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路新课堂:情趣、技术和艺术的共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5-21 13:0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寻路新课堂:情趣、技术和艺术的共舞
周  彬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民立中学新课堂实验研究中心

人都是活在当下,但却为未来活着。虽然老师们都在经营着自己的课堂,相信没有几位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感到满足,总是希望自己的课堂在未来能够变得更好。如果只是日复一日地重复今天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生涯也就少了人生的意义,就更别说人生的挑战了。可是,谁又讲得清楚未来课堂的路在何方呢?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着一个理想的课堂标准,但在理想的课堂标准中,有趣往往与有效相冲突,生本往往与师导相冲突,把这样标准分开来看都有道理,但合在一起就让人觉得不知所从。课堂教学是需要有趣的,但有趣是为了有效这个问题来展开的;课堂教学是需要理想引领,但更需要理性谋划;课堂教学是需要艺术的发挥,但更需要技术的支持。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在此为课堂教学的未来寻路。
一、情趣先行:用德育温暖课堂
你的课堂再精彩,如果没有人来听,自然也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课堂教学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参与进来,如果能够高高兴兴地参与进来,那自然就更好了。大家会说,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那还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那怕再调皮的学生,也还是得乖乖地坐在教室里。似乎只要学生坐到了教室里,参与就已经不是问题了;殊不知课堂教学的首要差异,就是老师自己对课堂参与的定义不同。让学生坐在教室,这是第一步,但这和你的课堂教学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这是他们必须来的。正因为这是他们必须来的,所以他们来的时候就可能已经有了抵触情绪;要消解学生的抵触情绪,就需要老师让已经坐在课堂里的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堂。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堂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让学生喜欢上你,这表现为一个情字;二是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这表现为一个趣字。
要让别人向你学习,这比让别人给你钱更困难。先不要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你说成人与成人之间,你要说服他人就已经很困难了,你还要他人向你学习,这就更困难了。在这一点上经常被我们所忽略,由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理念,从而无形中就确定了教师教学地位的合法性,认为老师教学生就是为了学生,既然是为了学生,那学生自然就应该接受,不但应该接受,还应该感恩老师。你为了他好,他就应该悦纳你吗?我看不见得。你说是为了学生好,可是好在哪儿呢,这只能意味着你在为他确定一个学习目标,而他只是实现你的学习目标的一个工具而已;虽然从长远来看学习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这个工具的开发和发展,有这样的好处有可能学生也愿意当这个工具,但谁也不愿意被他人当作工具来对待呀!还有一个观点,就是老师是成人,是有知者;学生是未成年人,是无知者;因此老师教学生就是有知者教无知者,无知者当然应该接受,不但应该接受还应该很高兴地接受。可是,学生真的是无知者吗,即使他真的是无知者,他也不希望被老师当作无知者来对待,我想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觉吧。是不是在我们这些当老师的潜意识里或者无意识里,都有着把学生当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把学生作无知者来对待的想法或者预设呢?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论证作为老教师的合法性,这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要向学生证明你适合做他的老师,要让学生觉得这个人值得做自己的教师。这个论证过程不是地位的高低、年龄的大小、知识的多少所能够决定的,而是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征服。你要让学生好好爱别人,那你就要加倍地爱自己的学生;你要让学生喜欢学习,你自己就要加倍地喜欢学习;你要让学生理解你,你就要对学生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刻的理解;你要让学生向你学习,你就要加倍地向你的学生学习。当你觉得没有向学生学习的必要时,就证明你更需要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学生身上的缺点,甚至否定学生这个人。让老师去爱学生、喜欢学生、理解学生,所以这一切都是为了搞好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德育。建立在这种德育之上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感情的培育是要有行为基础的,虽然这些行为并不在课堂中发生,但却对学生如何对待课堂,如何对待课堂内外的老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人并不一定能够当一个好老师,他只是当一个好老师的前提,而且只是众多前提中的一个而已,但却是一个入门级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后面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但还要看这个道被你演绎得如何,如果在二十一世纪了你仍然用十一世纪的教学方法,相信“亲其师”的学生也难以“信其道”了,而且还有可能把你前面好不容易做到的“亲其师”也给浪费了。