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农村学校教师文化的现时缺失与建设取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11 07:3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农村学校教师文化的现时缺失与建设取向

来源: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 作者:顾建德 时间:2011-08-30
          教师文化主要指教师群体自发形成或学校有意识推动形成的、代表教师群体共性的价值取向和职业行为特征,这种价值和行为集中体现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学校教师文化建设,不仅能提升农村教师的工作激情和专业素养,建构有利于学校长远发展的教师职业文化,而且是推进农村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根本。
         一、农村学校教师文化的现时缺失
        我国一贯重视对教师的管理,但时至今日,多数学校的教师文化建设仍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或者是局部的、零碎的、无意识的建设,真正主动的、系统的建设教师文化,在教师群体的理念整合和行为养成上狠下功夫的学校还是比较少的。从总体上看,农村学校由于历史条件和现实环境的制约,在教师文化建设上比之城市学校更为薄弱。农村学校的教师文化多数是教师群体自发形成,良莠不齐,其最主要的现时缺失表现在:
        1、开放精神不足,教学理念滞后。不少农村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和自身发展条件限制,习惯于依靠旧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不注重自身专业技能的提升,不愿意甚至害怕因变化而打乱原有的经验流程,于是只求稳定,不求革新,教学上呈现出较强的保守滞后性。教师教学文化的保守滞后必然导致排斥变革,教师团体的保守性也给农村教育蒙上了保守的色彩,使学校成为一个保守的机构,教育改革的理想因而难以真正落实。
        2、教学比较封闭,缺乏交流合作。许多农村学校,学生在校时间长,教师工作繁杂,学校生活艰辛。因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时间都是靠一个人的力量来解决课堂上时刻变化的种种情况,教师的课堂活动往往与其他教师的课堂活动相互隔离而不是相互依赖,教师的课堂生活往往是“自给自足”,同事间很少花时间一起分享观念和新知,团体意识薄弱。
        3、以自我为中心,教学方法单一。在教学实践中,除了教师自身因素外,教学所需的物质条件、基础设施落后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一张嘴、一支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这就是课堂教学的全部设施。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按照所继承的惯有的单调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活动强调知识信息的传递,而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4、生活琐屑无聊,缺乏提升氛围。农村教师生活范围狭小,接受新信息的渠道有限,加之人事制度还基本停留在“大锅饭”时期,工资偏低,于是一部分教师成天空自嗟叹,无心上进;一部分教师认为自己人生已形成定局,因而课余时间宁可三五成堆聊天、打牌、钓鱼、睡觉,也不愿多花时间学习提升。一方面生活琐屑无聊,浑噩度日,一方面知识面狭窄,对学习和按受新思想、新观念、新事物存在抵制和畏惧情绪,这是很多农村教师的共同心态。
        上述农村学校教师文化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既有大环境的原因,也有小环境的原因,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原因,也有教师自身的原因。大环境是整个国家在实质上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很多教育部门和学校都在一门心思追求升学率,对学校文化建设包括教师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意无意的忽略或放松了教师文化建设;而作为小环境的农村学校,囿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生活条件艰苦,受过专业训练的教师缺乏,教师在年龄、专业比例上失调,优秀骨干教师时有流失等客观因素,在教师文化建设上也就存在更多的困难和问题了。
         二、农村学校教师文化的建设取向
        农村学校要抵制和克服消极的教师文化,建设积极向上、各具特色的教师文化,打造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师德师风优良、爱生敬业、职业素养一流的教师队伍,从宏观上,需要国家加快教育改革步伐,让教师不再戴着应试教育的镣铐跳素质教育的舞,能放开手脚探索教育创新;同时要让农村教师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大幅提高,工作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从而极大的振奋教师队伍的精神,唤起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感受到生活的充实和快乐。从微观上,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农村学校进一步体认到教师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多的关心和帮助农村教师,并强化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不断丰富教师健康向上的课余生活;努力推进学校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优化绩效考评体系,进一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大力深化新课程改革,实施科研兴教工程,鼓励教师“成名成家”,让教师乐于教书育人、醉心教育科研;重建农村教师发展的支持体系,创造条件让教师拥有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不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成长。
