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在美院:走进中国美术馆 开展特色课程
11月13日上午9时,中央美术学院“国培计划”——紧缺薄弱项目骨干教师培训项目中小学美术老师培训班在人文学院继续如火如荼地进行,授课教师和学生都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着。
13日上午课程由人文学院郑勤砚博士主持,中央美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乔晓光研究员和郑勤砚老师分别为学员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资源的教学转换”、“博物馆与中小学美术教育”。根据乔晓光研究员的研究,中央美院师生对民间剪纸的关注最早可追溯至延安鲁艺,这期间已经历了70多年的风雨历程。作为中华民族最具普遍性和文化多样性的剪纸传统,蕴含着中国最本原的生命哲学。郑勤砚老师是研究儿童美术教育的专家,她主要讲授怎么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两位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课方式引发了学员们的极大兴趣和关注。
下午的课堂直接搬到了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系列教育活动专门为此次“国培计划”开辟 “馆校合作”主题工作坊,并特意在美术馆举行公共教育项目现场观摩活动,包括绘画和雕塑两个部分。绘画观摩活动由史家小学的张跃东老师主持,他带领十余名小学生做了一个结合展览的欣赏、评述课——“走进中国美术馆,走遍天山南北”。随后,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杨应时,副主任庞桂馨分别讲授“博物馆公共美术教育案例”和“馆校合作的教育项目介绍”,理论联系实际,更加有助于国培学员的理解与提炼。雕塑观摩活动由老师带学生现场制作泥塑,制作完成后向听课的国培学员一一展示,得到大家的高度赞扬。此外,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主任何韵兰、我院人文学院教师郑勤砚、东城区史家小学教师张跃东、东城区美术教研员刘金华、东城区少年宫教师景玉萍、东城区朝阳门少年之家校长胡长炜就“馆校合作”做主题发言:何韵兰对这次美院联合中国美术馆共同为全国各地的骨干美术教师上课给予高度评价;郑勤砚针对“馆校合作”这一主题提出自己观点;张跃东认为,美育对于提高人的素质和精神修养十分重要,带领学生到美术馆上课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刘金华提出了“馆校合作”的优越性,并对中国美术馆公共教育部所付出的辛劳表示感谢;景玉萍认为少年宫的孩子们在美术馆的泥塑创作是富于创意的。学员一致肯定了“馆校合作”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并希望能继续坚持发扬“馆校合作”的优势,提高国民艺术素养。
人文学院 李盈天/文
人文学院 王少杰/图
宣传部 吴琼/编
2011年11月14日
“馆校合作”主题工作坊研讨会(从左至右分别是胡长炜、庞桂馨、杨应时、何韵兰、郑勤砚、刘金华)
座谈会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