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丽莉:摘下翅膀,送给学生飞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9 16:34: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丽莉:摘下翅膀,送给学生飞翔  2012年05月19日  作者:杨咏梅 廉世民 李笑冰 曹曦   
她用大爱大勇大美感动中国
张丽莉:摘下翅膀,送给学生飞翔
张丽莉(前排居中者)与语文组老师合影。
学生的祝福卡片。
  “没有什么索取,就是奉献。”她是父亲眼中的孝顺女。
  “爱身边的每个人。”她是丈夫眼中温柔善良的好妻子。
  “从来不让人操心。”她是老师眼中勤奋刻苦的优秀学生。
  “人生字典里写满了爱。”她是同学眼中乐观坚强的阳光女孩。
  “她在身边总感觉有一种亲情围绕。”她是同事眼中春风般快乐的好姐妹。
  “老师的批语写得比我的作文还长。”她是学生眼中知心姐姐一样的好老师。
  她就是张丽莉。美丽的丽,茉莉的莉,花一样的名字;1984年出生,28周岁,花一样的年龄;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语文教师,园丁一样的职业。
  2012年5月8日,一个因为张丽莉而被中国人铭记的日子。当一辆失控的客车冲向学生时,她本可以站住或者后退,但她却冲向前,奋力一推,用刹那间绽放的大善大爱大勇大美诠释了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
  ■本报实习记者 曹曦 本报记者 杨咏梅 廉世民 李笑冰
  5月18日中午,记者来到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校园,走进张丽莉带的初三(2)班教室,坐在她平时听课时常坐的最后一排课桌,听了一节数学课。临近中考,初三的孩子们每节课开始前都会齐声朗诵他们自己设计的励志口号,最后一句是“张老师,加油!三班,必胜!”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张丽莉的座右铭,简单、铿锵。
  张丽莉很年轻。个人简历清晰而简单:1984年1月19日出生;1996年至1999年在佳木斯第三中学读初中;1999年考入依兰师范学校;2004年专升本进入大庆师范学院;2007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
  张丽莉很年轻。人生经历平凡却壮美:5月8日,面对疯狂冲向学生们的大客车,她不顾自身安危,凭着一种师者父母心的本能,迈开腿、伸出手,救出两名学生,而她自己却被卷入车下,双腿截肢。那一瞬间,她1米68的高挑儿背影成了一道最美的风景线,镌刻在中华大地。
  张丽莉出身于一个教师世家。小时候,她的大眼睛经常盯着爷爷案边那一本本已被翻旧的教科书,很羡慕;长大了,她的耳边经常回响着父亲与爱徒们谈至兴起时的喝彩声,很渴望;初中毕业,她的报考志愿表第一栏填写了师范类院校的名称,很自豪;工作了,她用青春年华放飞师爱,在三尺讲台收获成长,很开心……
  “这孩子仁义、懂事、上进、乐于助人。”从佳木斯第三中学退休的李静华老师是张丽莉的初中班主任。说起张丽莉,李静华很激动,声音发颤。“丽莉1996年考上佳木斯第三中学,我当时是一年级(6)班的班主任,报到时她才12岁,文静乖巧,大眼睛忽闪着,特别招人喜爱。后来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依兰师范学校,就读学制5年的初中起点大专。”
  毕业13年了,张丽莉和李静华依然保持着联系。“一想起高位截肢还躺在病床上的丽莉,我就忍不住哭一阵。”李静华哽咽着说。
  “美丽、大方、阳光、开朗、自信、乐观、向上。”提起张丽莉的名字,她在依兰师范学校读书时的班主任周艳秋想到的就是这些词。“平时活泼开朗、乐于助人,学习目的明确,不用老师操心,是公认的全能型好学生。”“在学校组织的各类文娱比赛中,能歌善舞的丽莉常常表现出与众不同。”周艳秋眼里的张丽莉就是完美女孩的代名词。
