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8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31 22:19: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创办于2001年,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全寄宿国有民营学校,2011年1月正式规范为教育局直属公办学校。东邻秀丽的亭林公园,西接壮观的森林公园。占地109亩,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绿化面积32000平方米,首期投入1亿元人民币。现有36个教学班,学生1400人,专任教师106名。学校由苏州市名校长挂帅,组成一支由江苏省特级教师、苏州市、昆山市学科学术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年轻有为的教师队伍。
    学校在省内享有较高知名度,是全国第一家“新教育实验”挂牌学校,省示范初中、省实验小学、首批“双语教育”实验学校、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实验学校”、“外国人学中文培训中心” 。先后荣获多项先进称号,教育教学质量以及实验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央、省、市电视台、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南风窗》、《人物》等20多家媒体对学校的新教育实验以及教育教学成果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
    办学9年来,学校先后承办了多次次国家级大型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及近十次市县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有100多位专家学者走进玉峰。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等领导对学校的五年教育教学之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玉峰实验学校是全体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是孩子迈向未来的七色园,是教育改革的实验园,是培育一流学生的家园。
地址:昆山市马鞍山东路188号   电话:0512-57534368
邮编:215300   传真:0512-57534368
网址:Http://www.yfschool.cn
E-mail: yfschool@pub.sz.jsinfo.net   

2#
 楼主| 发表于 2012-7-31 22:24:30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1:34:03 | 只看该作者
我看透了新教育,但我依然热爱它——写在焦作开放周的边上


【代网师周日沉思20101128




干国祥




每一次精心酝酿的新教育聚会,总会带给人许多感动。新教育人喜欢把这样的聚会称为庆典,我还喜欢把它视为我们漫长教育劳作日历中的为数不多,但意义深远的节日。于是新教育人拥有了运城庆典、苍南庆典、海门庆典、绛县庆典、桥西庆典,以及这一次的焦作庆典。
称为……,这是一种命名,不同的命名意味着不同的取向,蕴含着不同的梦想和方向。
视为……,这是一种视角,一个视角意味着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看一个“存在者”。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场会,在这些人热泪盈眶,甚至感到此生不虚的同时,另一个人从另外的视角,却看到了不安的躁动,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肤浅症候。前者可以斥后者冷漠,后者可以斥前者狂热,然而一个事物的事实究竟是什么,最终并不决定于外在观望者的目光,而决定于这个事物在它所在的世界中最终所起的的创造性或摧毁性作用。以及,这个作用的长短与大小,它是在稳固性上还是创新性上有所建树……


我的周日沉思,也仍然是以一种特定的理解框架,把某个事物“思为什么”。
譬如今天的沉思,我把我们的教育思为一个书写中的日历。这张教育日历主要由无数日常的劳作组成,但是,如果没有那些为数不多的节日点缀其间,那么那些无尽的辛劳将会失去意义,而成为纯粹的活下去的辛苦。而如果忘却这些日常的辛劳才是这张日历的主体,那么就有可能耐不住寂寞,耐不住日常生活,而永远活在对远方虚幻的梦想中。
焦作聚会,许多个教室,许多个学校展示了他们自己。然而并非所有的展示都在同一个完美尺度——这样的泛滥的赞誉将是对其中那些最优秀者的亵渎。
真正感动大多数与会者的教室,和那些只能让人浮光掠影地浏览一下,对其认真用心有所欣赏,但不会留下多久印象的学校和教室相比较,前者仿佛是一首真正的诗,而后者往往是一个精致的拼盘。细究起来,也许就是上面的教育日历中两种日子,存在着完全不同的关系。
那些深深打动与会者的教室里,我们能够感受到孩子的神色、声音、文字中透露出来的优秀,这种优秀是无法临时装饰出来的,甚至请朗诵专家来培训一段时间,也无法达到这种对经典文字的内在感悟,并能自然而然地用声音把这种感受演绎出来。也就是说,这个节日,乃是那漫长岁月自然而然的积淀,乃是春耕、夏长之后的秋天的丰收。
而如果在教室里的普通的每一天,在耕种、经营的,乃是脱离了灵魂的应试,乃是脱离了精神的分数,乃是外在纪律的训诫而不是发乎内心的对规则的理解和守护……那么到了所谓的新教育节日,就不得不拼凑出类似心灵的滋润之类的词语。这就仿佛懈怠或者遭遇天灾的农人,不得不在逢年过节向别人去借取一样。
对这个话题我不敢批评过甚,因为稍有不慎,可能伤害的就是那些真诚的走在路上的人,因为虽然他们还没有走到庆典的时刻,但他们确实是真诚地走在路上,只是属于他们的庆典的时机,还没有来到。


这就又回到新教育的共同话语“相信种子,相信岁月”,我仍然想对其中最后两个字再度强调:岁月。
就新教育研究中心所开发的大多数课程而言,一个小课程一般需要两周左右时间,一本经典童书的共读,一个主题统一的晨诵,我们一般都用半月左右的时间来安排。而一个大课程则需要一季到一年的时间,一盆植物的种植到开放,结合此过程的写绘和诵读,一般需要一到两个季度,而典型的金子美铃的四季和农历的天空下这两个晨诵课程,都是用一整年的时间。
因为平常教学任务的烦重,所以除了像东胜罕台新教育实验学校和常丽华等少数倔强的犟龟式的教室里,大多数孩子是没有机会在日常的教学时间里,能够涉略大量的经典,接触到世界的方方面面的精彩的。所以他们的假期就显得极为重要,而且这个假期,必须是孩子已经具备了相当的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的假期,这个假期是对大家平常阅读饥渴的一个补偿。所以,想要得到那显著的成果,就必须拥有这样的一个海量补偿的假期。于是,我们有意思地发现,许多新教育实验儿童课程的成功者都报告说,孩子们显著的变化,一般在扎扎实实施行儿童课程的一年半左右发生——也就是说,是在一年的坚守,加上一个假期的补偿,再加上一个新课程的开启中的生命本质的“进化”……
这就是岁月。而这个显著变化了的儿童,却并非是新教育的终点,以及生命的最高成就。事实上他们只是真正进入了新教育的课程,他们拥有了一种自由的可能性。
于是一二年级每一年百本以上的图画书,百首以上的生动的儿歌童谣,为他们学习那真正开始优美的儿童诗打下基础,为他们阅读每本约十万余字的经典童书打下基础。而穿越了整个金子美铃的四季之后,孩子们就具备了理解唐诗宋词的心灵,他们就可以尝试着去咀嚼那凝固了曾经灵动的生命的美妙词语。而穿越了《彼得潘》,穿越了《草房子》,穿越了《夏洛的网》,他们就可能真正地抵达《小王子》、《西游记》、《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做一个绿洲的梦容易,但想在沙砾上真正种下树,让它成树,成荫,却相当不易。我上面的短短的描述,事实上它要求一个教师为了孩子的一生,付出三年以上的艰辛。当然,最终,如这次聚会中赵素香老师和她的孩子那样,他们必将收获生命的润泽、精彩和卓越。


围绕着焦作开放周,还有许许多多更为重大但不值得向人道说的故事。张丙辰局长的调离与升迁,网络师范学校的课程能不能因此而尝试着成为有志师范生的教材?新教育研究中心是不是就此解散,或者只是成为众多新教育项目中的一个无足轻重的分部?那些蜂拥而至的所谓的新教育,能不能把新教育的品质推向一个个新的前所未有的高峰,还是最终把新教育沦为这个浮躁的争名夺利时代的又一个名利工具?
一切悬而未决。
我像一面旗帜被空旷包围,
我感到阵阵来风,我必须承受;
下面的一切还没有动静:
门轻关,烟囱无声;
窗不动,尘土还很重。
——里尔克《预感》片段,北岛译



我看透了新教育,但我依然热爱它。
因为我看透了这个世界,但我仍然只能热爱它,因为我只有这个惟一的世界,这段惟一的历史。
因为我不想这日渐短去的生命最终在平庸中写完最后的章节,我也许愿意自己的生命可以有另外的精彩,但我相信没有一条平坦的现成的道路是值得我们去开拓的,而所有的开闯,都一样会充溢着眼泪、微笑、争斗、和平、失败、成就……
那么为何不坚守在这大漠,用生命来开闯一片真正的前所未有的教育绿洲?
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1:34:33 | 只看该作者
干国祥:浮躁时代的新教育之梦
作者:干国祥  来源:榕树下  
  
