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平常心重读经典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1 16:34: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平常心重读经典
——止庵谈如何读《老子》
《深圳商报》2008-04-21
  止庵,著名学者、出版人、作家。出版有《樗下随笔》、《如面谈》、《俯仰集》、《樗下读庄》、《六丑笔记》、《画廊故事》等著作,并校订《周作人自编文集》(三十六种)、《苦雨斋译丛》(十六种)、《废名文集》等。  韩墨/图
  《老子绎读》  任继愈 著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2006年12月  定价 23元
  《老子演义》  止庵 著  中华书局  2007年3月  定价 18.0元
  《老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 著  商务印书馆  2003年12月  定价 25元
  《庄老通辨》   钱穆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定价 28.5元
  《老子 庄子》  副标题《十大古典哲学名著》丛书  王弼注/郭象注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年12月  定价 18.30元
  《老子臆解》  徐梵澄 著  中华书局  1988年3月
  《老子》(全二册)   王弼 著  中华书局  1998年5月  定价 196元
  本报记者 杨 青
  编者按:近年来,国学升温,《论语》等古典走俏。传统文化成了大家都很关注的话题,学者们在重解经典,读者们在重读经典。学者李零向读者推荐四本书:《论语》、《老子》、《孙子》和《周易》。他把这四本书当作经典阅读的基本教材,理由是这四本书,是中国古典学术的代表作,年代最早,篇幅最小,而且,最富智慧。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本报这次倡导的阅读主题是“重归经典”。以这四本经典古籍为源头,分别请专家和学者来谈一谈阅读的意义,以及入门的途径,为的是给读者展示一条走近经典的独特线路。

  先秦诸子百家,影响最大的是儒道两家。《论语》是儒家的代表作,《老子》则是道家的代表作,全文仅有五千言,充满了不少深沉的智慧之言。有人借用尼采的话,形容《老子》“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早在1350多年前唐高僧玄奘与道士成玄英等就将《老子》翻译成梵文。近代以来,西方学人翻译外国典籍,最多是《圣经》,其次就是《老子》。
  读止庵的《樗下读庄》和《老子演义》,知道此人深谙黄老。《老子演义》最早在六年前出版,去年重印。这是一本踏踏实实解读《老子》的书。止庵称:“我读书只是满足一己需要。”但是读者读他的《老子演义》,却可能有所获益。
  当下孔子热度不退,老子热度升温,本报记者专访止庵,请他从自身阅读经验出发,谈一谈读《老子》的方法和门径。他的观点我们未必赞同,但他的读书经验和心得,至少可以让你在打开《老子》的时候,有一个可供参照的标杆。

  读经典到底读什么?
  《文化广场》: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本报这次倡导的阅读主题是“重归经典”,以《论语》、《老子》、《孙子》、《周易》四本经典古籍为源头,分别请专家和学者来谈一谈阅读的意义,以及入门的途径。借助阅读这些古籍,我们是否真的能踏上重归经典之路?
  止庵:“重归经典”提出这四本书,我觉得未必恰当。无论如何应该列入《庄子》,而《老子》并不能代表《庄子》,《孙子》倒是与《老子》有点儿“靠”。《孙子》是兵书, 不必号召大众去看,至于它在现代商场上有用处是另一码事。《周易》尤其《易经》是算卦的书,大众看了也没有用。
  《文化广场》:李零当初的意思是这四本书都很短,又有代表性,所以建议读,你觉得理想的推荐应该是什么?
  止庵:那要看我们在什么范围之内读。专家学者读是一回事,如果推荐全民读的话,不如做一个选本,范围可以再大一些,把《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也包括在内,各选精华,详加注释。这可能是更有效的一种方式。如果非要选定四本,我觉得《论语》、《老子》、《庄子》这三本应该有,第四本未必非得局限于思想或哲学,《诗经》或《左传》可能也是好的选择。“重归经典”,不要把接受的角度和范围弄得太狭隘,太专一了。我们可能从先秦接受的不仅仅是思想,还可以从文学或历史角度来欣赏、来了解,而文学就不能不提《诗经》,历史就不能不提《左传》,《论语》、《庄子》、《左传》又都是先秦最好的文章。多些角度,接受者获益就大一些。
  为何读 《老子》?
  《文化广场》:你能谈一下我们现代人阅读《老子》的理由吗?
