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电话”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单元中的一节内容。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学生尝试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打电话”这个学习活动就是结合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从具体情境问题出发,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并从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个综合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打电话”使用的素材是被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为学生提供了探索的空间,学生在寻找“答案”时,不能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需要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思维方式进行研究。四年级上册学生已经感受了问题解决中统筹优化的思想,并已经开始尝试用画图等方式表达解决问题的方案,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推理的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一定每一个学生都能第一时间找到最优方案,应允许学生尝试失误。学生可以通过合作交流,比较概括,增强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思想方法的感悟。 1、学生在熟悉的情境问题中探索打电话的方法,掌握打电话的最优方案。发现数量级增长的规律,培养观察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获得“将问题特殊化”的思想,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感受数学知识的神奇,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一天,一座电网基站被冰雪压倒了,值班员知道消息后需要打电话通知五十名电力工人马上参与抢险工作。如果打电话通知一个人需要一分钟,通知五十个人需要多长时间呢?” 2、教师提出问题:电力就是人民生产生活的安全线。人们都盼望着能尽快地用上电。能不能在更短的时间内通知五十个人呢? 3、教师说明:在研究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时,有时候就可以从简单的问题开始研究,然后慢慢地发现规律,最终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生先独立尝试设计一个方案,可以用画图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再跟小组内的同学交流。 比较方案,引导学生发现最优方案,回答问题“打电话通知7个工人,最少需要几分钟?” 教师说明:最优化的方案只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在用这个方法打电话之前,应先确定谁通知谁。打电话时除了说清楚事情外,还应要告诉他接到通知后再打给谁,这样保证打出的电话最节约时间又不重复。 5、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最优化方案,将数据填到对应的表格中。 6、出示问题:值班员打电话通知五十个工人来抢修电塔,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用一个一个打电话通知的方法需要50分钟,现在用分组打电话的方法只需要6分钟,时间大大缩短了。 在打电话之前,我们需要先花几分钟来制定一个打电话的方案,安排谁通知谁。这几分钟的时间还是很值得的,它能帮我们节约更多的时间。 7、说说今天的数学课有什么收获?想想我们怎么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的? 1、课件出示问题:有人说“将一张足够大的纸连续对折二十五次,这摞纸的高度将超过南岳衡山的海拔高度”,他说的是真的吗?你能用本堂课学习的知识尝试解决吗? 回答问题:一张纸对折二十五次后的高度会不会超过衡山的高度呢? 提供课外知识:《印度王的大米》、《胚胎细胞的分裂》 情境创设要尊重学生的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由于是异地借班上课,因此我结合衡阳学生对停电强烈的生活体验创设问题,使学生自发地感受到在情况紧急的时候必须寻求一种节约时间的方法。练习设计也跟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提出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一张纸连续对折二十五次,高度会不会超过衡山的海拔高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求欲望。 问题解决时,对于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要指望一下子就能找到答案,必须要有一个思考推理的过程。寻找这个过程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特殊化”:先从简单问题入手,然后探索规律,归纳总结,建立模型,再运用于复杂问题的解决。在设计问题时,我将教材中的15人更改成50人,目的是让学生体会:面对一个复杂问题,不妨先从解决简单问题开始。并且在练习时,也刻意引导学生运用他们感受到的这种数学思想去解决新的具体问题,让学生在尝试、探索、反思中感受,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通过多样化的解决策略,让学生结合自己智能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如:画图、列表、操作等等,实现多元智能的共同发展。 教学中,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通过播放“衡阳大停电”的场景,学生对停电造成的损害感同身受,体会到解决电力问题的紧迫。通过动态投影“打电话”的分组示意图,使“分组”方法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发现规律。 本堂课从打电话的生活情境出发,通过寻求打电话的最优化方案,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之一:将问题特殊化,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进行研究。先从“打电话通知7个人”这个问题开始,通过实验、观察、推理发现规律,总结经验,再解决“打电话通知50个人”。向学生渗透一种思想:有时候解决问题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 问题解决中的问题首先应当是学生的问题,而不是教师的问题。教学离不开好的问题情境,教学时,不但要将学生置于模拟的问题情境之中,还要将学生领入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之中。本堂课,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创设具有实际意义的开放性问题:“冰雪中,电网损坏,急需抢修,怎么样打电话?”由于学生对冰雪灾害中的停电事件有切身的体会,因此自然而然就产生了“必须节约时间”的意识,有了寻求最优化方案的需求,问题的解决就从需求开始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应当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背景和知识经验主动建构起来的。在教学的第二个环节中,教师设计了符合学生地方特色和生活背景的问题:“一张纸连续对折25次,高度会不会超过衡山的高度?”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有学生在课堂上质疑:不可能吧。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冲突,才会有解决问题的价值。教师通过让学生带着本堂课解决问题的思想(从最简单的开始),运用操作、列表等方式尝试解决这个问题,进一步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活动中建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师成为了学习活动的辅助者、学生的助合作者、教学环境的设计者、教学气氛的维持者。 本堂课,教师也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多元智能来解决问题,尽量使得每个学生都能灵活地来选择较有可能达成目标的方法。并且通过交流对话,实现生生互动,智能互补。如解决问题时,教师允许学生采用文字、图形、表格、实验或是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向全班汇报展示。课后,结合语文课文和自然科学知识,向学生展示“印度王的大米”、“胚胎细胞的分裂”中的数学知识。这样的设计使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智能等多种智能在本堂课的学习中都尽可能得到发展,让不同的学生能在学习中获得不同的体验和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