要让学生喜欢你,这是你为师的前提,那是课外的功夫;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这是你上课的前提,这是课内的功夫。课如其人。我们都喜欢什么样的人呢?假如让我们必须在祥林嫂和阿Q之间选择,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幽默的阿Q,尽管对阿Q来讲这不是幽默而是自我解嘲而已,但自我解嘲总比那天天都向别人晒自己痛苦经历的祥林嫂更讨人喜欢一点。因此,让自己的课变得有趣一点,让自己的课变幽默一点,这是让学生喜欢你的课所不可缺少的味道。要让自己的课变得有趣,需要教师自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关注幽默有趣的事物,到了课堂上才能够把幽默风趣的生活态度很自然地迁移到课堂之中;要让自己的课变得有趣,需要教师能够打通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隔阂,学生并不是学科专家,相信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成为学科专家,他们只是这个学科的过客而已,对这些业娱的学科学习者来讲,缺少了日常生活对学科知识的培育,学科知识难免在学生眼中因为专业而抽象,因为抽象而逃避或讨厌。
让课堂变得有趣还有很多种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让课堂变得有趣并不是简单地顺应学生,更不是盲目地纵容学生。对学生来讲,他们需要的是有责任的成长,而不是无约束的嬉喜,学生从课堂中获得的最大乐趣,并不是喜笑逐颜开,因为它是暂时的,而是富有学习成就感,它才是永恒的。因此,对教师来讲,让自己的课堂有趣,和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起责任,两者是同步进行的。只是课堂有趣但没有学习责任感,那这样的课堂就是对学生的顺应或者纵容;只有学习责任感但却没有有趣课堂,这样的课堂也是对学生耐心与智慧的挑战。既有有趣课堂,又有学习责任感,两者的结合才是教与学的完美结合。要让学生对学习有责任感,并不意味着把每堂课的教学目标都交给学生,也不是把学科教学目标交由学生来决定,毫无疑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与学科教学目标都是需要教师来决定的;而学习责任感是要让学生对学习目的负责,将演化为对学习目标负责,因此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教学目标,只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已。
还需要强调的是,在情与趣之间,一定是“情先行、趣跟进”的关系。当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时,你有可能觉得别人做的有趣的事,只是在玩耍你;当人与人之间有感情时,你就能够非常善意地理解他人的所作所为。举个例子,笔者一直比较喜欢葛优,尽管他在各种影剧里总是扮演不怎么好的角色,但就是喜欢他,为什么呢?第一,他个人在生活中从来就没有什么绯闻;第二,他是重庆人,虽然在影剧里他总是讲普通话,但我还是能够深刻地理解他为什么要讲这句话。正是有了这份老乡情,尽管他从来就不认识我,当然也不在乎我这位老乡,但有了这份情可能比别人就更在意他的幽默与风趣了。对于刘德华我也一直比较喜欢,但这个心理距离永远也拉不近,总觉得他就是一个艺人,只是一个比较出众的艺人而已,我理解不了他这个人,自然也就只能把他的影视和歌曲,当一种艺术品来欣赏而不是生活品来体味了。我想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如此,师生有了比较深厚的感情,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幽默和风趣就是一种生活品,学生就会参与并体味,从而让自己浸润其中;如果师生之间只有最起码的相互认识,甚至连认识都达不到,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幽默和风趣最多是一种艺术品,还有可能被学生认为是调味品,只是被学生拿来观赏而已,学生自己并不会投入其中。
二、技术支撑:用经历丰富课堂
和很多名师聊天,总会很虔诚地问一个问题:你的课为什么上得这么好。很少得到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更多的人是反问我,你觉得上好课还有理由吗?在他们看来,上好课就是自己的本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有这个本事,那就很难讲得清楚了。也就不难解释了,那些在一线把上好了的名师,很少对外演讲自己是如何把课上好的,而是直接上各种各样的展示课。可这样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那些来听课的教师由于不知道为什么这位上课的名师能够上这么好的课,就只好回去简单地模仿名师上课,以为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课堂好起来。上好课但讲不清楚为什么上好课,这对于他的学生来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学生只需要一堂又一堂的好课,没有必要搞清楚好课是从哪儿来的。但对于别的教师来说,这个问题就至关重要的,如果告诉别人上好课完全是个人天赋使然,那绝大多数教师就应该测试自己是不是有上好课的天赋,如果没有就早点辞职走人,免得既误了自己又误了学生。如果上好课是个人努力使然,那就应该告诉其他教师,自己是如何努力的,哪些努力让自己对课堂的驾驭更娴熟。的确,笔者也相信课堂教学是有艺术性的,而且课堂教学出彩的地方往往就是艺术性发挥的地方;但我也坚信,一个没有技术支撑的艺术品,那就永远只是一些远古时代的文物,欣赏它是因为它的时代长远,而不是因为它的品质过硬或者外形优美。
