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门听课:何以让教师开放真实课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1 13:01: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推门听课:何以让教师开放真实课堂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  周彬

如果要了解真实的课堂,就得走进课堂;可我们走进了课堂,就一定真实吗?如果提前通知了授课教师,授课教师会主动让自己的课堂变得不真实;如果不提前通知授课教师,课堂会因为听课者的突然撞入而被动变得不真实。当我们在各种各样的听课活动中,比如公开课、展示课,甚至是备课组或者教研组的研讨课,看到了太多因为教师而主动不真实的课堂;于是大家把希望转到了“推门听课”上了,希望我们突然撞入的课堂,一定是最真实的课堂。可是,这样的希望又能够坚持多久呢?

一、用真诚敲开课堂之门
对教师来说,如果让自己的课堂长期保持封闭状态,虽然没有被听课那样的紧张,但却会带来长期的自我怀疑。由于缺少与同事课堂的比较,一旦学生觉得教师的课上得不好,或者自己在课堂上感觉不好,或者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理想,都容易让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产生怀疑。如果教师能够向同事开放自己的课堂,就会对自己的课堂更有信心,即使在遭遇到课堂信任危机的情况下,也可能勇敢地与理性地剖析自己课堂教学的优点与缺点。因此,开放自己的课堂,既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途径,也是教师增强自我效能的重要途径。
对学校管理者来讲,如果不了解教师的课堂教学,就难以让教学管理落到实处。在管理过程中,如果管理者对工作过程监控得到位,意味着工作者要对工作过程负责,同时也意味着他们并不对工作结果负责,工作结果由管理者来负责;如果管理者对工作结果监控得到位,意味着工作者要对工作结果负责,但他们并不对工作过程负责,也就是说他们对工作过程有有效的专业自主权。对课堂教学来讲,如果学校对课堂教学要求甚高,于是教师就会按照这个标准来建设自己的课堂,他们的责任是实现这个课堂标准,至于课堂成效就由学校管理者负责;如果学校对课堂教学过程给予足够的尊重,于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享有足够的自主权,但却必须对自己课堂教学成效负责。可是,教学过程实在太长,教学结果也难以量化;于是学校管理并不能只管教学过程而不管教学结果,或者只要教学结果而不管教学过程。
在理论上,学校管理者要管理教学过程,教师自己要开放课堂教学,似乎学校管理者去听教师的课,和教师向学校管理者开放自己的课,正好是一对相互可以满足的需要。但在实践中,学校管理者去听教师的课,似乎并没有象理论推导那么顺利。当教师知道校长要来听课,自然会把课堂打扮得漂亮一点;如果校长直接“推门听课”,教师又会觉得这是对自己专业自主权的不尊重,是对自己课堂教学质量的不信任,在这种感觉下上出来的课也会走样。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教师开课和校长听课之间的对接呢?看起来开课也好,听课也好,就这件事情本身而言,并没有冲突与障碍;导致教师开课和校长听课之间形成障碍的原因,应该是开课人和听课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当开课人和听课人之间的人际障碍越大时,原本开课与听课并没有冲突或者矛盾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开课与听课成为一种冲突与矛盾。事实上,当听课人与开课人处于平等的人际关系时且没有利益冲突时,大家相互开课与听课自然没有问题;当开课人相对于听课人有专业或者人际优越感时,开课与听课也没有问题;但当听课人相对于开课人有专业或者地位上的优越感时,开课与听课就成为一种冲突或者矛盾了。
因此,虽然一个真实的课堂就在门的后面,但要推开这个门,而且对门后的教师,门后的课堂不形成实质性的影响,还是需要前提的。这个前提并不是要寻找到制度上的合法性,也不是要寻找到科学上的合理性,而是要解决门外的学校管理者,和门内的教师,他们之间在人际上的信任障碍。尤其是对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来说,究竟校长对进去听课抱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形成听课人和开课人之间不同的人际关系,比如处于不平等关系中的监督者和被监督者、专家诊断者和课堂求诊者,以及处于平等关系的课堂教学研讨者。当校长能够以真诚的心态面对听课,当然这种真诚还能够被教师和学生所接受时,我想不管是事前通知听课,还是临时推门进去听课,都应该可以看到真实的课堂。

二、课堂因为真实而专业