  这是一个躁动不安的时代。
  这是一个权力与金钱空前显赫的时代。
  这是一个理想与虚名难以分辨的时代。
  这是一个科学实验与理论话语霸权混杂不清的时代。
  这是一个盲目行动又狐疑彷徨的时代。
  这是一个听众不再相信奇迹而言说者依然迷信奇迹的时代。
  这是一个装潢的时代。
  这是一个复制的时代。
  ……
  一
  这是一个躁动不安的时代。
  我们的心已经很难宁静与从容:种一棵树,我们期望它马上和新盖的大楼齐高,开出繁盛的花;做一个课程,我们期望它在几个月时间里让那些被贻误了许多年的孩子突然间变得智慧、高尚、卓越;讨论专业发展,我们竟然期望一个从小没有深度阅读的教师,仅仅听几次讲座,读几本励志的书,上升到一个可以本真地理解知识精粹的人;研究课堂教学,我们竟然想要创造一种简单的模式,可以不依赖于其中人的因素,而让学生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就——智力上的创造性,或者,期望课既是公开课上完美的,又是分数上领先的,还是形式上简单的,不需要用精神投注、用智慧不断创造的……
  新教育本该拒绝神话。
  新教育本该拒绝成为神话。
  新教育人本该拒绝制造、传播、成为神话。
  但是躁动不安的心灵让我们禁不住种种诱惑,而且无耻的广告竟然让我们相信教育之路中竟然有捷径,可以让我们自己置身于研究之外,而让学生成为研究者;让我们自己置身于民主自由之外,而让学生成为民主自由者;让我们自己置身于对经典的阅读和理解之外,而让学生成为亲近经典理解经典者……
  为了提早看到花,获得果,我们不惜拔苗助长,我们不惜夸大实验的效度,不惜把注意力放在宣传广告,放在借助名人名师明星以及新闻事件上。
  谁能够向这个世界坦诚一个漫长岁月凝聚而成的课程?
  谁能够守住一间小小的教室,用无数个日夜来雕刻生命?
  谁能够让自己学校的教师们成为本真的研究者实践者思考者,几年如一地阅读经典、研讨真理、开发课程、创造他们自己的完美教室?
  今天追逐泡沫的,明天将只能用新的泡沫来掩盖今天。
  谁能够在今天把昨天坦露,且让世界发现一粒种子成为大树的漫长的岁月?
  新教育人,谁能够在这个春天,或下一个春天,坦呈一朵紫花地丁、婆婆纳或车前子的小小奇迹?它们知道,为一朵小小的花,须准备穿越漫长的一年,无尽的寂寞,还有寒冷的季节。
  二
  这是一个权力与金钱空前显赫的时代。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呈现效果,我们用金钱收购精致物品、邀请名人名家、聘请名师、建筑豪华校舍……这当然没有什么可批判的,但也因此,我们不得不成为拜金主义者,向着万能的金钱,和掌握着金钱支配的权力膜拜。
  按其逻辑,商业即可替代教育的过程、替代文化的过程。只要我们有钱,我们即可通过掠夺、采购、垄断的方式,成为卓越者,而不是成长为卓越者。
  于是,别人的故事被我们收购成自己的故事,别人的书法、绘画、著作成为我们自身穷困的装点。
  许多学校和教师抱怨,因为没有诸如多媒体、更多专用教室,所以他们不可能有所改变,上上下下都认为,他们因此不可能创造出好的校园文化、拥有好的课程。
  于是我想起孔子时代,一位长者带着几十个门徒,流浪四方……
  于是我想起宋朝理学鼎盛的时期,明朝心学鼎盛的时期,没有话筒,没有多媒体,没有电光声设备,没有报告厅……
  最本质的事物,是人,和人们赖以汇聚的那堆“篝火”——我指的是人们热烈讨论、辨析、阐发的“道”。对我们今天而言,这堆篝火就是知识的精华,就是教育的神秘。
  任何艺术和教育都不能拒绝物质的因素,罗丹的雕塑依赖于高品质的大理石,毕加索的绘画依赖于高质量的颜料和画布,但是任何艺术和教育毕竟又同时并不依赖于任何绝对的物质,在普通的纸上,用普通的石料,我们依然看到卓杰的画,读到卓杰的诗。
  我更愿意视校园的创造为一张白纸的展开,以及所有参与者用岁月一笔笔添上去的原创。
  我更愿意视课程的穿越为一个故事的展开,这是“我们自己”的故事,纵然在开篇处出现一些名人的名字,它也只是一个不重要的缘起。
  而权力对教育的摧毁,正如权力对教育的培植,除了它掌握着金钱,提供着物质、空间的支持以外,更本质的是它代表着一种评价。
  罕有人能够超越权力的评价,于是大多数人只能成为好的掌权者支配下的优秀者,和坏的掌权者支配下的平庸者。也就是说,极少有人能够超越权力的评价,做到表面上“我行我素”,实际上却是秉承着真理的原则而绝不为其他因素所动。因为这样的人知道,权力者并不因为他坐的位子而拥有更多的真理,也并不因此更能够看到正确的方向。
  谁在以板书、普通话、教案书写的整齐为标准的时代,追求自己和学生的思想性?
  谁在以表演、煽情、剧场效果为标准的时代,追求课堂上学生或自主学习的能力或成为卓越的思考者?
  谁在上级规定以分数、名次为唯一标尺的环境中,追求生命的意义和学生的终身发展?
  谁在以论文发表、书籍出版为研究成果的环境中,开始进行孤独的课程探索,以学生的卓越成就为自己从事教育的最高意义?
  不刻意与权力为敌,因为权力本身还并没有具备真理性或谬误性。
  更不故作清高,视金钱为粪土,因为财富是我们人类创造的美好的东西之一,它能够为我们带来许多另外的美好。
  但是须知,我们最终并非为金钱而来,我们也最终并不依赖于金钱而生存,而权力,除非它成为真理的助手,否则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信任它。
  让所谓的成功者去嘲笑孔子和耶稣们,而去膜拜拿破仑和凯撒吧,但难道拿破仑和凯撒,还不同样面对着神灵的震怒、命运的无常而心怀恐惧?
  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但投身教育者,我们乃是凭工作在获取必要而微薄的薪资,我们没有必要同时交付出生命的尊严,面对手握着钱袋和印章的人,惊恐懦弱,坐立不宁。
  我们乃是坐在共同投身的神圣事业的不同位置,当我们的工作在已经履行神圣诺言的时候,你乃可以坦然地面对君王而不必屈膝,同样从容而不过于骄傲地说一声:请不要挡着我的阳光。
  三
  这是一个理想与虚名难以分辨的时代。
  这是一个科学实验与理论话语霸权混杂不清的时代。
  用《圣经》的比喻,这是一个巴别塔倒塌的时代,人们的语言形形色色,而完全的翻译事实上已经不再可能。
  一个习惯于形而上学思考的教育理论家,将永远不能够听懂另一个习惯于实验实证,只相信数据及其分析的教育理论家在说些什么。反之亦然。
  一个真正的基督教信徒,将永远不能够懂得科学的价值;一个真正的科学主义者,将永远不能够懂得宗教的意义。
  一个被中国当前社会民主概念所困的人,将很难认识到文化创造的生机;一个热爱本土文化,珍惜其点点滴滴的人,将很难认识到超越自身看清楚文化的原创力(而不是在故纸堆里唱着不再能够创造的歌谣)。
  在历史上,春秋末期和战国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清末民初……我们曾有过这样众声鼎沸的若干个时期。这是创生思想的黄金时期,但是金子总是夹杂于海量的泥沙中,我们很难分辨这里面的真假、是非。
  于是,有研究神学者,乃以神学为唯一的标准与尺度,以此测量唐诗宋词禅宗玄学,并将后者批得体无完肤,一文不值。仿佛在历史深处曾经辉煌地生活过的人们乃只是一个虚妄,而他此刻的迷妄倒是历史上唯一的清醒。
  但是真理的真的只在这个人身上涌现过、涌现着么?
  于是,有研究书法国画者,打太极拳者,乃以另一种形式的把玩为至高的尺度,从而他人粗糙的书写,信手的涂鸦,急促的行走乃成为“不合法者”。
  于是,有读经者,认为哪怕只是死记住这些经典中的汉语之声,学生也将获得儒道文化中的真谛。
  于是,有行动研究者,不把自己投身到行动中、生活中,却在一本本关于行动研究的理论著作中,作着行动研究的研究。
  于是,有善于表演者,以表演力为至高的尺度。
  于是,有善于批评者,以批评力为最后的标准。
  于是,杂志出现一个多元解读,便让学生在明明获得理解之后,要去弄昏了头脑,再想几个解读以凑足多元之名。
  于是,报纸流行一个主体性,便不分青红皂白,让学生无目标、无方向、无方法,更重要的是缺失学习的卓越榜样,而徒然地在课堂上折腾来折腾去,而不知道真正的主体性,乃是他生命叙事的主体性,乃是他对自己经验的洞察与把握。
  名家纷起,名流纷流,名士纷纷,名称名目名字名号……
  凡存在者,必有其存在的理由。
  凡流行者,必有其潜在的合理性。
  但任何一个事物的合理性脱离了语境,脱离了整体背景,往往其有限的真理性事实已经成了谬误。
  须知关于存在的唯一真理,就是存在本身的豁亮。而所有理论惟有促进人之存在的豁亮,才具备当下的真理性——我们仍然无法把这一次“使存在豁亮”抽象到绝对和普遍,我们只能把“使……豁亮”这一原则作为真理的原则而保持在空的状态。
  新教育理念,新教育课程,新教育理论,新教育话语,新教育专家,新教育词汇……
  它们使得某所具体的学校、具体的教师、具体的教室、具体的学生因此而豁亮么?
  若没有使其豁然,那么必使其遮蔽。当然暂时的困惑可能会带来更远大的豁然,只是最终我们须以花朵来证明它自己。
  除非开出一朵花来,否则华丽、空洞的词语纵然迷惑那些越因听不懂而心生膜拜的愚众,也最终只是岁月深处的几个肥皂泡泡,旋生旋破。卟——
  四
  这是一个盲目行动又狐疑彷徨的时代。
  一切源自盲目。而盲目又源自于拒绝思考。当自己的头脑,不假思考地成为他人话语的跑马场,于是便因轻信而盲目行动,因混乱而狐疑彷徨。
  而其中最可笑的,莫过于越是听不懂一个人的话语,而其话语中有着越多的名人名字、新奇之域,便越带来莫名其妙的敬畏。
  教授、北大、清华、哈佛、讲坛、海外、哲学家、思想家、公共知识分子、终极关怀……这些词语带有某种魔力,能够让话语本身显得极有力量,哪怕此中空空如也,也满盈着一种潜在听众的敬畏。
  但此种敬畏的实现,必须同时是另一种神圣或崇高的摧毁。
  所以搬出耶稣,乃只是为了诋毁孔子和所有儒家徒。搬出读经,乃只是为了诋毁所有想要在这片大地上自由地创造的人们……
  新教育实验在搬出什么样的神圣?
  新教育实验在诋毁什么样的神圣?
  新教育实验的诋毁和夸耀,最终的目的与尺度何在?
  在一个不同宗教的人们应该和平相处的时代,在一个不同文化的人们应该相互学习的时代,我们首先要学会的行动的,乃是自己思考。
  学会自己思考,并不是自己的思考便是真理的尺度,而是反过来说,一切否定、摧毁个体思考力、叙事全过程的理论,乃是一种赤裸裸的帝国的优越感,且把这种优越感凌驾于他者之上。
  学会自己思考,乃是承认自己和他人,他人和自己,都是不可替代的生命主体、叙事主体。也许我们可以相互启发而至生命的豁然状态,也许我们确实存在着思考的深浅厚薄,但是,一种因自身的优越而彻底否定他者思想权力、叙事事实的思想本身,乃与最底的真理性(使……豁亮)相违背。
  五
  这是一个听众不再相信奇迹而言说者依然迷信奇迹的时代。
  生命本身乃是唯一的奇迹,由一个孩子呀呀学语,到背诵优美的诗词,到写出流利酣畅的文章,到解决人类为之思考了数千年的科学数学难题,这本身就是奇迹,甚至也许是唯一称得上奇迹的。
  教育的奇迹,就是促成这生命的潜能得以实现。而异化的教育,就是背弃这一道路,把学校转变成满足家长竞争获胜的欲望的战场;而失败的教育,就是让人通过学校,成为无尊严的生命,成为不能创造而只能机械应对的低能者。
  但是言说者沉醉于奇迹叙事,仿佛一个孩子的一点转变,就足以证明他们走在一条正确的、坚实的道路上。
  从任何一粒种子,到芬芳的花朵,到参天的大树,到绿荫如云,这都可以说是奇迹。花朵本身不是奇迹——除非因为它是由又黑又小的种子穿越而来;果实本身不是奇迹——除非它是由泥土的粪肥和天空的阳光转化而来。
  也就是说,真正的奇迹乃是一个完整的叙事,一个由最初的种子状态成为最终的成就状态的完整叙事,它包含了整个过程中的四季和风雨,以及一次次的失利。
  新教育人如何言说奇迹?
  什么是新教育的奇迹——如果新教育真有奇迹的话?
  谁都知道,用高价把全市所有优秀教师汇聚到一个学校,这算不得专业发展的奇迹;用某种方法把全市所有优秀学生垄断到一所学校并保持高升学率,这算不得教育的奇迹……
  同样的,一个孩子偶尔的进步与转化,这当然是前行道路中的一朵花,参与者也不妨以面对奇迹般的心态对待着这些转化,但是,除非把生命的潜能真正地实现出来,让卓越的孩子最终站在大地之上宣告他们自己,否则,我们并无任何奇迹可言。
  六
  这是一个装潢的时代。
  这是一个复制的时代。
  装潢和复制总是外在于生命叙事的,装潢可以在生命的任何时刻进行,我们可以把一个五岁的孩子装潢得像个神童——让她仅仅能够倒背《三字经》或《百家姓》,或者能够唱出英语或法语的歌剧片段……
  复制时代容易导致一种繁荣的假象,而且复制技术确实为艺术、文化的普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它比任何政治更早地实现了艺术、思想领域的“民主”。
  但复制时代让我们辨不清伟大的创造和平庸的模仿,正如装潢的时代让我们辨不清在华丽的外表下,一所学校是真有了文化还是根本没有文化,一个校长是真有了思想还是根本没有思想……
  新教育校园文化,是一次装潢大动员吗?
  新教育儿童课程,是一次复制大动员吗?
  成为思想者,是一次把华丽、深邃、光亮的词语汇聚到报告中的新运动吗?
  七
  一切,最终将回归到生命叙事这一概念。
  任何一个理论,任何一个概念,任何一场讨论,我们都要在一开始就清醒地意识到:这是谁的故事?我们在其中各扮演什么角色?
  国家、民族、学校、教育局、班级、教师、孩子、人类……都是在不同范畴中的叙事主体。一个最理想的社会,就是其中每一个叙事主体都能够处于一种成长的状态,一种不时豁亮自身的状态。
  于是我们不得不考虑,教育局在决定某个政策的时候,它将成为学校叙事主体、教室叙事主体的推动者还是破坏者?
  校长室在决定某个行动的时候,它将成为教师叙事主体、学生叙事主体朝向畅亮的推动者,还是破坏者、遮蔽者?
  专家们在宣讲自己的理论的时候,它将成为学校、教师叙事主体朝向的畅亮的推动者,还是破坏者、遮蔽者?
  请注意,我并没有过度地强调叙事者的权力——即没有认为任何一级的叙事主体,可以“因为我是叙事主体,所以我说了算”,我强调的是:使之豁亮,或者使之黯淡。
  在一个由自己的力量施加而导致的破坏的事实的面前,决策者不能再把责任全部推诿给当事人。就像糟糕的课堂,教师不能把所有责任推给学生,虽然他们理所当然应该是课堂上的叙事主体。
  这样糟糕的教师比较少见,但这样的校长和领导、专家就比比皆是了。