课堂教学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应该是依赖于教学技术的。可是,究竟课堂教学依赖于什么样的教学技术呢?在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之前,课程标准就已经制定好了,根据课堂标准编撰的教材也提供给教师了。因此,课堂上的教师并不是教学内容的创造者,而是教学内容的解读者,就是把原本是文字表达的教学内容,用生动的课堂形象予以重新解读;就是把原本按照知识的逻辑表达的教学内容,用生活逻辑予以重新解读。既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教学教学内容的解读者,那么什么样的解读才是有效的呢?这一方面和解读的能力有关,另一方面肯定和听解读的学生有关。但问题在于,如果学生只是在课堂中来听听教师是如何解读的,哪怕在课堂上教师解读得非常精彩,也不会给学生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只是听的经历,当下一次再碰到比这次经历更精彩的听的经历时,这一次听的经历就会被淡忘了。可能有的教师会讲,我想信别的教师不会比我解读得更精彩,此处虽然注意的是,我指的是学生任听的经历都是课堂上听的经历的竞争者,比如他看电视听到的东西,他道听途说听到的东西,这些都是课堂教学的有力竞争者。
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看来教师只是做教学内容的解读者还远远不够,因为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只是靠听这一样经历是不够的,越是丰富的学习经历(丰富既指种类的多又指数量的多),越容易让学生更全面地、更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于是,教师的任务不但是教学内容的解读者,更是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关联者,让学生如何走入教学内容之中,在教学内容营造的学习世界里,通过自己多种感官的参与和体验,尽可能多与尽可能深刻地了解、理解、吸纳教学内容。在传统的教学观点中,一直是主张让教学内容走到学生的心灵中;但教学内容是死的,而学生是活的,要让教师想办法让教学内容走近,甚至是走进学生,这的确是委屈了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好在教学内容上打主意,想方设法通过改变教学内容来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其实,既然教学内容肯定是死的,那么教师更应该在学生身上打主意,不是让教学内容走近或者走进学生,而是让学生如何走近或者走进教学内容。
让学生走进教学内容,这究竟是什么含义呢?当学生未走进教学内容之前,教学内容就是以文字呈现的、平面化的教材而已,这个时候你只能够用眼睛去看它,用嘴去读它,但如果你不用心去体验它,不用手去操作它,估计这样的学习是不可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于是,教师会帮学生把教材类教学内容展开来,比如用生动的语言来阐释教学内容,用具体的题目来例证教学内容,用相应的教学资源来激活教学内容。如果学生愿意去听教师是如何展开教学内容的,而且还把教师如何展开教学内容听进去了,这时候教学内容就呈现出了生动和立体的一面。可是,如果学生没有参与到这个过程之中,或者参与了但并没有起到让教学内容展开来的效果,这时候的教学内容仍然是文字化的、平面化的教材。
让学生自己进入教学内容营造的学习世界,这就需要学生用阅读者的身份解读教学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或者借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解读教学内容的语言来阅读教学内容;还需要学生用教学内容创造者的身份来感受教学内容,比如朱自清写“背影”时的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心理感受是什么,发现勾股定理在当时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发现了之后对数学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还需要学生用教学内容使用者的身份来消费教学内容,看了朱自清的《背影》后,对当时的人来讲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对今天的人来讲又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两种影响之间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今天的人学勾股定理后有什么用,对于数学思维的形成有什么帮助,对于日后的生活又会有什么样的帮助。还需要学生用传授者的身份来重构教学内容,如果学生自己是教师,应该把完整的教学内容如何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呢,看起来这是一个预设,但实际上是一个把分角色、分知识点,重新组合为一个全结构化的、系统化的学科知识。当然,如果学生还能够用考核者的身份来评价知识,那就更有意思了,因为有了学科知识的评价意识,就意味着学生不但已经完全掌握了教学内容,而且学会了根据教学内容在学科结构中的重要性来进行取舍,这既有利于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有利于学生更充分地、更系统地掌握教学内容。
虽然我们总是希望课堂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经历,但这在教育实践中却很难实现,毕竟每一项学习经历都是具有成本的,比如总是要占有课堂时间,总是要让教师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与预设等等。因此,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经历,才可能通过学习经历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而不是缠结在某个知识点上或者在某堂课上的学习效率。确定学生应该在课堂上有什么样的学习经历,最直接的依据就是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需要学生系统而又深刻掌握的知识点,那最好是所有类别的学习经历都让学生体验,这样可以让这些知识点在学生大脑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掌握的程度比较浅一些,那就只需要学生在众多类别蝗学习经历中选择一两个就可以了,如果说只需要学生记住的知识点,那就用学习者的经历就足以应付了。在这儿需要解释的是,把每个知识点都当重点来教,在逻辑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可事实上正因为每个知识点都是重点,最终导致学生可以解每个知识点上的题目,但却无法把单个的知识点还原为系统性的学科知识。
三、艺术绽放:创新引领课堂
