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新:校外教育的“浦江模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4 05:5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创新:校外教育的“浦江模式”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4月26日 东方网-文汇报
  

  

  浦江青少年活动中心是中国福利会少年宫与闵行区浦江镇人民政府于2005年6月联合创建的群众性、综合性地区校外教育机构,是全国第一个校外教育品牌和管理输出单位。
  中心创新校外教育运作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资源互补、互惠互利、双赢多赢”为原则,由中福会少年宫负责中心软件,安排教学和活动内容,提供师资和管理,浦江镇负责中心硬件,提供教学活动场地、品牌费和运作资金,通过“因地制宜、科学定位;社会合作、资源共享;与时俱进、创新活动;阵地建设、环境育人;建章立制、规范管理”等途径,形成了颇有特点的校外教育的“浦江模式”。
  中心的努力赢得了一片赞誉,被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实践基地、上海市青少年学生科普教育实验基地、闵行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浦江镇精神文明创建示范点。中心学习跆拳道的学生训练不到一年,就获得了上海市青少年跆拳道公开赛一个冠军和两个季军的佳绩,并在市跆拳道竞标赛(专业级别)中获两个第二名的优异成绩;中心机器人培训项目学生在香港创意机器人高级组比赛中获优胜奖,在上海市“西南位育杯”机器人比赛中取得小学组两个一等奖的好成绩。
  现在,中心已成为浦江少年儿童开展实践活动的重要课堂、浦江地区青少年文化活动的重要基地和浦江镇开展社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那么,“浦江模式”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亮点”呢?
  品牌拓展:注入优质+本土完善
  中心应势而生,不仅成为配合上海郊区城镇化建设的教育配套工程,满足了当地青少年的校外教育需求,而且是中福会少年宫辐射优质校外教育资源,实现“异地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
  浦江镇位于闵行区东南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被纳入上海市“一城九镇”重点发展的城镇之列,上海最大的世博家园入驻浦江,使浦江镇迎来了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提升品质的挑战。
  中福会少年宫是宋庆龄主席亲自创办的全国第一个少年宫,在宋庆龄“一切为了儿童”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经过50多年的探索和磨砺,铸就了“中福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等强势品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全国校外教育领域起着“实验性、示范性”和引领的作用。中福会少年宫认识到,作为宋庆龄创办的事业,“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应该与时俱进,积极为社会、特别是为世博家园和农村地区的孩子服务,把校外教育的手臂延伸到世博家园、辐射到城乡结合部和外来务工子弟学校,把宋庆龄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温暖送到郊区、送到最需要帮助的群体。而浦江镇则认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科技、教育工作,特别是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高起点地发展浦江镇的校外教育事业,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是跟上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天时地利人和使中心脱颖而出。这项校外教育“零的突破”,对浦江镇地区青少年学生科技、艺术和体育等水准的显著提高,丰富社区居民、村民的文化生活,提升居民、村民的综合素质和扩大浦江镇的社会影响均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对中福会少年宫探索校外教育新的发展模式,在新时期继续贯彻和实践宋庆龄主席制定的“实验性,示范性”方针,锻炼教师和管理队伍,增长经济效益和扩大少年宫在社会和业内的影响度和美誉度均产生了重大影响。