  八
  这是一个潘多拉盒子已经打开的时代。盒子打开之后,无数种神神怪怪在整个大地上散播,以正义、梦想、希望、文化、光芒的名义,也许唯一的庆幸是已经打开的盒子现在还未关上,而且也许将永远畅开。于是希望将属于每一个人,你拥有着最终的自由,哪怕是你放弃的自由,向所有崇高的宣言说“不”的自由。
  自由,是一个生命叙事的开端。但是也唯有从这自由中最终诞生出自己的故事,创造出自己的意义与成就,我们才能说这生命配得上它所拥有的自由。
  这将是一个悖论。
  自由也许充满危机,自由也许仅仅停留于自由,自由也许压根算不得最高的成就,但是为了所有创造的可能性,我们只能捍卫这一份充满不确定的自由。
  而新教育,就是在这一份自由的基础之上,承诺自己,要为自己,为自己所处的朝代,创造出一份价值和意义。
  作为教师,以成就学生的方式,来成就自己的此生意义。
  作为校长,以成就师生的方式,来成就自己的此生意义。
  作为任何一级管理者指导者,以成就他者的方式,来成就自己的此生意义。
  而为了让自己所欲使之成就者能够看到希望,看到事实 ,我们总是需要率先坦呈出自己的卓杰,以自己的火光,点燃那些可以成为大光明的生命。
  新教育人总得不断追问自己:自己轻易吐出的一个个词语,有没有恰如其分地活在它应该明亮的地方,有没有恰如其分地成为由无数个事实支撑着它的灵魂……

  (儒家弟子,新教育人,干国祥于扬州宝应)

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1:35:1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想要怎样的校园?

新教育研究院  干国祥

  2009年11月下旬,寒潮已经侵袭过大半个中国。一百多个“新教育人”以及关注新教育的友人,克服交通的不便,慢慢地汇聚到山西省一个叫绛县的地方,在中条山畔,寻找一种叫“新教育”的痕迹。
  (详细报道:新教育实验绛县实验区现场会暨实验区工作会议报道——去寻找一盏灯(灵山新教育贵州山西行?山西站   地址:http://bbs.eduol.cn/post_72_406303_1.html
  在某个晚上,趁着微有酒兴,趁着在座大多数是没有行政压力的真研究者,我有一段放言:
  什么时候不再冠有这样那样花样繁多的教育名词,什么时候不再有理想课堂项目,不再有儿童课程项目,不再有每月一事项目,不再有这个活动那个活动……而只是朴素沉静的日常教育,只是不断地把美好事物汇聚到一个叫教室、一个叫校园的地方,没有任何口号地,但默默地、沉潜地相互编织出有意义的教育生活,那么时候就拥有了真正的“新教育”。新教育就是对真正教育、理想教育的追求,所有的项目及活动,都不过是在今天为了朝向那个目标而作的诸种尝试而已。如果忘了那个终极的目的与方向,而停留在这个活动那个课题上,那么新教育实验将和曾经在这个大地上风行过、运动过旋即又沉落的课题没有什么不同……
  如果搞一个表演秀,然后在大会标语上写上“新教育”的标志与字样,我可以断然说:这肯定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教育。
  朝向“幸福完整”,汇聚起所有美好事物,每日地投入静静而热烈的教育教学教研生活,通过某个此时此刻最佳课程,让学生在穿越课程之后,变得快乐强大、幸福卓越,这才是我们梦中的新教育啊。
  在气息上,它应该是“润泽”的,或者说有一种“静静的热烈”。
  在外形上,它应该是“课程”的,即它呈现的是一个漫长的旅程,而不是一堂漂亮的课,或者一个漂亮的活动。
  在灵魂上,它应该是“信仰”的,即它只对真理开放,而不曲意迎合于这种那种被时代异化了的东西。
  
  我们很有幸,在绛县嗅到了真正的新教育的气息:或热烈或润泽、或精致或朴素,但都坦诚与真挚。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校园都给我们渴望着的灵魂以慰藉,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冠以新教育项目之名的事物,都让我们感受到理想的新教育之境。有时候,是因为走在这条道路上还不久,理解既不深,难免会出这样那样的偏误,这是完全可以理解,并且应该得到支持的。有时候,是因为原来的道路已经固化,在新教育介入之后,林中道路分两条,虽然也会这条新开辟的叫新教育的道路树起一个路标,但校长带着师生真正走的,却仍然是在那条老路上。有时候,因为这样那样的需要,我们平时做得极好,但因为领导大驾光临,因为急于表现,反而掩盖了原本的美好,倒把自己怯懦、犹豫的那一面给显示了出来……
  但无论如何,那一天,许多灵魂受到了洗涤与震动,我也再一度嗅到未来新教育的方向与气息。
  这种感动,是慢慢随时间展开的,似乎谁在苍天之上暗中谋划,就是要用一天的时间,为远道而来的我们酝酿出这种感觉,这种浓郁的教育芬芳。
  
  初冬的山西绛县并不柔美,甚至在大街上也显得有些荒凉枯黄。
  当人们把谷物收割进谷仓之后,整个北方的山野与大地显得肃杀与苍凉,像一首吟哦起来有着凉意的歌谣。
  但现场会的那一天,大家起来一看,都忍不住惊呼一声:昨夜好大的雪啊!
  一夜大雪,把整个县城、整个绛县我们所到的每一个地方、每一所学校,都装点着洁白纯净,忽然地变成了一个童话世界。而我们的绛县之旅,如果仅仅只以观光者的姿态去走走、去看看,那还真成了一场纯粹的童话之旅。
  一个个学校走下去,我们总有许多感动:如果你用心翻阅去搜寻,你就会发现居然有那么多新教育的尝试、行动记录已经积淀在那里,这是一个真实的教育实验,它不是纸面的课题总结,更不是临时拼凑出来的场面秀。
  但是,我们总觉得还有一些遗憾,也许是主人本身在观摩了东部某些实验区的经验之后,无形中采取了和东部相似的那种展示、展板、报告的方式的缘故,而无意中遮掩了自身那真正的价值吧?
  譬如说在陈村小学,我曾经有这样一段文字描绘:
  陈村小学的校园布局既不完全和城里几所学校的“现代化”相似,但也并不是东吴小学、睢村小学等学校一样保持着山西传统特色。一条道路直达两层的教学“大楼”,只是在大楼前,树了一座高大的绛色影壁,上面用金色的大字刻写着新教育的理念——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在通往教学楼的大路左边,是一个水泥操场和沿墙建筑的附属房,数码教室和展厅,就建在这里。
  因为导游的引导,参观的人们纷纷向左边的展厅涌去。但我的目光却被右边白雪覆盖下的一个小院落所吸引住了,忍不住拿着相机离开了队伍,前去捕捉几张精彩的镜头。
  这真是一个朴素雅致的好地方啊,虽然冬天落尽了叶,但是我们仍然能感受到大树密植的幽静,地是砖铺的,雪覆盖在上面,仍然留有砖的高低与缝隙。墙是砖砌的,没有粉饰,仍然露出砖的骨格,只是涂了一层洁净的白石灰。
  而在这砖墙上,却砌出了几小块平整的“小方块”,上面有着所有新教育人最熟悉的“语言与密码”——不是格言,而是那形象,那一份天真与精致。
  “孩子早上一到校,不忙进教室,能在这院落里坐着,读读书,看看树和草,这该有多好啊!”一位参观的教育局长这样说。
  而另一位同游者,赶紧坐到那长椅上,让我为他留下一张“读书人”的照片——坐在这个地方,真是天然就像是读书了啊。
  
  陈村小学是一个例子,它在这三个板块(教学楼、展示区和校园一角)之间,把重点放在展示区,而其实真正把我以及许多有心的同行者打动的倒是这校园的朴素一角,并且我们在那里也同样看到了新教育的痕迹,嗅到了新教育的气息。
  所以我们似乎还在等候着,绛县新教育人,在呈现了整体新教育面貌的同时,最终还会把什么样的新教育真谛告诉给我们。
  这一刻,对我们许多人来说,是在睢村小学开始找到的。
  
