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位教师眼中的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4 10:51: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位教师眼中的校园文化与大学精神
来源:上外校报 作者:查明建 发布时间:2009-06-22

校园文化是全校师生共同创造的有自身独特品格的文化形态总和。校园文化的外在形态,是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而其本质内涵,则是活动背后所体现的大学精神,是全体师生、学校各部门人员所表现出的人文素质、精神风貌和人文情怀。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是人文积淀和文化品格的象征,是一所大学精神风貌和内在品质的体现。有什么样的大学理念,有什么样的大学人文精神,有什么样的大学人文品格追求,就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
优秀的校园文化有一种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它将自身独特的文化底蕴和进取意识相融合,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学校的追求目标和大学理念,播散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师生自觉地对学校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激励师生不断进取,不断超越。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文化代表着一所大学竞争的软实力。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在以自觉或不自觉的方式,进入到校园文化建构当中,成为校园文化内涵的建构者和外在文化形象的形塑者。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学生的事,更是教职员工的事;不是个别部门的事,而是学校所有部门的事。对校园文化的消极无为,是对已有的校园文化积淀的减损;无动于衷、漠然以对,是对校园文化精神的耗散。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我们就会有一种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意识,而成为校园文化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努力将自己所学贡献于校园文化建设中。
我们上外的校训“格高志远、学贯中外”,将做人和治学紧密结合了起来,体现了上外人的国际化视野、文化担当和人文品格追求,体现了一所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人才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的人才观和精英意识,体现了学校对我们师生的期许和寄望。
“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让人感奋。就我本人来说,还远远没达到“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要求,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我是比较文学专业教师。我认为,比较文学特别有利于外语院校发挥自身在外国语言文学、外国文化方面之特长,而又可补足外语院校在中国文学、文化上之不足,有助于学生扩大人文视野,健全人文知识结构,提升人文修养,培养人文精神。因此,对我来说,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出一份力,是责无旁贷的义务。
我为全校研究生开设了 “比较文学概论”选修课,为本科生开设了“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通识教育课。在课堂教学中,我比较注重结合授课内容,阐发文学与人生、文学与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人文品格的追求和对大学人文精神的认同。
比如我在讲解中外文学中“苦难”主题时,会引用英国哲学家罗素的名言:“有三种单纯而无比强烈的激情,一直支配着我的生活: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的巨大悲悯。”对人间苦难的体认,对弱势群体的同情,是人文情怀中最基本的内容。
在讲中外散文时,我会提到香港著名散文家董桥先生对自己的评价:“我扎扎实实地用功了几十年,我正正直直地生活了几十年,我计计较较衡量了每个文字,我没有辜负签上我名字的每一篇文章。”由此,让学生感受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敬业,做好自己应做的每件事,就是一种美,就是知识分子人文品格的一种体现。
讲到文学作品中“人文情怀”时,我常引用作家汪曾祺先生的一段话。汪曾祺先生是西南联大的学生。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先生认为,大学教育首先应培养和塑造健全的人格、意志品质,提出:“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致,则应在通而不在专。”西南联大著名教授吴宓先生坚信:“The Pursuit of perfection, then is the pursuit of sweetness and light.”(“对完美的追求,就是追求美好和光明。”)在这样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中,汪曾祺先生奠定了他一生的人文品格。尽管他一生坎坷曲折,但心中美好的情怀不曾泯灭,执着于对美好的追求。汪曾祺先生晚年曾说:“人总要把自己生命的精华都调动起来,倾力一搏,像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自己的剑里,这,才叫活着。”他还说:“一个人,总应该用自己的工作,使这个世界更美好一些,给这个世界增加一点好东西。在任何逆境之中也不能丧失对于生活带有抒情意味的情趣,不能丧失对于生活的爱。”正因有这样的人文情怀,汪曾祺先生的内心世界才这样晶莹美好,才会创作出人文情怀浓厚、空灵秀逸的文学作品。从汪曾祺先生的身上,同学们感受到做人与做事的关系,精神品格和心灵境界决定了事业和人生的气象。
