是两所学校,既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学校,也是家长提升收获的学校。”黄敏告诉记者,家长学校是我们办学的另一块田地,家长也是学校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我们与父母携手同行,助孩子健康成长。”
  感悟1
  打造唯真“家文化”,让教师享受教、学生享受学
  走在实验外小的校园里,记者处处感受到莫名的亲切和温馨,初来乍到却没有陌生的感觉,似乎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正在浸润着自己。这种无形的力量是什么呢?记者在努力寻找。
  “我们是一所全寄宿学校,教师们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教师们都很快乐。我们的生活老师来了一段时间以后,气质都变了。”在采访中,黄敏向记者道出来她的“泡菜理论”。
  她形象地比喻到,泡菜水的味道决定了泡出来的萝卜等菜的味道,学校的全部工作就是调好这坛泡菜水,营造出高品位的文化氛围。让师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净化灵魂、升华人格,成长完善。
  记者突然意识到,她所说的“这坛泡菜水”,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守住宁静的心家,经营温馨的小家,融进和谐的大家,奉献伟大的国家,这是我们所倡导的‘家文化’。”黄敏表示,小家易处,大家难和,因此,“和谐的大家”是实验外小“家文化”的核心。在黄敏的眼里,教职工、教职工家属、学生、家长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员。
  “家文化”并不会凭空产生,而是需要用心去打造。为了营造“家文化”,在黄敏的带领下,学校集思广益,举办了各种各样具有家的气息的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体验并认同“家”的文化:全员聘任制,竞争不淘汰,让教师宽心;“同课研究”,在草根化研究中促进教师成长,让教师舒心;沙龙秀才艺,要求每一位教师至少掌握一项非专业绝活,让教师慧心;实行扁平管理制,个人都独当一面,让教师明心;多元评价制,赏识扬长,让优秀成为习惯,使教师悦心……
  除了看重教师的事业有成,黄敏更看重教师的生活美满。她深知,仅仅关注他们的职业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家,永远是师生温馨的港湾。于是,她左边牵手教师,右边牵手家属,每年教师节,黄敏都会带着中层班子怀着真心的感谢和真诚的问候,走遍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悄悄走进老师的家门,慰问生病的老人,探望襁褓中的婴儿,感谢鼎力支持老师工作的家属,并将家属对老师的心里话录下,在教师节把它作为特别的礼物送给教师们。
  每年“三八”妇女节,学校都会精心策划并组织温馨的座谈会、茶话会,邀来教师家属,奉他们为上宾;每年的新春团拜,学校又会盛情邀请家属来到实验外小这个大家庭,让他们一睹老师们的另一种风采。
  有了家的归属感,没有了后顾之忧,教师的心思就会更多地放在教育教学上,教职工的潜力和责任感就会在无形中被激发出来,就会时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享受幸福。如此,学校勃勃的活力和不竭的创新力也就不难理解了。
  家,一个特别温馨的字眼,就像风筝的线轴,无论你飞得多远,都会被它牵扯。因为亲情是最柔软、最坚固的感情,而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萌生出亲情,那是情的极致,说明一个学校的文化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有了教师享受教育的“场”,学生自然也就有了乐于学习的“地”。
  “学习美容,工作健身。”这是黄敏的口头禅,也只有在“家文化”的背景下,这句话才可能真正地得以实现,而实验外小也正在慢慢地向这个目标贴近。
  感悟2
  “真心,真情,真规律”,扎根服务让“家文化”渗到最深处
  “把学校营造成师生的精神家园”,并不是黄敏的独创,提出这个口号的学校很多,可大多是流于形式,离真正的“家文化”还有很长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黄敏的“家文化”能够脱颖而出、走在前列呢?是不是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
  众所周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见效慢的事业。2001年,黄敏接手时,实验外小内外交困,游走在“破产”的边缘。可一两年以后,学校的面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黄敏之前的履历上,她也都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让学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黄敏对记者表示,“当你付出你全部的真心、真情之后,你所获得的回报会远远超过你的预期,甚至是你无法想象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记者看来,黄敏之所以能够走在“家文化”建设的前列,主要是因为她用“真心,真情,真规律”,很好地诠释了“教育就是服务”的理念,并把它落到了实处。
  “教育就是服务。”这句话很多校长都在说,但却很少有人真正地将它落到实处。因为,这些校长仅仅是把这句话作为说给别人听的“外显理论”,并没有把它内化为实际主宰自己行动的行为指南。
  “服务”的本意是“为他人做有益的事”,这就要求校长能够换位思考,站在师生的立场上来做好教育服务的事。黄敏的“真心,真情,真规律”,使她在不知不觉中把“服务”作为支配自己行动的内隐理念。
  正如演员一样,今天的校长扮演着很多角色,有管理者角色、经营者角色、领导者角色、教师角色、行政官员角色等。但实际上,校长的本质角色就是服务者角色,校长之所以为校长,就是因为他要为师生的发展服务,为学校的发展服务。
  校长要扮演好自己的服务者角色,在服务师生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功能性服务和心理性服务。在具体的服务过程中,对于教师要以心理性服务为主导,对于学生要以功能性服务为主导,同时要努力做到个性化服务。
  在这一点,黄敏无疑做得很到位。“真心”、“真情”是她为教职工做好心理性服务的法宝,而研究教育规律,努力按教育规律办事,是她之所以能够为师生的发展提供优质功能性服务的秘诀。
  黄敏与教师分享自己经营家庭的经验,以及本真、朴实的感情流露,使她用真心的交融和真情的流淌,走进了教师的内心,对教师进行了非常卓越的心理性服务。同时,黄敏想方设法改进教研方式,创设各种平台,以促进教师的成长,让教师在高峰体验中享受专业成长的幸福,这又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潜能和创新意识。教师的活力被激发出来了,就会认真钻研教育规律并付诸实践,黄敏也就间接地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功能性服务。
  “天下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服务,最容易让服务对象接受,也最容易获得高效。在这方面,黄敏针对每个教师的不同性格和专业发展程度,或激将、或鼓励,对他们进行了针对性的引领和疏导,有效做到了个性化服务。
  由于服务具有放大和倍增的反馈效应,所以,当黄敏“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毫无保留的、不求回报的大爱,而且这种爱她能让你随时随地感受到”(教师邢娟语)时,她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也就不足为奇了。(苏令)  
  《中国教育报》2009年10月20日现代校长周刊
3#
 楼主| 发表于 2012-4-3 06:14:30 | 只看该作者
 让教育流淌着幸福——记者看外小(二)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打造“唯真精神的‘真家园’”
  在不久前的湖北省行风民主评议中,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毅然向行评团公布了全校家长的电话,让行评员在三千多个电话号码中随机连线,现场访谈,倾听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令行评员震撼的是,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连线的每一位家长无不对外小赞不绝口。行评员们由衷感叹:“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这样流淌着幸福的教育!”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以下简称外小),建校只有短短十年,是一所拥有两个校区,三千余名师生的全日制寄宿小学,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校长连同大队辅导员在内管理人员只有七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该校始终坚持这样的教育理念:用一颗真心、一份真情,让每个孩子真正舒展快乐成长,让每个家长真正收获教育成果,让每个教师真正享受教育幸福,让教育多一份“真实”与“淡定”!
  “真爱”结出累累硕果!
  领导访教师——温暖凝聚教师心
  爱是教育的本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也是推动教育创新的动力之源,更是学校的文化。作为一个校长,我特别注重传递真情真爱,营建学校唯真精神的真家园。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校长黄敏是这样认为的。
  “我们除了看重老师的事业有成,更看重老师的生活美满。通过领导走访教师,传达真心的感谢和真诚的问候,温暖凝聚了广大教师的心。”
  每年教师节,学校行政班子都怀着真心的感谢和真诚的问候,走遍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悄悄走进老师的家门,慰问生病的老人、探望襁褓中的婴儿、感谢鼎力支持老师工作的家属。他们录下家属的心里话,在教师节当天作为特别礼物送给老师们。当亲人们灿烂的笑脸,温馨的问候、热情的鼓励一一再现时,老师们是那样惊喜,他们感动了、落泪了、心门打开了。
  2009年春节临近了,一连几天,黄敏都没有回自己的家。从上海外国语大学回家度假的女儿,很想吃一顿她亲手做的油煎“大白刁”,但回家都一周了,只跟她打过几次照面。
  春节团拜地点的选择、物质的准备、那些不能来现场的教师及家人、还有学校聘请的专家……和领导班子的其他同事一道,黄敏顶着风,冒着雪,穿行在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悄悄拜访着这些教师和专家的家庭。
  第一站,是去看望身患绝症、住在医院的杨老师。
  早上8:00,在宽阔的318国道上,车技不太熟练的黄敏开车疾驰着,朝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家医院,她的眼前全是杨老师那张蜡黄蜡黄的脸。
  “蹬蹬蹬”,来不及等缓慢的电梯下来,她一口气爬上了三楼,径直走进肝病重症患者病室。
  蜡黄的脸,无神的眼,浮肿的手背上满是针眼。吊瓶里的液体正一滴滴流进杨老师那青筋暴露的手臂。杨老师的先生和女儿都静静地守在床边。
  “医院宣布没治了。”杨老师的先生一见到黄校长,便一把把她拉到外面的走道上,低声哽咽着说。
  “怎么可能?这家医院治不了,立即转院!”
