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成为“声音的模仿者”
——《英语可以这样教》自序
苏州 沈丽新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校是一座连接梦想和现实的桥梁。而教师,就是那个帮助学生把梦想变成现实的重要他人。 一直亦喜亦忧,为自己就是那个“重要他人”。 也就不断地自我质疑: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是否能够感受到自己被当作一个真实的生命在交流?还是仅仅是一个识记单词、操练句型、理解语篇的容器?作为教师的我,在课堂上只能看到一群机械的“声音的模仿者”,还是能够聆听到无数来自心灵深处的曼妙声音? 这样的反思,相信不仅能自我救赎,或许也能如凤凰涅槃,让某些久违的情怀复苏。当我秉持了这样的反思,也就有了敦促自己追寻更美好的课堂的信心与勇气。 从来不觉得“好的课堂”是靠检查、评比、竞赛造就的。好的课堂,只能在教师不断的反思与实践中抵达吧?虽然我尚未抵达自己期许的最美好的课堂,但是,我真的持有了追寻它的信心与勇气。 因了这样的信心与勇气,我的反思,我的实践,也都有迹可循。漫漫数年里,记录下无数令人欣喜、激动、感奋、茫然甚至失意的课堂。课堂是师生生命相遇重要的场地之一,课堂的组织教学则是师生心灵对话的主要渠道。回味每一课,总会有自觉喜孜孜的片段,但亦不时有自觉欠妥当的环节。及时记录下这些欢欣与沮丧,并一直保持深刻的反思:在解读教材时我是否站在儿童那边?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心里有无考虑到孩子们的需求?有没有期待过自己能够让孩子们的眼睛更明亮一些?有没有设想过我的课堂能够让孩子们对未来有更多的渴望?…… 一天天,一年年,持续地反思与记录着。在反思时记录,在记录中又再次反思,不断探究适合自己个性、能力和知识范围的好的课堂。美好的课堂已经不再遥不可及,只要足够努力地去追寻,它就在触手可及的前方。 “好的课堂”应该什么样?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标准。每一个教师,都会循着自己的“好课堂”的标准,在课堂上站成自己愿意的模样。 英语课堂亦如是。每一个英语教师,都按着自己“好课堂”的标准进行着英语教学。每一个对课堂、对孩子们足够用心、用情的英语教师都可以这么坚定地说:“英语可以这样教”。 “英语可以这样教”,我亦如是说。虽然我只是普通的一线教师,但依然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 很多时候,我们常常迷失了自我,在各种教育名词面前,在聆听专家学者之后,在接受各种形式的培训期间……到最后,站立在课堂的我们,是不是也成了“声音的模仿者”?这些教师所在的课堂上,那些学生是不是免不了成为 “声音的模仿者”? 拒绝成为“声音的模仿者”,拒绝培养“声音的模仿者”。我们的课堂上,学生和教师都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都应该发出自己的声音。只有来自一个人性灵深处的声音,才是世间最美妙的声音。 《英语可以这样教》收录了多年来“自己的声音”。这样的声音,在教育领域内,当然并不是最响亮的。然而,如果能够触发大家“拒绝成为声音的模仿者”的思考,我已经至为欣慰。 真的愿意,和各位同行一起,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发出自己的声音,追寻更美好的课堂—— 2010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