我感到欣慰的是,比较文学课程,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中外文学、文化的了解,同时,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人文精神有了新的认识和体认,并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定位和追求目标。
我们正处在文化转型期,当下社会,在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不少人却丧失了理想,迷失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丧失了对更高层次人生境界的追求,人文精神低迷,拜金主义盛行,这种社会风气也渗透到大学校园,大学生中读书功利化、实用化的现象严重。知识面狭窄,目光短浅,缺乏远大人生抱负。人生境界徘徊于较低层次的物质欲望追求,而缺乏更高的人生追求。
面对当下人文精神稀薄、物质欲望弥腾的境况,知识分子该如何定位自己的人生价值坐标?如何确立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处?应有怎样的人文情怀?曹校长有言:语言的精髓是文化。学语言的目的是沟通交流,文化上的交流。作为上外的学生,除了专业学习、拥有外语特长之外,还应该读哪些书,并将人文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人文修养,从而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确立最能发挥自己潜能的人生坐标?有感于同学们的诸多疑惑,我在松江校区作了“西南联大与大学人文精神”、“人文修养与人文境界”讲座。结合我校“格高志远、学贯中外”的校训,阐述大学人文精神,倡导多读人文经典,扩大人文视野,培养人文情怀,提升人生境界,从而调动自己的生命精华,优化社会风气,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精英人才。
无论是为团委、学生会开展的“新生书架”活动推荐和编制人文经典书目,还是担任我校辩论队教练,训练、指导辩手参加中央电视台“蓝带杯”全国大学生赛和上海教育电视台全国名校大学生辩论赛,担任上外首届“校长读书奖”评委,或者为读书沙龙活动担任顾问,为学生去海外留学写推荐信,等等,我都是全力以赴。虽然花费了我不少时间和精力,但我觉得值得。我的一点帮助,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给予的指导,可以让他们少走很多弯路;对他们的鼓励和支持,激励他们更加努力,甚至会由此改变一生。我以自己的专业特长,力所能及地帮助了正处于最需要帮助时期的学生,内心感到喜悦。我认为,我们老师的言行和修为,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作为上外一份子,我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上外大学人文精神的理解和体认。
一所大学有了自己独特的大学人文精神和人文品格,校园文化才会有精神力量支撑,才能在校园文化氛围中,激发学生提升心智境界,以自己的才智和优秀品质,为社会增加一点“美好”。这种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是我们教师首先需要具有人文精神,具备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在课堂内外体现知识人格和人文关怀。这样,我们的学生就可以带着这样的人文情怀和人文精神走向社会,成为一束火焰,照亮被物欲所遮蔽的理想、情操;成为一股清泉,一缕清风,净化社会风气,用自己的知识和人文理念,使我们这个社会变得和谐、更美好,像西南联大师生一样,起到“转移一时社会之风气”的作用。这是我理想的校园文化境界。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十四年前,我来上外读研究生的时候,校园里有句流行语:“我的上外,我的家。”让我对上外油然生出一种亲和感,也决心以自己的努力和专长,为我们上外的发展出一份力。今天获得校园文化建设“特别贡献奖”,既是是荣誉,更是鞭策,是自己努力的新起点。我愿望在我和其他老师的努力下,我们上外的校园文化更为丰富多彩,有更深层次的人文内涵,有更高的文化立意,这样,上海外国语大学,就不仅仅是我们师生学习、工作的空间环境,而具有了更为深刻的精神内涵和情感意蕴——上外,也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我愿望我们上外每一位毕业生走上社会后,当他们事业有成,当他们垂垂老矣的时候,都会在内心深处深情地回望母校上外,感念上外不仅给予了他们知识,更在他们年轻的时候,开拓了他们的人文视野,提升了他们的人生境界;他们感念,在上外的岁月,在上外校园文化的熏陶中,奠定了他们的人文品格,而勇敢面对工作和人生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挑战。这种人文品质,使他们在事业的道路上走得那么远,那么稳健,那么美丽!让他们在心底永远骄傲地说:我是上外人!让社会用赞赏的眼光看着他们:难怪,原来他们是上外毕业的学生。
这是我作为母校的学生,作为现在的教师,对未来上外校园文化理想境界的向往。我当为这个理想目标继续努力,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查明建,作者系文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此文为作者作为校园文化特别贡献奖获奖代表在2008—2009学年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发言。发表时编辑略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3 17:16 , Processed in 0.06879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