  黄敏当即和同济医院主治肝病的专家联系,并立即帮杨老师办好了转院手续。
  “不惜代价,用最好的药,一定要治好杨老师的病!她是我校的开校功臣!”黄敏一边嘱托着同济医院的主治医生,一边从包里拿出一个档案袋大小的沉甸甸的信封,交给杨老师的先生。
  “这是老师们的一片心意,希望这么多颗爱心能救回杨老师的命!”黄敏把老师们的全部捐款尽数交给了杨老师的先生,又叮嘱他和女儿好好照顾杨老师,“杨老师,你没事的! 我会经常来看你们的!”安顿好杨老师,安慰好杨老师的家人,时间已是中午,顾不上吃饭,黄敏赶紧奔向第二家。
  “您身体还好吧?谢谢您养了这么好一个女儿,她可是我们学校的骨干啊!”刚爬了六楼,黄敏腿有些软,但她一进门,就握着柳老师爸爸的手,真诚地向老人表达着感谢。
  下一家,是位于开发区的邱老师家。
  “喂,是儿童医院的童医生吗?您好,我是黄敏啊!我们邱老师的女儿现在的病情怎么样啊?”在去邱老师家的路上,黄敏抓紧时间在跟医生联系。
  邱老师的女儿患有脑积水,一岁多了还不会喊妈妈。邱老师的心理压力很大。黄校长得知这一情况后,利用自己的关系,给她联系了本市最好的医院,请了最好的医生,她要尽快解决老师的后顾之忧。
  “总算有一家住一楼的!”一来到邱老师家,黄敏就一把抱过孩子,“叫妈妈,叫妈妈!”她指着邱老师对孩子说。
  “嬷嬷!”见孩子含糊地发出了几个音,她比邱老师还高兴。
  马不停蹄,她又奔向了下一家。
  三天时间,她走访了几十位教师家庭。跑了多少个社区,她记不清楚;爬了多少层楼梯,她没有概念。但车上的计程器显示,三天里,她的行程达一千多公里。
  “媳妇,好好干吧!看,学校领导这么关心我们。别担心家里,都有我呢。”
  “老婆,我不会拖你的后腿的,我支持你。”
  凡是被黄敏走访过的教师家庭,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都不知不觉地变得更融洽了。
  温馨的小家,融和成幸福的大家。现场那交融的真心,流淌的真情,魔力般地提升了外小教师多重角色的幸福指数。
  教师访学生——真情传递每一位学子
  领导班子年复一年的真情家访,学校一年年的新春团拜,感动了外小的每一位教师和家属,激励着老师们也将这份真情传递给了学生和家长。
  家访是外小的一项传统工程。家访中令老师们感动的故事说不完。
  每年七月酷暑,一年级的新生还没进校门,外小的老师就走进了每一个新生的家门,老师的亲和、智慧与关爱就是孩子们入学前的第一课!一对连父母都经常弄混的双胞胎、外小的老师仅凭一张登记表和照片的仔细辨别,就一口准确地喊出了他们的姓名;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希望爸爸来参加家长会的梦,为了圆他的这个梦,邱老师多次打长途电话到深圳……惊喜、温暖、感动凝聚成亲情,在老师、学生、家长的心中传递。
  邱老师家访不仅仅是了解孩子的情况,和家长商议策略,更重要的是与家长进行心灵交流,启迪年轻父母增强家庭责任感,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与目标上与学校保持一致。因此,她家访时还充当了和谐家庭的使者。
  三(6)班的刘小天同学(化名),父母关系曾一度出现危机,孩子的精神状态非常差。邱老师多次与家长分别沟通,教给他们夫妻相处之道。记得有一次刘小天的父亲来学校看他时,邱老师见到这位父亲后直率地说了三句话:你长得这么帅,难怪你老婆对你不放心!你如果和别人再婚,不一定能生出这么好的儿子。夫妻之间要彼此忠诚,信任。说得这位父亲连连点头。随后邱老师又进行了多次家访,协调他们的关系。现在,夫妻俩重归于好,孩子的情绪稳定了,学习成绩也上来了。再次家访,刘小天一家视邱老师为座上宾。
  “作为一名老师,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我们不能看到孩子上课时因担心父母吵架分心发呆的神情而不管不问;不能看到孩子因父母工作不顺脾气不好成绩下降而无动于衷……我相信,我们所有的付出,一定会有助于我们的工作。”对于这样的“超范围经营”,邱老师解释说。
  如今,外校的家访已走上了一条规模发展之路,成为了外小的传统文化。几年来,老师们家访累计过万户,足迹遍步武汉三镇及周边地区,写下了的家访记录近百万字。家访 “推开的是家门,打开的是心窗”,外校的家长和学校已在这种古老而有效的情感交流中,建立起了融合快乐亲情洋溢的和谐关系。
  家校来约会——引领家长享受教育幸福
  时间:10月的一个周末;地点:武汉外小三(2)班,一场“家有烦恼”的情境剧正在上演。
  第一幕:学生回家告诉妈妈(学生饰)自己的新钢笔不见了,妈妈闻言喋喋责怪、数落不休,孩子更加烦躁、沮丧。
  第二幕:同样的情境演绎第二遍。家长不再责问、也不再给孩子各种建议,只是以关心的态度,用“哦、恩、是这样啊……”等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结果,孩子在叙述的过程中,自己整理了思路,找到了方法,吸取了教训。虽然孩子的表演非常稚嫩,但在座的家长都会心地笑了。
  “这一幕让我们假期家校共读的《怎么说孩子才爱听,怎么听孩子才爱说》这本书在我心中更鲜活了。”一位家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学校经常给我们推荐一些家教宝典,还用这样的方式,让书走进我们的生活,走入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家教智慧,令我们很感动!”
  烛光摇摇,《祝你生日快乐》的歌曲流淌。一(1)班的孩子们手托小蛋糕,一勺一勺地喂给家长吃,真诚地为家长祝福着。一个孩子凑在妈妈耳边,轻轻的,不知说了句什么,那位妈妈顿时热泪盈眶,一把抱住了孩子,动情地抚摩着。这是一年级在进行‘借生日’活动,孩子们在活动前了解爸爸妈妈的生日,并将他们的生日借到这一天一起过。通过这个特别的场景,让孩子亲历感恩的过程,体验回报的快乐。
  整间教室泪光闪闪,温馨弥漫。在这样的过程中,成长的岂只是孩子!
  年级有特色,班班有亮点,这样的镜头还有很多很多。中午12点了,多数班级散会了。但三(5)班教室里气氛还很热烈,家长们群情激昂,在家长委员会骨干成员的组织下,正在就地进行家长委员会片区换届选举,经过推荐表决,当场选出片长三位。三为片长现场就职演说,并拟订了新学期家长委员会工作计划。外小家长会点燃了家长们现场办公的激情!
  “理念在真情中呈现,德育在感动中体现,和谐在活动中突现,成长在精彩中展现。”一位体验了实验外小家长会过程的教育专家这样评价外小的家长会。
  外小历届家长会的主题和方案,都是在先下发家长会意见征求书、再回收反馈表,在详尽的数据分析和与家长多次交流获得大量信息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年级家长的不同需要确定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置身于装饰一新,温暖温馨的教室,欣赏着实话实说、焦点访谈、视频图片、演绎互动……老师们借用、活用的各种资源,看着孩子们个性飞扬、兴高采烈地演绎,家长们感慨:“外小的家长会,不亚于一次春晚!”从02年至今,外小的家长会经历汇报式、论坛式、报告式、体验式、展演式,到各组自定主题的混合式,年年创新,不断提高。几年下来,形成了外小独特的家长会文化。
  2009届家长会反馈表统计,家长对家校约会的满意率达99.4%,非常满意率为84.7%。一位家长在反馈表中这样写到:“真希望我也能回到童年,做你们的学生,哪怕是班上最后的一名!”
  外小的家长会,成长了学生,成就了家长,幸福了老师,发展了学校,凝聚了力量,形成了家校亲如一家和谐氛围。
  多年来,武汉外小就是这样用真情铺路,用真爱凝聚,让学校真正成为了每个人精神和心灵的真家园,心心相印的活动构筑成的“唯真文化”,铺就了外小真教育、家文化的幸福路。(中国教育报 程墨)
4#
 楼主| 发表于 2012-4-3 06:15:05 | 只看该作者
外小黄敏和她的“真教育”-记者看外小(三)
  黄敏:优雅的“工作狂”
  在市教育纪工委和本报举行的勤政廉洁的好校长评选中,有一个名字频繁被家长推荐,那就是外小(注:外小为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的黄敏。
  谁是黄敏?
  要介绍黄敏,先得从她的一长串的职务介绍起:武汉外校党委书记;武汉实验外校党委书记兼小学部校长;武汉外校美加分校常务副校长。外校老师戏称其“外校总书记”,日常工作管理跨越三地(外校、实验外校、美加分校各属一区,相隔数十公里)。
  无论何时何地,工作中的黄敏只有一种状态:活力四射,处事优雅淡定,举手投足间尽显名校长的从容大气风范。
  先不谈能力,仅就其精力旺盛之一条,足让人感叹弗如。
  黄敏有一句名言:工作健身,学习美容。此一句,其优雅外表背后的“工作狂”面目尽显无遗。
  11月1日,全国700余名中小学校长、教育专家和教育局领导齐聚武汉,取经外小的“真教育”。作为东道主,黄敏和她的团队负责了全程接待。临大场而不慌,黄敏从容调度,指挥若定,深得代表好评。特别是1日晚天气突变气温陡降,代表们第二天起床一人收到一份礼物:男代表一条围巾,女代表一幅披肩。代表们看到的是细致和关怀,收到的是温暖和感动。
  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秘书长吕敏当场留了一句话感叹:这个女人不简单,能干特别事,特别能干事!
  黄敏:力挽狂澜的帅才
  吕敏的夸赞不为过。
  今天,当外小在全国教育同仁面前风光无限,有多少人会想到,这个学校在2001年黄敏走马上任时,却是四面楚歌,学生闹转学,老师忙外调……
  这个学校的前身是一所私立学校,因支撑不下去,1998年由政府出面将学校收归国有,完成了学校的初步建设,但没有长远规划,缺少办学活力和发展的动力。
  2001年,学校发展陷入瓶颈时,黄敏临危受命来到外小。
  当时的黄敏已算功成名就:全国优秀教师、省人大代表、省特级教师、享受政府津贴的市管专家、优秀校长。
  黄敏上任举重若轻:教职工竞争上岗,实施同课研究,打造家校文化……
  外小走出困境,走到了全国优秀小学的前列:中国教育报称其为全国教改明星校;全国外国语学校小学系列综合实力位居前三甲。
  外小有两个故事,讲的都是黄敏被家长堵在办公室。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黄敏刚上任不久。9月10日教师节,8个怒气冲冲的家长堵在黄敏的办公室。他们要求黄敏签字同意孩子转到别的学校。家长们大声嚷嚷“再在这个破学校待下去,孩子前途就没有了。”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2007年6月底。外小的新生录取放榜,一位老爷爷的孙子榜上无名。为了让孙子进外小,这位爷爷一连十几天,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坐在黄校长办公桌对面的沙发上,静静实候,寸步不离,直到晚上9点老师下晚自习才离开。这位爷爷就是想黄敏点头收下他的孙子。这时,学校真收不了,生活老师将自己的床铺都拿出来让给了学生。
  当外小人津津乐道讲这两个故事时,他们的自豪不难体会。
  黄敏:真教育的倡导者
  黄敏在学校倡导“真教育”,外小以“真教育”叫响全国。
  最初,人们还不理解:真教育?难道还有假教育不成?现在,很多人开始读懂她了。
  今年,外小出版“真教育丛书”,四本厚厚的书,记录下他们的感悟和收获。
  “不做秀,也少表演,真实自然的为师,真实自然的教学,做到不易,甚至有些难。本书给我们这方面启发足令思之”。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如是说。
  教育部中国教育报刊社社长史习江则兴奋地为之鼓呼:久违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又在“真教育丛书”里武汉实验外小校长、师生们的践行中见到你们的影子。
  这套书里有两件事,让人记忆深刻:
  2003年10月30日,全省校本研究现场观摩活动在外小举行。为了让学校在全省同行面前展示最好的一面,相熟的专家建议“集中精兵强将拿出三、五节样板课,再排练一场反思沙龙,轻松漂亮!”黄敏没有采纳这个建议。
  当天,她让全校33个班按课表正常上课,课堂全部对外开放,与会代表自由选择进教室听课。
  “课改推进难,难在它不是跟风,不是作秀,不是少数优质群体的事,而是一件全员参与、全过程落实的事。”黄敏的观点是“宁要真实的缺憾,不要虚假的完美!”
