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键词的多义性问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 19:55: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键词的多义性问题
——2007年:命题作文的复兴
孙 绍 振

    自从1999年高考改革以来,话题和材料作文,一度声威大振,某些命题,还取得了经典性,一时颇具席卷天下之势,但是,这种包举宇内的声势,相当暂短,三、四年后,此类命题,从数量上,逐渐失去君临一切的势头,从质量上,也有一种风光不再。其实,从去年开始,一个相当突出的现象,就是广为认同的最佳命题,已经不是材料和话题作文题,相反是命题作文题,显示出空前的竞争力。从去年的北京的“北京的符号”、上海的“我想握紧你的手”,和今年上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就不难看出,一种新的命题作文模式,正在脱胎换骨。
    为什么材料和话题形式,生命活力竟如此之暂短?这是很值得探究的。
    材料和话题之所以被看好,就是因为它给人以无主题、开放性的强烈印象,而实际上,却并不绝对如此。一些命题,表面有充分自由度,实质上,隐含着意识形态的严酷限制。这个苗头在早期的如材料作文题《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就有所表现。从题面上看来,各不相同的立意是天经地义的,但实际上,就“答案是多种多样的”这一主题,在全国数百万考生,又完全是一样的。又如,下一年,人携七背囊:“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过渡,风起浪涌,须丢弃其一,方可安度。人乃将“诚信”抛弃。此题形式上完全开放,实质上,道德价值却极其封闭。“诚信”是社会公德,不容挑战。意识形态隐性的封闭性,成为此类命题的致命伤。登山者遇暴风雪,面临死亡的威胁,发现冻僵者,乃为之按摩,终于互相搀扶,走出困境。表面上宣称心灵有选择的自由,但是,由于潜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别无选择。本来之所以叫做“选择”,要反复思量,原因就在于有风险。而材料显示毫无风险。这样的命题可以说是一种“伪开放题型”。既敷衍了改革的愿望,又安抚了保守意识形态的隐忧。这类题型,实际上是以主题强制性限定为特点,和改革前(1998年)的《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强迫说谎的命题,毫无二致。这是主题开放性的异化。此类命题的核心价值为主流意识形态,主题的公共性和有限性,很快成为投机的套题者提供了方便之门。可能是各省的命题专家很快感到问题,几乎不约而同地对之回避,更勇敢地采用命题作文的模式。到了2007年,倾向更为明显,最大的亮点,不是以往往的材料作文题和话题作文题,而是近年来多多少少被忽略了的命题作文。
    经过近十年的改革的命题作文,在两个方面出现了变化,一是,命题而不提供现成的主题,因而从根本上看,已经不再是主题限定性的命题,而接近无主题命题。二是,关键词语多义性,为自主立意提供想像的冲击,以经验的召唤和思维的触动为特点。如今年上海的“必须跨过这道坎”关键就在这个“坎”字,隐含着多元内涵:一是意味着难度;二是意味着拒绝逃避,知难而进;三是意味着新的高度;四,也是最为主要的:这种“坎”,既可以是具体的实体,也可以有象征性,是生活和人生的考验。从这里,可以看出,命题作文的质量,要害在于其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词语是单义的,贫乏的,则考生想像的空间,就可能是单向的,狭隘的,江苏省的命题”怀想天空”就有这样的不足。其题面是:”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紧密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此题之失在于,天空的内涵单一、贫乏。既然强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本该是每片天空都不一样。但又把天空的意味强制性地单一化.本来说“人人头顶一方天”,还具有大自然的性质,到了第三句,“人人心中都有一片天”,就只能是心灵的世界了.一位特级教师在评点这个题目时,说可以联系到康德的“头上的星空,胸中的道德律”,显然是对命题的意图的误解.康德的”星空”就是大自然的星空.而命题者却就是要把天空定性为精神的,而且是一定要“ 明净”、“辽阔”、“深邃”.把天空限定为精神的,不允许是大自然的,已经狭隘、武断,为什么又一定要规定为“明净的/辽阔的/深邃的”?面对阴云密布的天空,高尔基不是也写出[海燕]吗?” 