  在参观的八所学校中,有三所县城小学,一所初中,三所乡镇中心校,而唯一的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村小就是睢村小学。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睢村的得名,就是从村边的深沟(河之洲)上有睢鸠鸣叫而来的。这个村庄曾经上过CCTV,因为它保留了一个有意思的婚嫁习俗:当村里姑娘出嫁的时候,陪嫁的物品中,有一样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书籍。
  在一个崇尚书籍的村庄里的睢村小学,我们可以想象它的书香肯定是以文化的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在整个校园的。更为可喜的是,因为校园现代化建设(有时同时出是对文化与乡土的摧毁)还没有到达这所学校,所以它还保留了山西村级校园那种雅致的院落风格,而那些已然成为浓荫的道旁雪松,也是这次我们参观的所有学校中最高大、最浓郁、最自然的。
  
  听陈东强局长讲,睢村小学的校长是一个极低调的人,不像大多数校长看见上级领导会自然客气地迎上去握手表示欢迎,这个村小的校长一见大领导们,就躲到了人后,最后是陈局长把大家(全校也就七八个老师)汇聚起来,和朱永新老师等人合了个影,也作这一段记忆,一个书香村庄与书香校园的一点佳话,留在它的小小的历史里。
  
  虽然也布置了讲解,但是在这所学校,大家没有跟随讲解员,而是一进校园后,就各自凭着嗅觉,去各个地方转悠、寻找了。
  有太多的细节,浸染着一种叫“润泽的教育”的气息。
  整个学校每个年级一个教室,都独立成院,一条雪松成荫的道路贯穿起整个校园的六个教室,和一些附属教室。
  没有大喇叭,每个年级古旧的砖房上,各有一个小小的金属音箱(除非你仔细找,否则还不容易发现它们),于是整个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雪绒花》的音乐,低低的,像这个白雪覆盖的日子。
  每一间教室都如此朴素,北方的平房,布帘,外墙上的砖都没有涂上泥灰,每一块砖的棱角都露着,但用浅绿色涂料,涂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在每一间教室的门口,都有着已经开始泛黄的童话装饰,这些都是新教育人的密码。每一本书之后,每一首诗之后,都有着一个传奇,都有过这个教室里的师生特有的共同穿越的经历。
  我偶然闯进了三年级的教室,看见墙上有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铃的介绍,就问孩子们读过哪些金子美铃的诗,学生说老多呢,我说会背几首么?结果孩子们错错落落地背了几首——应该说还比较稚嫩,但是这可不是事先背熟了来给我们看的。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那种自然、放松、快乐的样子,让我们相信,他们在这样的教室里,这样的校园里,在过一种朝向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后来又在高年级的教室里,看到农历天空下的中国古典诗词课程,以及美国诗人狄金森课程的痕迹。
  真的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只是雪是那样洁白,覆盖着整个校园,宽阔的操场上,白得像一个童话场景。
  只是雪松已经如此浓郁,而小音箱里的音乐如此自然流溢。于是不免遥想:无论那个季节,走在这林荫道上,一定会让人沉静下来,想到诗,想到书吧?
  只是老师们和孩子们如此朴素,没有人特别地炫耀什么,大家都觉得就这样跟随新教育走了几年,在原来的书香传统上,让它更浓郁与芬芳了。
  但是许多个来访者私下里对我夸赞着,有人说:他看到了,这里有真正的新教育。
  
  出了睢村小学,我们驱车到城内小学——其实是城乡结合部的一所小学,学校正处在县城最边际的地方,站在教学楼上了望,就能够看到城外那空旷的田野了。
  我们曾在城内小学“深度驻扎”,进行田野培训,和孩子们一道穿越了诗歌与童话,我关于《小王子》的解读,一个五年级孩子关于《千屈菜》的感人运用,就是在这个学校里。
  没有了睢村那历史的积淀,这是一个需要重新开始创造一切细节的校园。
  墙上,并非没有标语与图片,但那并不是时髦的抄袭,因为那是一本本师生共读过的书,一首首师生共同吟唱过的诗,以及师生们和我们这些来访者共同编织、创造出来的共同的语言与密码。
  没有豪华的装饰,居然说那个漂亮雅致的校长室,是樊丽艳校长亲自买了涂料、颜料装饰的,很美,成本价是十元,但是它在教育上的价值,却远胜一切——在校长办公桌的对面墙上,有几个自制的小镜框,其中有一张全体老师的合影。
  跳过一切校园的新教育细节吧(这实在是太丰盛的宴席),最后,没有舞台,没有盛装的主持人,校长和老师把我们带到教学楼的台阶前,几十个孩子穿着平时穿的校服,手捧一个蓝色的文件夹——他们要为我们送上最后的诗篇。
  而我们,这里有教育局长,有教研室主任,有校长,有省市领导,有各实验区的主持人,则站在孩子们的下方,郑重地聆听他们和四位老师对我们的叮嘱与吟唱。
  于是,在白雪开始融化的校园里,我们听到了师生们为我们合唱出的新教育诗篇,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教育,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校园——
  
                古绛新教育
      ——新教育实验山西绛县实验区现场会学校参观告别诵诗
              (城内小学)
  
  
 女生:
  是谁,在我们的头顶
  画出这一笔湛蓝的天空?
 男生:
  是谁,在我们脚下
  画出这一笔厚重黄土地?
 女生:
  是谁把天空的蓝色,和大地的金黄
  加在一起,
  揉合成这翠绿的生命?
 合:
  这是古老的传说流传了数千年的唐尧大地。
  这是渴望着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的古绛天空。
  
 教师:
  也许,曾经丰腴的土地,因为岁月的变迁
  已经变得苍凉与贫瘠
  但是,你看——
  在山石组成的路上
  浮起了一片小花
  她们用金黄的微笑
  来回报石头的冷遇
  她们相信
  
 女生:
  我们相信——
  如果我们坚持我们的微笑
  那么到最后,连石头也会发芽
  也会粗糙地微笑
  在阳光和树影间
  露出他们善良的牙齿
  
 教师:
  曾经,那些孩子们
  像野花,
  星星,点点,
  像遗失的纽扣,
  撒在许多教室的角落里。
  
 中段学生:
  我没有秋菊,
  卷曲的金发,
  也没有牡丹,
  娇艳的容颜,
  我只有微小的花,
  和瘦弱的枝叶,
  把淡淡的芬芳
  溶进美好的春天。
  
 高段学生:
  而现在我们已经坚信
  我们晨诵,我们午读,我们暮省
  我们每月用一个亲身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善良
  最后,我们的一切努力
  
  也会像这无名的小花,
  在穿越过季节的风雨,
  最终灿烂开放在
  这片古老的大地……
  
 单独女生:
  当我还是个小孩子
  我总躲在教室和操场的角落里,
  自己做自己的玩伴。
  
  我不喜欢游戏,
  我不喜欢学习。
  同们们在我看来也并不友好,
  连鸟儿见了我,也飞走了。
  
  如果老师点到我的名字,
  我会在自己的内心里痛苦地呼喊,
  “别找我,我只是个谁也不喜欢的孤儿!”
  
  而现在,我成了所有美好的中心,
  写着美丽的诗篇,
  倾诉着美丽的梦想!
  
 单独教师:
  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
  我就不虚此生
  如果我能解除一个生命的痛苦
  平息她的内心的酸辛
  我就不虚此生
  如果我能帮助这只晕厥的小鸟
  重新回到温暖、安全的巢中
  我就不虚此生。
  
 学生齐:
  亲爱的老师们啊
  请教我们热情
  请教我们发现惊奇
  请不要只给我们答案
  请启发我们去发现问题
  请接受我们的疑问
  请教我们尊重生命
  请让我们学会交流、分享和对话
  请教我们所有的交流的可能
  
  亲爱的老师们啊
  请不要只给予你们的知识
  请让我们去发现真正的渴望
  请接受我们的叛逆
  和我们的探索
  
  亲爱的老师们啊
  请教我们在生活中长大
  请教我们找到最好的自己
  请教我们去观察
  去探究和触摸那些难以名状的东西
  
  亲爱的老师们啊
  请不要只教我们知道如何去做
  请让我们去体会
  参与和责任
  请接受我们的创造力
  为未来设立航标
  请启发我们去探寻意义
  请让我们去漂泊和探索
  教我们投入一次更热烈的生命
  
  亲爱的老师们啊
  请认真对待我们的梦想
  请整理好你们的批评和结论
  请不要反对任何障碍
  而应帮助我们克服
  最重要的是
  使你们有可能这样与我们一致
  
 教师:
  我们好想带着你们
  认真地捏塑这每一个日子
  好像它是一首诗
  我们调整它韵脚
  我们明确它的目标
  接着确定它形式
  琢磨它的光亮
  让它会合到岁月中所有明亮的日子
  最终创造出教育的奇迹

 学生:
  我们好想跟着您
  认真地捏塑这每一个日子
  好像它是一首诗
  我们调整它的韵脚
  我们明确它的目标
  接着确定它的形式
  琢磨它的光亮
  让它会合到岁月中所有明亮的日子
  最终创造出生命的辉煌
  
  教师:
  这些年来,我看着
  你饮食珍贵的文字
  你的精神变得强壮。
  你再不觉得贫困,
  你再不感到沮丧。
  你跳着舞过不再黯淡的日子
  使你飞翔的是一本本叫《小王子》、《夏洛的网》、《草房子》的书,
  使你心灵舞蹈着的是一首首金子美铃、顾城、狄金森的诗。
  我真不敢相信
  它们真的让你
  精神摆脱了束缚
  能有这么大的自由!
  
 学生:
  这些年来
  我饮食着珍贵的文字
  我的精神变得强壮。
  我再不觉得贫困,
  我再不感到沮丧。
  我跳着舞过并不黯淡的日子
  使我飞翔的是您——所有亲爱的老师们
  ——是您多年来的微笑
  使我心灵舞蹈着的
  ——是所有您教给我们的知识。
  您应该相信
  它们真的让我
  精神摆脱了束缚
  拥有这么大的自由!
  