  2007年,湖北省行风民主评议中,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毅然向行评团公布了全校家长的电话,让行评员在三千多个电话号码中随机连线,现场访谈,倾听家长对学校的评价。此举,让行评员震动。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连线结果是,每一位家长都对外小称赞有佳。行评员们服了。
  黄敏:幸福家校的经营者
  “教育就是要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包括他们的家庭,享受幸福。”黄敏说。
  正是因此:外小的老师在新生还没入学就上门家访,学期中,邀请家长到校参加“家校约会”;假节日,校领导一一上门拜访慰问教师家属,感谢他们对教职工工作的支持……他们用真心真情打动了大家、小家里的每一个人。
  进入外小,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处处看到的是师生幸福的笑脸。
  笑脸是幸福的流露。
  “外小的孩子看上就让人喜欢,个个阳光;老师个个精气神十足,气质不凡。”一位第一次到外小参加完活动的中学校长如是向记者感叹。
  “黄校长最大的特长就是能点燃老师们的激情,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自己‘真有才’,让我们每一个人时时刻刻散发自信的光彩。”邹玮老师说的是愈工作愈美丽的幸福。
  外小二年级(2)班一位姓徐的妈妈告诉记者,她的孩子特别爱上学。遇上寒暑假,在家呆不了几天就开始念叨,怎么还不开学呀,她说她想学校、想老师、想同学。前段时间孩子病了,在家休息了几天。病好了,徐妈妈孩子返校,孩子站在校门口兴奋地大叫:亲爱的学校,我回来了!徐妈妈都有些嫉妒地说:“孩子 回家也没见这么开心过?”她讲述的是孩子受教育的幸福。
  张建伟是外小一位一年级学生的家长。他告诉记者,孩子班上周发展了第一批少先队员,孩子没有入选。孩子回家说的一番话让他震惊和惊喜。孩子对他说:“爸爸,我相信,我是勇敢的,而不是胆小的;我是聪明的,而不是愚蠢的。下一次,我一定能入队!”
  张建伟说,孩子本来性格有些软弱,到学校不长的时间有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家长,他是幸福的。张建伟讲述的是家长收获教育成果的幸福。
  “真教育”带来真感动——实验外小“艺术人生”
  感动全国教改代表
  10月31日至11月2日,来自全国的400多名专家和教师聚焦武汉实验外小的“真教育”。
  11月1日上午9:30。武汉实验外小六(6)班学生、家长、老师共同演绎的家校聚会——《为成长喝彩》,用真心、真情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嘉宾。犹如经历了一场《艺术人生》的洗礼,眼泪成了全体与会者共同的表达。
  刘中煜的妈妈说,当初决定把孩子送进外小的时候,她心里万分不舍。就在这时,孩子未来的老师叩开了她的家门,亲切的笑脸、温暖的话语立刻抹去了她的担心。而四个小时的新生家长会,她看到了学校对一年级孩子的关注,看到了孩子老师的优秀,立刻对孩子的小学生涯充满了信心。家长的声音哽咽了,两行热泪流过脸颊。
  “无心插柳柳发芽,草树新栽遍地花。一唱雄鸡天下晓,东升而去漫天霞。”陈宇飞爸爸即兴创作了一首七言绝句。还有郭泊羽妈妈、张海林爸爸、肖凯耀妈妈——家长们争相诉说着说不完的故事,每个人脸上流淌着抹不断的泪水。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了:原来,泪是感激!
  53个手掌印的含义
  六(6)班原班主任邱老师一出现,两个孩子就一头扑进邱老师的怀里,邱老师的眼泪开始在眼眶里打转。孩子们拿出一卷画轴,53个色彩各异的手掌印错落有致地排列在画轴上。孩子们说:希望手印像他们一样永远陪伴邱老师!邱老师的泪水奔涌而出,台下嘉宾也潸然泪下,因为大家与邱老师一起感受到作为教育人的最大幸福!
  坚守每一分钟
  “请家长们放心,我会和孩子们在一起,坚守每一分钟!”王勇老师铿锵的誓言再一次催湿了家长们的眼眶。他们清晰地记得四个月前的五年级家长会,王老师身怀六甲,精神抖擞地带领老师们宣誓:“尽心尽力,只做最好!”她说到做到,生下宝宝刚刚两个月就回到了学校,此时此刻,哪怕王老师什么也不说,家长们也对她充满信任啊!面对家长们支持的目光,王老师泪眼朦胧,感染得全场每个人泪眼朦胧……
  写给父母的颁奖词
  孩子们走向父母,准备给亲爱的爸爸妈妈送去一份特别的礼物——自己写的颁奖词,他们打开自己亲手制作的卡片,在爸爸妈妈耳边轻轻诉说着。为了给他们一个私密的空间,大幕徐徐拉上,可人们还是从缝隙里看到家长悄悄拭去泪水的背影,那是为孩子懂得感恩而欣慰啊!
  家校聚会成盛宴
  “盛宴,外小为我们准备了一台这样的盛宴!男儿有泪不轻弹,在享受盛宴的过程中,我的眼睛湿润了。外小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孩子们有一群优秀的老师;外小的家长是幸福的,因为在孩子找到快乐成长的乐园的同时,你们也获得了意外的收益;黄敏校长是幸福的,因为你对教育的虔诚执著换来了老师的敬业,孩子的快乐,家长的感动,赢得了同行的尊敬。今天的展示,让我对教育的内涵发展、学校的内涵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悟解。”这是一位嘉宾在家校聚会后编写的短信。而台下还有多少嘉宾和他一样,泪水一次次滑过脸庞,那泪里,盛满的是感动…… (周锐)
  《武汉晚报》2009年11月19日
5#
 楼主| 发表于 2012-4-3 06:16:10 | 只看该作者
 蓦然回首 教育唯真—高峰论坛校长谈校(一)
  高峰论坛校长谈校
  编者按:坚持以真教育?家文化为核心的主流价值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不变地关注人的成长不动摇;坚持对学校教育的一切问题保持敏锐的感受力、颠覆力及创造力不动摇。武汉外小十年潜行,由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成长为全国名校,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靠的就是他们的这“三个坚持”,“三个不动摇”。武汉外小的办学经验多次在全国教育权威学术年会及名校校长论坛上交流,引起强烈反响。现选登几次交流汇报稿,以供分享。
蓦然回首 教育唯真
黄 敏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建校只有短短十年,教师年轻,班子年轻,平均年龄不到30岁。是一所拥有两个校区,三千余名师生的全日制寄宿小学,校长连同大队辅导员在内管理人员只有七个。教师队伍结构复杂,除在职在册的正式教师外,人事代理、聘用、反聘、待岗实习的教师占到了总人数的65%。因为学校仅仅只是武汉实验外校所属的一个部,所以校长既无财经权,又无人事权,还要面临所有校长面对的质量、安全、教师职业倦怠等压力,处境可想而知。
  面对这样的窘况,我们无法靠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行政权力去发展学校,唯一能做的就是用一颗真心、一份真情,让每个孩子真正舒展快乐成长,让每个家长真正收获教育成果,让每个教师真正享受教育幸福,让教育多一份“真实”与“淡定”!
  在学校管理中,我们不断地思考着、践行着。从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教育的本源就是一个字——“真”。即用真心真情,做真人真事,办人民满意的“真教育”,这也是当下众多教育工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唤。
  其实,倡扬真教育,并非今日始。自古先哲“以真为骨”、“以真为道”,“真”是中华文化至纯至诚的精神境界;教育大师陶行知先生也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我们一直以来践行的“真教育”,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拾与回归,也是对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发扬,更是我们外小人摈弃教育的浮华与功利,在坚守与探索中对教育本源的参悟。
  以下,我们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分享真教育理念下的制度建设和学校创新。
真切历练——唤起教师生命的“真觉醒”
  在学校管理的诸多因素中,人是活性因子,而制度是一种刚性约束。外小追求的学校管理,是重“理”而非重“管”,探索的制度建设是激活而非禁锢。不管创建什么制度,我们都注重唤醒教师生命的觉醒,让制度变他律为自律,让教师经历自觉、自律的过程,达到自由的境界。我校至今执行了7年的全员聘任制就是其中一例。
全员聘任制——教师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
  每年7月8号到11号是我校的全员聘任日,老师们全员参与、独立面对、现场挑战 动真格的盛大演练隆重进行。由最初的现场撰写论文、设计学科案例、年度综合述职、百题抽签答辩发展到现在的个人绝活演练、合作能力彰显、研究成果展示。
  全员聘任期间,我们公开所有岗位,人人参与聘,个个来打分,老师们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竟聘结果老师说了算。其中最大的特色就是“竞争不淘汰、首席全面带”,“个个有目标、人人登舞台”。竟聘结果,我们不公开,对弱势教师,通过真心沟通,真诚帮助,让他们认识到暂时的落后并不代表永远的落后,努力做到不给老师定终点,助其寻找新起点。外小全员聘任制的最终目的,不是给教师呈现出一张张“负面清单”,而是为教师拟定出一幅幅“规划蓝图”;不是硝烟弥漫的竞争战场,而是关注教师幸福成长的大型磁场。
  经历了这样的振翅磨练,一只只美丽的蝴蝶破茧而出,老师们动起来了、活起来了,舞起来了。
同课研究制——能力重要,努力更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教师走上一条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外小的同课研究就是这样一条幸福路。
  我们最初的“同课研究”,是同一天、同一年级、同一学科的老师在各自班上顺次同上一节课,即“独立作战、同台竞赛”。其目的是提高教师独立钻研教材、自主解读文本的能力。
  现在的同课研究发展到“随机挑战、团队激荡”。具体做法是:以年级为团队,每个教师在当天上午随机抽签(抽教学内容、抽上课班级和上课顺序)。两小时集体备课后,抽到1、2号的教师开始第一轮教学,教学后马上进行第一次团队课堂诊断、同步反思、调整策略,即实践——反思——研究——重构;并在当天下午,仍然由这两位教师进行第二轮教学,即再实践——再反思——再研究——再重构。在这样历练的过程中,老师们对文本的解读、方法的选择、策略的实施等有了深度的思考。大家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直面真问题,在真诚的互动心态下认识自我,在真心的团队合作中超越自我,教师个人的成长与团队研究的能力同频共振,就连一般教师的成长也令人惊喜。大家深深感受到:在实践——反思——研究——重构,再实践——再反思——再研究——再重构的过程中,能力重要,努力更重要。
  同课研究真正意义上让教师成为了研究资源,实现了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教师的成长实现了从阵痛到提升、从差异到均衡、从竞争到分享的良性发展;教师的专业自觉被唤醒,超越的动力被点燃。校园里呈现出百花争艳百蝶舞,同课研究香满园的态势。
真心润泽——推动教育理想的“真践行”
  全员聘任制,同课研究制搭建了外小团队坚韧的框架。我们不仅在制度上竭力,还在文化上掘金,更在理想中践行。
静心读书——在外小最大的福利是学习
  书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五年来,我们坚持打造书香工程,为教师营造了一个成长的灵动空间,老师们的读书历程呈现出“亲书——入书——出书”三个境界。
  “亲书”——是我们对教师的强化、引领过程。我们通过“送书发动读、检查敦促读、嘉奖鼓励读”等机制,使阅读与教师的工作、生活相关联,并影响、改变教师的工作、生活,让教师切实体验到读书的价值。
  “入书”——是教师内化、浸润的阶段。其境界用“半床明月半床书,关注脚下望星空”来形容最为恰切。
  以年组为单位,老师们间周举行读书沙龙,或畅谈专著、或诵读经典、或演绎名著……老师们走进书本,再度创作,把文字演化成鲜活的形象和生动的故事,一时间古今中外,斗室内四海九洲。演绎读书沙龙让老师们充分体验了阅读的乐趣,成了书香工程中令人最爱的亮丽风景。
  “出书”——是教师外化、收获的阶段。腹有诗书气自华,书化气质。通过“真读真学”,老师们不仅去掉了浮气和躁气,更加规范地履行着工作职责,而且有了悟性和才气,获得了如水的宁静和心灵瑜珈般的舒展。
  如果说这样的状态是“出书无痕”的注解,那么新课程改革成果系列丛书《变》《悟》《索》,“真教育”丛书《源》《润》《砺》《馨》等学校成果的结集出版,《英语口语天天练》《七嘴八舌》《读?写?例?话》及《数学思维训练》等校本教程的诞生及400多篇论文的获奖和文章的发表,则是老师们“出书有痕”的见证。