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分别用铁丝为幼小的猴子做两个妈妈,一个妈妈在铁丝上挂了个奶瓶,另一个妈妈穿上了毛绒绒的衣服。当小猴子和这两个妈妈处的时间长了以后,发现只有饿了的时候,它才跑到挂在奶瓶的这个妈妈身上去,可一旦它喝饱了他又会迅速的回到穿上毛绒绒衣服的妈妈这边来。看完这个实验之后,我就非常的感慨,不管是对动物还对人,你对他的技术性满足是永远不够的,给予它或者他应有的亲情与关怀,而不是简单地把它或者他看成是缺少食物或者缺少知识的一个容器,才能够更容易接受它或者他,自然也就更容易改变和教育它或者他了。不可否认,在教育中过度地引进技术类的操作行为,虽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必然会逐渐减少教育对人的关怀与促进的功能,最后也就必须走到为了技术而技术的程度。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有理性思维,也需要有技术行为,但理性思维与技术行为都要服务于促进人的发展这个永恒的目标。当教育中只有理性思维与技术行为,但却没有促进人的发展这个目标时,那就不能称之为教育,更为恰当的用词应该是训育。
一个课堂要有人气,而这个人气的源头,就是教师自己在课堂中要把自己当一个人对待。如果说教师不把自已当个人对待,肯定会有很多教师骂笔者;但我的本意是说教师在课堂中往往不把自己当一个人对待,看起来这样的行为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但却不符合作为一个常态人的生活规律。比如说,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诠释,就很少有个人的色彩与见解,理由是教学内容怎么考,自然我们就怎么教,如果个人色彩与见解多了,岂不更不利于学生考试成绩的获得;再如教师在课堂上很少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理由是教学过程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如果带进太多的个人情感,会让整个课堂显得过于松散;还如教师在教学进度上很少有自主精神,理由是教学进度都是由学校安排的考试决定的,当自己的教学进度过于自主时,难免让班级学生在学校的考试中落败。你可以想象,当一个教师在课堂中把自己的观点隐藏起来,把自己的个人掩饰起来,把自己的自主精神压抑下去,这样的课堂连人气都没有,就更别说艺术性与创造性了。
没有教师个性就没有课堂教学的创造性,所以教师完全有必要在课堂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并不是不想在课堂中展现自己的个性,而是困惑于自己应该如何在课堂中展现自己的个性。似乎在各种各样的考试面前,在各种各样的考核面前,并没有为自己个性的展现留下多大的空间。说实话,如果是为了展现个性而展现个性,虽然让自己想讲的话讲出去了,想怎么讲就怎么讲了,但这样的个性展现可能真没有人喜欢,不管是学生,还是学校管理者,就更别说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了。教师个性的展现要以科学而又务实的教学技术为支撑,只有有了教学技术科学保障的基础上,教学个性才能够不因为形式上的自由而伤害实质上的内容,教学创新才能够不因为教师个性的张扬而导致学生片面的发展。在有厚实教学技术的支撑下,课堂教学创造性主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性化教育教学目的的确定。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愿意在目的上成为他人的工具,但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为了自己的目的,可以成为目标的工具或者说愿意忍受成为教学目标工具的痛苦。要形成人性化的教育教学目的,首先要教师自己能够将教育教学目的定格在考试成绩之外,定格在学科教学内容之外,而不是将自己和学生都圈定在考试成绩和学科教学内容之内。此处要强调的是教育教学目的和教育教学目标的区别,教育教学目标一定是在考试成绩和学科教学内容之内的,而教育教学目的却必须定在考试成绩和学科教学内容之外,目的与目标之间的张力就突现了教师教育教学的艺术和创造性。目标是要服务于目的的,如果教师把目标当成了目的,那学生与教师都成了工具;如果教师把课堂教学中的目标视为实现目的的手段,教师与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学内容成了课堂教学的对象。
二是教师自我的人性化展现。每一个称得上是精品的艺术品,都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有灵气,可究竟什么是灵气呢,那就是在一个物的身上展现出了人的气息;既然这个物根本就没有人的气息,那为什么现在就有了呢?这肯定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这个艺术精品的创造者,在创作这个艺术精品时,把自己的人性与个性注入其中,或者与这个艺术精品分享。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把一个完美的课堂视为艺术品,那也就注定了教师要把自己的人性与个性注入到课堂之中,与课堂教学分享自己的人性与个性。把自己的人性与个性隐在教学内容之后的教师,或者在课堂中只是专注于知识传授的教师,而不是如何创新自己的课堂时,这样的教师上起课来也很吃力,学生听起课也很吃力,事实上要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也不容易。
三是对学生思维灵性的激活。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丰富的学习经历,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成的任务;但不管教师多么执力于学生课堂学习经历的丰富,也只能说为学生创造丰富课堂学习经历的机会,要真正从学习经历中受益,还是需要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投入。但人的本性是怠惰的,能够躺着就不愿意坐着,能够坐着就不大愿意站着。因此,要让一个人站着,就要把可以躺的和可以坐的东西拿走;要让一个人跑起来,就必须给他一个必须跑的刺激或者诱惑。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益,要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有所创新,既要把让他思维怠惰的条件破坏掉,又要增加让他激活自己思维的刺激和诱惑。创新永远都是思维的创新,但人的思维又是极其容易怠惰的。