 教师:
  为了上好每一堂课,为了不辜负每一个母亲殷切的目光,我们走上了这条道路,这条叫做新教育的路,这条叫专业发展的路,这条叫生命叙事的路。
  我旅行的时间很长,旅途也是很长的。
  天刚破晓,我就驱车起行,穿遍广漠的世界,在许多星球之上,留下辙痕。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旅客要在每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在这里!”
  “啊,你在哪儿呢?”我的这句问话,和新教育“我在这里!”的回答,汇合成一股生命的洪流,从此渗透进我全部的生命。
  
 女生:
  总有那么一天
  今天洒下的阳光将都变成绿叶
  我们走的这条道路将抵达教育的宫殿

 教师: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我蹲下来
  那里的神秘
  世间最大的工程都显得平庸

 男生:
  总有那么一天
  我们将成为新的阳光
  而我今天的努力,都将成为英雄的传奇

 教师:
  每一个字,每一首诗都曾是一个故事
  如果你能说出它当年的新奇
  那么最小的孩子都将入迷
  
 学生:
  在绛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一个局长带着一批老师
  在一个叫绛县的古老土地上
  一批老师带着一群孩子们
  在一个叫教室的神奇地方
  穿越四季,穿越经典,领略生命的丰富与神秘。
  
  我们坚信:
  总有那么一天,
  所有的阳光都变成叶子,
  而所有的叶子都将变成阳光,
  绛县所走过的教育之路
  将成为一座令人神往的宫殿。
  
 教师:
  亲爱的新教育朋友啊
  走了那么远
  你们来寻找一盏灯

 女生:
  它就在每一个教室的窗帘后面
  被纯白的墙壁围绕
  从路边迁来的野花
  都将因为你的目光而变成另一种颜色

 教师:
  来自远方的新教育人啊
  走了那么远
  你们来寻找一盏灯

 男生:
  它就在一个大大小小的校园里
  每一个在那里穿越四季的男孩女孩
  都将不仅快乐,而且强大
  不仅幸福,而且卓越
  
 教师:
  来自发达城市和美丽乡村的新教育人啊
  走了那么远
  你们来寻找一盏灯
  
 齐:
  它就是您那赤诚的心灵
  您的到来再度将点燃起我们的激情
  而我们也愿意把自己走过的道路
  奉献给您
  愿我们所走的这条道路
  终有一天
  成为神圣的宫殿
  

                  (干国祥,写于宝应)
6#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1:35:55 | 只看该作者
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1:36:51 | 只看该作者
逐日之旅——新教育研究中心从2006到2012
干国祥

新教育三期说

在新教育内部,有新教育三期的说法:在朱永新老师发起、倡导、精神感召和相当程度的直接主持之下,新教育大约在2000到2003之间萌芽,然后正式亮相于世界,迄今走过了有着明显界限、不同特征的三个时期。
新教育实验第一期,以“总课题组”为组织管理者,以“六大行动”为实验的主要项目,以各种轰轰烈烈的弥补式活动为外显特征。这一期,从2003正式确立,至2007年正式过渡到第二期。这一期,凝聚了足够的人气,汇聚了足够的成员。我个人认为,李镇西老师主持的教育在线网站,和储昌楼老师主持的总课题组,是这一时期贡献最大的。这一时期的关键词是:行动、课题、教育在线。
新教育实验第二期,总课题组与六大行动依然存在,但大家的注意力焦点,因为旧问题之解决,新问题的解释与解决之迫切,从而慢慢转移到了以新教育主题年会和新教育研究中心新开发的三大课程(儿童阶梯阅读、教师专业发展、构筑理想课堂)。这一期,从2006年开始,一直到新教育研究中心扎根内蒙东胜之前为止。这一时期的关键词比较多,较流行的有:课程、阶梯阅读、晨诵午读暮省的生活方式、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生命叙事及叙事主体……
新教育实验第三期,与新教育年会密切相关。随着三大课题的主题年会之逐一完成,新教育实验把自己的目光的焦点,从三大课程,转移到原本作为背景而存在的哲学、文化上。于是桥西年会,以“学校文化”为主题与焦点;东胜年会,以“中国文化”为主题与焦点……与此同时,新教育研究中心因为扎根内蒙,无法再继续原来的专职培训与会议组织;而与此同时新教育研究会、新教育阅读研究所等组织相继成立,于是新教育就自然而然地进入第三期:在共同语言中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每个个体和组织,力求以新教育的共同理念,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叙事;在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中,力求通过圣诞不断地累积新教育实验的“历史性共识”。

很荣幸本人是全部新教育三期的积极参与者:在第一期较早时候,我曾主持一所学校的新教育实验,贯彻执行新教育实验的六大行动;但在实验过程中,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让我产生了一种深思的渴求。然后我暂离实验,到成都借《教师之友》杂志、《教育科学与论坛》杂志和华德福学校等地的游历,三年潜心思考、广泛阅读、多方求道,重新燃起了对教育理想主义的信心。于是在2006年春天重返新教育,一边在朱永新老师的亲自指导下阅读思考,一边主持成立新教育研究中心,在理想主义的旗帜下再汇聚起一批志同道合的“精英”,从而一齐促成了新教育的第二期发展。后来又带领团队远赴内蒙,新教育研究中心从此不再成为实验的“中心”,而成为百花齐放中的一支。然而我们也趁此良机,深潜扎根,力求在新教育第三个时期中,创造出高过第二期的业绩。


2006-2007,萌动与绽放2006年4月,当时我携着一个庞大而完整的教育构想,以及一个小小的,叫“毛虫与蝴蝶”的儿童阅读项目,来到苏州,面见朱永新老师和新教育课题组的各位领导、同仁,希望重返新教育,能够为核心团队所接纳。
最初,这个庞大的构想未能被大多数同仁所认可,但大家对名为“毛虫与蝴蝶”的阶梯阅读项目都非常认同,认为它是新教育实验提倡了多年的“营造书香校园”的具体化,使之可操作,更具科学性。
因开始时既无独立经费,又不能轻易走入实验区,以免和原本的话语系统冲撞,所以刚刚成立的研究中心,走了一条“做教育公益”的特殊道路:替基金会做公益事业,在做公益事业的过程中,进行课程的实验。
当时每一次外出,魏智渊(铁皮鼓)任公益领队,我任课程总指挥,除研究中心正式研究人员外,每次会邀请几所实验学校派出骨干,协同做教育公益,同时也借此机会实现了对新教育骨干的培训。河南焦作的张硕果,浙江苍南的林日正,浙江萧山的朱雪晴,山西运城的高丽霞等,都是当时公益团队的主力,同时也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成长发展为地区实验的领导人的。
在行走中我们发现了许多问题:既有新教育实验的问题(如实验成为加法,在日常教学外做活动,师生疲惫,而最终仍得回转身去用老方法解决常规问题,如用应试解决分数问题),更有中国教育的普遍问题,如过早的精确教学,智力背景匮乏,共同语言沦丧,教师职业认同偏低……
于是我们意识到,我们是不可能只完成一个“毛虫与蝴蝶——新教育儿童阶梯阅读项目”来改变教育、实验新教育梦想的。项目是狭隘的,问题是多变而且灵活的。所以在短短的一年中,毛虫与蝴蝶项目本身得到极大发展,出版了低中高三个阶梯共36本的阶梯书籍,更是把自身升级为“晨诵、午读、暮省”的新教育生活方式。而比这更重要的是我们几乎同步发展了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构筑理想课堂项目。所以在2007年新教育运城年会以儿童阅读课程为主题之后,2008年和2009年,苍南年会和海门年会的主题分别是“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和“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事实上,所有这一切,都是在2006至2007年间,我们长时间在教育公益一线深扎根时所酝酿出种子的,没有这种田野研究,是不可能有真正有效的课题的;丧失田野精神,最好的课题也会在时光中消磨尽自己的生机而得不到长足发展的。
运城年会是一个转折点,它既是毛虫与蝴蝶项目,或者说晨诵、午读、暮省这种新教育生活方式得以确立的时刻,也是新教育实验明确由总课题组惟一管理,而变成新教育研究院协调,课题组、研究中心等组织各司其职这新的组织架构的确立时刻,更是新教育年会每年以一个主题引领,用一年左右时间来寻求突破这种模式的第一次确立。
于是借2007年新教育运城年会,新教育研究中心正式成为当时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开发、推进中心、实验培训的主力军。