  止庵:了解本身就是理由,《老子》这么重要的原典讲了什么,作为中国人总该知道。总的来说,先秦原典反映了先民的生存智慧和思想智慧,与现代人的看法可能相符,也可能不符。不可否认原典对于我们有益处,但原典之间却未必是一致的,譬如,《老子》与《论语》所讲的做人原则就是根本矛盾的。
  《文化广场》:这种矛盾读者该如何取舍?
  止庵:阅读的目的不能太直接,太现实,太急功近利。有些原典的内容跟我们现在的一般要求是相反的,除非误读,否则难以照搬。譬如孔子是教你如何做个好人,做个道德高尚的人,哪怕“杀身以成仁”;老子则教你如何赢,如何胜,是不是好人无所谓,或者干脆说,孔子所说的那种好人他根本反对去做。对两方面我们都了解了,也就自有取舍了。
  如何读《老子》?
  《文化广场》:你觉得现代人应该如何读《老子》?
  止庵:“回归经典”,并非易事。《论语》要算比较容易读的了,但还是众说纷纭。譬如“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其中的“攻”字,历来解释不一,有的说是“攻击”,有的说是“专攻”,意思恰恰相反。大家知道有不同解释,然后才能择善而从。错误的解释会误导读者。譬如这两年内地出了不少台湾教授傅佩荣讲国学的书,实在错误百出。张中行曾对内地流行一时的南怀瑾有所批评,我觉得傅佩荣水平还在南怀瑾之下,不客气地讲,有些地方恐怕汉语还不过关。
  《文化广场》:具体说一下你读《老子》的经验。
  止庵:关于某一本书有各种现成说法,这很容易构成我们的阅读障碍。譬如一提到《老子》,首先就会想到“老庄”。其实《老子》跟《庄子》并不是一回事儿。《庄子》说“吾丧我”,《老子》说“柔弱胜刚强”。《庄子》之“道”是事物自然状态,乃是本来如此;《老子》之“道”是世界根本规律,可以加以利用。《庄子》讲“无为而为”或“无为而无不为”,前一“为”字作目的解,后一“为”字作行为解;《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无为”指行为,“无不为”指结果。从根本上讲,《庄子》哲学只涉及个人,而《老子》哲学针对社会。假如不加分辨,很难避免误读。不要先入为主,要把现成定论放一边,读完了再回过头来看它对不对。再就是要通读全书,《老子》一共才五千字,不要被其中一两段给局限住了。譬如第一章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给人一个很玄虚的印象,觉得“道”真是莫测高深;但接着往下读到第三章,就是“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道”也就落到实处了。光看其中一章,印象就不完整,不准确。再就是要选择古今不同年代的注释本参照来看,不要偏信一家之言。
  读《老子》困惑何在?
  《文化广场》:现代人读《老子》最大的困惑会在哪里?
  止庵:刚才说了,不要先入为主,这可能带来误读;但假如不误读,又可能大失所望,因为原本的期待是建立在误读的基础之上的。譬如现在提倡“返归自然”,常常把《老子》也提上,其实《老子》里并没有今天我们的“自然”概念。《老子》讲到“自然”,如:“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希言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都是指事物的本来样子。《老子》中的确有不少对于自然现象的观察,“道”就是从这种观察中体悟出来,但是在作者头脑中,尚且没有一个如今天我们所说的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大自然”的概念。
  《文化广场》:能不能用一句话概括老子的核心思想?
  止庵:《老子》一言以蔽之,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作者认为道的规律,在于事物向着相反方面转化,应该利用这一规律,置身于弱的一极,以期“柔弱胜刚强”。《老子》所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知其雄,守其雌”、“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等,都是这个意思。所以我说,真要读懂《老子》,现代人难免失望。现代人提倡一直保持强者姿态;《老子》则强调要弱,等着由弱变强。
  《文化广场》:可是通观《老子》,他是“无为而无不为”,弱是手段,强才是目的,它讲的应该是以弱胜强的哲学。对好强的现代人来说,应该不会失望才对。
  止庵:我的意思是说,《老子》讲的,操作起来并不容易。《老子》从“天下之至柔,驰聘天下之至坚”、“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之类自然现象中,发现了一个弱能胜强的规律,从而提出“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但是对于一点亏都不吃的人,这种办法肯定没法采用。另外,《老子》讲“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和“反者道之动”,这种一方面由弱而强,另一方面由强而弱的变化颇需时日,我怀疑大家多半没有他所要求的那份耐性。
  老子是谁?
  《文化广场》: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所以论其世也。”关于老子,或者说《老子》作者,你的推论如何?