        (一)改进思想教育,强化农村教师的职业责任
        一直以来,农村学校条件相对差,教师收入偏低,部分农村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向往到城市学校或条件更好的学校任教,或者因为行业和地区收入的巨大差别而心态失衡,或者因为课余生活的无聊乏味而颇有怨言,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而解决这些问题,首要的还是通过加强和改进思想教育、强化师德建设来达到。
        1、教育要入情入心。事实表明,一味讲大道理、或者居高临下以势压人的思想教育是无效的。思想教育既要横比,也要纵比,方式上必须充分体现对教师的尊重,做到春风化雨、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要多给农村教师讲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让他们看到未来看到希望,唤起他们献身农村教育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要让教师清醒的认识到,在当前社会就业难、城市学校大量超编且优秀教师数量多的情况下,留在农村学校也是不错的选择,更有用武之地,一定要安心工作,对事业上心,对学生尽责,对自己负责。
        2、教育要有针对性。除了集中学习教育,召开民主生活会让教师畅所欲言,更要注重个别谈心。要针对教师群体中突出的不良现象和带有倾向性的思想苗头,组织有思想工作经验的领导,分头对教师开展谈心交心工作,努力让教师心服口服,从内心对领导服气,从内心焕发爱生敬业的责任感,从内心树立扎根农村学校建功立业的理想。
        3、要关心和照顾教师的需要。学校领导要经常了解和研究教师的各种精神和物质需要,分析教师产生这些需要的条件,并尽量满足其合理的需要。要教育和引导教师对需要进行自我监督和调节,使教师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社会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使需要的满足与理想、事业、责任连在一起。
         (二)优化机制环境,改善农村教师的职业心态
        显然,让农村教师安下心来工作,无怨无悔乐于奉献,仅靠思想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农村学校必须不断优化管理,切实改善教师工作、学习、生活的环境条件,创造一种温馨和谐的环境氛围和人际关系,从而让农村教师端正职业心态,并在良好的环境中受到教育、不断成长。
         1、优化学校内部管理。学校工作要落实目标责任制,并强化教师自主管理、自我督促机制的建设。要实行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使付出多、贡献大的教师切实享受到奖金、提级、晋职等方面的好处,同时在工作上领导多带头,待遇上多让教师,从而让教师产生强烈的公平感和向心力,强化“勤奋工作有干头,懒散消极没奔头”的意识。要落实民主治校,让教师适当参加学校管理,从而增强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以及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同时借此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校各方面的具体情况和困难,有利于密切领导与一般教师的关系。要根据每个教师的工作能力、道德素质、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对工作进行合理安排,特别要注意发挥教师的专长,在专业对口的基础上考虑每个教师的具体长处。要敢于为年轻教师压担子、搭台子,并在提职晋级方面适当考虑破格以待。
         2、尽可能创造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要增加投入,努力改善教师的办公、食宿和生活条件。要为教师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设备、图书资料、电脑网络和各种信息,使教师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要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通过理念上墙和美化校园,来时刻教育和熏陶教师。更重要的是,要在物质条件相对较差的情况下,想办法丰富教师的精神和娱乐生活,让健康向上、多姿多彩的业余生活与教师相伴。学校可适当组织一些歌咏、棋牌、球赛等文体活动,也可与社区联系,组织教师参与一些社区群众性文体活动。对教师自发组织的健康有益活动,学校应予以支持和协助。
         3、支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建设。学校要倡导并增进团结与和谐的人际关系,通过开展一些同事间的联谊活动,或利用生日庆祝、节日慰问、送温暖等形式,努力增进干群关系和同事关系。要及时协调同事之间、教师和学校周边群众之间的矛盾纠纷,让全校教师真正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融洽。
         (三)狠抓教学教研,提升农村教师的职业成就
        让教师扎根农村教书育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为他们的事业发展创造条件,让他们体验到在农村任教,同样可以不断进步、大有作为、取得成就。为此,必须切实加强教务管理,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科研兴教,让农村教师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工作,以不断取得新的教学成就,实现他们的教育理想,满足他们的创造欲求。
        1、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要严格上班考勤,并对教学主要环节提出一些与课改精神契合的合理要求。要制定科学的农村教师德能勤绩考评方案,强化过程管理和质量考核,督促教师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细心批改作业、落实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要让家长和学生来评价教师工作,促进教师端正态度,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