  内化思想,外化行为,更见成效,老师们都说:“在外小 最大的福利是学习”。
慧心创造——“我们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静心学习,静能生智,智能生慧,慧生创造。“我们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是外小人智慧创造、有滋有味生活的真实写照。
  智慧创造首先表现在我们创新的评价方式。
  我们变日复一日的常规检查为交流学习的展示;变被动接受的口头评价与表格打分为精彩互动的积极参与;变简单、烦琐、生硬的约束为自主、体验、创造的唤醒。创新的形式、真情的评价,催生了老师们的创造智慧,他们幸福地享受着教育生活的每一天。
  在外小,当您看到央视强档节目《讲述》、《人物》、《对话》式的反思沙龙,当您看到“奥斯卡”式的教师节颁奖盛况时,请您别意外,那是我们正强化的评价磁场在辐射磁力。
  当您听到“陈一丹”、“柳小丫”、“雷岩松”的名字时,请您别奇怪,那一定是老师们正在互动论坛上唇枪舌战,每一位教师都醉心于以研究者的身份参与到学术沙龙中来。
  当您看到《焦点访谈》式的对教育问题的探讨,当您听到《集结号》版的年组述职时,请您别惊讶,那一定是老师们的团队灵动空间在精彩上演。
  真实、生动、鲜活的案例,朴实、风趣、睿智的话语,折射出阳光的处世心态和前沿的教育思想;还有那特殊的节日里,三八妇女节“美丽女人、幸福一生”的对话,散发出外小女教师有姿有味的魅力。
  在外小,没有重复单调的日子,外小人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真情传递——营造唯真精神的“真家园” 
  如果说真情的评价激发智慧,那么师生、家长认同的目标则凝聚人心。
  “守住宁静的心家、经营温馨的小家、融进和谐的大家、奉献伟大的国家”是外小人不断追求的目标。
走访——左手教师 右手家属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除了看重老师的事业有成,更看重老师的生活美满。于是,我们左边牵手教师,右边牵手家属,让亲情在小家与大家中流淌。
  每年教师节,我们行政班子都怀着真心的感谢和真诚的问候,走遍武汉三镇的大街小巷,悄悄走进老师的家门,慰问生病的老人、探望襁褓中的婴儿、感谢鼎力支持老师工作的家属。我们录下家属的心里话,在教师节当天作为特别礼物送给老师们。当亲人们灿烂的笑脸,温馨的问候、热情的鼓励一一再现时,老师们是那样惊喜,他们感动了、落泪了、心门打开了。
  每年的新春团拜,我们盛情邀请家属来到外小这个大家庭,让他们一睹老师们的另一种风采,催生出一批批外小教师的家庭“Fans”。
  温馨的小家,融和成幸福的大家。现场那交融的真心,流淌的真情,魔力般地提升了外小教师多重角色的幸福指数。
家访——新生未进校门 老师先进家门
  领导班子年复一年的真情家访,学校一年年的新春团拜,感动了外小的每一位教师和家属,激励着老师们也将这份真情传递给了学生和家长。
  每年七月酷暑,一年级的新生还没进校门,外小的老师就走进了每一个新生的家门,老师的亲和、智慧与关爱就是孩子们入学前的第一课!一对连父母都经常弄混的双胞胎、却被我们的老师一口准确地喊出了他们的姓名;为了圆一个孩子希望爸爸来参加家长会的梦,老师多次打长途电话到深圳……惊喜、温暖、感动凝聚成亲情,在老师、学生、家长的心中传递。
  在外小,新生要家访,老生也要家访。家访已成为了外小的传统文化。
  今天,外小的家访还在不断超越着:
  内容在不断拓展——不仅关注学生的状态,还关注家庭的和谐;
  队伍在不断壮大——由正副班主任两人发展到科任、生活教师一起出行;形式也在不断创新——由逐家走访到组织小型家教沙龙。
  我校的家访已走上了一条规模发展之路。几年来,老师们家访累计过万户,足迹遍步武汉三镇及周边地区。我们的家访之路更远了,但和家长的心却更近了!从一定意义上说,家访的回归,是教育人性化的回归。
家长会——变“开会”为“约会”
  教育是双向互动的,既需要教师走进学生家庭,更需要家长走进学校。
  我们的家校约会本着“服务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引领家长享受教育幸福”的宗旨,一改传统家长会只关注孩子学业 单调枯燥的开会模式为轻松愉悦、激情飞扬的聚会,再到浓情蜜意的约会,经历了汇报式、论坛式、报告式、体验式、展演式,搭建了家校深情交融的平台,形成了外小独特的家校约会文化。
  约会当天,我们为孩子搭台、给家长支招、助大家成功。温暖温馨的教室,个性飞扬的孩子、兴高采烈的演绎,真情感人的互动,家长们笑着哭了,哭着笑了,由衷地感慨:“假如时间倒回去30年,我愿意做你们的学生,哪怕是班上最后的一名!”
  真爱、真诚、真心交融;
  温情、激情、亲情流淌。
  此时此刻,教育隐去了,淡化了,这不正是教育无痕无界的最高境界吗?!
  问君哪得乐如许,为有弥天真爱来!
  多年来,我们就是这样用真情铺路,用真爱凝聚,让学校真正成为了每个人精神和心灵的真家园。这个家用无比的勇气和坦荡面对每个家庭成员。
  在2007年湖北省行风民主评议中,我们首开先河,毅然向行评团公布了全校家长的电话,让行评员在三千多个电话号码中随机连线,现场访谈,倾听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令行评员震撼的是,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连线的每一位家长无不对外小赞不绝口。在场的每一个人无不由衷地感叹:“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这样流淌着幸福的教育!”
尾  声  
  “真切历练——唤起教师生命的‘真觉醒’”,“真心润泽——推动教育理想的‘真践行’”,“真情传递——营造唯真精神的‘真家园’”,这些从心里发出的、直打到心灵深处的、心心相印的活动 构筑成的“唯真文化”,铺就了外小真教育的幸福之路。
  蓦然回首,我们回归到教育的原点;
  教育唯真,我们践行着教育的本真。
  在这条洒满阳光的真教育路上,我们将继续上下求索! (武汉外小 黄敏)
6#
 楼主| 发表于 2012-4-3 06:16:50 | 只看该作者
  象牙塔外的冲击——高峰论坛校长谈校(二)
  创新型教师成长与发展策略研究
  黄 敏
  尊敬的专家、同仁:
  大家好!
  非常感谢人大附中、感谢刘彭芝校长,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国际交流的平台,让我们能与国内外众多专家同仁一起围绕教育的发展,共享经验、探讨问题、寻求对策、谋求发展!
  首先请允许我用三分钟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武汉外国语学校指的是我们的高中部,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指的是我们的初中部和小学部,我们是一所涵盖三个学段,近6000千余名师生的全日制寄宿学校。我们的初高中是在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下,于1964创建的全国首批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四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72位外交官,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身边都有外校学子的身影,比如说胡总书记的翻译费胜潮,同时,从这所学校先后走出了18位省市高考文理科状元。
  站在这个论坛上,我的身份比较特殊,08年我被任命为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两校的党委书记,在这之前,我一直担任小学部校长。小学部与初高中截然不同,不同之一:小学部98年创建,前身是一所倒闭的私立学校,2001年我临危受命来到这所风雨飘摇的学校,面对的是学生要转学、教师要调走、家长不满意的困境。不同之二,小学部起点低、底子薄,教师队伍当时平均年龄不到28岁,教师队伍由五类人员组成,除在职在册的正式教师外,人事代理、聘用、反聘、待岗实习的教师占到了总人数的65%。不同之三,当时作为小学部校长的我,除了所有校长面对的质量、安全、教师职业倦怠等压力外,我一无财经权、二无人事权,发展到今天,包括美加分校,学校已成为拥有四千余名师生的全日制寄宿小学。
  在低谷中崛起的外小,十年一路拼搏,和人大附中有着惊人的相似,现已成为老百姓追逐和向往的名校。中国教育报曾先后七次深度报道了外小“教育唯真,和美为家”的文化理念以及学校在新课改中研究成果。许多人慕名前来外小探秘,并问道你们敢于在湖北省行风评议中公开全校家长电话,任行评员现场连线家长,其底气从何而来;你们敢于在一天内向家长和社会公开144节课,其勇气从何而来;你们短短十年,从名不见经卷发展成为全国外语小学前三甲,其锐气从何而来。
  应该说,谈不上什么秘诀。我们的秘诀就是关注一个大写的人字,唤醒每个人生命的真觉醒,提升每个人多重角色的幸福指数,引发每个人自主发展的内在潜能,因此我们一直怀揣着教育的理想,坚守着“教育唯真”的信念,创造着属于我们自己的幸福教育生活。
  今天在这里,时间有限,我仅举一个案例,来与大家共同分享我们管理者的创新思考与实践。
  当下,面对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断裂,面对功利浮华与淡定坚守的博弈,如何帮助教师坚定教育理想、冲破职业倦怠、摒弃干扰诱惑、实现自我发展,我想这也是在座每位校长面临的困顿。
  面对外小发展的每一道关口,面对教育改革的每一处瓶颈,我们用团队的活动来取代刚性的要求,用个体的体验来取代生硬的说教,用丰富多彩的交互分享来取代枯燥单一的汇报总结。
  2010年1月19日,楚天都市报报道了一则新闻:汉正街一位五旬的搬运工,俗称“扁担”的“老加”刚运完一车大米,在板车上打了个盹,却再也没有醒来。这时,凭着教育人的敏感,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想要走近“扁担”,走近社会中的各行各业,让身居象牙塔的老师们去体验、感受不同职业的社会担当,从而获得教育审视的新视角。于是,“跳出教育看教育”——外小教师创新体验活动的方案就摆到了行政会的案头上。
  像以前每一次的体验活动一样,作为管理者,这次我们充分放权,把选择权、策划权、组织权等都下放到了年级组。通过:
  1、自主选择,合理定位
  2、自主策划,周密思考
  3、自主分工,全员参与
  年组内团队协作、集思广益,各显神通,六份有针对性、有操作性、有实效性的体验方案相继出台。一种对全新体验的期待感染着每个外小人。
  您可能要问,那你们管理者就放手不管了?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行政是分别蹲到各个年组,不是台前指挥,而是退到幕后指导;不是包办代替,而是辅助鼓励。比如,三百六十行,不同的年组,选择哪一种行业深入体验,作为管理者,就需要把握方向。我们结合学校面临的问题和困惑,特意选择了为生存打拼的扁担,选择了不仅为生存更为梦想而奋斗的蚁族,以及更高层次上肩负职业使命而勇于担当的警察、医生、记者,最后还选择了除了职业担当更有一份大爱情怀的山村教师。这条从生存到梦想再到大爱担当的体验线索传递的是学校的文化和理念,是作为管理者对教师的引领与期待,事实证明,在接下来的体验中,老师们的感悟和收获都大大超越了我们预期的设想。
  我蹲点的四年组,是去全国著名的商品批发市场汉正街体验“扁担”的生活。凌晨四点多,我们出发了。
  我们的这位体育老师说得很好,
  几元钱的伙食费,外加两元钱的房费,26个人蜗居在不到20平米的房子里,孱弱的双肩挑起千斤重担,这就是扁担的生活。这么苦,他们为什么能坚持,甚至白发苍苍,仍然不放下手中那根扁担呢?老师们在后来的体验中找到了答案。
  汪师傅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要把孩子送到学校享受好的教育,只要孩子能读上去,他就会一直把扁担扛下去。也许,扁担师傅没有多少文化、没有多大的梦想,但他们的孩子,就是他们全部的希望之所系。他们的孩子在哪里?就坐在我们的课堂上!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在做一份工作,更是在为千千万万像扁担师傅一样的父母圆梦。如果说扁担脊背上挑起的是一个家庭,那么我们教师挑起的就是一个个家庭的未来、一个民族的希望!而作为管理者,用教育的眼光提炼出“生活即教育”的意义,外小人跳出教育看教育,帮助教师拓展了生命的境界、收获到职业的幸福,这不仅是领导力的体现,更是创新教育的实践,是使命担当的彰显。
  在这里,我还想跟大家分享走近蚁族的体验。
  “大学毕业即失业,就业无望自创业”,这就是蚁族。武汉叫江蚁,咱们北京称京蚁。
  他们蜗居在城中村,在生存以上、生活以下的夹缝中打拼。他们焦虑、挫败、身陷困顿,却仍然不放弃对梦想的追逐。看着这群刚走出校门的孩子,老师们想到了自己的学生,由衷感慨:我们教孩子六年,却要关注孩子未来六十年。对蚁族的观察、认识和思考,使老师们增加了培养适应社会竞争的创新型人才的紧迫感和责任意识。
  此外,我们还体验了医生、记者、警察、山区教师的工作和生活。
  当我们的老师和医生一起抬着担架、抢救伤员、照顾病患,忙碌了一天,才发现自己来不及吃一口饭、喝一口水,有的老师甚至吐了好几次,大家深深地感受到医生对生命的那份敬畏,体会到这一职业穿梭于生死之间的凝重!