新的课堂,一定是情趣、技术与艺术共舞的结果。情与趣,是让学生走近课堂与接受课堂的前提,但要真的做到建设一个情趣课堂,可能教学工作的重心并不在课内的设计,而在于课外的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技术的应用,也是冒着双重风险走出来的,一是要破除以往教师们对教学经验的信从,二是把课堂技术化似乎是对课堂人性化的背叛,但实际上课堂技术远比课堂经验更为稳定与可靠,而且也只有有了更为稳定与可靠的课堂技术,才可能让课堂中师生的人性得到更科学、更深刻当然也更稳定的张扬。把课堂艺术化的绽放放在最后,是因为坚信只有先有了情与趣的引入,才不会让学生在技术化的课堂中转身就走;只有先有了技术化课堂的科学保障,才会有艺术化课堂的全面绽现,艺术化的课堂才是真正有品质的课堂,从情趣到技术,从技术到艺术,这个过程是不可逾越的,一旦你逾越了,你也就很难从头再来了,虽然这样的判断比较武断,但也算是一个善意的提醒了。
周  彬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上海民立中学新课堂实验研究中心

人都是活在当下,但却为未来活着。虽然老师们都在经营着自己的课堂,相信没有几位老师对自己的课堂感到满足,总是希望自己的课堂在未来能够变得更好。如果只是日复一日地重复今天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生涯也就少了人生的意义,就更别说人生的挑战了。可是,谁又讲得清楚未来课堂的路在何方呢?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着一个理想的课堂标准,但在理想的课堂标准中,有趣往往与有效相冲突,生本往往与师导相冲突,把这样标准分开来看都有道理,但合在一起就让人觉得不知所从。课堂教学是需要有趣的,但有趣是为了有效这个问题来展开的;课堂教学是需要理想引领,但更需要理性谋划;课堂教学是需要艺术的发挥,但更需要技术的支持。正是按照这样的思路,在此为课堂教学的未来寻路。
一、情趣先行:用德育温暖课堂
你的课堂再精彩,如果没有人来听,自然也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课堂教学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参与进来,如果能够高高兴兴地参与进来,那自然就更好了。大家会说,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那还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那怕再调皮的学生,也还是得乖乖地坐在教室里。似乎只要学生坐到了教室里,参与就已经不是问题了;殊不知课堂教学的首要差异,就是老师自己对课堂参与的定义不同。让学生坐在教室,这是第一步,但这和你的课堂教学没有任何关系,因为这是他们必须来的。正因为这是他们必须来的,所以他们来的时候就可能已经有了抵触情绪;要消解学生的抵触情绪,就需要老师让已经坐在课堂里的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堂。要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堂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让学生喜欢上你,这表现为一个情字;二是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这表现为一个趣字。
要让别人向你学习,这比让别人给你钱更困难。先不要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你说成人与成人之间,你要说服他人就已经很困难了,你还要他人向你学习,这就更困难了。在这一点上经常被我们所忽略,由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理念,从而无形中就确定了教师教学地位的合法性,认为老师教学生就是为了学生,既然是为了学生,那学生自然就应该接受,不但应该接受,还应该感恩老师。你为了他好,他就应该悦纳你吗?我看不见得。你说是为了学生好,可是好在哪儿呢,这只能意味着你在为他确定一个学习目标,而他只是实现你的学习目标的一个工具而已;虽然从长远来看学习目标的实现有利于这个工具的开发和发展,有这样的好处有可能学生也愿意当这个工具,但谁也不愿意被他人当作工具来对待呀!还有一个观点,就是老师是成人,是有知者;学生是未成年人,是无知者;因此老师教学生就是有知者教无知者,无知者当然应该接受,不但应该接受还应该很高兴地接受。可是,学生真的是无知者吗,即使他真的是无知者,他也不希望被老师当作无知者来对待,我想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感觉吧。是不是在我们这些当老师的潜意识里或者无意识里,都有着把学生当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把学生作无知者来对待的想法或者预设呢?
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论证作为老教师的合法性,这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要向学生证明你适合做他的老师,要让学生觉得这个人值得做自己的教师。这个论证过程不是地位的高低、年龄的大小、知识的多少所能够决定的,而是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征服。你要让学生好好爱别人,那你就要加倍地爱自己的学生;你要让学生喜欢学习,你自己就要加倍地喜欢学习;你要让学生理解你,你就要对学生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更深刻的理解;你要让学生向你学习,你就要加倍地向你的学生学习。当你觉得没有向学生学习的必要时,就证明你更需要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学生身上的缺点,甚至否定学生这个人。让老师去爱学生、喜欢学生、理解学生,所以这一切都是为了搞好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是为了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德育。建立在这种德育之上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感情的培育是要有行为基础的,虽然这些行为并不在课堂中发生,但却对学生如何对待课堂,如何对待课堂内外的老师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人并不一定能够当一个好老师,他只是当一个好老师的前提,而且只是众多前提中的一个而已,但却是一个入门级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后面的一切都是没有意义的。