鲁迅的《秋夜》:“夜的天空,奇怪而高。”,“闪烁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并不明净,不是也写出了不朽的经典吗?“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的天空,谈不上辽阔,更与深邃无涉,难道就不是好作品吗? 精神境界“ 明净”了,一眼望得到底,会不会和”深邃”无缘?深邃得如一潭古井,还可能“明净”“辽阔”吗?再说, “ 明净,”“辽阔”,“深邃”,明明是把复杂的心灵单纯化,诗化了,可又明确宣布不能写成诗歌.命题者是不懂诗,还是不讲理?实在难以妄测.至少可以断定,命题之失,失在关键词的随意性.明净/辽阔/深邃,完全是任意罗列的,其间并无内在的矛盾和有机的统一和转化。虽然把”深邃”列在字面上,但是完全忽略了深邃与明净, 深邃与辽阔之间的矛盾和转化.用这样的无序的并列为题,是不是有点轻率?联系到该省前几年的命题,一贯具有追求诗意的倾向,“山的沉稳,水的灵秀”,是一例,”凤头/猪肚/豹尾”又是一例.命题一味追求诗化,殊不知,诗意,抒情的诗意,是情绪化的,而情绪化的逻辑是以极端化为特点的,而极端化就不是理性的,不理性,不讲全面,不讲分析,不讲一分为二的,何来深邃呢?故盲目的诗意化,实质上却把复杂的生活和心灵片面化,肤浅化,概念化.当然,追求诗化的命题,并不一定就是宿命地导向片面,同样是追求诗意的全国卷I:“人生,诗意还是失意”,就没有陷入盲目的片面化,而是把人生理解为诗意和失意的矛盾的统一体,虽然在字面上没有深邃的字眼.但对考生的触动,恐怕就要深邃得多了.追求诗意,到了忘却理性的程度,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普遍的顽症。命题者热衷诗意,可是对于诗意的特点和局限,并不在行。对诗意缺乏清醒的分析,把诗意绝对化,就不能不以开放性之名行封闭之实.安徽卷的”提着春光看妈妈”.堪为代表.为什么一定要带着”春光”才能看妈妈?秋色、丰收就不行吗?冬雪/夏日,就不可能为亲子之爱提供一个火热的或者严酷的背景吗?这种诗化,表面上流光溢彩,实质上是花言巧语,完全是一种束缚个性和想像的天鹅绒眼罩。
    任何事物和观念,包括诗意和理性在内,都是有局限性的.强调一个方面,从情绪上来说可能是很痛快的,但是要深邃,就要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要忽略了其它方面。追求诗意到忘却理性的起码常识,已经成为当前命题的流行感冒。肤浅的诗意的无限张扬,导致了思维的跛足。
    与这种转弯抹角地在诗化的话语中打转而弄巧成拙的命题相比,海南那样的命题:”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当然,有显而易见的缺点,那就是失之过泛,缺乏凝聚思维和感情的焦点,但是,要求考生作全面分析,反而干脆得可爱:直截了当地要求作理性的思考,虽然不是最好的办法,但至少不会误导。
    不管是命题作文还有材料话题作文,关键词的弹性是生命。从“面向大海”到“北京的符号”“我想握紧你的手”莫不如此。大海”“符号”和“握手”,其内涵,不但提供了多元的想像空间,而且蕴含着象征的深度,既是一种限定,又具有多层次的展开余地。而前几年的“忙”“杂”“筷子”这样的命题,之所以显得单薄就是因为其关键词,内涵是一元的,僵化的,缺乏多元延伸空间的。
    统观这几年的作文命题,从形式上来说,除了可以分为材料话题和命题作文以外,还可以分为诗意命题和智性命题。从风格来看,也可看出激进型和守成型的区别。就我本人来说,是欣赏激进型的,因而,我看中历史的、创新的价值,对有所突破、创新的,特别关注,不吝赞词。对于比较守成的命题,往往采取略而不计的态度。但是,我不能不看到,历史的方法,和一切方法一样,是有局限的。创新和守成是互补的,有时,过频的创新,也可能导致积累的破坏。在创新中适当注意守成,可能是速度最优化的必要条件。
    从近年的命题来看,有一种现象是不可忽略的,从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到一些省份,命题中的关键词很少是单一的,比较多的是双关键词,并将之放在对立的统一的结构中,如,今年山东的“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关键词“记忆”,是生命意义的肯定,而“风化”则是生命的消亡,既有利于作情感的也有利于理性的发挥,浙江的“行走在消逝中” 行走”是现实的运动,而“消逝”则是付出的代价,在付出中获得现价值,很形象,又很有思辨的深度。四川的“一步与一生”。一步之小,与一生之大,因为处于对立而又可能转化的结构之中而显得深邃。“记忆”如果是孤立起来看,其内涵是贫乏的,一旦和“风化”处于对立统一的结构之中,就显出了某种不同寻常的意味。这就不但提供了多元的想像空间,而且蕴含着象征的深度。题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关键词是否具有多义的弹性,是否具有召唤感情和理念的语义结构。相比之下,湖南的“诗意的生活”,湖北卷的“母语教育”,之失,就在于,关键词的单义化。