2007-2009,扎根与撒播作为教育公益的执行者,我们总是别人教育叙事的引导者,但不是一间教室或一所学校的叙事主体——作为新教育培训师,我们的身份同样如此。
而每个人总是带着漫长的历史宿命来到新教育,并且也一般不可能像我们这少数的皈依者一样,把新教育实验当成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事,而且把新教育视为自己惟一的教育愿景。对大多数学校而言,新教育实验只不过是校门口挂着的几十块铜牌中的其中一块而已。所以当我们向外界宣传、言说新教育的时候,总会遭遇到一个尴尬:我们不能拿出全面的新教育实验,一个从课程、课堂到心理健康与学校文化的完整样本,我们总是只能在这所学校看到阅读,在那所学校看到随笔……新教育总是零零碎碎地呈现,而且往往是与新课程、新基础、生本教育、洋思模式或杜郎口模式等无数大大小小的实验纠缠在一起,自己的面目有时清晰,有时模糊。
所以研究中心成员一致认为:未来比培训更重要的,是拥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新教育实验,它是完全与纯粹的新教育实验,从理念到课程,每一天的生活,都叫“新教育”。
于是2007年运城年会之后,新教育研究中心团队直接奔赴江苏扬州宝应,利用翔宇教育集团旗下的宝应实验小学,做一所拥有十三个班级的校中校的“新教育实验学校”。校中校,一校两制(其实是实验班级要同时承受两制),这显然不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但总比没有要强——当时新教育有五百来所实验学校,共同体中的也不乏有一定的权力和财力者,但是要开创一所真正意义上的新教育实验学校,或者有权者缺乏勇气,或者有勇者缺乏权力,总的来说,我们那时候还没有这个实力。
于此同时,新教育研究中心的挂靠或归属,也由原来杨东平先生主持的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改为归属于筹建中的由卢志文先生主持的新教育研究院。
但在扬州宝应实验小学,因为毕竟只不过是校中校,完全是探索性质,所以我们一半的精力,仍然放在各实验区的培训上。
山西绛县、河南焦作等新教育优秀实验区,就是在那个时候由绛县新教育人,和研究中心反复地相互编织而成的。
于此同时,我们的课堂研究借宝应实验小学这块土地,真可以说是如火如荼地进行。我们突破了小学诗歌教学、神话寓言教学、散文教学等传统观念的瓶颈,把语文课程大大地作了推进,其物化成果,就是后来由朱永新老师所作的浙江苍南年会主报告,以及我的《构筑理想课堂》(又名《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和《生命中最好的语文课》等,其教学成效,就是实验班中的毕业班,成绩比全县所有其它班级都要明显高出一截。
2008年春,我深感只作为驻校专家指导教室的实验根本无法真正地推进新教育,于是在我们到宝应的第二学期,我直接领导和管理“新教育实验小学”这所校中校的日常事务。我开始写航海日志,从学校使命、愿景、价值观,到为每个师生的生日祝福,到相约星期二活动,到每日研课……这无疑是生命中一个为教育而疯狂的时期,我们在别人的土地上,用最大的激情,进行着耕耘、播种、浇灌……
借“新教育小学”这所象牙塔般的校中校,我们举行了许多次的开放周(开始是每月一次),各实验区的实验者络绎不绝而来,这时,他们看到的是“比较全面”的新教育实验。每天早上的晨诵,所有学科的教学,老师们的切磋琢磨……
就是在那个时候,许多原本动摇不定的实验区坚定起来了,许多原本只是追逐教育热潮的实验者沉静下来了……
2008年5月份,发生了一件特别的事,改变了“新教育小学”和“新教育研究中心”以及我个人的命运。这就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尚勇局长所带的参观团因为情况特别,提前到新教育小学考察,而不是原定的5月12日开始的开放周。他们参观下,恳切希望我们能够到羌寨传播新教育。
他们返回后不久,即是开放周,第一天就发生了那场特别的大地震,尚勇局长罹难,“北川新教育向导”徐正富校长率领北川师生撤离到绵阳,打电话希望我们过去,说在这个时候,新教育儿童课程比任何心理治疗都要有效,有爱心的好老师,比任何人都懂得孩子。
于是开放周一结束,我们就奔赴四川,在那里长长短短,和北川师生们共同生活了数个月。
然后的浙江苍南年会,开得比以前仓促;年会之后,我们应邀到内蒙鄂尔多斯东胜区传播新教育……
期末考试,新教育小学的十多个班级哪怕在成绩上,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在时间已经被榨干,在教育几乎没有更多空间的情况下,我们还是通过内部改造,推进了新教育。但是身心疲惫的我,却不愿意在一国两制的尴尬中继续让老师受累,所以我要求全校推进新教育,由校长亲自抓,而我,仍然保留一定的自由空间,可以在全局上考虑得更多一些——因为那时我们答应北川,要做得更多的(当然后来因为政治强行介入式的教育援助,北川成了资源太多而不是太少的地方,所以我们也就不锦上添花,而把重心,放山西绛县、河北石家庄桥西、内蒙鄂尔多斯东胜、江苏南通海门等地转移了)。
教育公益,仍然在坚持做着。仍然坚持尽可能住十元宾馆,住简易宿舍,仍然尽可能去荒山野岭,唤醒与点燃那些沉睡中的老师和孩子。那些年,我们仍然坚持到贵州遵义、毕节地区的石门坎、甘肃天水宕昌、太行腹地的绛县等地方传播新教育。
教育培训,仍然在坚持做着,从中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到江浙山东一带教育最发达的地区。到教育发达地区做培训最不容易,大家可以说是什么样的名师大家都见过,什么样的模式都尝试过,自己往往拥有着国家级和省级的诸多课题,所以对新教育的宣讲,往往首先执一种怀疑甚至轻视的态度。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不得不更辛苦一些,往往需要直接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征服被培训者。我在2008年的生命叙事中曾这样写道:“三月份,研究中心到我的故乡浙江‘布道’。浙江,尤其是浙北,是一片非常奇特的土地。那里的人们比较独立,比较自主,较少迷信与盲从,更多质疑与探询。于是我们首先遭遇到的,不是热烈的欢迎,而是热烈的质询。于是那一个星期,成为我们,也成为我记忆深刻,收获丰硕的时期。在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的脑子从早晨到深夜一刻不息地高速运转着。除了讲座,我上晨诵,《花之咏》,《先知·劳作》;上绘本,《一片叶子落下来》;上整本书阅读,《草房子》(四课时);上语文课,《景阳冈》(二课时);探讨儿童心理问题,探讨数学知识与教学规律问题,探讨读经与学校管理问题……有人说,2008年,与其说是我收获累累的一年,不如说是过度耗损的一年。是的,从一开始我就感觉到了一种力不从心感,一种刻骨的疲惫。”
2008年起,我个人在漫长的思考和深刻的体验中,体认并皈依了早期的儒家(指孔孟、《中庸》、《易传》和宋明儒学的儒家)。在当年的生命叙事中我写道:“暑假里,抱病阅读,从海德格尔,到黑格尔,到杜威,最后回到孔子,我终于明白自己所寻为何物。而研究中心成员,则在《教育人类学》这本薄薄的小册里,从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这本同样薄薄的教育专著里,有了前所未有的教育感悟。从那里开始,研究中心成员开始放下以前共读的教育哲学,开始系列有序地阅读心理学: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罗杰斯,马斯洛,皮亚杰,柯尔伯格……因为这些我以前读过,所以我独自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我开始在量子物理学、生物人类学、动物心理学、基因学等前卫的科学著作里,寻找着和儒道,和实用主义哲学相吻合的科学解释。而皮鼓还得独自去穿越叙事理论和文学批评,正像马玲需要独自去穿越儿童绘画心理学,贝德尔海姆的儿童阅读心理学一样。”
2009年,江苏海门新教育年会,朱永新老师作了有关教师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的报告,强调以孔子为榜样,书写自己的生命传奇。马玲负责的课程,则表彰了十佳教室,我于此提出完美教室和卓越课程的概念;魏智渊负责的项目,则把阅读地图和阅读史,当成新教育教师培训的重要项目。在年会上,宣布新教育网络师范学院成立,朱永新老师任院长,我任执行院长,魏智渊任教务长。
在随后的一年中,不断地严格淘汰,人数最终稳定在800左右。随着网师的发展,讲师的品质成了一件最棘手的事。所以一方面是正好从“新教育小学”直接事务中抽身出来了,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发展这个新生的美好事物,整个研究中心的工作重心,在2009至2010年上半年间,转向了网师授课,我亦借此机会重读了《论语》:利用自己的哲学素养,字源学功底,以及电脑统计这现代利器,把《论语》中的一些美妙,隔着千年,重新作了唤醒。

2010-2012,筑造·劳作·栖息·歌唱从2007年到2010年夏,我们一直清楚地知道,真正意义上的“新教育实验学校”至今还没有存在过,真正的学校文化层面,整体的学校新教育实验,现在都还只是在修修补补的层面,这个至关重要的事,却还只能靠着一次次外在的辉煌,悬在半空中。但如果再这样下去,那么拼尽时间后,我们将最终只是制造了这个时代众多教育泡沫中又一个巨大的、彩色的泡沫。虽前所未有的巨大和斑斓,却依然会一声轻响后彻底消失。
所以差不多和桥西年会的筹备同一时间,选址于江苏淮安的“芦滩小学”也在筹备中。对研究中心的成员来说,这后一件事,更重要,更美妙,也许大家克服许多困难等候着的,就是这样的一片教育沃土吧。
我是个典型的江南水乡人,喜欢水,喜欢鱼虾,喜欢游泳,喜欢满目的青山和碧水,所以淮安的芦滩小学虽然没有山,但近一半的水域面积,让我怦然心动,向往不已。
然后就突然地因为人事变故,我们不得不放弃南方园林式学校的梦想,仓促受邀前往内蒙鄂尔多斯东胜,去考察办学的可能性。
最终,我选择了一所也许在当地是“最边远落后”,或者说唯一边远落后的农村学校:新世纪小学。东胜教育局承诺,明年在附近盖起漂亮的新大楼,学校就叫“罕台新教育实验小学”。
我们带着酝酿了很久的新教育课程,逆着候鸟的季节,赶在秋风起兮之前,赶到九月一日来到之前,一行十余人(大大小小,老老少少),赶到了一个叫罕台的地方——这地方以前叫罕台庙乡,刚刚改称罕台镇,而我们的学生,有一半来自泊尔江海子乡,刚刚改称泊江海镇。
我们接下了新世纪学校的一二年级,和新世纪学校的老师们共吃共学共教共同生活。从此,为了写下明亮诗句的第一行、每一行,这群人废寝忘食,在东胜教育局和新世纪学校校长和老师的倾情帮助下,克服别人难以想像的重重困难,辛劳地筑造,只为那宁静的栖居,真诚的歌唱。
我的理想一直只有一个:秉承新教育理想与理念,创造一所超越帕夫雷什中学的学校,创建一套和华德福教育不同,有其完整和谐但追求卓越的新教育课程。
但我们接手到的孩子,却恰恰是起点非常低。二年级两个班不足60人,由三所小学拼成,至少有六个孩子一年级没有分数,其中有好几个数数3以后就会出错,认字几乎为零。在充分了解问题的成因后,我把这种现象称为“教育狼孩”。一年后,我在一次问题学生分析研读会上总结说:“狼孩现象三期:第一期,母亲缺位,家庭智力氛围恶劣,人际冷漠疏远;第二期,初始学习失败,陷于恶性教育学循环;第三期,学习失败与道德不成熟交互影响,出现反社会倾向或以失败者角色自居。我们无法改变第一期,但完全能在第二期让孩子进入良性教育学循环,避免第三期恶果。”
一群日日与水与鱼为伍的南方人,到了北方的农村,其生活之不适,内心之艰辛可想而知。又不断地停电、停水(每天自来水来的时间总时间不足半小时)、停暖,冬天,有时在零下二十度的操场上,带着孩子们做操跑步……
然而这一切没有改变我们的初衷。我们完全地为这些孩子们改造了课程,二年级,重新从儿歌和实物数数开始进行教学,每天坚持晨诵、午读、习字……更重要的是严格地遵循了我们的教育伦理和教育理念,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赢得成就与尊严。
于此同时,我和建筑工人一道,开始了新校园的筑造与构想,在一片空地上,慢慢地一所漂亮的新校园的雏形显现出来了。
一年零四个月后,孩子们已经阅读不止二三百本书(大多数是绘本,有些孩子则已经读了几十本全文字书),每天阅读时间已经成为一件自觉而快乐的事,他们还利用晨诵记诵了不下两三百首的诗歌,他们觉得学校比家里更美好,觉得学习真的是一件美妙的事。数学平均成绩,二年级比原来提高二十来分,一年级第一次不再有不合格的学生,平均分在九十以上……每个孩子,开始掌握一种简单的乐器,开始创造自己的诗歌和童话……
我们清楚地知道,如果不是为了创造奇迹而且确实创造了奇迹,我们来到这沙漠与草原接壤的地方,就显得非常离奇与可笑。
我们找遍大地,只为寻找一寸能够播种理想的地方,无论它在高原还是海边,沙漠还是山沟,城市还是乡村……
然后我们终于来到这里,命运把一群可爱或可怜的孩子交付给我们,这是我们多么大的幸运。
对我来说,新教育只是一个个实实在在具体的人,一件件实实在在具体的事,只是一个个或平淡或精彩的故事。从2006到2012,充满了波澜起伏,虽然经常疲惫到透支身心,但内心毕竟只有两个字:无悔!
8#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1:56:31 | 只看该作者
附录一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  随着新教育实验的发展,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学校想要加入新教育实验,为了让大家清楚怎样进入新教育实验,特此作一简要说明。