推门听课的合理性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推门听课才可以听到真实的课堂,从而提高校长的教学管理工作的针对性;二是校长自己也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从而提高校长的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三是推门听课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形成适时的监控,从而让教师因为保持适当的紧张感而提高教学质量。要实现这三项目的,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推门听到的课必须是真实的课,不会因为听课人的到来,更不会因为是听课人临时推门这种方式,对课堂教学本身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如果推门进去听到的课,是一个有心理抵触情绪的教师上的课,是一个深怕追责的教师上的课,是一个善于应合领导的人教师上的课,那么这三个目的都不可能实现,反而可能产生负面的作用。
是不是因为有了学校管理者在教学过程中的适时监控,教师们就会因此而不懈地提高教学质量呢?如果教师能够意识到这种适时监控的确有利于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那么教学在经过短暂的抵制之后,在初步尝到这种适时监控带来的益处之后,就会很自然地把这种适时监控内化。但是,如果教师意识到这种适时监控只是一种管理手段而已,那么他们就会想办法来规避或者应付这种管理手段,更糟糕的是,在没有这种适时监控时教师们还会按照自己的专业标准与专业来要求自己,但发现学校在适时监控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就会把自己对课堂教学的专业标准与专业要求,转变为如何更好地应付好学校对自己教学行为的适时监控了。当教学过程对教学结果至关重要时,我们对教学过程的关注是可以理解的,但关注的目的何在呢?如果关注的目的是为了监控教师的教学行为,就很难保证这样的监控过程会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这样的适时监控会挫败教师的专业自尊,让教师放弃自己的专业标准与专业责任感。
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是不是一定要通过推门听课才能够听到真实的课,是不是通过推门听课听到的就一定是真实的课?的确,在学校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下,校长们花了大量的心思在教育资源的争取上,到了今天校长应该逐步回归学校管理,尤其是教学管理这个本位上来。但问题在于,为什么我们会认为,今天的校长只有通过推门听课才能够听到真实的课呢?校长要回归学校管理,要回归教学管理,更需要回归的是教师群体,是校长与教师之间的真诚交往与真心帮助。当校长能够与教师们做朋友时,尤其是教师们真正把校长当朋友时,校长也就没有必要非得通过这样一种让大家在心理上都难以接受的方式,才可能去听到真实的课。当推门听课作为一个制度而存在时,那就意味着教师们有随时接受校长听课的义务;既然是一种义务,也就难以保证教师们心甘情愿地履行这个义务,也就难以保证教师们为校长提供的课是真实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教师们为校长提供的课是绝对真实的,那是不是也意味着校长在教师们的心目中,并不是值得老师因为校长来听课而更应该把课上得好一点呢。
不管是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还是提高校长的课堂教学研究水平,都必须以真实的课堂教学为目标。但要让课堂教学变得真实起来,除了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之外,还能够做的到,就是与教师为友,在平等与共赢的基础上,让教师尽量不改变课堂真实状态的情况下,向学校管理者和其他教师开放课堂。如果在教师从自己的课堂,到大家的课堂,再到学校管理者参与的课堂这个过程中,如果掺杂的利益因素、权威因素、人际因素越多,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就越差,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管理依据、评价依据自然效果不佳,反而会让课堂教学不够真实而失去专业性。

三、激活课堂的专业魅力
要让课堂变得更富有专业品质,其前提是要让课堂变得真实起来;要让课堂变得更有教学成效,其前提是要让课堂变得开放起来。既要让课堂变得真实起来,又要让课堂变得开放起来,这才是目前学校教学管理面临的核心问题。只要学校管理者不干涉,包括不去管理课堂,课堂本身就是真实的,但这样的真实性并不具有开放性,自然也就失去了增长性;只要学校管理者进入课堂,哪怕是用管理权威和制度保障下的无条件推门进去的方式,也可以保证课堂的开放性,但这样的开放性并不具有真实性,其意义也就大打折扣。因此,只有既具有真实性的课堂,又具有开放性的课堂,才可能为教学管理的有效性提供科学依据,才可能为教师专业品质的提高提供实践路径。
