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阳杏蓬出版《广州读本》两部专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19 21:1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欧阳杏蓬出版《广州读本》两部专著

   


    一刀中文网资深网友欧阳杏蓬(本站散文作家,活跃于“散文世界”等论坛),2010年7月2日,参加广东省委汪洋书记主持的文化强省网民座谈会,近日,欧阳杏蓬将推出《缤纷湘南》和《广州读本》两本书,以实际行动参与和支持(两书均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缤纷湘南》是作者的第二本散文集,收入各类与湘南有关的文章共32万字,作者用赤子的情怀、简洁优美的文字和个性鲜明的文风,从各个角度描述了湘南的风光人情、人文地理和乡土亲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意义。  《广州读本》是作者的第三本散文集,收入各类与广州及广东其它城市有关的文章共22万字,作者用一个异地人的眼光、简洁优美的文字、个性鲜明的文风和现代人的生活观念,从多个角度描述了广州的城市和外来民工的生活与追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社会意义,是近年城市散文中较好的散文读本。


                     一个充满矛盾的精神世界
                      ——欧阳杏蓬《一个寄居者的广州读本》书评






                                  新快报/苏少鑫





我与作者欧阳杏蓬有一面之缘,尽管欧阳先生一直以“农民工”自嘲,从外表上看,我实在无法发现他与“城市人”有什么区别,戴着斯文的眼镜、从事文化策划的工作,开着不赖的轿车,唯有喝酒时候的豪爽,以及偶尔冒出来的粗口,那浓浓的湖南口音,是城市人难有的直率和真性情,让人倍感亲切,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看完欧阳先生这本书,我才发现我的迟钝,甚至麻木。因为我发现,这是一种误解,造成误解的唯一原因是,我们从未走进他们的内心。
以“农民工”自居、以“寄居者”来为其书命名,它所指向的,是作者的生存状态。正如作者自述的,从1992年离开家乡湖南到广东,既有寻找希望和梦想的冲劲,也有遭遇的找工作、语言交流,还包括暂住证、孩子教育、社会保障等的政策性问题的苦恼和无奈,这让他备受折磨,成为他生活中挥之不去的恐惧。
这本散文集,记载的就是这些生活的琐碎和杂乱,它更像是作者的内心的独白。颓废、低落、失望与好奇、欣喜、希望等夹杂,且充满互相矛盾——也许,这才是作者生活的全部,农民工生活的全部真相。


                                        (作者近照)
在我看来,所谓的“广州读本”其实一点都不重要,作者笔下那些象征着城市意义的汇侨新城、天河北路、广场包括天字码头、白云山,它所显示的,是作者与城市的距离——“寄居”才是重要的,因为对一个寄居者来说,城市只是一个匆匆而过的驿站,“暂住”才是他永恒的状态。
与众多从农村走出来的农民工,作者对城市有深深的认同感,城市曾让他感到好奇,曾经是他梦想和希望所在,而因城市而改变了的生活,又让他感到满足。但是,现实中频繁遭遇的不公又使他感到由衷的焦灼。
这是一个怎样充满矛盾的精神世界?
这种内心的挣扎,有了让人困惑的自相矛盾描述:“很多时候,作为一个外来工,或者农民工,我和城市一直有隔膜。这最大的原因,来自我们自己,因为我们想当城市的主人,像城市居民一样享受这个城市所能提供的服务。城市向我们敞开了街道,却没有敞开思想的大门”。
只是,他又无法抑制和掩饰自己的不满:“我们像受伤的树,在必要的时候,是城市直接牺牲的对象”,“如果不想离开城市,现在只有一个办法,那就站成一棵街边的树,用最大的努力和热忱保持沉默,忍受没有鸟的孤独,并习惯冷漠,独力撑起一片天地来,才能成为这车水马龙的城市的一个部分”。
在我看来,这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无可否认,农民工受益于改革,当流动的枷锁被打破之后,他们得以出走出缺乏资源、缺乏机会的农村,并在一定程度上在城市实现了他们的梦想。与那些仍然走不出农村的儿时玩伴相比,他们有满足感,正是这种满足感让他们对以城市为代表的秩序有深深的认同感。只是,市场经济公平规则的启示、现实中频繁遭遇的明显不公,不可避免让他们开始审视自身并滋生反叛的精神。
“寄居者”显示的,就是这种不满的情绪,它所显示的,是作者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的精神世界。
这多少构成了某种困境。当然,我并不是说,“改革”不可避免产生了它自身的“掘墓人”,只是,我们应该看到,作者以一个农民工的切身感受,诉说着那些诸如暂住证、农民工子女教育、社会保障政策等,给他们带来的长久精神伤害,他们像受过伤的鱼儿一样,因为怕疼,永远走不出那曾被框定的世界。
行文至此,我想起著名学者亨廷顿曾警告的,发展中国家进城农民的第二代,将是社会革命的主要力量。由于他们没有父辈们相对的满足感,他们对于种种的歧视更为敏感,而要求融入主流社会的诉求也更加强烈。
如果我们把从1992年就从农村走进城市的作者贴上“第一代农民工”的标签,我们发现,尽管作者有诸多的抱怨,但是他仍然还是会把自己无法融入主流社会的原因归咎于自身,并认为自己可以通过“言说”寻找民工生活的平衡。
我不想提醒作者可能还在“蒙蔽”的状态下,然而需要指出的,这样的平衡实际上是脆弱的平衡。也就是说,如果在不久后的某一天,作者发现自己的子女仍然是在重复自己的命运时,作者该如何去掩饰自己的失望和愤怒?而更为令人揪心的问题是,当进城农民的第二代走上历史舞台时,中国社会当如何去面对这些深具破坏性的力量?
也许,唯一的通途是,从解决作者充满矛盾的精神世界开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22:34 , Processed in 0.07871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