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走基层蹲点日记:家门口好学校稳了农民心 2012年05月05日 作者:高毅哲
■本报记者 高毅哲
5月4日发自宁夏西吉县红耀乡
见到农民陈国时,他正站在自己家的山坡上,山脚下红耀乡中心小学和红耀中学紧挨着,他的一双儿女就在这两所学校就读。他俯看着两所学校,大手一挥,慷慨激昂:“我一定要把他们供出来,他们上到哪我就供到哪,砸锅卖铁也要供。”
红耀乡地处宁夏西海固地区腹地,是一个典型的干旱缺水西部农村乡。“如今,我们学校的教学成绩,和县城的西吉二小不相上下。”一旁的红耀乡中心小学校长张杰自豪地告诉记者,“当孩子们读完初中后,将有40%的学生考到县里的普通高中,如果算上读中职的学生,这一比例将达到近100%。”
作为一所地处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小学校长,张杰最担心的是生源流失,最怕的是村小教学质量上不去。而这两种情况,眼下在他的学校一样都没发生,学校的生源保持稳定,教学质量则稳中有升。
“这主要得益于县里这几年抓的城乡学校捆绑式发展。”张杰说。2008年,当地县城学校曾出现“大班额”现象,小学和初中平均班额分别达到了90人和73人,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家长对农村校教育质量不满意,纷纷把子女往县城送。
2009年,西吉县开始推进“规范村小”和“振兴初中”两个行动计划,各校领导、师生结成对子,互通资源,以期实现城乡学校捆绑发展。张杰说:“几年下来,村小的教育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与之相应的是师资队伍的不断增强。去年开展的全县教师大比武,获奖的农村教师数量大增。”而让张杰哭笑不得的是,本校3名教师由于在比赛中表现优异,反而被县城学校挖走了,“不过这也反映了我们教师的成长速度,我们接着再培养就是了。”
在与陈国的交谈中,记者感觉到他非常盼望两个儿女将来能有出息。看着陈国家中的地板砖、组合音响和电视机,我觉得他应该不是那种拿不出钱的人,于是便好奇地问:“为何不把孩子们送到40分钟车程外的县城去读书?”
“为什么要送?这两所学校现在又不比城里的学校差到哪里去。”陈国一边给我剥着煮熟的土豆,一边说。我下意识转过头看着旁边坐着的中心小学办公室主任赵宁,陈国一下子就明白了我的意思,他停止剥土豆,很认真地说:“记者同志,我不是看赵主任在这里坐着才这样说的,我说的是真心话。”
陈国的真心话让我也有些感慨,像陈国一样的西部地区农民,其实非常渴望家门口能有好的学校,好让孩子们不出远门就能上好学。如果了解这些农民的处境,或许能更深刻地明白他们为什么需要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
红耀乡和邻近的吉强镇相距10公里。这10公里的差别让红耀乡失去了宝贵的水源。吉强镇可以抽取地下水,红耀乡只能靠天吃饭。这直接影响了农民们的收入。因为有水,吉强镇的农民可以种植西芹,而红耀乡的人们只能种土豆。
“如果送孩子去县城上学,我们又要多很大一笔支出。办在家门口的好学校,让我们吃了定心丸。”陈国说。
《中国教育报》2012年5月5日第1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