  “非常认真、踏实、勤奋。”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李枫对张丽莉的印象十分深刻。刚一入学,她就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辩论赛,担任决赛评委的李枫对这个大眼睛、高个子的女孩很有好感。后来上课的时候,张丽莉总爱坐在第一排,总爱举手回答问题,跟老师互动。她平时对师范生的基本功训练十分认真严谨,讲课生动准确,写作一丝不苟。上课听到一些英雄人物的感人情节时,张丽莉会跟着掉眼泪。
  2004年入学大庆师范学院的张丽莉既不是学生干部,也不是三好学生,只是一名很普通的学生,但学习刻苦、成绩非常好,在30多门课程里,成绩在90分以上的就占了18门。文学院院长邓福舜找出了当年张丽莉的两份试卷。在唐宋诗词鉴赏课的试卷中,张丽莉的文章《横槊气概,英雄本色——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得了98分,古代汉语试卷得了96分。
  “张丽莉是个认真的人,办什么事都要向最高标准看齐,她的壮举是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诠释,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和骄傲。”邓福舜为有这样的学生既心疼又自豪。
  “她的勤奋是大学校园的景致。”哈尔滨师范大学同窗、哈工大附中教师李淼回忆起张丽莉的生活片断时说,“图书馆和计算机房是她经常去的地方,每天她床边的台灯一定是宿舍里最后熄灭的。”
  张丽莉昏迷的第七天,在哈医大一附院人头攒动的走廊,看着守在重症监护室门前的记者和爱心市民,李淼和同学们静静地站在角落里,默默地为无法探视的丽莉祈祷。“说真的,直到这一刻,浮现在我眼前的仍是那个背着双肩包、边走边唱的阳光女孩,乐观、活泼,清秀的面庞满是笑靥,她的人生就像一朵永开不败的茉莉花……”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这是张丽莉的座右铭,简单、铿锵。






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6:35:29 | 只看该作者

张丽莉在办公室。
  护士拿来了一块白板,她握着笔在白板上写道:“我还能当老师吗?”
  因为张丽莉,佳木斯市这座英雄的城市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佳木斯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护士长栾卫红一直牵挂着在哈尔滨治疗的张丽莉。在得知张丽莉已能开口说“谢谢”时,栾卫红哭了,这是为丽莉醒来而高兴的眼泪。
  栾卫红说,5月9日早接到电话后紧急赶回重症监护室病房。“当时我被看到的场景吓呆了,她的双腿部位已经空荡荡的,并用厚厚的敷料包裹着,我一阵心酸。清醒过来的张丽莉非常配合医护人员的照顾。当她示意想说话的时候,护士拿来了一块白板,她握着笔在白板上写道:‘我为什么不能说话了?我还能当老师吗?’在场的人都哭了。”
  18日中午,记者怀着复杂的心情走进了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校园,门口的丁香花散发出浓烈的香味,一楼大厅迎面一个鲜红的“爱”字映入眼帘,“爱乃生命之血脉,爱是教育之真谛”。在这个张丽莉工作并深爱着的地方,想象着张丽莉每次进门时的心情,记者仿佛明白了这份爱在她生命中的分量。
  “自从出事那天我就没睡过好觉,天天都揪着心。今天看新闻说丽莉醒过来,可以说话了,我们的心才算放下来一点。”十九中团委书记王珠燕刚主持了十九中师生的祈福活动,“我们又不能去医院看丽莉,希望这样能给她带去一些力量,让她知道我们和她是在一起的。”
  副校长张忠宜递给记者几张从山东、上海、大庆等地寄来的明信片,上面有素不相识的人写给张丽莉的祝福。年过半百的张忠宜请记者务必转告张丽莉:“想你、爱你、盼你回家的一个老教师,愿你早日康复,回到我们中间!”