  一、实验前期了解
  我们与这些慕名而来的学校领导以及一些要求参与实验的个体教师在电话接触中,往往了解到他们并不十分了解我们的实验情况。因此,我们希望这些学校能够先登录教育在线网站(www.eduol.cn),了解我们的实验是什么。
  1.实验基本情况
  对于新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基本情况,请参阅如下文章——
  实验文献参考资料一:
  01:《新教育: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选自《教育蓝皮书•2006年:中国教育的转型与发展》)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72&FileName=10381317272.html
  02:《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素描》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72&FileName=10453205972.html
  03:《新教育精神》
  http://bbs.eduol.cn/post_72_315506_1.html
  04:《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72&FileName=11045035672.html
  05:《新教育团队架构》
  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72&FileName=11133058272.html
  2.实验媒体报道
  《新希望工程——媒体眼中的“新教育”》:章敬平编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此外,还有一些媒体对新教育实验的报道,请关注实验媒体报道专门博客,上面有历年来对新教育的新闻报道200多篇,博客地址是:http://blog.eduol.cn/user1/education
  3.新教育实验网站
  教育在线网站首页:http://www.eduol.cn
  教育在线博客:http://blog.eduol.cn
  教育在线论坛(论坛上专门有关于新教育实验的一大板块,分为实验发布及项目等若干论坛):http://bbs.eduol.cn
  新教育实验最近所做的和正在做的情况,请参考下面的论坛帖子导航:
  《想了解新教育的朋友请进(新教育介绍及重要资料链接—不断更新版)》:http://bbs.eduol.cn/2007-11/25/17562595172.html
  4.新教育相关著作
  01.《朱永新教育文集》(十卷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02.《心灵的教育》,朱永新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03.《新教育》,朱永新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版。
  04.《我的教育理想》(增补本),朱永新著,漓江出版社2009年版。
  05.《构造合宜的大脑》,铁皮鼓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06.《构建理想课堂》,干国祥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07.《手心里的光》,马玲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08.《在农历的天空下》,常丽华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09.《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朱寅年著,天津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10.《教育生活的救赎》,许新海著,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1.《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教育讲演录》,朱永新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与理理想同行——新教育实验指导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二、实验接触考察期
  1.实验基地学校开放周观摩
  对新教育有了基本的了解后,如有条件请学校领导或派骨干教师(包括实验个体教师参与实验的情况)到新教育实验的基地学校——江苏宝应实验小学(新教育小学),我们实验的核心研究团队——新教育研究中心也驻扎在此。在这里,每个月第二周都是对外开放的实验开放周(每次请提前关注实验论坛的通知),各地实验学校和其他有意了解新教育实验的学校都可以派人来参加观摩活动。
  2.实验区培训观摩
  此外,新教育研究团队定期要到全国一些实验区进行培训或到西部地区进行公益培训活动,请注意关注,培训活动所在地区附近的学校可以派人前去参与观摩。时间一般选在每个月的下旬,每次培训时间一般为一周。
  届时,请与我们的联系人联络:杜涛15852866977
  3.研究中心推荐学校观摩
  也可以经新教育研究中心推荐,就近参观考察所在省市的新教育实验学校。

  三、参与加盟期
  用上一段时间,加深了对新教育实验的了解后,请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愿意和能够参与进行实验(包括实验个体教师参与实验的情况)。参与新教育实验的实验共同体和实验个体,主要包括实验区(区域行政集中管理的实验共同体)、实验学校、校际实验共同体(附近区域若干学校自发形成的共同体)、实验个体(教师个人)、实验教师共同体(若干位教师合作式的实验共同体)等五种形式。
  1.实验区的参与加盟
  新教育实验区作为由地方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和指导的实验学校共同体,其定位将继续强化组织区域内实验学校开展实验活动的功能,加强对实验学校的服务,使之逐渐成为本地区的实验管理与培训基地。
  实验区申请审批流程如下:
  (1)由已经拥有至少5所以上实验学校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建立实验区的申请,提交新教育研究院办公室或课题管理中心。
  (2)经新教育研究院考察,并经新教育研究院联席会议同意批准,可成为新教育实验区。
  (3)新教育研究院与县(市)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实验协议书。
  (4)县(市)教育行政部门专题研究并成立相关组织,正式发文成立新教育实验区,自发文之日起,实验区成立。
  (5)实验区要明确1~2所实验学校为核心学校,新教育研究院组织研究和项目培训团队以此为基地对实验区学校进行通识培训和项目培训。
  (6)新教育研究院与实验区所在县(市)教育行政部门是组织实验相互合作及服务的关系。
  (7)实验区可根据实验效果,对实验区内提交申请的实验加盟校进行审批,加盟一年后可批准为实验挂牌学校,但要在每年新教育年会前两个月内将申请挂牌校的申请材料、实验成果性材料及实验评语,提交新教育研究院办公室或课题管理中心,经研究院审核批准,实验区可以挂牌,实验学校铜牌规格参照新教育研究院为非实验区实验学校颁发的铜牌规格标准,铜牌费用由实验区负责。
  (8)由示范学校或其他机构提出的校际实验共同体实验区的申请,其程序参照以上五个流程。
  实验区的常规管理应做到以下基本要求:
  (1)新教育实验区必须成立新教育实验领导小组和办公室。领导小组组长由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作为实验的具体负责人,必须由一名真正有时间、精力和能力负责实验管理的人担当,以上两人的联系方式必须报研究院办公室与课题管理中心。实验区可按新教育实验的相关项目确定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项目管理工作。
  (2)新教育实验区要定期编制实验简报,每学期不少于一期,电子文档发到课题管理中心(邮箱:E-mail:ktglzx@163.com),有书面简报或出刊杂志的同时寄发课题管理中心(地址:江苏省海门市少年宫,海门市海门镇解放中路136号。联系人:赵丽芳,电话:0513-82588381)。
  (3)实验区在“教育在线”新教育展厅或实验区展示区域中须有全面的情况介绍,所有实验学校要有专题帖反映实验进展情况。凡自行开发新教育实验网站的,必须与教育在线实现链接。
  (4)每年9月份实验区将区内各实验学校最新情况、联系人等基本资料上报课题管理中心,期间如有变化应及时上报课题管理中心。
  (5)实验区应完善实验档案管理系统。
  (6)实验区应逐步构架本区实验研究的中坚层,中坚层要逐步与项目组、研究中心建立常规联系,共享资源,及时获取最新的实验成果。
  (7)实验区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专题的研讨交流活动。
  (8)实验区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特别情况下可举行实验区的专题会议。
  (9)实验区负责人及实验学校必须根据研究院的安排,派代表参加每年一次的实验区负责人工作会议及年度新教育大会。
  (10)实验区可向研究院提出培训、指导的申请,所需经费由实验区承担。
  (11)新教育实验为公益性实验,研究院不收取任何费用。但实验区有义务根据实验需要,为区内师生订购相应的报刊、图书资料。
  (12)实验区要制订本区实验评估考核细则,每年对区内实验学校进行评估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上报课题管理中心。
  (13)研究院择时组织对实验区调研与评估,在评估中不合格又不及时整改的实验区,将取消实验区称号,但在其区内正常开展工作的实验学校仍可以学校为单位申报继续参加新教育实验。
  2.实验学校的参与加盟
  新教育实验学校包括加盟学校、挂牌学校、示范学校。
  实验学校申请及审批流程如下:
  (1)实验学校的申请审批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实验加盟校阶段和实验挂牌校阶段。
  (2)有意向加入新教育实验的学校,填写《新教育实验加盟校实验申请表》,提交新教育研究院课题管理中心备案,经过课题管理中心确认后,即被视为参与实验。实验区内的学校申请只需直接报送实验区秘书处确认。
  (3)加盟校需向课题管理中心提交学年度实验计划,每学期提交实验总结报告。积极参与“教育在线”网络讨论及新教育实验其他相关活动,在教育在线上建立实验项目主题贴,并及时上传相关内容。
  (4)自觉开展新教育实验满一年,并围绕新教育实验一个或几个项目扎实行动,取得一定成效,可以申请新教育实验挂牌校。申请挂牌校的学校要提交正式书面申请,简要陈述理由,写明在“教育在线”所建主题贴的网址,并递交一份新教育实验年度工作总结。新教育研究院根据实验加盟校的实验效果和实验积极性,择优审批确定实验挂牌学校。挂牌学校原则上每年审批一次,由新教育研究院免费颁牌,并在新教育实验年会上公布名单及评语。实验区内的挂牌校由各实验区自行审批并挂牌,并于每年9月份把实验区内加盟校与挂牌校的相关变动信息报课题管理中心。
  实验学校的常规管理细则应做到如下基本要求:
  (1)各实验学校应积极完成承担的新教育实验工作,积极申请子课题项目,积极参加新教育研究院安排的课题研讨和学术交流会。
  (2)自觉接受新教育研究院的理论指导,实验学校领导应对课题承担信誉保证,切实加强课题研究的领导、管理,在时间、人力和研究经费等条件上给予积极支持,课题承担者及其主要研究人员所承担的工作应给予工作量等方面的政策保证。
  (3)正式立项的子课题,承担的实验学校要按研究方案做好各阶段的工作,并于每年6月底与12月底前按时向课题管理中心提交课题研究进度工作报告。在实施研究方案的过程中,如有重大变更,应将变更方案及时报课题管理中心备案。
  (4)各实验学校要认真积累实验数据,包括实验过程的记录、设计方案、有关资源、活动录像、师生作品和其他成果。为及时传播和交流先进的教育理念、案例和各子课题学校的先进经验,各实验学校都要在“教育在线”上建立主题贴,并及时把实验进展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实验过程与效果情况发布在教育在线的专题贴上,有条件的学校应在教育在线上建立自己的新教育实验网站。
  (5)新教育研究院将定期举办阶段性优秀课题研究成果评选活动,阶段性研究成果将作为课题结题鉴定的重要依据,对不能提交阶段性研究成果参评或研究成果不突出的子课题学校,研究院将不予结题或延迟结题。对未能履行课题管理职责的,研究院将取消其实验学校资格。
  (6)各实验区内的实验学校委托实验区秘书处管理,各实验区秘书处必须于每年的6月底和12月底前汇总实验区内的各实验学校的总结,连同实验区工作报告一并报课题管理中心。
  (7)新教育研究院每年评选优秀实验学校和实验个人,优秀实验学校可以申报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
  (8)新教育实验示范学校是全面推进新教育实验的样板学校,是区域推进新教育实验的核心学校。挂牌学校两年后可以申报示范学校,示范学校的评审将结合新教育实验先进实验单位的评选进行,由挂牌学校提出申请,评审组评议通过后将于每年的新教育实验全国研讨会上进行授牌表彰。
  3.实验个体及实验教师共同体的参与加盟
  实验个体申请、实验教师共同体参与实验的,填写《新教育实验个体实验申请表》,提交新教育研究院课题管理中心备案后,经过课题管理中心确认,即被视为参与实验。然后,每年要向新教育研究院课题管理中心提交一式两份的一年实验计划。一年实验后,再提交一式两份的实验总结报告。
  实验个体及实验教师共同体的常规管理应做到如下基本要求:
  (1)自申请批复时起,要立即在“教育在线”网站“新教育实验区、校、个体”论坛建立实验专题帖,以便接受新教育研究院实验研究与管理团队实验观察评定,并参与实验研讨和交流。
  (2)自参与实验后,要接受新教育研究院的实验和课题管理,接受新教育研究院的项目研究和培训团队的指导和培训;并视需要申请到新教育研究院作访问教师。
  (3)将根据实验需要,可被邀请参加实验研讨和项目研讨等相关会议和活动。
  (4)将定期免费获得新教育研究院编辑寄发的新教育简报及其他实验材料。
  (5)根据情况和需要,接受新教育研究院及江苏昌明新教育基金会提供的教育捐助等。
  (6)实验个体、实验共同体的实验负责人和联系人,要提供详细的联系方式,并随时提供实验进展信息。
  新教育实验的实验区、实验学校、实验个体(实验共同体)不是终身制,可以视情况予以终止与撤销。
  首先,实验区长时间未能按照计划为实验开展提供条件、保证实验正常开展的,新教育研究院有权终止该实验区,并书面通知该实验区负责单位及其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同时,实验区也有权自行终止实验,但需要提前两个月向新教育研究院提出书面申请。实验区如果有损害“新教育实验”及其执行机构新教育研究院的声誉和行为,新教育研究院将撤销该实验区资格,并视情节轻重追究当事人相关责任。
  其次,实验加盟校和实验挂牌校在加盟实验一段时间后,可以随时无条件终止撤出实验,但要告知新教育研究院课题管理中心;如在应该提交实验总结日期后的半年内没有提交实验总结及相关实验课题文件的,新教育研究院视为自动撤出实验。
  再次,实验个体和教师实验共同体在加盟实验一段时间后,可以随时无条件终止撤出实验,但要告知新教育研究院课题管理中心;如在应该提交实验总结日期后的半年内没有提交实验总结及相关实验课题文件的,新教育研究院视为自动撤出实验。