    由于在理论上缺乏自觉,我们的命题,有时,出现某种不能不称之为“倒退”的现象。如辽宁卷:“登山的每一步都是一个新的高度:我能。”这个“我能”,就是一种诗化的、贫乏的观念,明显是前些年重庆卷的拙劣翻版。人家原来已经把关键放在对立的统一的结构之中了:“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体力不支,停了下来。后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他说,‘不。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重庆卷的关键词,“最高点”,内涵是很丰富的:一,是我的“最高点”,我心中有数;二,他人的“最高点”,却可能是不清醒的,不能实现的,导致失败的。三是,量力性、现实性原则,是理性的,反过来说,就是情绪化的、诗化的。这里,包含着顺向和逆向甚至是思维多元的可能性,而辽宁卷主题的潜在的限定性,单一的贫乏性,暗含着广为认同的意志决定论,不但是老生常谈,虚张声势,而且是主观主义的意志决定论,对想像的空间实质上是一种屏障。这种封闭性的主题和改革之前的那种强迫人说谎的“感受坚强“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我在《从封闭曲折地走向开放:高考作文三十年纵观》中把这种题型,归入“伪开放”题型之列。((见中华读书报,2007年6月13日第三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有时,并不十分创新的命题,其价值也是不可忽略的。宁夏省的”机遇与不懈的精神”,也爽快得可爱.由于把观念放在对立统一的框架中,也不乏激发思考的功能。而这种框架,恰恰是许多年来,高考命题积累起来的辩证模式。这种模式中的矛盾和转化,至少能够保证关键的内涵有分化的余地。只要关键词具有多义分化的功能,就在最起码程度上保证多元立意。甚至,有时,单一的关键词,由于内涵丰富多元,也能提供多元立意的空间。比如,今年福建省的《季节》,表面上,是一个比较平庸的题目,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要素,连对立统一的模式都没有。但是,实践证明,这个题目适合于考生的充分发挥。作文平均分比往年提高了两分以上,优秀卷也比往年有大幅度的增加。许多卷的优秀程度超出了命题者和判卷者的意外。“季节”这个关键词的多义性,联系的多角度,价值的多元化固然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其难度,对于当地的考生来说是比较适中的。当然,这样的命题也容易引发思维固态化的,事同一化的,模式化的立意,掉书袋的、以诗词歌赋点缀成文的、矫情的文章,但是,在众多的考卷中,也不乏对于现成套话出奇制胜地突围的,出自不同作者的文章的警句比比皆是:
    城市人是季节抛弃的人
    上班族是被迫离开季节的
    季节是一种秩序,而我们却是秩序的破坏者
    季节正在马不停蹄地消失
    我们需要季节
    属于宋词的季节已经消逝,取而代之的如同秋季的萧瑟的现代社会
    这是个欲望充斥灵魂的季节
    在古典诗意中习惯于: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文;
    而现代社会则习惯于:因雪想堵车,因花想开店,因酒想公关,因月想星球大战,因山水相开发区批文。
    与这相反的,一些在命题的学术意义上,很有突破性的,考生的发挥却并不一定充分。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无疑在高考作文题目方面有历史的突破性,但是,当年的成绩却并不十分理想,原因是考生毫无思想准备。2003年,福建省提供十个名人,考试的成绩却并不理想,有百分之七十五左右的考生选了鲁迅,其中有一千多卷,除了鲁迅二字以外,什么都没有。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原则问题。创新的命题,其价值,用什么准则来衡量呢?单纯用学术的观念来评估,行吗?考生的充分发挥,是不是也应该成为一个因素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在一个时期内相对守成的命题,是不是也要给予一定的评价呢?
    把这个问题,留给历史的评断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7 19:24 , Processed in 0.07440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