  “平时孩子们都叫她丽莉姐,她跟学生好得我们都嫉妒了。”十九中的老师们都这么说。
  张丽莉在她的学生心中有着多重身份:老师、母亲、姐姐、朋友……
  “丽莉姐,我们都在等着你来上课,我们耳边依然是你朗朗的笑声,我们盼望着听到那美妙的高跟鞋声。老师,我们想您。”这是初三(2)班53名孩子共同的心声。
  “作为一名师范类学生,将来也要走上三尺讲台。丽莉学姐的精神不仅震撼了我们的心,更激励我们要努力学习,不断锻炼并提高自己,回报社会。学姐是我们的榜样和骄傲,赶快好起来吧。”从大庆师范学院赶到哈尔滨的大三学生田雪梅的话语发自肺腑。
  “被张丽莉感动之余,我甚至有一种想回到学校做一名像她那样的老师的冲动。”这些天来,哈尔滨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副处长张南帅一直被震撼着,张丽莉的崇高职业精神和职业理想让这个七尺男儿忍不住流泪,“作为一名教育行政工作者,我们会以张丽莉为榜样,学习她的认真、进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操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尽心尽力。”
  震撼之后是更多的思考。黑龙江省社科院副研究员田雨说,张丽莉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师爱为魂”的精神。从实践角度来说,老师的人格会变成孩子未来的人格,一个有着高尚情操、渊博知识、人格魅力的老师,会对几代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张丽莉身上体现了社会对好老师的最高价值期许,我们应该去呼唤、去弘扬、去宣传这种核心价值。
  “在张老师奋力一推的背后,我仿佛看到她平时就是一个视学生为己出、对工作和社会有责任心、有爱心的人。作为家长,我们需要在平日里就能做孩子道德楷模的老师,不止是传授知识,更要精神引领。以我的儿子为例,只有在道德上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我才觉得他真正学到了东西,真正成长了。”哈尔滨市市民吕迪说出了家长们的心里话,张丽莉因大爱而大美,“我相信社会的关注和政府的关怀会让所有老师更加坚定执教的信心,更加努力地像张丽莉一样爱学生,爱教育事业。社会呼唤张丽莉这样的老师,学校需要这样的老师,家长也最信得过这样的老师。”
  “只有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作为的学生。”张丽莉在演讲稿里这样写着。这不是简单的一行字,而是她多年来用心诠释“师爱”的真谛,诚挚而热烈,温暖着每一个学生,激励着每一个人。

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6:36:01 | 只看该作者
张丽莉在学校的运动会上。解秀春 摄
  “她的热情就像一团火。”
  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党总支副书记程霞和副校长于明华5月12日晚上跟随救护车一路陪同张丽莉的家人来到了哈尔滨。因为不能常去病房探视,她们和张丽莉的家人只能通过新闻报道了解丽莉的情况。“不敢看,不忍看,又不能不看。”说起张丽莉,于明华怎么也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丽莉给我的印象一直是阳光快乐的,每天一早到学校都笑着跟人打招呼,她的热情就像一团火,感染人,感动人。在关键时刻她能做出这样惊天动地的事,源于她对教育事业的爱,而这种爱凝聚在日常的小事中、流淌在生活的片断里。”
  于明华的记忆中,张丽莉一直是用笑容、用真情对待身边的每个人,用自己的力量帮助着他们。尽管她工资不高,却暗地里帮助贫困孩子,平常还会买些小礼物奖励学生。她自己买了个电水壶放在班里给学生烧热水喝,老师们上完课后经常能喝到她悄悄放在办公桌上的一杯热茶。“丽莉是年轻教师中最优秀的。”这是学校老师们的共识。
  以前,丽莉的公婆看她早出晚归很辛苦,就劝她报考公务员换个工作。丽莉却说:“我就喜欢当老师,挣多少钱都不在乎,这一辈子都当老师!”程霞说,同办公室的几位老师,前几天吃午饭时共享一盒鱼罐头,吃着吃着大家忍不住号啕大哭起来,原来,这个罐头还是出事前丽莉买的呢。
  14日16时许,张丽莉的父亲张爱东在两个人的搀扶下,艰难地走进医院的会客厅。连日来,这位老父亲承受着巨大的悲痛,血压升高,说话也一次次被哽咽打断。自张丽莉从佳木斯转院到哈医大一附院后,张爱东一直没有见到女儿。张爱东含着泪说:“这件事对我们家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感谢各级政府和那么多好心人对我女儿的关心。在她危急的情况下,全国各方面动员力量进行抢救,各级政府和社会上的好心人这么帮助她,我感到很欣慰。我会和女儿一同坚强,争取早日带女儿回家。”
  从5月8日到5月18日,从佳木斯到哈尔滨,从哈尔滨到全国各地,张丽莉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个人,甚至一些外国人。
  爱的牵挂没有距离。各级领导的慰问电话接连不断,专家的救治方案细致缜密,医护人员的护理周到精心,多种学习活动此起彼伏,媒体报道紧锣密鼓……哈医大一附院还专门设立了“张丽莉老师爱心接待室”,每天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源源不断地赶来探望,84岁的退休工人来到医院,说自己干不了别的,但是有力气可以当护工;佳木斯市第二十小学二年级学生马英凯捐出100元钱,“因为老师是为了救学生”……说不完,道不尽,一颗颗爱心,一句句爱语,汇聚成了一股源远流长的暖流,奔涌不息。