  当我们的老师们跟随110出警,目睹处理突发事件的迅捷,参与事故现场的调节,才体会干警维护社会稳定的艰辛与琐碎。
  当我们的老师随同电视台记者一起走街串巷,采访、撰稿、录制、编辑,从万千信息中获取蛛丝马迹后,才感受到媒体人对公众负责的不易。
  体验归来,和以前所有的活动一样,我们最后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活动分享会。六个年组,六场分享,相互交融,彼此影响,外小跳出教育看教育,看的是芸芸众生的生活相,观的是各行各业的奋斗史,在体验之中求人格,于比照之中树品德,就是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老师们深深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尊严与神圣,更体会到“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使命与担当。
  可以说,一次次教师创新体验活动,是我校培养创新型教师的成功举措,为充分调动教师潜能,挖掘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驱力,十年来,我们推开了一扇又一扇创新型教师的成长之窗,我们动真格的全员聘任,不给老师定终点,而是助其寻找新起点,不给老师呈现出 “负面清单”,而是为老师拟定 “规划蓝图”;我们的全员聘任,不是硝烟弥漫的竞争战场,而是关注教师幸福成长的大型磁场。
  如今,在外小,当您看到《焦点访谈》《讲述》《对话》等央视版沙龙在精彩上演,当您听到“陈一丹”“柳小丫”“雷岩松”在侃侃而谈、唇枪舌战,请您别惊讶,在学校提供的创新平台上,善于“抢抓机遇,彰显潜能”的外小教师个个都是内外兼修,一专多能。200多场反思分享会,碰撞的是教师潜心教育的智慧火花;160多场书香沙龙,弥漫的是教师入书、亲书、出书的惬意馨香;还有那特殊的节日里,三八妇女节“美丽女人、幸福一生”的魅力演绎,教师节“慈善拍卖活动”回馈社会、心怀大爱的真情传递,元旦六一牵手家属、感恩亲人的情意绵绵,外小正在积极构建一个持续创新的体系,营造一方培养创新人才的沃土。
  “我们也许无法做伟大的事情,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情怀来做事”,在不断的创新体验中,老师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被动心态改变了,取而代之的是“做更好的自己,让优秀成为习惯”的积极心态!
  您看,开学迎新——一项再普通不过的工作,老师们都会做到尽善尽美:用红丝带捆扎的新书,是传递对孩子的一份真情与祝福,为每个孩子准备的糖果,是对孩子们假期生活的奖励与赞扬,还有那一封封老师悄悄话、寄语卡……小小的一个新学期报到缴费工作,充满了老师的真诚与期待,无处不体现着外小人“做更好的自己,让优秀成为习惯”的工作状态。
  暖心家访,真爱传递——外小的家访,从“学生没进校门,老师先进家门”的新生家访,到“接新班即上门”的接班家访,从“直指问题、合谋对策”的“疗病”家访,到“赏识优点,规划发展”的期许家访,从逐个家访到“片区群访”,从只有班主任访到班科任、甚至生活教师一起访,我们100%的教师走进100%的学生家庭……到如今,我们走访了近万个家庭,写下了百万字家访手记,奔波却快乐着的老师们都说“家访的路更远了,与家长的心却更近了”。
  家校约会,喝彩成长——作为寄宿制学校,这十年来我们的家校约会不断创新,汇报式、论坛式、报告式、展演式、体验式……年级有不同,班班有特色。真情感人的互动、激情飞扬的演绎,坦陈真挚的对话,家长们笑着哭了,哭着笑了,由衷地感慨:“假如时间倒回去30年,我愿意做你们的学生,哪怕是班上最后的一名!”如今的家校约会已经形成了外小家长最期待的盛会。
  老师的改变,影响的是家长观念的改变、行为的调整。瞧,外小的家长可忙了。班级家委会中出谋献策、组织活动、乐此不疲;校级家委会上直谏管理、发扬民主、不辱使命;还有家长义工们,在学校各种全国、省市大型活动中频频亮相服务,被誉为金牌志愿者,创新在家校和谐共进中传递!
  管理的创新带来的是学校的迅猛发展,带来的是家长、教师的改变,最终成就的是学生的成长。无论是芭蕾舞团的一枝独秀,还是稚子交响乐团的非同凡响;无论是全国青少年创意大赛的技压群雄,还是人生远足,海外游学的成功访问,在多元创新的理念指导下,每个外小学子都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成长。
  外小十年一路走来,就是这样在创新生活中,变日常为超常,突破教师自我成长的瓶颈;在创新研究中,变独钻为共研,壮大教师专业发展的瓶身;在创新评价中,变竞争为共进,坚实教师综合素质提升的瓶底。
  因此,治校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教育,需要创新!这是教育发展的真谛。在追真创新的道路上,我们将继续执着前行,用教育的理想去实现理想的教育,共同追求 “年年春草绿,年年草不同”的教育境界。
  感谢各位的聆听,期待您批评指正,欢迎大家到白云黄鹤的故乡,莅临我校指导!(黄敏)
7#
 楼主| 发表于 2012-4-3 06:17:19 | 只看该作者
 沉潜务本真 享受大教育—论坛校长谈校(三)
  省教育厅“课内比教学 课外访万家”武汉外小汇报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
  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黄敏校长感谢省厅领导给予我们的这次学习的机会!省厅提出的“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主题和我们武汉市教育局近年着力打造的“两效”工程(高效课堂、有效德育)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开学不久,参加了省厅就这个主题召开的两次汇报工作会,深感领导们工作的专业、扎实与务本求真!这对我们本身就是一种影响和引领。下面,我就以“沉潜务本真,享受大教育”为题,汇报我们外小的做法。
  首先,请允许我用一点时间来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武汉外国语学校是我们的高中部,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是我们的初中部和小学部。我们是一所涵盖三个学段,近6000千名师生的全日制寄宿学校。我们的初高中是在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下,于1964创建的全国首批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四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72位外交官,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身边都有外校学子的身影,同时,从这所学校先后走出了21位省市高考文理科状元。
  小学部与初高中截然不同,不同有三:一、小学部是98年创建的,前身是武汉市政府要求市教育局接手并交外校接管的一所私立学校,2001年黄敏校长临危受命来到这里。二、小学部起点低、底子薄,教师队伍当时平均年龄不到28岁,由五类人员组成,除在职在册的正式教师外,人事代理、聘用、反聘、待岗实习的教师占到了全校总人数的65%。三、小学部校长除了所有校长面对的质量、安全、教师职业倦怠等压力外,还一无财经权、二无人事权。十年来,学校从生存、到发展,到现在的享受状态,我们认为是出于两方面原因:
  一是我们一直以来的“三个坚持”和“三个不动摇”:即以真教育?家文化为核心的主流价值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始终不变地关注人的成长不动摇;坚持对学校教育的一切问题保持敏锐的感受力、颠覆力及创造力不动摇;二是我们牢牢抓住“课内教学、课外走访”不放手,一做就是十年。十年来,我们也深深体会到:省厅提出的“比教学”、“访万家”的的确确是应该全身心地去做,可以充满智慧地去做,值得坚持不懈地去做的工程。下面今天,我就围绕“四新”,向大家做汇报我们时时主动,处处创意的工作。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 实中求新——沉潜务本比教学
  我们坚持全员参与。我们始终以课堂为主阵地,打造教师的专业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十年来,我们始终以高效课堂为目标,以“同课研究”为抓手,沉潜务本,实中求新。
  同课研究我们每学期一次,至今已举行了10年19届。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独立作战、同台竞赛”:同年级同学科教师提前一周独立备课,于同一天在各自班上顺次上同一节课,自己没上时不能听同组老师的课,并由专家、领导、学科带头人评定打分,结果作为老师当年全员聘任专业技能考核的平时成绩。这“四同”的过程,有效提升了每一位教师独立作战的能力。这是为了解决十年前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与全日制寄宿学校发展所需要的突出矛盾而产生的。
  第二阶段:资源共享、广采博纳:要求老师们团队合作,走班上课,分组展示,层层推进。这一阶段有效促进了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研究能力的提高。
  第三阶段:吸纳创新、回归个性。分四步进行:第一步,同题“研究”。定专题、定内容、定方案。第二步,同课“展示”;第三步,同组“反思”。;第四步,同台“赏析”。概言之,即是:赏精品、析精髓,奖团队。“同课研究”进入这个阶段后,教师之间“比”的意识淡出,取而代之的是亲切实在的教师教研生活的一种状态。大家共付辛劳,共享智慧,共同成长,人人都亲身感受到了校本教研的有滋有味。