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但还要看这个道被你演绎得如何,如果在二十一世纪了你仍然用十一世纪的教学方法,相信“亲其师”的学生也难以“信其道”了,而且还有可能把你前面好不容易做到的“亲其师”也给浪费了。要让学生喜欢你,这是你为师的前提,那是课外的功夫;要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这是你上课的前提,这是课内的功夫。课如其人。我们都喜欢什么样的人呢?假如让我们必须在祥林嫂和阿Q之间选择,相信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幽默的阿Q,尽管对阿Q来讲这不是幽默而是自我解嘲而已,但自我解嘲总比那天天都向别人晒自己痛苦经历的祥林嫂更讨人喜欢一点。因此,让自己的课变得有趣一点,让自己的课变幽默一点,这是让学生喜欢你的课所不可缺少的味道。要让自己的课变得有趣,需要教师自己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关注幽默有趣的事物,到了课堂上才能够把幽默风趣的生活态度很自然地迁移到课堂之中;要让自己的课变得有趣,需要教师能够打通学科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隔阂,学生并不是学科专家,相信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成为学科专家,他们只是这个学科的过客而已,对这些业娱的学科学习者来讲,缺少了日常生活对学科知识的培育,学科知识难免在学生眼中因为专业而抽象,因为抽象而逃避或讨厌。
让课堂变得有趣还有很多种方法,但需要注意的是,让课堂变得有趣并不是简单地顺应学生,更不是盲目地纵容学生。对学生来讲,他们需要的是有责任的成长,而不是无约束的嬉喜,学生从课堂中获得的最大乐趣,并不是喜笑逐颜开,因为它是暂时的,而是富有学习成就感,它才是永恒的。因此,对教师来讲,让自己的课堂有趣,和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承担起责任,两者是同步进行的。只是课堂有趣但没有学习责任感,那这样的课堂就是对学生的顺应或者纵容;只有学习责任感但却没有有趣课堂,这样的课堂也是对学生耐心与智慧的挑战。既有有趣课堂,又有学习责任感,两者的结合才是教与学的完美结合。要让学生对学习有责任感,并不意味着把每堂课的教学目标都交给学生,也不是把学科教学目标交由学生来决定,毫无疑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与学科教学目标都是需要教师来决定的;而学习责任感是要让学生对学习目的负责,将演化为对学习目标负责,因此教师为学生提供的教学目标,只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已。
还需要强调的是,在情与趣之间,一定是“情先行、趣跟进”的关系。当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时,你有可能觉得别人做的有趣的事,只是在玩耍你;当人与人之间有感情时,你就能够非常善意地理解他人的所作所为。举个例子,笔者一直比较喜欢葛优,尽管他在各种影剧里总是扮演不怎么好的角色,但就是喜欢他,为什么呢?第一,他个人在生活中从来就没有什么绯闻;第二,他是重庆人,虽然在影剧里他总是讲普通话,但我还是能够深刻地理解他为什么要讲这句话。正是有了这份老乡情,尽管他从来就不认识我,当然也不在乎我这位老乡,但有了这份情可能比别人就更在意他的幽默与风趣了。对于刘德华我也一直比较喜欢,但这个心理距离永远也拉不近,总觉得他就是一个艺人,只是一个比较出众的艺人而已,我理解不了他这个人,自然也就只能把他的影视和歌曲,当一种艺术品来欣赏而不是生活品来体味了。我想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如此,师生有了比较深厚的感情,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幽默和风趣就是一种生活品,学生就会参与并体味,从而让自己浸润其中;如果师生之间只有最起码的相互认识,甚至连认识都达不到,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幽默和风趣最多是一种艺术品,还有可能被学生认为是调味品,只是被学生拿来观赏而已,学生自己并不会投入其中。
二、技术支撑:用经历丰富课堂
和很多名师聊天,总会很虔诚地问一个问题:你的课为什么上得这么好。很少得到这个问题的标准答案,更多的人是反问我,你觉得上好课还有理由吗?在他们看来,上好课就是自己的本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有这个本事,那就很难讲得清楚了。也就不难解释了,那些在一线把上好了的名师,很少对外演讲自己是如何把课上好的,而是直接上各种各样的展示课。可这样就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那些来听课的教师由于不知道为什么这位上课的名师能够上这么好的课,就只好回去简单地模仿名师上课,以为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课堂好起来。上好课但讲不清楚为什么上好课,这对于他的学生来讲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学生只需要一堂又一堂的好课,没有必要搞清楚好课是从哪儿来的。但对于别的教师来说,这个问题就至关重要的,如果告诉别人上好课完全是个人天赋使然,那绝大多数教师就应该测试自己是不是有上好课的天赋,如果没有就早点辞职走人,免得既误了自己又误了学生。如果上好课是个人努力使然,那就应该告诉其他教师,自己是如何努力的,哪些努力让自己对课堂的驾驭更娴熟。的确,笔者也相信课堂教学是有艺术性的,而且课堂教学出彩的地方往往就是艺术性发挥的地方;但我也坚信,一个没有技术支撑的艺术品,那就永远只是一些远古时代的文物,欣赏它是因为它的时代长远,而不是因为它的品质过硬或者外形优美。
课堂教学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应该是依赖于教学技术的。可是,究竟课堂教学依赖于什么样的教学技术呢?在教师开展课堂教学之前,课程标准就已经制定好了,根据课堂标准编撰的教材也提供给教师了。因此,课堂上的教师并不是教学内容的创造者,而是教学内容的解读者,就是把原本是文字表达的教学内容,用生动的课堂形象予以重新解读;就是把原本按照知识的逻辑表达的教学内容,用生活逻辑予以重新解读。既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教学教学内容的解读者,那么什么样的解读才是有效的呢?这一方面和解读的能力有关,另一方面肯定和听解读的学生有关。但问题在于,如果学生只是在课堂中来听听教师是如何解读的,哪怕在课堂上教师解读得非常精彩,也不会给学生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只是听的经历,当下一次再碰到比这次经历更精彩的听的经历时,这一次听的经历就会被淡忘了。可能有的教师会讲,我想信别的教师不会比我解读得更精彩,此处虽然注意的是,我指的是学生任听的经历都是课堂上听的经历的竞争者,比如他看电视听到的东西,他道听途说听到的东西,这些都是课堂教学的有力竞争者。