  中心依据中福会少年宫的成功经验,将舞蹈、合唱、戏剧影视、小记者等9个项目进行了整体移植,给浦江的校外教育吹来了一股暖风。为了保证中心的师资质量,中心紧紧依托中福会少年宫的品牌和管理优势,将少年宫的师资力量用于浦江,大大激发了农村孩子的学习热情。中福会少年宫主任、舞蹈特级教师陈白桦亲临浦江为学生上舞蹈课,中福会少年宫计算机活动中心特级教师王颂赞、高级教师冯耀武,戏剧中心高级教师卢晓芳和儿艺国家二级演员殷超斌等专家多次赴浦江为学生上课,深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同时,中心进行市场需求调研,通过座谈、家访、调查问卷等不同形式的调研“摸底”,使中心对活动项目的“本土化”建设“胸中有谱”。
  中心在将品牌项目向浦江社区拓展的同时,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本土化”完善,以更好地满足当地少儿的需求。如,计算机项目,以浅显而实用的《求知计划》课程为蓝本,每次活动以生活中的小问题为引子,通过制作明信片、打印信封等,导出相应的计算机学习内容,让学生每节课都能学到新的信息技术。又如,舞蹈小组注重让学生乐于舞蹈,激发兴趣,制订符合当地少儿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使舞蹈小组刚成立一年就获得了区艺术节幼儿组竞赛的一等奖。再如,面向幼儿的英语兴趣小组,选用的教材由“剑桥”改为“小袋鼠”后,深受孩子们欢迎,学生由原先的200人增加到现在的600多人。
  品牌项目的拓展,既满足了学生的“众需求”,又提升了活动的品位,在需求与品牌之间架起了联系的桥梁。
  评说:品牌拓展,是使校外优质教育资源得到辐射的有效途径。
  三个结合:社会合作+资源共享
  中心针对浦江镇地域大、交通不便的特点,积极探索上门服务,策划群众文化进校园、兴趣小组进课堂等服务模式。根据校外教育起步晚和科技艺术师资缺乏、社区群文活动缺少专业指导、学生家长教育观念滞后等情况,积极探索校外教育的“三个结合”。
  一是与学校结合。中心以学生为本,周一至周五派老师到学校对课外活动进行指导。并根据未成年人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教育组织活动。针对浦江学生交通法规意识淡薄的情况,中心先后两次在浦江各学校中开展了《快乐小交警、安全在心中》交通安全法规知识竞赛、交通法规知识展览和交通通行手势示范教育等交通安全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得到了增强。
  根据学校特点,帮助学校开展科普、艺术、体育特色活动和开设兴趣小组。如,浦江一小以龙文化为特点,中心便帮助编排了舞蹈《龙腾舞跃》;浦江二小以农耕科普实验作为特色,中心便编印了《美丽的贝壳》科普教材,在七个班进行了试用;世博中学体育活动场地条件较好,中心便把空手道等体育项目介绍给学校;浦江一中艺术教育有较好的基础,中心就把管乐队主力队员放在该校,并帮助学校建立了文艺社团组织。
  根据浦江当地资源特点开展活动,比如国家航天工业园区坐落于浦江,中心就利用这一资源,先后举办了两期航天科普展览,并请专家作巡回讲座;又如浦江民谣作为浦江地方文化流行已久,中心将浦江民谣赋予时代特色开展了“颂祖国,吟浦江”学生诗歌、童谣创作比赛,邀请著名诗人面对面指导,并将比赛成果编辑成册出版了《浦江谣》一书。
  根据民工学校需求,中心以流动少年宫的形式开展科普、艺术下乡活动,深受师生欢迎。此外,中心还举办了迎世博礼仪英语、集体舞推广和小品等比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科技、艺术水准。2007年5月,浦江少儿管乐队在闵行区学生艺术节中获得了中学西洋乐组一等奖。
  二是与社区结合。中心结合浦江实际,利用中心现有场地,资源共享,不仅办起了社区图书阅览室,而且还积极配合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社区文体和教育培训活动。尝试解决长期困扰校外教育周一至周五“白日空”的问题。中心每年都协助闵行区总工会组织职工乒乓球比赛活动、并举办了乡村干部电脑培训班、社区文艺骨干舞蹈和合唱培训班等,拓展了中心的教育受益面。此外,中心还将“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扩大到社区居民,举行“老少同乐庆六一”活动。中心还积极依托现有的社会资源,与上海跆拳道协会、上海体育学院等单位合作,聘请了优秀的跆拳道和武术老师来中心任教,使学生在短期内取得了较快的训练效果;中心与中澳交流中心合作,请来了资深的外籍英语老师;中心与华东师大合作,请来了教育经验丰富的书法硕士生导师;中心与“曹燕华赛车俱乐部”合作,在浦江学校中开展了车模制作和赛车比赛活动;中心还与英特尔公司合作,引进“求知计划”项目等。