  第四阶段:随机挑战、团队激荡:这是适应外小不断发展对教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而诞生的。具体做法是:以年级为团队,每个教师在当天上午随机抽签(抽教学内容、抽上课班级、抽上课顺序)。集体备课后,抽到1、2号的教师开始第一轮教学,教学后马上进行第一次团队课堂诊断、同步反思、调整策略,即“实践——反思——研究——重构”;第二天(有时是当天下午),由抽到3、4号的两位教师进行第二轮教学,直到每一位老师都展示完。
  通过这样的历练,教师的研究力、学习力、反思力、行动力都获得了极大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
  更可喜的是,“研究”已成为外小教师的生活常态,沉淀为学校特有的教研文化。
  ◆ 常中出新——恒久坚守访万家
  我们关注的是全程跟进。我们的家访2002年就启动了。当时是源于我们是全日制寄宿学校的现实。
  一是出于孩子住校,我们必须全面了解学生;二是为了纠正家长的一些错误认识,即认为孩子全寄宿了,就可以不管或少管,有的根本不会管;三是因为学生的教育往往“5+2小于5”,必须让家长教育与学校合拍。于是,我们进行了家访总动员。
  家访启动之初,老师们是持抵触情绪的。所以,我们经历了三个阶段:一、硬性要求、艰难破冰;二、回暖畅通、尝到甜头;三、乐在其中、创意层出。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1、访前:培训准备 规范行为 重申“三不”,不接受家长馈赠,不接受家长宴请,不托家长办私事。培训内容细致:包括确定家访线路、遵守家访礼仪,制定家访方案等。即进行访前详细备课。
  2、访中:分工协作 跟进记录 我们的家访类别很多,有“学生没进校门,老师先进家门”的新生家访,有“接新班即上门”的接班家访,有“直指问题、合谋对策”的“疗病”家访,有“赏识优点,规划发展”的期许家访,还有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主题活动的“亲子家访”等。整个家访过程全员参与,分工协作,每班配有摄像机、照相机,拍照、摄像、记录对话,上传博客、经营论坛各负其责,重点是抓住家访过程中让自己感动的瞬间写家访叙事。
  3、访后:团队分享 价值引领 家访结束后,我们必定组织召开家访沙龙。老师们通过讲述家访过程种来自于学生、家长、同伴们的让自己感动的故事,形成一个强大的学习“场”,情感“场”和交流场,相互激发,树立主流价值观,影响有影响的人,激励无限创意。
  我校规模最大的家访沙龙出现在“新生家长学堂第一课”中。我们不是直接硬性地要求家长怎么做,怎么与我们配合,而是寓教育于叙事之中,寓理念于活动之中。如我们每年一年级老师都会以沙龙形式,传递外小文化理念,让家长了解学校,信任老师,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工作。一场沙龙我们往往要经历四个小时,但家长们没有一个离开的,他们被牢牢吸引,深深震撼,会后纷纷在留言卡上强烈要求,以后不要限制参会的人数,希望父母双方甚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能来,感受外小文化,接受外小再教育。
  今年有很多例子,时间关系,不一一细说了。外小的家访已走上了一条规模发展之路。
  几年来,老师们家访累计过万户,足迹遍步武汉三镇及周边地区,如潜江、黄冈、黄石、孝感、宜昌、仙桃等,都留下了我们家访的足迹,与家长和及家庭建立起了牢固的亲情关系。
  家访已给我们带来了良好的教育生态。
  以上两方面,是我们根据现实需要做出来的。活动过程是动真格的全员参与,全程跟进;有滴水穿石的精神,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做就是十年。那么大家也许要问:你们老师压力这么大,工作这么繁重,教师的职业倦怠你们是如何突破的呢?
  我们采用的是中医疗法,综合调理,时时关注教师心态。我们用创新的人才观,用团队的活动来取代刚性的要求,用个体的体验来取代生硬的说教,用丰富多彩的交互分享来取代枯燥单一的汇报总结。
  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外小一项很特别的活动——跳出教育看教育。
  去年,楚天都市报报道了一则新闻:汉正街的一位“扁担”,刚运完一车大米,躺下休息就再也没有醒来。我们从这则新闻中敏锐地洞察到了一个难得的教育契机,策划了“跳出教育看教育”教师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寒假里,我们用一周的时间,六个年组的老师们去了六个地方,汉正街、公安局、医院、电视台、城中村、乡村学校,分别体验了六种职业:农民工、警察、医生、记者、蚁族及偏远地区教师的生活。
  体验归来的分享会上,老师们以各种形式畅谈了他们的体验收获。体验了“扁担”生活的一位老师深深感叹道:如果扁担脊背上挑起的是一个家庭,那么我们教师挑起的就是一个个家庭的未来!
  体验了蚁族打工生活的老师们由衷感慨:我们教孩子六年,要关注孩子未来六十年!
  而跟着医生忙碌了一天后的老师们,深深地感受到医生对生命的那份敬畏,体会到这一职业穿梭于生死之间的那份凝重!
  当我们的老师们跟随110出警,目睹处理突发事件的迅捷,参与事故现场的调节,才体会公安干警们维护社会稳定的艰辛与琐碎。
  随同电视台记者一起走街串巷,采访、撰稿、录制、编辑出访的老师,从万千信息中获取蛛丝马迹后,才感受到媒体人对公众负责的不易。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全体教师通过看芸芸众生的生活相,探各行各业的奋斗史,品不同人群的苦与乐,在震撼中,重新领悟了教师职业的价值及意义,更懂珍惜与感恩,增强了教育人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跳出教育看教育”社会实践,成了我们外小教师传统的寒暑假作业。
  ◆ 恒中创新——全员聘任添动力
  除了这些活动的创新,其实我们最有力的保障,最直接的动力,应该归功于我们一年一度动真格的全员聘任。
  每年七月的第二周,学生放假后,是全校教师全员聘任周。我们的全员聘任在恒长中创新,在恒久中深入。
  我们全员聘任最初的考核内容为四个现场:现场撰写论文、设计学科案例、现场年度综合述职和百题抽签答辩,后来经历了个人绝活演练、合作能力彰显、研究成果展示过程,现在发展为五大内容,五大机制、六维评价。
  五大内容是:“现场述职秀个人魅力”、“现场备课、说课展专业能力”、“现场千字文显研究力”、“现场提问现思考力”、“现场答辩聚执行力”。这五大内容贯穿一个主题:做更好的自己,让优秀成为习惯。考核时采用个人与团队相结合两种形式,呈现出三大亮点:一是将考核过程变成教师参与管理、交流培训的过程,一举多得。二是在自选岗位,逐层互选、互评互聘的过程中,凝聚团队力量,为教师做人、做事导航。三是教师既是运动员 又是裁判员——竟聘结果由大家相互说了算,让全员聘任成为挖掘老师潜力的演练场、竞技场和分享场。
  五大机制是:全员参与机制、有效导向机制、科学评价机制(德、能、勤、绩样样考,重在平时效果好。平时工作占70%,现场考核占30%)有力制约机制(分层聘,相互选)优化分配机制(定岗定薪、绩优薪优、量化考核)。
  六维评价是:领导称心、专家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喜欢、同伴佩服、自我认同
  今年全员聘任后,有7位老师进行了转岗,四位聘用老师离开,一人调离。
  我们动真格的全员聘任带给老师们的竞争压力,激发了教师的潜能、激活了团队的斗志,激励教师不断追求“做最好的自己”,成为了学校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 爱中更新——三节一日享幸福
  “守住宁静的心家,经营温馨的小家,融进和谐的大家,奉献伟大的国家”是我们“家文化”追求的目标。我们多年坚持“三节一日”活动:教师节慰问教师——领导走访教师家庭;儿童节快乐孩子——将老师的孩子接到学校过六一;春节团抚慰家属——把老师的另一半请来聚餐;教师生日感恩父母——将感恩送到父母手中。
  就拿教师节来说,外小教师每年教师节过得特别有意义。如有乘坐游轮观武汉,感受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有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在节日当天义拍义卖,将所得都捐赠给白血病患者;有特级教师江滩“义诊”义教,惠泽江城……今年外小全体教师走进军营(上甘岭特功八连),体验无疆大爱,感受各自职业的职责使命……我们的节日内容和形式不断更新。刚刚过去的教师节正好和中秋节连在一起,在颁奖大会上,我们两节同庆,将写有祝福的纸条消毒后藏在月饼里,送给每位老师一份惊喜,让每位老师品尝月饼的甜蜜和真心的祝福中,体验学校的爱长在,爱常新。
  实中求新,常中出新,恒中创新,爱中更新——体现的是主动,是专业,是追求,更是使命与担当,是信念与理想。我们实中求新、常中出新,让教师从专业中寻找到尊严感,从付出中享受到幸福感;我们爱中更新、恒中创新,让教师从魅力中体验到尊贵感,从关爱中增添对事业的归宿感。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唤醒了教师生命的真觉醒,提升了教师多重角色的真幸福,发掘了教师自主成长的真潜能,才能共同去体验——原来,教育是用来享受的!
  谢谢大家!
  (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
8#
 楼主| 发表于 2012-4-3 06:18:04 | 只看该作者
  跨洋携手 教育添翼-高峰论坛校长谈校(四)
  武汉市优秀外籍教师表彰大会暨外籍师生汉语培训开班仪式
  校长致辞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ladys and gentleman:早上好!
