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同情的理解”略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 18:5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同情的理解”略说

以陈寅恪、贺麟为考察中心(节选)

作者:彭华
文章来源:中国儒学网
浏览:7 次

本文以“同情的理解”为例,以陈寅恪、贺麟为考察中心,对近代中国的学术转型在点和面上进行叙述与分析。

现象扫描

史学家陈寅恪的“同情之了解”一说,陈寅恪自己称之为“了解之同情”,认为这是“真了解”古人学说的不二法门。陈寅恪正式申论此说的时间是1930年,“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所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

无庸置疑,在近代中国的学者群中,陈寅恪是第一个将“同情”与“了解”结合在一起并且正式行诸文字的学者,也是将其作为理解古人或古代思想的态度或方法的第一人。其实,倡导此说、阐述此说的,还有一位重要的人物——哲学家、哲学史家贺麟,而大致同时代的其他学者亦有类似的说法。

在贺麟看来,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之成功得力于两点,“第一为以分见全,以全释分的方法”,“第二,他似乎多少采取了一些钱穆先生所谓治史学者须‘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的态度。他只是着眼于虚心客观地发‘潜德之幽光’,设身处地,同情了解了古哲,决不枉屈古人。既不抨击异己之古人,亦不曲解古人以伸己说”。贺麟的这一分析,有两点颇可注意:第一,贺麟压根没有提及陈寅恪之名,反而提到的是钱穆,并且推测汤用彤所谓“同情之默应”似乎来源于钱穆的“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的态度;第二,贺麟所云“尚友千古之同情态度”,结合他自己的相关阐述,似乎暗示“同情了解”一说还有更为久远的渊源。

1941年,贺麟在名篇《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中说:“在我们看来,只要能对儒家思想加以善意同情的理解,得其真精神与真意义所在,许多现代生活上、政治上、文化上的重要问题,均不难得到合理、合情、合时的解答”。

1943年秋,贺麟谈及思想的三种方法,一是“逻辑的方法”,二是“体验的方法”,三是“玄思的方法”;而所谓“体验的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要了解一物,须设身处地,用同情的态度去了解之”。

1946年,贺麟概述《文化与人生》的三个特点,一是“有我”,二是“有渊源”,“我的思想都有其深远的来源,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和儒家思想。篇中不惟对孔孟程朱陆王有同情的解释,即对老庄杨墨亦有同情的新评价,以期发展其特点,吸取其教训”。

大致说来,持有“同情的理解”一说的学者,不仅有史学家陈寅恪、钱穆,而且有哲学家、哲学史家贺麟,还有哲学史家汤用彤以及哲学家、哲学史家唐君毅等人,堪称“共同语言”。从时间上看,最早行诸文字的是陈寅恪,但很难因此而判断其余诸人之此说即来源于陈寅恪;易言之,与其说是“前后沿袭”,还不如说是“英雄所见略同”。通过下文之“渊源探索”,可知“同情的理解”一说既有中国古学之渊源,亦有西方哲学之渊源,此足为力证。

渊源探索

结合中外文献加以考察,“同情的理解”一说既有中国古学之渊源,亦有西方哲学之渊源。

从“古今”角度考察

贺麟所云作为思想方法之一的“体验的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要了解一物,须设身处地,用同情的态度去了解之”,“宋儒最喜欢用体验。宋儒的思想可以说是皆出于体验。而朱子尤其善于应用体验方法以读书。他所谓‘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深沉潜思’、‘优游玩索’皆我此处所谓体验方法”。贺麟的“同情的理解”说,也可寻踪于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王船山研究历史哲学的方法可分作三点来讲,第三点即“体验方法”,“王船山复用设身处地、同情了解的体验方法去得到他的历史理论”。又如,南宋史学家吕祖谦早就提出:“观史当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之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如何处之?”(《东莱先生遗集》卷十九《杂说》)吕祖谦此说,当为陈寅恪“了解之同情”说的来源之一。

从“中西”角度考察

研究者们业已注意到,陈寅恪“了解之同情”说有来源于西学者,如英国现代历史学家柯林武德、德国思想家赫尔德。陈寅恪使用此词来自其游学欧美的学术阅历,或是翻看西方哲学书籍、史籍,或是借助吴宓的帮助,或是间接来自师友白璧德。至于贺麟的“同情的理解”说,可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直觉说中寻觅渊源。除此之外,陈寅恪的“了解之同情”说、贺麟的“同情的理解”说,其实在更大程度上共受德国古典诠释学的影响,其中又以陈寅恪最为典型。仔细阅读施莱尔马赫、狄尔泰、加达默尔等人的诠释学理论著作中,均不难发现这一点。