  三是与家庭教育结合。浦江镇大部分地区为农村,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比较滞后,57%是初中以下文化。因此,中心为改变比较落后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不定期免费开设家庭教育讲座,如“21世纪我们如何做父母”、“家庭在儿童艺术培养中的作用”、“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孩子早期教育”、“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素质教育的智力开发”以及“幼小衔接及儿童健康营养”等,深受家长欢迎。
  评说:盘活资源,实现共享,是做大校外教育的社会运作方式。
  强化功能:环境育人+阵地建设
  中心坚持环境育人的理念,邀请了中央美院著名雕塑家张得蒂和张润凯教授为中心设计了“宋庆龄与孩子们”的汉白玉雕像;开辟了“信息阶梯”、“教育阶梯”和科技长廊;投资30多万建立了未来工程师工作室、科普探索室。并根据不同教室和活动场所布置相关教育内容,营造氛围。跆拳道是韩国传统体育项目,中心要求学生学习跆拳道不忘自己是个中国人,因此在跆拳道馆挂上了五星红旗;在美术教室根据不同年龄人性化地配置座椅,改善学校教室环境,更加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这些教育环境的优化,使学生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学习兴趣,使家长更加了解中心。
  中心以阵地为载体,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创新活动。中心结合爱国主义、科普和法制教育等多方面的未成年人校外教育形式开展活动,特别是前年中心结合奥运、迎世博、抗震救灾、载人航天、改革开放30周年等重大事件策划活动,组织了一系列适合未成年人参与和体验的社会实践主题教育活动,如以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为目的的奥运列车、以学习科技知识为目的的世博列车、以爱心教育为目的的六一赈灾捐赠活动、以和谐社会建设为目的的浦江风采和谐亲子家庭评选活动,通过“微笑之星”家庭摄影比赛、“礼仪之星”世博知识竞赛、“才艺之星”家庭才艺选秀等来吸引青少年和居民积极参与,从而不断丰富浦江地区27万青少年和居民、村民的文化生活,提升浦江青少年、居民、村民的综合素质,效果显著。
  中心与镇文明办、文化站、妇联、共青团、学校等经常合作,形成合力,开展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007年举办的第五届上海国际少年儿童文化艺术节大联欢浦江镇交流活动和专场演出,有150多名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和匈牙利等国家的外国小朋友和5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小朋友代表,来到浦江农家作客,了解中国农耕文化,体验农家生活,学习民俗文化,并与浦江学生一起演出交流,不仅使各国小朋友了解了改革开放后的上海新农村,同时也增进了农村孩子与各国小伙伴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家长们对这次活动给予了热情的支持和高度的评价,他们说,“浦江活动中心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农民的孩子和国外的小朋友一起同台演出,这可是我们浦江破天荒的第一次啊!”。为了搞好大联欢交流,浦江镇政府拿出50万元对中心剧场进行了改造,进一步提升了中心剧场的功能,使交流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评说:以我为主,强化校外教育的阵地功能,是实现育人的关键。
  岁月留痕。在中心五年发展历程中,无论是品牌拓展,还是教育服务模式改变、都紧紧围绕教育均衡优质、服务扎实到位这条主线。
  中心的“浦江模式”,对素质教育的有效推进和优质校外教育的均衡辐射的不断探索,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借助中福会少年宫“教育部全国青少年学生校外教育培训中心”的平台,中心的运作在来自全国各地的近千位校外教育同行中引起强烈反响,起到了“实验”、“示范”的作用。
  可以预见:中心在中福会少年宫的“母体”中成长,在浦江镇政府的“怀抱”中发展,一定能在服务全镇青少年和社区居民的事业中,奉献“最宝贵的东西”,成为浦江镇教育、文化的璀璨明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4:10 , Processed in 0.13487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