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语文教育呐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4-29 01:14: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为语文教育呐喊

余志明



阴沉灰蒙的天气并没有阻止一帮游学之师对大师的顶礼膜拜之情,匆匆用完午餐,来不及休息,就直奔报告厅(一个小教室而已),为的是一睹大师的风采。
下午报告的专家是童庆炳,于我而言还比较陌生,但在北师大名人廊里赫然陈列着此人画像,想必定是一位不俗之人。正在闲聊此人时,师大张煊玲老师搀扶着一位花白头发的老人走了进来,众人的目光一起聚焦到这位传说中的老人身上。
面对这帮江苏的所谓精英之师,童教授讲座的主题确定为《我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旨在与我等探讨中国语文之走向。概而言之,童老讲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语文教学与人的建设;二是语文教学需要哲学根基;三是语文教学要回归文学性;四是语文教学的中国经验。
当说到目前中国语文教学的弊端时,童老情绪激动,慷慨陈词,甚至偏激地认为“目前中小学的语文教育就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并大声疾呼,要编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教材,取消弊多利少的语文参考资料,彻底改革现行的语文考试模式。
关于教材:童老认为语文教材应该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作家和作品的载体。编写的顺序应该是先古代后现代,安排一系列重要作家的杰出作品。这些作家的作品不是那种符合人为设置的主题单元的勉强之作。首先,教材所选择的作家,必须是学界认同的文学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凡文学史、文章史上无地位的作家一律不入选。其次,课文所选取的作品一律是这些作家的代表作或最为优秀的作品,凡经不起历史检验的作品一律不入选。第三,如果要分单元的话,是否可以考虑按作家来划分。例如古代的《诗经》、屈原、司马迁、曹氏父子、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李商隐、李贺、杜牧、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苏轼、李清照、关汉卿、施耐庵、罗贯中、曹雪芹等等都分别可以是一个单元;“五四”时期,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作家也都可以分别列为一个单元。教材的选文及单元不是编者主观的筛选,而是历史的和时间的筛选。历史与时间才是最公正的。
当然,在编写语文教材的时候,要特别考虑小学阶段的教材。他认为目前的教材,包括新编的小学语文教材,都低估了小学生起步时候的语文能力。开头的课文总是什么“来,来,来,来上学”之类,写字训练也总是从“人、手、口、刀、牛、羊”开始,实际上现在的小学生在入学之前已经有了一个幼儿园阶段,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已经学会了许多知识,也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因此小学的语文教材起点要提高,不需要编那些太浅显的顺口溜之类。小学语文教材在选文方面应选择文学史上已经有定评的儿歌、寓言、童话、小散文、诗歌,并利用儿童的记忆力最好的时期,尽可能多背诵一些有一定难度的古典作品中的名篇、名段、名句,先背诵下来再说。也许其中一些他们还不能完全理解,在教师讲解之后仍然不能完全理解,这也没有关系,因为随着日后的成长和阅历的增加,他们肯定会理解或完全理解。童年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记忆力特别好,如何挖掘小学生的记忆潜力,是编写教材应特别加以注意和解决的问题。在他们小学的求学时期,课文如果都是浅显的白话文,这不但毫无意义,也大大浪费他们童年宝贵的时光,忽视了他们记忆力的优势。因为白话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可以在跟亲人、朋友、同学的交流中学习,可以在看电影、电视中学习,可以在互联网中学习,可以在坐公交车、逛商店中学习,可以在一切生活场合中学习,何必要用那么多的课堂时间去学习过多的白话呢?从来没有上过学的文盲,不也会说流利的白话吗?
他还说,可能有人认为在现在,让孩子们去读那些古典的作品,与现代生活失去联系,他们会感到枯燥,引不起学习的兴趣。这种看法看似有理,其实未必。学习的对象与现实的距离太近,就可能落入所谓自动化的“套板反应”,那才会令孩子们感到枯燥乏味。例如,一个期待了很久要开始学习生活的一年级小学生,如果他第一次端坐在教室里上他的第一次语文课,结果老师教给他的是“来,来,来,来上学,大家来上学”,他会觉得兴味盎然吗?他放学了,回到家,爸爸或妈妈问他:你今天学习了什么呢?他一定会觉得很难张口,因为“来,来,来……”这句话让他觉得太没有劲了,学习内容与他入学前的期待相去甚远。他觉得他已经上学了,已经是“大人”了,可以开始进入“学问”的门槛,可在学校里学到的第一句话,却是让他感到没有“学问”,让他有点泄气,甚至有一种失败感。他不愿跟他的爸爸或妈妈重复这句没劲的话。假如小学一年级教材的第一句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孩子们就觉得一跨入学校的门槛,就与现实的世界不一样,就似乎一下子进入了“学问”的“深处”,他觉得深奥,觉得困难,觉得陌生,觉得不易理解,但同时觉得有意思,有兴趣,有挑战,这会极大地提高他对学校的认识,对学习的认识,极大地提高他学习的积极性。他回到家里,会主动地滔滔不绝地饶有兴味地向爸爸和妈妈讲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他可能讲得不太清楚,这没有关系,爸爸和妈妈会加入讨论,他终于大体弄明白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觉得学到了一个做人的道理,他觉得他长大了,学习真有意思,学校真有意思,他觉得学习是一场挑战,要憋足劲儿来应对这场挑战,以便向学习进军。事情难道不是这样吗?
关于考试:童老认为应该改革现行考试模式,彻底摒弃掉那些繁杂琐碎无用的考题。语文考试试卷可分两部分进行,一是默写,考查学生背诵名家名篇的能力;二是作文,可让学生只写1500字左右的文章,即一篇叙事文,一篇议论文,一篇抒情文,每篇500—700字,允许一篇写不好,三篇中有一篇写得精彩即可录取。假如真的这样,中国学生的语文素养定会大幅度提升。
听罢童老的报告,深深地被75岁高龄的老人折服了,老人之担忧之疾呼不正是行走在语文路上的人之楷模吗?老人的睿智深邃、报告的博大精深、理念的针砭时弊,不正是我等所谓的语文人应该效仿的吗?
呼应童老,为语文教育呐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21:48 , Processed in 0.134557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