如何可能

理解的前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不管是陈寅恪也好,还是贺麟也好,其“同情的理解”均预设了一个共同的理论前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即人类均具有共同的人性或本心。换句话说,只有承认“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理解才在根本上成为可能。进而言之,人类只有凭借本心,并从本心出发去理解他人,并且在感情上发生共鸣,才使得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所谓“同情的理解”,在理论上实即奠基于此。

理解的中介:史料扩充,诗史互证

毫无疑问,文献资料(传世的/出土的)是我们进入古人精神世界的桥梁和通道。在此层面上,作为史学家的陈寅恪深有体悟。诚如研究者所言,陈寅恪对于“探索史学逻辑”,对于研讨“历史中的因果与偶然”,他“似乎全无理论兴趣”,其贡献“只能限于史料扩充和方法改进”,“其最大突破在诗文与史志互证之法”,“他的史学兴趣主要在原料的发掘和考释”,“他对新史学的贡献,首推史料扩充”。

理解的实现:设身处地,论世知人

由“论世”而“知人”,在古代中国有着颇为久远的传统。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朱熹说:“论其世,论其当世行事之迹也。言既观其言,则不可以不知其为人之实,是以又考其行也。”在王国维看来,由“论世”而“知人”具有更为宽泛的方法论意义,“欲知古人,必先论其世;欲知后代,必先求诸古;欲知一国之文学,非知其国古今之情状、学术不可也”。

诚能“论世”而“知人”,方可合理、合情解读古人之言行,即如孟子所云,“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按照朱熹的理解,孟子此语已有设身处地、同情理解的意蕴。章学诚说,“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文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义不可遽论其文也”(《文史通义·文德》),意思更为鲜明。王国维糅合孟子上述二说,认同这一理解方法,“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

如何由“论世”而“知人”,如何设身处地、同情理解古人及其思想,先贤和时彦都不约而同地注目于编年体著作,尤其是年谱一类著作。陈寅恪推崇“司马君实李仁甫长编考异之法”,即本斯旨。贺麟作《现代西方哲学讲演集》往往先述哲学家所处之时代及其生平,亦本斯旨。贺麟在抗战军兴所作《德国三大哲人处国难时之态度》,尤为光辉而典范。

结语

毋庸置疑,后人在理解古人或前人及其历史与思想时,都不可避免地具有自己的“先入之见”(“先行具有”、“先行视见”和“先行掌握”等),“解释从来就不是对先行给定的东西所作的无前提的把握”;所谓恰如其分地“感同身受”,实际上只能是无限地“逼近”而已。换句话说,后人对古人、前人的理解,确实有程度的高下、量度的大小之区别,甚至有大方向的、本质性的差异;但我们仍然坚信,只要大方向是合理的、正确的,我们就有信心通过不断的探索、体验、理解(“善意同情的理解”),直接“升堂入室”而进入古人、前人的“心灵世界”,并无限制地逼近古人、前人的“心灵深处”,直至恰如其分、一如其人地“感同身受”。

【说明:《“同情的理解”略说——以陈寅恪、贺麟为考察中心》,初稿载《“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上海,2009年10月,第436-446页。修订稿载《儒藏论坛》第五辑,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0年12月,第32-58页;《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2月,第333-346页。压缩稿载《善道》创刊号,四川·成都,2010年7月,第15-20页。本次所刊,即该文之压缩稿。】

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1930年),《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47-248页。

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22-23页。

按:“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出自钱穆《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国史大纲》(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1页。

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1941年),《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7页。

贺麟:《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1943年),《文化与人生》,第178页。

贺麟:《序言》(1946年),《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2页。

贺麟:《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1943年),《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178页。

贺麟:《王船山的历史哲学》(1946年),《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260页。

陈怀宇:《陈寅恪与赫尔德——以了解之同情为中心》,《清华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23-31页。

参看以下两种文献:(1)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29页;(2)洪汉鼎:《编者引言:何谓诠释学?》,《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修订本),洪汉鼎主编,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第14-27页。

此指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即王国维所说的“二重证据”(《古史新证——王国维最后的讲义》,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2-3页)。

许冠三:《新史学九十年》,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第229-230、261页。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4页。

王国维:《译本〈琵琶记〉序》(1913年),《静庵文集续编》,《王国维遗书》第五册,上海: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据商务印书馆1940年版《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影印),第35页。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06页。

王国维:《玉溪生诗年谱会笺序》(1917年),《观堂集林》卷二十三,《王国维遗书》第四册,第23页。

陈寅恪:《杨树达论语疏证序》(1948年),《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232页;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62页。

贺麟:《德国三大哲人处国难时之态度》,重庆:独立出版社,1934年。书中介绍了歌德、黑格尔、费希特三大哲人的生平和思想,对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和言论作了详细的叙述。

[德]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北京:三联书店,1999年第二版,第176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23:52 , Processed in 0.07068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