  康凯是哈医大一附院重症监护室负责张丽莉的主治医生。她说:“丽莉是个低调、感恩的人,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竟是谢谢,太让我感动了。”16日晚上,康凯到病房做检查,看到丽莉醒着,就说:“丽莉,现在外面都管你叫最美女教师,你舍己救人的行为让大家很敬佩,你是最美的。”听到夸自己,丽莉害羞地笑了。“很多人都关注着你的病情,每天都有很多人在门口为你祈福,社会各界都在关心着你。”听到康凯的话,丽莉突然开口沙哑吃力地说:“谢谢,谢谢大家。”
  17日下午4点,张丽莉的丈夫李梓烨进入探视。知道丽莉能开口说话了,连日的焦急与期待让李梓烨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说,丽莉的状态很好,上午陪丽莉去做核磁共振时,就听到丽莉开口说话了,她见到李梓烨的朋友还主动打招呼,叫出他的名字,但因为声音沙哑,不能说太多话。为了证明自己身体状况很好,让家人不要担心,护士要推她去做检查时,丽莉还向家人做了个鬼脸。
  张丽莉就像一个快乐的辐射源,只要在她身边,就能感到春风扑面一样的清爽、怡人。
  美丽、善良、乐观、热情。
  勤奋、踏实、坚强、勇敢。
  这就是张丽莉——生活中的,病床上的,未来日子里的。
  “没事儿,我能挺住。”面对困难,张丽莉用这句话支撑了自己,也支撑了别人。
  “挺住,张丽莉!”无数黑龙江人说。
  “你一定能挺得住!张丽莉!”无数中国人说。
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16:36:29 | 只看该作者

她是人民教师的骄傲
■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 魏兆胜
  在生死考验关头,张丽莉临危不惧,用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诠释了师德的伟大,用无私大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用鲜血和生命塑造了新时期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她是人民教师的骄傲,也是当代青年的楷模。
  张丽莉的大美大爱和高尚师德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临危不惧、舍己救人。面对失控冲过来的汽车,她用手推开、用身体撞开了身边的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下。二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张丽莉的爷爷、大伯、父亲都是教师,在他们过去的教案里、批改过的作业中,张丽莉找到了做教师的崇高感,找到了自己的职业理想。她深爱教师这一职业,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她承担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尽职尽责,兢兢业业。三是关爱学生、无私奉献。她自己的工资不高,但她连续两年多每月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100元资助贫困学生。正是这种爱心、这种责任感,熔铸了师魂。四是勤奋向上、追求卓越。张丽莉同志的座右铭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在年轻的班主任当中,她是最让家长信服的好朋友、领导放心的好同志、学生喜欢的好教师。她用执著的热情收获了累累硕果,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教师。
  张丽莉之所以有这样的优秀品质,跟教师世家的熏陶、佳木斯这座英雄城市的底色打造、大庆师范学院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育人的教育氛围,乃至黑龙江地域文化和优秀精神都有关系。她是“大美龙江”生命体中一个最充满活力的细胞,也是当前建设“和谐龙江”一个具有强劲引领作用的鲜活榜样。
  有爱的老师,才能培养有作为的学生
  小时候,经常怀揣羡慕,偷偷地阅读爷爷案边那一本本已被翻旧的教科书,翻看一摞摞用红笔批改过的作业本;渐渐地,懂事了,家中总会回响着从书房内传出的,爸爸与爱徒们谈至兴起时的喝彩声;后来,长大了,我将师范类院校的名字写入了报考志愿表中的第一栏;终于,要真正走上我向往已久的三尺讲台,我急切地恳求他们赐予我一剂能够成为优秀教师的灵丹妙药,然而,两人却只是言简意赅地告之——为师,别吝惜你的爱,将师爱放飞。