  孔子有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迎来了各位嘉宾的莅临。首先,请我允许代表武汉外国语学校党委对各位远朋近友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welcome to our school。同时,也真诚感谢各级领导的厚爱与信任,让我们有机会为大家提供服务,希望太子湖畔能给您留下美好的记忆。Have a good time
  古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武汉外国语学校是于1964年创建的全国首批七所外国语学校之一。虽然建校不到半个世纪,但它的诞生寄托着周恩来、陈毅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它的发展承载着荆楚江城人民的殷切期望,它的辉煌凝聚了外校人“勇立潮头 敢为人先”的奋斗与拼搏,它的成长历程中更清晰可见众多外籍教师辛勤耕耘的足迹。如今,外校的学子遍布世界各个角落,他们凭借优秀的品德、杰出的能力、厚实的语言基础在各个领域中脱颖而出,成为连接中外友谊的使者。
  在外校这个大家庭中,小学部最为年轻,建校十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立足民族,放眼世界,胸怀未来”的办学方略,抢抓机遇,沉潜内涵,用愿景工程、研径工程、浸润工程、暖心工程(课件)等四项工程提升教师的专业和人文素养,为学生从这里走向世界和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我们在合作中融合共进
  作为外语特色学校,我们一直致力于推进国际合作和交流。2010年我校作为湖北省唯一一所小学跻身全国首批二十所孔子课堂行列,并荣获孔子学堂先锋校的殊荣。在全美中文大会上,我们与美国先锋中英双语学校结为姊妹校,其后两校师生五次互访交流,同学共研,双方拓展了教育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更缔结下深厚的友谊。
  同时,作为中美校长“影子”计划成员校,美国俄亥俄州学监麦克到我校进行了为期整整一周的深度考察,他走进课堂、走进社团、走进学生家庭,充分感受外小的魅力与外小师生的幸福教育生活。在异域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外小师生洋溢热情的自信、流利地道的英语、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谐美好的家校关系,无不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临走时麦克激动地写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感言,他说,外小教师的良好素质以及这所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每个外小孩子身上一览无遗。此次交流,让他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更使他对中国小学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
  因为对基础教育及国际合作的突出贡献,2011年4月12日,我校作为中国基础教育界的代表远赴美国华盛顿,应邀出席由国务委员刘延东与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共同主持的第二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会议,为中美基础教育的合作与交流再添佳话。 而就在三天前,我校再次作为湖北省唯一的代表受邀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三十周年大会,会上,刘延东部长对教育对外开放所取得的成绩高度认可,这对我们一所普通小学而言是莫大的鼓励。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交流中传播影响
  外小十年的迅速崛起,为我们赢得了更多更高的学习交流的机会。
  自2002年以来,我们接待各国访问及交流代表团达千余人次。我们把每一次的接待交流都看作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大好契机。
  一走进外小这个花园城堡式的校园,独具中国风的景观、抬头可见的万国旗、巧妙设计的世界遗迹、欧式的教室窗台花,总让我们的外国朋友流连忘返,他们从每一处细节的装饰中读懂了外小融合中西文化的良苦用心。
  除了参观,我们还让外国同行走进教室感受中国小学教育的魅力,让外国学生坐在课堂学习中国文化的精萃,他们学写汉字、学做中国结、包饺子……在这些独具匠心的交流互动中,不同的文化被潜移默化的浸润,世界的距离仿佛在这一所学校里被缩小。
  除了请进来感受,我们还积极走出去,做中华文化的传播大使。瞧,德中同行的艺术交流中有我校美术社团精彩的亮相,我们学生的画作甚至被外国友人高价竞拍收藏;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绚丽舞台上,我们平均年龄只有九岁的稚子交响乐团震撼全场,受到各国驻奥大使的啧啧赞赏。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在游学中厚积薄发
  依托外国语学校的国际性优势,我们构建了独具外小特色的校本课程——“人生远足”,旨在通过异域游学,开阔学生视野,感受多元文化,收获触及心灵的生命感悟。几年来,已有五十余名老师和近千名学生走出国门,足迹遍布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新加坡。
  每一次“人生远足”,我们功在课前。从出游前英语口语的集训、西方礼仪的培训、异域民俗文化的讲训到签证空隙的北大、清华励志游,从每一天游历日记的撰写整理到每一次游历博客的更新传递,从每一本游学画册的精美出版到每一位游学学生的成长跟踪,我们把“人生远足”每个环节的教育影响最大化,真正实现历练自信,磨砺意志,丰富素养,优化品德的育人目标。
  在海外,我们的人生远足引来了各大媒体的追捧。美国《时代周刊》就曾发表这样的评述:外小学生彰显的个性,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小学生的未来,看到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效与魅力!
  德不孤,有邻助!
  在国际化、特色化的办学之路上,外小不会忘记各级领导提供的机遇与平台,不会忘记每一位走进外小的外国友人留下的智慧与激情,不会忘记每一位站在外小讲台上的外籍教师的奉献与汗水,为了教育这个属于不同肤色民族的同样的梦想,我们将不懈努力,为地球村更美好的未来贡献外小的力量。
  谢谢!thank you!
  (中国教育新闻网湖北频道) 
9#
 楼主| 发表于 2012-4-3 06:18:46 | 只看该作者
  用心迎新好温馨—“常”中出新的常规(一)
  8月29日,寂静已久的武汉实验外小迎来了一拨拨学生和家长们。今天是外小新学期的报到日。
  整洁一新的教室里,正副班主任老师身着统一的职业装,在迎接前来报到的学生和陪同的家长们。
  “欢迎回家!”
  “新学期、新起点、新气象”
  “扬帆起航,快乐出发!”
  “风正一帆悬,起航正当时!”
  ……
  各个年级各个教室前面的黑板上,都写着热情励志的话语;各年级各班都有各自的班级文化,教室的布置处处洋溢出文化的气息。从天花板到墙壁到地面,纤尘不染;洗得一新的蓝色课桌上,整齐地摆放着用红丝带捆扎好的新课本。除了这些常规的迎新工作外,每个年级、每个班都有各自的迎新亮点。
  二年级每个班,孩子们一边报道,一边在课桌抽屉里铺上了洁净的报纸——整洁有序的良好习惯,从报道时就开始!二(1)班尤有特色,一走进去,满室竟荷叶摇摇,荷香四溢。每个孩子都拿着一支莲蓬,开心无比。原来这是一个家长一大早去采来的。“希望你像莲蓬一样,蓬蓬勃勃,欣欣向荣!”班主任石星星老师每见到一个孩子,都送上一句祝福、鼓励。
  三年级的孩子,报道后每人都领取了一张精美的卡片。有的现场写上新学期希望,有的带回家,想好了、写好了再带回学校,家长还要在上面留下寄语——一张小小的希望卡,让每个孩子在新学期都有新目标,新开始。
  瞧,四年级的孩子,每个人嘴中都含着一根鲜艳的棒棒糖,甜蜜蜜地笑开了花。“希望孩子们生活七彩阳光,学习棒上加棒!”年级组长邹玮老师一语道出了老师们的心声。
  “我班的家长都把新班当新家,亲自参与教室环境布置,还带来了衣物消毒液、洗手液等生活用品。上一届的班主任周佳老师和家长们的关系处得非常好。我非常感谢她,非常感谢家委会!”四(4)班新接班的班主任詹丽老师对家长们和前任班主任充满了真心的感激。
  “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一支崭新的新钢笔,包装盒背面贴着五年级全体老师对孩子们新学期的希望。五(1)班班主任陈晓凤老师最“扎实”,她现场抽查孩子们要求在假期背诵的《小学生必备古诗词》中的篇目,背诵过关者当场奖励这支新钢笔,没过关者,对不起,过关了再来拿——高年级了,要为孩子的写作大量积累了。
  六年级准毕业班的孩子们,每个人都收到了一封信——这是黄敏校长致毕业生的一封信。粉红色的信纸,充满激励期待的话语,让孩子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已经是毕业班的学生了,要树立目标,担起责任,增添前行的动力。
  一个年级一道风景。外小的迎新好用心,让人感觉好温馨。(中国教育新闻网湖北频道 邹桃姣)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4-3 06:19:24 | 只看该作者
 武汉外小家访记—“常”中出新的常规(二)  编者:
  新学期,换老师,这在学校可能是一项常规工作,却会引发家长们心中一阵不小的“地震”,尤其是那些特别认可、欣赏原班老师的家长们。这给那些接班老师带来了不小的麻烦。怎样尽快走进家长心中,赢得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看看武汉外小这些接班老师的做法吧!
  “我们依然在地球上”
  刘亚琼 罗艺 吕琳
  今年这个暑假对我来说是一个反思、学习的暑假。来外小3年了,我一直在对我这三年的工作进行反思回顾,好更好地面对以后的工作。
  当我得知我即将接手的新班——三(3)班原来的语、数、外三位老师全部都换了的时候,不由得隐隐担心,有一种沉重的压力。因为这个班我很清楚,是全校唯一一个由数学老师担任班主任的班级,这几年来,换老师也比别班要频繁一些,这个班的家长对换老师特别敏感。所以,我一听到这个消息,就开始构思,如何减少家长和孩子面临换老师的阵痛。
  我开始着手充分准备。一接手,我就带着数学老师罗艺、英语老师吕琳一起去原来的几位老师那里领取班级的一些资料,并了解情况。我还特别委托张旸老师把班级的全家福一一对应写上名字。在假期中,我几乎天天观察孩子的模样。还请张旸老师一一介绍班级的情况和一些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然后,我们三位老师认真研究了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心理身体状况,进行了周密的思考,全面计划了下学期的工作。我们精心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目的在于加快了解孩子,了解家长的期望。随后,我们按片区和家长约会,汉口片区的地点定在武汉市教育局。
  聚会那一天,我忐忑不安地走进了武汉教育局。会议室里,场面格外严肃。家长之间没有什么寒暄,对老师的到来也没有什么热情。在燥热与沉闷中,我和伙伴们默默地坐下。我们拿出准备好的问卷,一一发给学生家长。会场更加沉闷了,家长们都在认真地但并不平静地填写着这一份问卷调查表。在一边等人一边填写问卷中,我心里在琢磨,如何调整今天这样沉闷的氛围。
  问卷很快填写完毕,我首先把发言权交给了家委会会长。会长讲明了座谈的目的,然后把话筒又交给了我们。尽管有响亮的掌声,但是现场依然没有融洽的氛围,挑衅的目光不时射向我。我们也非常坦然地迎接着家长们的目光。因为我们已经做好的充分的准备,包括对家长有这种现象的理解。
  “各位家长,今天是一场没有主角的座谈会,我们的主角——孩子们,今天都不在现场,但是我们是为了孩子们而来。”说到孩子,家长们凝重的表情似乎有一丝放松,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全班孩子的全家福,出示给家长看,一边深情地讲述,“当张旸老师把这一张全家福交给我的时候,张老师说,这个班交给你我就放心了。张老师的话,鼓励了我,因为张旸老师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班主任,能得到她的信赖我觉得非常欣慰。我深知,我接过的是孩子未来的责任,是您家庭的未来。我不时拿出照片,对照名字,端详着孩子的模样,揣摩孩子的性格……”当我说到这些的时候,我发现家长们的脸上有一丝感动,我其实是通过张老师的口传递给他们信息:我值得信赖,尽管还未谋面,我已经把孩子装在心中,有哪一个家长会拒绝你去爱他的孩子呢?我看到现场气氛有所缓和,开玩笑说:“各位家长可以不信赖我们,但是你们一定要相信外校,相信黄校长,黄校长会把每个班的孩子放在心中,会安排最合适的人选……”家长们都笑了,现场的氛围顿时改变了很多。我马上介绍了我们团队的组合优势:“有男老师加盟,这在小学非常难得;我们都从事过6年级教学……”,我也很实在而真诚把我的同伴们推到了家长的面前。
  我的两位同伴自信大方的介绍自己,真诚地向家长表达自己的心声,深入浅出地分析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游刃有余地讲述自己对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在场的家长频频点头。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而我也对我三年级如何开展班主任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划,习惯教育要领先,心理教育紧相随,活动教育树信心,家长们脸上的疑云一层层消失,我心中的石头也一点点落下。
  最后进入自由发言的时刻,各位家长踊跃发言。一位男家长抢过话筒说:“今天我来的时候是带着满腹的疑问而来,现在就只有一个问题:你们三位老师是不是要一直教毕业?” “如果家长满意,学校信任,我们3位老师会一直教到毕业。”全场一片掌声。我认为这掌声是对我们的鼓励和信任。
  这位家长也非常坦诚地讲述了这样一段话:“当我们全家得知要换老师的消息时,我们感觉进入了另外一个星球,对我们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噩耗。但是今天听了3位老师的讲话,我们感觉依然在地球上。”家长的这一番话把全场逗乐了,家长们的话匣子也打开了。家长们真诚地讲述自己的心里话,讲述孩子成长的困惑,不知不觉,我们3位老师也被家长们分成了几小堆,个个脸上都挂着微笑,都一致表示要回去给孩子们讲述他们的新老师,让孩子们充满期待。
  约会近3小时,不觉已黄昏,可现场的气氛依旧热烈,一位家长担心老师太辛苦,幽默地说:“求求家长们,放老师走吧!”我也很顽皮地对我们的同伴说 :“我们3位老师也放家长们走吧!”会议在沉默中开始,在欢笑中结束……马上就有很多家长纷纷要求送我们回家,我们都一一拒绝。因为实在不好意思麻烦家长。这时,一位家长说顺道去汉阳办事,理所当然的要吕琳老师上了他的车,至于这位家长是不是真的去汉阳办事,只有他自己知道了!
