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教学思考:小对联,大作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20 16:08: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要:通过三个步骤,我让学生与对联交上了朋友,既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又培养了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小对联,大作用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它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古人都热衷于吟诗作对,可如今,对联却与小学生有了一定的距离。怎样让学生对这种传统文学形式产生兴趣,学习其中巧妙选材、精准炼字等写作技巧呢?我做出了以下尝试。

一、
耳朵有福,听故事。
针对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的特点,我精选了一些生动有趣的对联故事,讲给他们听。在笑声中,让他们不知不觉地爱上了对联。
如这则《解缙巧写春联》的对联故事: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富豪见了,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家藏万卷书长。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富豪气得目瞪口呆。学生听罢,无不哈哈大笑,不仅记住了“长短”、“有无”这些反义词,更在欣赏解缙应变才华的同时,萌生了学习对联的兴趣。
二、
眼前一亮,赏妙联。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精妙的对联自然举不胜举。待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我便在班上开展起妙联赏析的语文活动来。放手让学生去搜集优秀的对联,每人推荐一副,同时要有精彩的推荐词。
有的推荐比喻手法的对联——“船小如梭,横织江中锦绣;塔尖似笔,倒写天上文章。”
有的推荐拟人手法的对联——“江中莲苞攥粉拳,打谁?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
有的推荐谐音双关的对联——“莲(怜)子心中苦;梨(离)儿腹内酸。”
有的推荐巧妙有趣的拆字联——“踏倒磊桥三块石;剪开出字两重山。”
还有顺念和反念都一样的回文联、上下联各缺一字,意义隐含其间的缺字联、将数字嵌入其中的数字联等。一时间,教室里成了对联的海洋,学生们一个个小手高举、小脸通红、小眼发光,争先恐后地推荐着自己心仪的对联。

三、
心灵有约,答对联。
其实,对对联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并非只是文人的语言游戏。我先让学生在晨诵时放声读着李渔的《笠翁对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那脆生生的童声次第响起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古代先贤们嘴角隐隐的笑意。
当学生对对联日渐熟悉时,我再循序渐进地出示一些上联,让学生们尝试着对出下联。对得好的,便让他写上黑板。学生们都很热衷这项挑战,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与训练中,他们的语言也越来越鲜活和精彩。我想:这对于还只是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难能可贵了。我出:“日记日记日日记。”学生对:“月刊月刊月月刊。”、“年检年检年年检。”我出:“耳东为陈,陈老师品陈年老酒。”有人对:“口天乃吴,吴先生笑吴下阿蒙。”有人对:“弓长是张,张同学爱张牙舞爪。”有人对:“古月是胡,胡小姐在胡说八道。” 通过以上三招,我让学生与对联成为了好朋友,既提高了他们的语文素养,激发了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又培养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以此为一个小的切入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在课堂上“树魂立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5 15:22 , Processed in 0.0698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