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维科学30年的收获 二,催变思维方式 建设创新型社会 1979年,我称之为思维科学元年那一年,钱学森通过《文汇报》第一次提出研究思维科学的时候,钱学森说:“现在逻辑思维我们研究得很多了,但逻辑思维以外的思维方式,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应该把它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 请大家注意,钱学森用的是“思维方式”的术语(概念),而不是现在某些人们通常喜欢用的“思维形式”,更不是“思维方法”,也没有用“思维类别”。我们不能不说仅此一个用语就称得上是一个创举。这是在催变思维方式。同时也就在呼唤创新型社会(1995年,钱学森道破天机:“人的创造需要把形象思维的结果再加逻辑论证,是两种思维的辩证的统一,是更高层次的思想,应取名为创造(性)思维,这是智慧之花。”)。 天空一双银燕飞过,大地一片青绿。30年过去,好似时代发出历史的回音,我们读到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的论文《全球化催变思维方式》:
“全球化正改变着我们思维赖以参照的坐标系···
(我们的思维应当是)具有民族性和全球性的双向思维。···
习惯于背逆性思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
全球化要求我们特别重视前瞻性思维和理论创新···
全球化要求我们在进行纵向思维的同时,特别重视横向的比较思维。···
全球化要求我们打破非此即彼的简单两分法,进行综合的思考。”(2010年3月9日《新华日报》)这是智囊学者提供的的学术情报。
而国家在2006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提出了在2020年要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这是政治家的宣言、纲领,随后将是证明自己的执政力的强有力的行动。
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化入了改革家的指导思想,这期间的过程如何呢?
我们上海有人自称“出于一个中国公民的社会责任”写了一本“小书”,花了1年2个月的时间,时在1986-1988。他的写于1988年11月24日的《后记》有云:“科学家、作家艺术家、企业家的思维方式,唯有创造性的,才能增强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能力。改革家的思维方式唯有创造性的,才能出改革的成果。”
笔者日前找出这本藏书重读,思考这个个案的典型意义。那就是,当年他实质上代表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热烈地热切地热诚地响应了钱学森的关于研究思维科学的创议,尤其是关于研究思维方式的创议。几乎可以说,就在第一时间里,应之以近20万字的名为《思维与创造功能—企业决策与战略》的“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探讨思维学问题”的书。
人民拥护钱学森倡导的思维科学事业,科学史上的奇迹发生了,思维科学事业成为了空前广泛性的人民的事业。如果说,当年,马列主义哲学的大众化推动了广大知识青年与工农大众相结合,投身革命,艰苦卓绝地实现了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今天思维科学的大众化正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催变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实现建设创新型社会的新蓝图。
请读《思维与创造功能—企业决策与战略》目录:
1全球性的挑战与社会环境
2关于思维方式的变革
3思维的科学性与创造性
4萌发新创意及其成果
5寻求优势
6从《肯特求贤》谈起
7创造与风险
8需要与才能
9创造的勇气与胆识
10思维的超前性
11人的素质与创造性
12为明天创造优势
13发散思维与辐合思维
14要敢于雄视世界
15信息控制与创造性思维
16信息的系统性控制和调节
17高效率皇冠上的宝石
18关于创造与系统的自组织
19创造功能与价值观念
《后记》留下这样的记录:“1980年以后,我偶然读到了钱学森教授写的《关于思维科学》、《开展思维科学的研究》两篇论文,十分兴奋,深感···很及时,有远见卓识。···我向华东师大心理学教授胡寄南先生提及钱学森教授写的上述两篇论文,胡寄南先生告诉我,说钱学森教授曾与他探讨过思维学。···(我们一致)认为开展思维科学研究很重要。”书中,胡万春把他的研究聚焦到“关于思维方式的变革”,针对“为什么在某个社会历史阶段,人的群体性的思维变成‘板结性’的僵化呢?”这个既古老又现实的问题。
大家可以看到,作者出手不凡,他深刻领悟了钱学森的思维科学思想,广泛学习了迄今为止能见到的关于思维科学的思想资料,密切联系了“企业决策与战略”的实际,建构了他的极具创新性的理论体系。比之30年后的今天的思维科学专家学者的论著,毫不逊色。
他就是曾闻名沪上的钢铁工人出身的小说家胡万春。自称“用创作两部长篇小说的精力来写作这本小书”。当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作者简介”称:“近年来,他从思维科学的角度在大学里讲授企业家的决策与战略,被聘为同济大学社科系客座教授。他的讲课受到进修的企业家的欢迎。《思维与创造功能》就是他根据自己的讲稿改写而成。”
(谨以此文悼念胡寄南教授、作家胡万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