在学校营造浓厚的专业研究氛围,提倡积极的专业人生态度,强化教师的专业责任意识,是让教师开放真实课堂的文化基础。不管是学校对课堂教学进行管理,还是教师向他人开放自己的课堂,最根本的动机仍然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于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把课堂教学当作一个专业实践,把教师看作是专业人员,把课堂教学的开放视为科学层面的专业研讨。如果把课堂开放视为评价教师教学业绩的手段,视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监控,视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虽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得不向他人,尤其是向学校管理者开放自己的课堂,但为了赢得非专业的利益,比如好的管理印象,好的教学业绩等,不得不掩盖课堂的真实性,那怕不惜牺牲由于开放课堂可能获得的专业收益。因此,强调课堂开放的专业意义,才可能让教师与学校管理者都理性地面对课堂,在专业提升的层次上,实现学校教学管理与教师课堂开放的双赢,从而既提高学校教学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又激发出教师的专业责任感和专业成长感。
打破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壁垒,成就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专业同伴关系,这是让教师开放真实课堂的管理基础。两个人私下的关系越好,就越愿意把私下的话讲给彼此听,哪怕明知对方不能帮自己解决问题,就是这种倾述也可以让彼此得到愉悦或者痛苦得到缓解。因此,当我们不能看到教师真实的课堂时,最需要我们反思的,并不是教师为什么不向我们开放真实的课堂,而是我们与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当我们走进他的课堂,他会认为我们是去监控的,认为我们是去督促他的,认为我们是去挑刺的,还是认为我们是去帮助他的呢?如果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我们总是以管理者的身份高高在上,当我们突然出现在教师的课堂之中时,他们会突然间认为,我们是去帮助他呢?如果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我们就经常关心和帮助教师,当我们突出在教师的课堂之中时,他会觉得我们是去监控他吗,他会觉得我们是去督促他吗?当我们把学校视为一个专业机构,把教学视为专业实践,把教师视为专业人员时,就会明白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监控不但很难激发出教师的教学创造性,反而会削弱教师的专业责任感。当学校管理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以专业同伴而交流或者交往时,这时候对真实课堂的开放就少了许多利益上的谋取划,而多了专业品质提升的可能。
丰富课堂的研究途径,选择适当的课堂研究方法,提升课堂的研究能力,这是让教师开放真实课堂的专业基础。教师为什么要开放真实课堂,除了极少数情况,是为了向别人展示自己课堂的优秀之外,还是为了让自己的课堂在开放过程中,能够得到他人更多的帮助,让自己明天的课堂变得更富有专业品质。因此,学校要提高课堂研究的水平,当教师们开放出了一堂真实的课堂时,就要能够对他的课堂给予有效的诊断,能够对他明天的课堂提出富有建设性与可执行性的建议。如果学校能够非常郑重地对待教师们开放出来的课堂,让教师们真切地感受到向他人开放课堂带来的专业收益,恐怕教师们并不是想方设法地掩盖自己的课堂,或者让开放出来的课堂不再真实,而是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真实课堂奉献出来了。这就象体检一样,如果是求职体检,如果是升学体检,如果是升职体检,往往是越有身体疾病的人越愿意在这些体检中掩盖自己的疾病;但如果是疗养式体检,是纯粹为了身体健康而进行的体检,那一定是争先恐后,而且是毫无保留地去进行体检。此外,要研究教师的真实课堂,也要尽可能地以不扰乱正常的课堂教学氛围为前提,这就要求学校能够不以亲临课堂现场为唯一的研究途径,能够能够课堂录像、课堂文字实录、课堂讲述等方式,来多途径地感受和研究课堂,从而既避免听课人因为实地参与课堂而改变了课堂教学氛围,虽然我们看到期真实的课堂场景,但这样的课堂本身就因为我们的参与和出现而变得不真实了。
因此,推门听课本身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让教师开放真实的课堂,从而让教学管理有的放矢,让教师课堂永葆青春。要让推门听课真实实现开放真实课堂的目的,就需要我们在推门之前,就与上课教师保持良好的专业合伙关系,不至于因为我们的出现让他觉得意外;在我们推门之前,就要想好我去听课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既有利教学管理目的的实现,还有得盱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只是单方目的的实现,必然会导致另外一方对课堂教学真实性的遮蔽。当然,要实现以上目的,既需要课堂研究专业氛围的营造,更需要有课堂研究专业能力的保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2 01:10 , Processed in 0.0675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