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新夏:散书之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7 21:5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新夏:散书之痛
时间:2012年4月27日 作者:来新夏(南开大学教授) 来源:中华读书报


聚(淘)书、藏书、读书、治学,是读书人的一条人生链条,大多数人未能脱这条轨迹。70多年前,我读书刚刚起步,对聚书非常贪婪,整天逛书摊、遛书店,偶尔找到一本喜爱的书真是欣喜若狂,若有长辈送部书,更是感激莫名,渐渐就积累了一些藏书。虽然也从读书中知道“子孙宝之”和“得者宝之”两种对待藏书的心态,而颇心许’得者宝之”,但始终没有想过自己所聚之书,将来会有什么下场。

我30岁时,藏书已有数千册,大半是线装书。藏书的策略是只聚不散。一直以翻读这些书为乐,从未想到散书,而是以更大的热情继续淘书、藏书。不论内容、书品,只要自己喜欢有用,就搜集来充实书架。书架不满就填书,书放不下就添书架。增加书架和填充藏书总是循环不已。没有几年,便迅速聚到万余册。

我钟情于线装书,如五洲同文本一面墙的廿四史以及清人诗丈集、笔记、年谱等等,怡然自得地陶醉于书城。我何曾想到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史无前例的“文革’之火,竟然烧到我的头上。我绝大部分线装书被充公,或被趁火打劫的勇士门顺手牵羊地揽入私囊,或就地架火焚烧,我遭受到第一次散书之痛的劫难。特别是在自己家门口焚烧一匣匣二十四史,他们砸碎樟木匣,架起火堆,把匣内的史书,接二连三地倒在火堆上,烧书发出的咝咝声,让我产生一种煮豆燃箕的哀痛,像在一片片地撕裂着我的心肺。我在勇士们的斥令下,只能笔管条直地站在火堆前,接受辱骂(批判),无奈而痛心地等待这群丧失人性的人离去,才从灰烬中抢出劫余的残本散页。

经过这一劫难,我除了一些平装书和近百册烬余的线装书外,所藏已荡然无几。我曾为之心痛不已,但逐渐自我解脱,认为这是社会动荡的必然结局,哪朝哪代,都有过这类厄难,但这不是亲手散书,是一种被动的无奈,是一种被凌辱的痛楚,痛定思痛,反而激发我对淘书、藏书更浓的兴趣。“文革”过后,我又重整旗鼓再建藏书。当时,一方面社会上流散的图书量大,便于淘书,可谓网网不空;另一方面许多旧雨新知多投入著述,赠书日多。没过几年,我的藏书又恢复旧观,几间住房,都堆置了书。我还因此在天津评选藏书家活动中获荣誉奖。

10来年前,我已超过80岁,不免考虑身后的问题,想到这些藏书的去处。晚辈既不从事同一专业,可留的书不多,与其占据空间,不如早作安排。我也想到藏书聚散的道理,我同意藏书“聚久必散”的规律,但也想为书谋得个好的安身立命之所。2007年2月,我终于决心向家乡散书,得到地方政府的欢迎和支持。他们建立了“来新夏著述专藏馆”和“方志馆”,我还支持绍兴一农民创办“民众读书室”,一共捐赠了万余册图书。我特为我的散书写过一篇题为《藏书的聚散》短文,发表在中华读书报,豪言壮语了一番,胪述历代藏散故事,并在文末写了如下一段话:“我仅留下我尚需阅读与参考者外,先后捐赠了藏书的大部分。如此这般,实现了不散之散的心愿,为自己钟爱一生的聚书,找到稳定的去处……”

当时心情是激动的,”不亦善乎”的感情亦是真实的,“聚终有散”的理念一直是坚定的,对藏书做这样的安置也是妥善的。以后又继续捐赠了一些书,心情也很平静。但是过了一年多,由于若干尚需查阅和翻检的书被捐掉而感到不便时,就有一丝悔意,埋怨自己的草率。

时隔数年,我的散书心情已逐渐淡定,不意又起波澜。今年年初,天津图书馆新馆建成,我的一位熟友、馆内的中层领导李国庆君为我辟一“来新夏书房”,并来舍征书。他希望将我留存的藏书移置该馆。这阵突如其来的寒风,陡地吹紧我的心头。我有点猝不及防,没有立即允诺。又感到有悖于自己“聚终有散”的理念,不能完全拒绝,于是折中地答应选捐部分。这次散书比前次障碍较大,囚为留存的书,有的是朋友签名本,有的是难以断定何时要用,有的是与我共经’文革”灾难的残留本。拿起放下,好像是要把自家子弟驱赶出家门那样的痛惜。我实在下不去手,只好委托妻子焦静宜办理,规定了三不捐,一是朋友的签名本,二是近几年尚需不时翻检的工具书和专业书,三是枕边的消闲书。一切由静宜决定,我则置身事外,不加闻问。经过几天辛劳,终于选出千余册图书,分装十余纸箱。在等待来取的日子里,我不时翻翻看看这些将离别的藏书,十分眷恋。在受授方取走时,我像送别子女远行那样,依依不舍地难过了好几天。散书虽感痛楚,但散书的承诺,不会改变。余剩的藏书,身后如何处理,家人会依照我的嘱托,实现我“不散之散”的愿望。这一点可请世人共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4:47 , Processed in 0.07890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