为了让学生真正地、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看来教师只是做教学内容的解读者还远远不够,因为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只是靠听这一样经历是不够的,越是丰富的学习经历(丰富既指种类的多又指数量的多),越容易让学生更全面地、更深刻地掌握教学内容。于是,教师的任务不但是教学内容的解读者,更是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关联者,让学生如何走入教学内容之中,在教学内容营造的学习世界里,通过自己多种感官的参与和体验,尽可能多与尽可能深刻地了解、理解、吸纳教学内容。在传统的教学观点中,一直是主张让教学内容走到学生的心灵中;但教学内容是死的,而学生是活的,要让教师想办法让教学内容走近,甚至是走进学生,这的确是委屈了教师。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好在教学内容上打主意,想方设法通过改变教学内容来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其实,既然教学内容肯定是死的,那么教师更应该在学生身上打主意,不是让教学内容走近或者走进学生,而是让学生如何走近或者走进教学内容。
让学生走进教学内容,这究竟是什么含义呢?当学生未走进教学内容之前,教学内容就是以文字呈现的、平面化的教材而已,这个时候你只能够用眼睛去看它,用嘴去读它,但如果你不用心去体验它,不用手去操作它,估计这样的学习是不可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于是,教师会帮学生把教材类教学内容展开来,比如用生动的语言来阐释教学内容,用具体的题目来例证教学内容,用相应的教学资源来激活教学内容。如果学生愿意去听教师是如何展开教学内容的,而且还把教师如何展开教学内容听进去了,这时候教学内容就呈现出了生动和立体的一面。可是,如果学生没有参与到这个过程之中,或者参与了但并没有起到让教学内容展开来的效果,这时候的教学内容仍然是文字化的、平面化的教材。
让学生自己进入教学内容营造的学习世界,这就需要学生用阅读者的身份解读教学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或者借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解读教学内容的语言来阅读教学内容;还需要学生用教学内容创造者的身份来感受教学内容,比如朱自清写“背影”时的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心理感受是什么,发现勾股定理在当时面临着什么样的困难,发现了之后对数学的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还需要学生用教学内容使用者的身份来消费教学内容,看了朱自清的《背影》后,对当时的人来讲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对今天的人来讲又可能会产生什么影响,两种影响之间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今天的人学勾股定理后有什么用,对于数学思维的形成有什么帮助,对于日后的生活又会有什么样的帮助。还需要学生用传授者的身份来重构教学内容,如果学生自己是教师,应该把完整的教学内容如何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呢,看起来这是一个预设,但实际上是一个把分角色、分知识点,重新组合为一个全结构化的、系统化的学科知识。当然,如果学生还能够用考核者的身份来评价知识,那就更有意思了,因为有了学科知识的评价意识,就意味着学生不但已经完全掌握了教学内容,而且学会了根据教学内容在学科结构中的重要性来进行取舍,这既有利于学生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也有利于学生更充分地、更系统地掌握教学内容。
虽然我们总是希望课堂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经历,但这在教育实践中却很难实现,毕竟每一项学习经历都是具有成本的,比如总是要占有课堂时间,总是要让教师在课前做充分的准备与预设等等。因此,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经历,才可能通过学习经历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而不是缠结在某个知识点上或者在某堂课上的学习效率。确定学生应该在课堂上有什么样的学习经历,最直接的依据就是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需要学生系统而又深刻掌握的知识点,那最好是所有类别的学习经历都让学生体验,这样可以让这些知识点在学生大脑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如果掌握的程度比较浅一些,那就只需要学生在众多类别蝗学习经历中选择一两个就可以了,如果说只需要学生记住的知识点,那就用学习者的经历就足以应付了。在这儿需要解释的是,把每个知识点都当重点来教,在逻辑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可事实上正因为每个知识点都是重点,最终导致学生可以解每个知识点上的题目,但却无法把单个的知识点还原为系统性的学科知识。
三、艺术绽放:创新引领课堂
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实验,分别用铁丝为幼小的猴子做两个妈妈,一个妈妈在铁丝上挂了个奶瓶,另一个妈妈穿上了毛绒绒的衣服。当小猴子和这两个妈妈处的时间长了以后,发现只有饿了的时候,它才跑到挂在奶瓶的这个妈妈身上去,可一旦它喝饱了他又会迅速的回到穿上毛绒绒衣服的妈妈这边来。看完这个实验之后,我就非常的感慨,不管是对动物还对人,你对他的技术性满足是永远不够的,给予它或者他应有的亲情与关怀,而不是简单地把它或者他看成是缺少食物或者缺少知识的一个容器,才能够更容易接受它或者他,自然也就更容易改变和教育它或者他了。不可否认,在教育中过度地引进技术类的操作行为,虽然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必然会逐渐减少教育对人的关怀与促进的功能,最后也就必须走到为了技术而技术的程度。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有理性思维,也需要有技术行为,但理性思维与技术行为都要服务于促进人的发展这个永恒的目标。当教育中只有理性思维与技术行为,但却没有促进人的发展这个目标时,那就不能称之为教育,更为恰当的用词应该是训育。