  曾经有朋友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身为一位80后的青年教师,在学校面对的是一群90后的学生,你们的关系会是怎样的呢?”他的问题让我想起了一件趣事儿——一次课后,一位男生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末尾还附了一张精美笑脸的小贴图。我莫名其妙,不知他因何事向我道歉。我笑着向他招手,他走到我面前带着歉意说:“下午上课你给我们讲课结束时,要求课代表明天早自习就收作业,我当时捏着嗓子说了一句‘这是为什么呢?’下课同学们都说我,‘看你把老师说得脸都红了!’我向你道歉。”一时间,一股暖融融的东西在我心中流淌……想到这里,我微笑答道——课堂内,我用知识孕育成长,用智慧开启心灵;课堂外,我用真诚呵护纯真,用信赖聆听稚嫩。亦师亦友的我们,携师爱同行。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两年来,我已渐渐明白,只有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作为的学生,因此,我时时刻刻都在用心诠释“师爱”这两个字的真谛,用自己诚挚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
  ——摘自张丽莉2009年在学校师德演讲比赛时的演讲
  心怀师爱,温暖了我和孩子
  因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需要,我接到通知被调至新初一接手班主任工作,那时候的我,心中真可谓是百感交集,该如何与已经亲如一家相处了两年的孩子们解释?于是,我在自己的QQ空间里为我可爱的孩子们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刚刚接到通知的时候,头脑里第一时间冒出来的全都是你们,那一张张正由稚嫩走向成熟的脸庞。脸庞上那无法掩饰的真实,记录了两年来我们相处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陌生到如今的亲如一家,由开始的防备到现在的用心相处。其中间杂的小冲突,穿插的大幸福,无一不牵动着我内心的不舍。所以,谢谢我最爱的孩子们,正是因为生活中有了你们的存在,两年来,我才拥有真实的喜怒哀乐!祝福你们,独一无二、青春无敌的你……
  本只是为了自我安慰一下,不想,很快在我日志发表后的当晚便收到了孩子们众多的回复,其中一条这样写道:“老师,我们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留恋,希望你记得我们这群青春无敌的孩子,对不起,曾经那么不懂事,如果你累了,请回头看看,当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你还有我们!”
  从那以后,我便怀揣着这颗被孩子们温暖的心,带着那份难舍的责任感,将教书育人列为自己“任重而道远”的理想,将“见贤思齐”作为自己身为年轻教师迅速成长的途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会继续用心工作——用爱心浇灌孩子的心灵,用耐心期待学生的成长,用信心见证自己从事教育事业时最初的诺言——心怀师爱,温暖你我!
  ——摘自张丽莉2010年在学校师德演讲比赛时的演讲
  ■手记
好人是这世界的光
  ■杨咏梅
  这是一次主角缺席的采访,整个过程中眼泪一直在飞,心情就如同佳木斯市杏林小学学生周心怡所说:“也许张老师并不知道她的感人事迹已传遍全中国,但作为学生的我们都知道。我希望她能赶快好起来!”
  采访中,无论是张丽莉的亲朋师友和学生,还是与她素昧平生的人,使用频率最高的两个词是“感动”和“心疼”。这孩子让人心疼!她受伤后时而昏迷时而清醒,稍有清醒时,痛得迷迷糊糊的她喊叫的是“快救学生!”戴上呼吸机说不了话,她写下的是“我还能当老师吗?”经历了摘除呼吸机的痛苦,她微笑着说出的第一句话是“谢谢”,一如她平时的为人,仁义,懂事,从来都把别人放在前面。
  张丽莉之所以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不仅因为她的瞬间反应超越了人在心理学意义上的趋利避害本能,更因为她平时就是一个心中有爱、愿意付出的好姑娘,一个发自内心热爱教师职业、真诚关爱学生的好老师。教师是学生精神上的父母,张丽莉乐观、向上、阳光、敬业的人生态度,和她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大义抉择,高度契合了当下人们对高尚师德的心理期待,于是引发了一场迅速波及全国的群众自发、媒体自动的爱心涌动,整个中国为之感动。
  认识张丽莉的人都说她成天笑呵呵的,从来没听她说过一句抱怨的话。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魏兆胜这些天多次去探望张丽莉的家人,印象深刻的是,“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人家一句怨言都没有,一家子好人”!不抱怨,是一种坚韧、隐忍的人性,是他们作为普通人向社会传递的正能量,是好人的美德。
  5月的佳木斯,杏花谢了,丁香盛开,满城花香。张丽莉生长在这个美丽安详的地方,她的家就在刘英俊公园附近。佳木斯人都是学着这个46年前为救学生拦住惊马牺牲的英雄事迹长大的,张丽莉也不例外。张丽莉今天获得了那么多荣誉称号,但老百姓更愿意说她是个好人,就像雷锋、郭明义。好人是这个世界的光,荡涤尘埃、驱逐阴霾,给我们带来希望。
  《中国教育报》2012年5月19日第3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20:06 , Processed in 0.06273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