  四、实验课题申报管理
  新教育实验已经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和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每年,新教育实验都要进行一到两次实验课题的子课题申报,具体情况请见实验论坛的《实验申请/实验区培训申请/访问教师申请的相关规定和表格》(http://bbs.eduol.cn/dispost.asp?boardid=88&postid=306869)的论坛帖子中关于《新教育实验课题管理办法》的跟帖。
  新教育研究院课题管理中心联系方式:226100江苏省海门市公园巷33号海门市教育局转江苏省新教育研究会许新海博士
  办公电话(传真)0513-82112881,82588381,13706289003,Email:ktglzx@163.com

  五、扎实进行实验
  新教育实验是一项重视行动、重视田野研究的实验,希望学校、教师能够踏踏实实地在自己的学校和班级进行深入日常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
  相信岁月,相信种子,我们会一起在新教育的行动中共同成长,改变我们身边的教育现实,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
  我们所做出的一切努力,都将会在历史留下我们的痕迹。

  新教育实验执行机构——新教育研究院的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相关信息:
  新教育研究院(宝应分部)地址:
  江苏省宝应新教育小学(翔宇宝应实验小学)邮编225800
  办公电话:0514-88262823电子邮箱:xjyyjy@163.com
  联系人:杜涛
  新教育研究院(苏州分部)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东振路29号新教育办公室邮编215006
  办公电话:0512—69170057-601/60269170059(传真)
  电子邮箱:xjyyjy@163.com
  联系人:袁春霞
  新教育研究院办公室负责人:陈连林13952710011
  新教育研究院研究中心负责人:干国祥0514-88262823
  新教育研究中心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阅读项目主持人:马玲0514-88262823
  新教育研究中心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主持人:魏智渊0514-88262823
9#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2:01:24 | 只看该作者
储昌楼:介绍新教育实验的总体进展(图)
时间:2006年02月25日



    





  主持人:
  谢谢,下面进入第二个单元,关于新教育实践的探索。我们首先请出新教育实验总课题组秘书长储昌楼老师介绍新教育实验的总体进展。
  储昌楼: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与会的各位嘉宾,还有媒体的朋友们,我是新教育实验共同体的一名成员。今天很荣幸,能够代表我们这个课题组,代表新教育实验共同体全体成员,向大家汇报新教实验与素质教育实践和创新。我汇报的题目是《新教育实验——素质教育实践的创新》。

  素质教育重在什么,素质教育重在实践创新。就在不久前,周济部长在回答一个媒体记者采访的时候,说素质教育任重道远,素质教育是一个发展着、实践着的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他强调说,他更主张不要过多的去争论素质教育的概念的问题,不要用概念框住理论的发展,而是花更大的力气去推动实践的创新,在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之中,使理论之树常青。是的,素质教育要有时效,重在实践创新。在迈进21世纪的时候,有一本书,刚刚毛老师也提到,就是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学生、理想的校长和理想的父母,五个理想,唤醒了我们教育同仁对素质教育理想的勾画,唤起了一种期盼,也唤起了一种行动和实践的激情。到2002年,朱永新教授在五个理想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构建完善了十个理想系列,加进了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并且命名为新教育之梦。其实新教育之梦,不是一个人的教育梦想,是天下所有有教育良心、有教育责任、有教育冲动的教育人共同的理想。更多的人,把它看作是素质教育的理想宣言。是的,我们是否会这样认定,素质教育首先是一个做人的教育,是培养一个和谐人的教育。当然,我们现在再来看素质教育,我们用现在的科学发展观来指导,我们可以认定,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确实不是以分为本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科学的发展,是人的和谐发展。我们认定素质教育原来如此的时候,新教育实验,从新教育之梦这个梦想、这个蓝图走进了我们实验老师、走进了我们实验学校的时候,它的理念,它的基本的观念就有如下的一些定位。
  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是什么?我们在座就有一些新教育实验的老师,大家耳熟能详: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是的,我们常常讲,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但是我们是否关注到,除了孩子,我们还有老师,我们还有家长,我们还有学校。需要我们的构建,我们的着眼点在孩子,但是我们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却是我们老师,我们的阵地是我们的学校。新教育实验,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把教师和父母等放在同一个教育平台之上,实现了现实目标与终极目标的融合。我们如果把这个核心理念再具体化,提出五大理念。一、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的精神对话。二、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的潜力。三、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四、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五、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在2006年的今天,我们在这儿的时候,可能我们已经不再具有一些冲动,有一些观念,已经深入我们内心,甚至融进我们的血液,但是在21世纪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些理念,这些主张,哪怕是其中的一句,比如让学生有一生拥有的东西,打动了那么多学校的老师,打动了那么多的家长,甚至我们教育行政部门的主管。是的,回首看五年前这些理念,它们可能还不是那么完善,它们有待商榷,有待进一步的体系化,但是它扎扎实实地指导着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的深入推进。
  新教育实验追求什么?在理念之下,它想完成什么?新教育实验共同体,新教育人,他共同的愿望是什么?三大改变!首先,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让教育赋予人以尊严、赋予人生以价值,让生命和谐、健康地成长,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和奠基。其次,改变我们的老师,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重建我们教师职业的生活方式,建立一种教育、教学、研究、学习一体化的新型职业生活方式。唤醒教育理想,激发教育热情,增强职业幸福体验,自我认知感,促进我们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我们是加油站,充电器。三,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那种为分数争天下,那种为历史做名校,应该跟我们素质教育学校的办学追求是不吻合的。新教育实验倡导文化立校、特色办学,可持续发展,推进学校的文化建设,涵养新文化,创设新路径,拓展学校的办学优势,丰富学校的办学内涵,走重品位、有特色、高质量的发展之路。
  新教育实验到现在,只不过短短三年,从当初就苏州的十几所学校,到现在全国21个省市、238所实验学校,并且目前为止,已经有了12个实验区。就在今天,就在我们在座的当中,还有专门从我们山东临淄赶来的我们教育局长,他就是来具体洽谈新教育实验区创建的。新教育实验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新教育实验很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要唤起教师的一种教育理想和教育自觉。刚刚我们曙阳也谈到“教育在线”,我们在座很多也是我们“教育在线”的忠实读者,“教育在线”作为一个新教育实验的网络平台、交流载体,目前有十多万注册会员。有一批教育专家,当然更多的是一些老师,甚至还有我们的学生、我们的家长,参与论坛各种问题的对话和讨论,形成了一种批判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良好氛围。新教育实验发展到今天,可能跟大家发展原则有关,它始终坚持公益性、开放性、行动性,它的价值取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已经成为新教育实验人共同的行走目标。六大行动是新教育实验具体的试验项目,也是素质教育的行动化——营造书香校园,新教育实验旗帜鲜明的强调,素质教育最好的载体就是书香校园的建设,素质教育请从书香校园开始。第二项目,师生共写随笔。我们在座的就有很多在几年来的实验当中典型的老师,同样来自山东临淄的老师,他的随笔集就叫做用腿走路,我们卢校长就是一位用腿走路的校长。新教育实验第三大行动,聆听窗外的声音。第四大行动,双语口才训练。第五大行动,建设数码社区。第六大行动,构建理想课堂。此外还有新父母学校行动,今天我们来自江苏省国际学校的李校长就带来了4月1号新父母行动项目组所搞的一个专题研讨会的方案。这些行动,虽然不全部是新教育实验的首参,但是把他们并体整合、深度开发,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也是新教育实验的原创性。新教育实验在总结全国200多所实验学校的基础上,已经或者正在开发的一系列产品,比如说六大行动的操作规程等等。为实施素质教育找到一个切实的落脚点、突破口,提供了一系列的载体和具体的行动方案。这是为了进一步的营造书香校园(PPT图像显示),新教育实验总课题组规划的新教育文库,推荐书目400种。这是我们学校的一个活动(PPT图像显示)。这是我们实验学校老师写的随笔(PPT图像显示),我们在座来自我们实验学校的校长老师,谁都有这样的随笔。这是我们学生以校本课程方式进行的日记写作,他的题目就是“在日记中成长” (PPT图像显示)。这是我们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PPT图像显示)。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最后我想说这么一段话:我们在行动中感悟,我们在感悟中实践创新,我们有理由期待新教育实验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具体模式、一个有效的模式、一个成功的模式。新教育实验,感谢在座的各位领导的关心、各位专家的指导;感谢我们在座很多媒体朋友一直的关注,包括你们的批评;也欢迎在座还不是新教育实验的学校加入进来,让我们携手共圆新教育之梦。谢谢大家!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2:09:01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4 21:17 , Processed in 0.08808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