一个课堂要有人气,而这个人气的源头,就是教师自己在课堂中要把自己当一个人对待。如果说教师不把自已当个人对待,肯定会有很多教师骂笔者;但我的本意是说教师在课堂中往往不把自己当一个人对待,看起来这样的行为是符合教学规律的,但却不符合作为一个常态人的生活规律。比如说,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诠释,就很少有个人的色彩与见解,理由是教学内容怎么考,自然我们就怎么教,如果个人色彩与见解多了,岂不更不利于学生考试成绩的获得;再如教师在课堂上很少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理由是教学过程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如果带进太多的个人情感,会让整个课堂显得过于松散;还如教师在教学进度上很少有自主精神,理由是教学进度都是由学校安排的考试决定的,当自己的教学进度过于自主时,难免让班级学生在学校的考试中落败。你可以想象,当一个教师在课堂中把自己的观点隐藏起来,把自己的个人掩饰起来,把自己的自主精神压抑下去,这样的课堂连人气都没有,就更别说艺术性与创造性了。
没有教师个性就没有课堂教学的创造性,所以教师完全有必要在课堂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并不是不想在课堂中展现自己的个性,而是困惑于自己应该如何在课堂中展现自己的个性。似乎在各种各样的考试面前,在各种各样的考核面前,并没有为自己个性的展现留下多大的空间。说实话,如果是为了展现个性而展现个性,虽然让自己想讲的话讲出去了,想怎么讲就怎么讲了,但这样的个性展现可能真没有人喜欢,不管是学生,还是学校管理者,就更别说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了。教师个性的展现要以科学而又务实的教学技术为支撑,只有有了教学技术科学保障的基础上,教学个性才能够不因为形式上的自由而伤害实质上的内容,教学创新才能够不因为教师个性的张扬而导致学生片面的发展。在有厚实教学技术的支撑下,课堂教学创造性主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人性化教育教学目的的确定。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不愿意在目的上成为他人的工具,但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为了自己的目的,可以成为目标的工具或者说愿意忍受成为教学目标工具的痛苦。要形成人性化的教育教学目的,首先要教师自己能够将教育教学目的定格在考试成绩之外,定格在学科教学内容之外,而不是将自己和学生都圈定在考试成绩和学科教学内容之内。此处要强调的是教育教学目的和教育教学目标的区别,教育教学目标一定是在考试成绩和学科教学内容之内的,而教育教学目的却必须定在考试成绩和学科教学内容之外,目的与目标之间的张力就突现了教师教育教学的艺术和创造性。目标是要服务于目的的,如果教师把目标当成了目的,那学生与教师都成了工具;如果教师把课堂教学中的目标视为实现目的的手段,教师与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学内容成了课堂教学的对象。
二是教师自我的人性化展现。每一个称得上是精品的艺术品,都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那就是有灵气,可究竟什么是灵气呢,那就是在一个物的身上展现出了人的气息;既然这个物根本就没有人的气息,那为什么现在就有了呢?这肯定不是无中生有,而是这个艺术精品的创造者,在创作这个艺术精品时,把自己的人性与个性注入其中,或者与这个艺术精品分享。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把一个完美的课堂视为艺术品,那也就注定了教师要把自己的人性与个性注入到课堂之中,与课堂教学分享自己的人性与个性。把自己的人性与个性隐在教学内容之后的教师,或者在课堂中只是专注于知识传授的教师,而不是如何创新自己的课堂时,这样的教师上起课来也很吃力,学生听起课也很吃力,事实上要完成知识传授的任务也不容易。
三是对学生思维灵性的激活。让学生在课堂中有丰富的学习经历,这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完成的任务;但不管教师多么执力于学生课堂学习经历的丰富,也只能说为学生创造丰富课堂学习经历的机会,要真正从学习经历中受益,还是需要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投入。但人的本性是怠惰的,能够躺着就不愿意坐着,能够坐着就不大愿意站着。因此,要让一个人站着,就要把可以躺的和可以坐的东西拿走;要让一个人跑起来,就必须给他一个必须跑的刺激或者诱惑。要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益,要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有所创新,既要把让他思维怠惰的条件破坏掉,又要增加让他激活自己思维的刺激和诱惑。创新永远都是思维的创新,但人的思维又是极其容易怠惰的。
新的课堂,一定是情趣、技术与艺术共舞的结果。情与趣,是让学生走近课堂与接受课堂的前提,但要真的做到建设一个情趣课堂,可能教学工作的重心并不在课内的设计,而在于课外的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技术的应用,也是冒着双重风险走出来的,一是要破除以往教师们对教学经验的信从,二是把课堂技术化似乎是对课堂人性化的背叛,但实际上课堂技术远比课堂经验更为稳定与可靠,而且也只有有了更为稳定与可靠的课堂技术,才可能让课堂中师生的人性得到更科学、更深刻当然也更稳定的张扬。把课堂艺术化的绽放放在最后,是因为坚信只有先有了情与趣的引入,才不会让学生在技术化的课堂中转身就走;只有先有了技术化课堂的科学保障,才会有艺术化课堂的全面绽现,艺术化的课堂才是真正有品质的课堂,从情趣到技术,从技术到艺术,这个过程是不可逾越的,一旦你逾越了,你也就很难从头再来了,虽然这样的判断比较武断,但也算是一个善意的提醒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01:02 , Processed in 0.09921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