        2、大力推进新课程改革。显然,无论是从教师的整体知识结构、信息灵通程度还是教学条件来看,农村学校推行新课改都可能比城市学校要难一些慢一些,因此只能循序渐进。首要的在于理念的转变,然后是教学方式的革新。要在农村教师中大力倡导理想课堂的构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一味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只注重知识单向传授的倾向,更加强调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要加强农村学校音体美等专业课程的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提倡农村教师合作编订校本教材,以适应新课改对三级课程建设的要求。
        3、实施科研兴教工程。多数农村教师几十年如一日习惯于闷头教书,而疏于教研教改。相对城市教师而言,农村教师主持的教改项目和教研成果偏少,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教师教学艺术的不断提升,也影响到了教育教学的成效。为此,农村教师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大力推进教研教改,促进教书匠向研究家的转变。教学艺术的提升源于不断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和改进。要提倡农村教师在努力教学的同时,静下心来反思,并帮助他们确立一些研究项目,努力做出研究成果,一方面用于自身教育教学的改进,一方面向外推广。只有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才能日益提升,教育质量才会不断有新的突破。
        (四)支持培训进修,促进农村教师的职业发展
        观念的变革需要以文化底蕴为根基,能力的塑造需要以视野广阔为前提,独到的创意需要以个性体现为基础,而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作为农村学校来说,教师要不断发展,最重要的渠道是加强对教师的职后培训。
         1、全员培训,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坚持对全体教师开展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提高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的运用水平。要以新课程的全面实施为契机,着眼于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把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师德修养和业务能力三者密切结合,全面推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要大力促进教师以实践探索、总结研讨和自主学习为基本特点的校本研修,帮助教师对自身经验进行总结、提升,努力提高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要联系、倡导、建立城乡学校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机制,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活动,充分实现信息沟通和经验共享,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要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因地制宜运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与研修活动。
         2、鼓励进修,促进农村教师学历学位提升。部分农村教师学历层次低,或者是非师范类专业出身。为此,要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师范教育类自学考试应用型专业学习,或者通过成人高考接受高等院校专业函授教育。鼓励教师参加教育硕士、研究生进修班学习,不断提高学历学位层次。积极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教育部正式批准的人才培养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或利用现行的面授培训体系组织中小学教师参加培训。
         3、重点帮扶,促进农村骨干教师成长。农村学校骨干教师培训要紧密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组织进行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远程教育与自主学习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教育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等研修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培训。通过培训,促进骨干教师转变观念,推动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进一步提高。要开展农村教师“名优人才”建设,努力打造有一定影响力的精英教师与名牌教师,从而带动中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更有力地支撑起农村教育的大厦,实现办学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要促进中国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农村学校的教师文化建设。必须正视农村学校教师文化的现存不足,并确立起科学的建设取向。而农村学校教师文化建设,又必须在学校文化建设的总框架下,根据自身条件和教师群体的现状,充分发挥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社区的作用,特别是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改进思想教育、优化机制环境、狠抓教学教研、着力专业培训等方式有序开展。唯有如此,才能全面重塑和提升农村学校的教师文化,推动农村教育又好又快的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2 04:10 , Processed in 0.15637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