  一支麦芽棒棒糖
  廖显凤
  这群刚度过一年级适应期的孩子,在升入二年级时换了我这个新班主任、新语文老师,当家长们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由家委会出面,向学校提出了质疑:为什么换老师?孩子能适应吗?……
  为了消除家长的疑虑,营造互相信任的教育氛围,更为了缩短和我的磨合期,暑假一开始,我就走进了每一名孩子的家庭。
  第一次见面很重要,我面对的是七八岁的孩子,准备一份小小的见面礼聊表心意更能走进孩子心灵。于是,带上精心准备的不伤牙的进口黑糖麦芽棒棒糖,我们敲开了孩子的家门。
  走进去,抱抱孩子,拉拉小手,将亲切与关爱溢于言表。坐下来,欣赏孩子作业,由衷赞叹孩子的点滴成就,一下拉近了师生距离。孩子就是孩子,美食当前,笑容更灿烂;孩子就是孩子,他能本能地判断,眼前的这位妈妈老师是真心的喜欢他……再和孩子、和妈妈来个亲密合影,照片中的其乐融融见证了我们友谊的缔结。
  一圈家访过来,收到不少家长的短信:廖老师,我家孩子本是慢热型的,但看他今天的表现,我就感觉到他是那样迅速的喜欢上了你。原本担心孩子不适应,看来,不适应的只是我们家长自己……功夫不会白费,这种不在孩子心中留下情感空白期的家访正当时。尽管累些、苦些,这真情的收获却让人心中如饮甘霖。
  小小一支糖,一份见面礼,拉近了我和孩子的距离。是啊,家访时,给孩子一点看得见的关爱,给孩子一点感受得到的亲切,就能快速消除孩子对新老师的陌生和恐惧。
  活动的力量无穷大
  刘彬
  为了让刚刚加入我们“小雏鹰成长学园”的两位新老师,尽快走进每个家庭,走近每个孩子;也为了让我们的家长尽快认识、了解、认同新老师,我们在进行了“个别式”家访后,又策划了几场家校活动,这里仅说其一。
  8月14日清晨8:00,立秋后的早晨还略有些凉爽。家住吴家山的英语张老师,住王家湾的数学李老师,如约和昨晚就在我家就寝的黄莉老师和我,在金色港湾会合,赶去武昌赴“走进省博,浸润楚文化”家校活动之约。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湖北省博物馆。一下车,眼睛尖的小楚大老远就扑向我们,亲昵地喊道:“刘老师,黄老师!”这下,武昌片的家长、孩子们就都围过来了。
  “一——二——三,武昌片的小宝贝儿们到我这里集合!”片长张凯浩妈妈发出了集合令,俨然一个校外辅导员。看来,这一年来我们小雏鹰成长学园的每一项家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收获多多,快乐多多,而且还培养了一批“能干”片长。“我们今天先参观博物馆,接着照集体照,然后到如意轩座谈……”
  孩子们虽然把队站好了,但因为好久没见面,控制不住地和前后左右叽叽喳喳讲个不停。看来,只有我这个“主任”出马才行。
  “嘘——,今天我们武昌片的参观活动马上就要拉开序幕,老师给大家提出三个要求:第一,参观时要和小伙伴手牵手;第二,参观时有问题请讲悄悄话;第三,不能随意触摸、损坏博物馆里的参展物品。能做到的小雏鹰,就能评为片区活动文明小雏鹰!能做到吗?”
  “能——”小家伙们个个摩拳擦掌,刚才的叽叽喳喳顿时销声匿迹。
  “小朋友们好,欢迎大家来到省博参观。我是你们今天的讲解员,我姓胡,大家叫我胡老师就可以了。”一走上省博台阶,一阵若洪钟的声音传来,一位瘦瘦高高的老者,面前挂着一个名牌,写着“义务讲解员”几个字。咦,省博还有讲解员,还是义务的!带着儿子来了好几次省博,都是自由参观,只能凭着自己点滴的历史记忆给孩子讲解,这下孩子们一定能安静地、快乐地参与我们今天的活动了。
  杜涵妈妈给我介绍:“这位胡老师是这里的最棒的义务讲解员,周一到周五在一家大型企业当高层管理人员,周六和周日就到省博来做义务讲解。”啊,这不就是香港电视剧中的义工嘛,就在我们身边,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敬重。杜妈妈接着说,“现在,暑假里,省博面对全市召收三年级的孩子进行义务培训,通过考核,挑选省博小小义务讲解员。”“真的?那我们的孩子们都可以报名啊?”我有些喜出望外,要知道这是由书本延伸到社会的绝好机会,既可以让孩子了解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在孩子心里种下了“我为人人”的社会服务意识。这可谓一举多得呀!
  胡老师指着大厅墙上的最大的一幅木雕,问道:“孩子们,你们看,这上面的金色大字是什么字?”
  “是水字。”刚刚接受过义务讲解员培训的杜涵得意洋洋地答道。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没想到昨天还是好胜易斗的小调皮,经过一个短短的活动培训,今天就是不一样。话音刚落,大家把目光都投向了他,眼里充满了惊讶和难以置信。惊讶的是这么难的字他是怎么认识的?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小调皮怎么变化这么快?身旁的小雏鹰也向小杜涵投去敬佩的一瞥。我想,今天的活动不仅让孩子收获知识,更是让他们从同伴身上发现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活动无需教师多话,就让生生影响,生生教育。
  “对,这是个水字。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我们的故乡水资源丰富,源远流长的长江,水质纯净的东湖……”胡老师饱含深情的介绍,深深吸引了这些乳臭未干的小宝贝儿。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绝难相信这些平日里孩子们不太感兴趣、也搞不懂的老古董,今天他们却听得津津有味。
  “请大家跟我一起走进战国时期兵器馆,在我们眼前的这柄寒光闪闪的宝剑就是越王勾践剑,它可以削铁如泥,拿一根洗头发丝放到刃上,吹口气发丝就断了。这里还有越王勾践剑爷爷……”
  伴随着胡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在胡爷爷富有童趣地讲述中,孩子们睁大了眼睛凝望,眼神中充满了求知。我分明看到了“楚文化”的火种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闪耀,更看到孩子们心中将燃起热爱自己家乡,热爱自己祖国的火焰。这位年近半百的胡老师利用双休来做义工,他就是传播这浓浓的楚文化的使者吧!
  这边孩子们听得入了神,那边只见鹰爸鹰妈们三个一群,五个一围,早就和张老师、李老师聊得热火朝天,副班黄莉也在忙着给孩子们和老师们拍照。看到家长朋友和两位新老师和谐的沟通,愉快轻松的交流,出发前的担忧在这一刻已经烟消云散。接下来的座谈会在这样沟通的前提下,更加高效,同时彻底让家长们接纳和认同了两位新老师。
  活动结束后,我也陷入了深深地思考中。看似平常的一次家校活动,不仅带孩子走进省博,在幼小的心灵里种下热爱“楚文化”的种子,而且让家长看到孩子之间的差异,看到家庭教育之间的差异,更让教育的途径由师者教育转向生生教育,家庭影响家庭的教育。这就是活动的力量,这就是为师之幸啊!
  小鲤鱼跳龙门
  王 娟
  “我有通关卡了!我有通关卡了!”
  “王老师,我很喜欢和大家一起住呢!”
  “妈妈,开学你不要再送给我了,我要自己坐校车。”
  听着孩子们叽叽喳喳地憧憬着新学期的住读生活,你一定不会相信,一年前他们还是一群在外小走读的特殊学生吧!
  众所周知,武汉实验外小是一所全日制住宿学校,但一(6)班却是个走读实验班,这个班集中了担心孩子无法适应住读环境家庭的孩子。一年后,我们发现走读的孩子,其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良好的作息生活习惯、自强自立的优良品质等与住读的孩子相比,差距日益显现。经过研讨讨论,学校决定“改制”——把这个班由走读改回住读。
  “改”字好说,实施起来却不容易。因为实验班这些孩子的家长,为了方便孩子走读,有的在学校附近购了房,有的专门买了车,有的在周边租着房,租金一交就是六年。现在让他们放手让孩子住读,不能接受呀!怎么办呢?“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要让家长把孩子放心地交给学校,我们必须付出行动!于是,我们正副班主任顶酷暑,冒烈日,走进了一个又一个的家庭。
  家访的前期工作是了解家长的想法,以便真正解决他们的顾虑。我们一次次的电话联系家委会,让家长影响家长;一条条短信发给那些最不放心孩子的家长,以真心换得信赖;一封封真情的告家长书传递着我们对家长的感谢和期望;而分片的家校之约更为我们和家长架起了一座充分交流的平台。就这样,一份关心、一丝体谅、一个短信、一点帮助,一份信心,一点期望,细细传递着我们的关怀、激励和爱,慢慢消解着家长的顾虑。
  要想让家长认同“改制”,关键在于学生适应。为了激发孩子住读的兴趣,早在上学期末,我们就有预谋的发起了“小鲤鱼跳龙门”自主体验夏令营活动。7月2号到7月5号,为期三天的夏令营活动,让孩子们充分地体验了一回集体生活的乐趣。于是,假期家访时,我像报喜鸟似的,将一份份《小鲤鱼通关卡》送到了孩子们的手里。“亲爱的小鲤鱼们,在“小鲤鱼跳龙门”一(6)班自主体验夏令营活动中,你努力锻炼自我,顺利地通过考验,成为了一名优秀营员。特发此证,以资鼓励。同时,恭喜你晋级闯入下一关!你将顺利成为外小的一名住读生。进入下一关你得具备:1、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2、良好的作息生活习惯。3、自强自立的优良品质。希望我们的小鲤鱼面对新的挑战,不怕困难、不怕险阻,勇往直前!”这样的一份通关卡,让走读变住读成了一项充满挑战的游戏活动。孩子们都小心翼翼地捧在手里。小小年纪的他们,此时真像那跳龙门的鱼儿,对能够住读兴奋不已,于是就有了开篇的那一幕。看到孩子们那么愿意和期待住校,家长那颗忐忑的心也放下了。
  中国教育新闻网湖北频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7 12:27 , Processed in 0.10837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