  止庵:《老子》的作者是谁,仍然不能确定。《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讲了三个老子,一是李耳,字聃,早于孔子;一是老莱子,与孔子同时;一是太史儋,在孔子百余年后。司马迁时,已经不清楚谁是真正的老子了。郭店楚简的年代,多数论家以为在战国中期,即约公元前三〇〇年左右。我们读《老子》,也觉得讲的是战国的事,所以肯定不会出自那个据说孔子曾经问礼的老子即李耳之手。《老子》作者可能生活在战国时一个小国里,形势危险,所以他讲弱国和弱者的生存之道、求胜之道,提出一套求胜的办法。
  《文化广场》:说说《老子》的文字优点?
  止庵:《老子》的文字非常美,像“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等,都有一种金石之美。
  “权谋论”是否误读?
  《文化广场》:把《老子》哲学归结为权谋论的自古以来不乏其人,韩非在《喻老》中是第一个给《老子》贴上“权谋”标签的,此后赞同此说的,古有苏轼和程、朱,近有钱穆。你也说过《老子》读了令人不很舒服,尤其是名为“道”,实为“术”的那一套,正如朱熹所说“老子心最毒”。但很多人却认为这是一种误读。对此你如何说法?
  止庵:在我看来,先秦哲学多半都是要付诸实用。“权谋”也是一种实用。关键不在于《老子》哲学是不是权谋,而是如何理解权谋。不要把“权谋”理解为一个很低的东西。我曾经说,先秦哲学都是关于人的,《庄子》讲的是一个人的哲学,《论语》和《老子》讲的是两个人的哲学——除了“我”之外,还有“你”或“他”。在孔子看来,这另一位是好人;而在《老子》作者看来,则是坏人。《老子》作者不承认超越胜负之上的道德价值,他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你争我夺的关系,因为你以强凌弱,所以我以弱胜强。不过“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这个方法可以御臣,可以克敌,但不宜轻易透露给别人,否则对方也要利用它了,那么你就取不了胜了。
  《文化广场》:看来要考虑到《老子》形成时特定的生存环境。
  止庵:战国群雄争霸之际,弱国如何保存自己,进而变强,最终获胜,这是《老子》的出发点。后来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是以少胜多,从中可以看出《老子》之道。《老子》也未必对现代人没有帮助,深圳也有白手起家、后来成了大企业家的例子吧,也说得上是以弱胜强,体现的也是《老子》之道。有些人太把权谋当成坏事了。换个说法,叫做“生存智慧”,也许就好接受了。
  解构老子?
  《文化广场》:同样注《老子》,陈鼓应在《老子今注今译》里高度赞扬老子,认为老子是中国哲学之父。你却因为老子哲学实行起来困难,而怀疑“《老子》哲学到底在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政治史上起过多大作用”。是不是有解构《老子》的意思?
  止庵:刚才我说了,学得《老子》之道,要有耐心,有时间,如果这两样儿不具备,那么它如何有用处呢?不过相比之下,《老子》在中国文化史和中国政治史上的具体作用,比《论语》恐怕还要大一点儿。孔子的形象对于中国的读书人来说,永远具有道德感召力;他的意义在此,但也仅限于此。且想像有道斜坡,大家都往下走,忽然回头一望,高处有个背影,那就是孔子。这也就是孔子的楷模意义。《论语》可能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因为有了孔子,我们起码不至于太堕落。《论语》讲的是求圣之道——“圣”无非就是高于人间的道德水准罢了;《老子》则是求胜之道,因为生存环境恶劣,所以不得不如此。
  《文化广场》:胡适晚年尊老敬孔贬墨,他说,老子是无政府主义,最高;孔子是个人主义者,其次;墨子是集体主义,最下。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止庵:不认同。我觉得庄子才是个人主义者,他强调的是一个人如何葆有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庄子的哲学是心灵哲学,不是行为哲学。孔子则是人道主义者,所说的“仁”就是彼此都把对方当人,以期大家都能好好生存。《老子》则是我胜你败,我活你死。相比之下,我个人不大喜欢《老子》。
  《文化广场》:4月10日《南方周末》有一篇文章《你老子,我也老子》,说老子出生地和飞升地河南鹿邑举办老子公祭,并办老子文化节,甘肃兰州临洮也说是道教始祖老子晚年的隐居地和“飞升之地”,有老子“第二故里”之称。这两地争办老子文化节,争得很热。对这种民间的“老子热”,你如何看待?
  止庵:我们一会儿祭黄帝,一会祭孔、老,其实都是一个意思。除了是高涨的民族情绪的体现外,“热”的背后可能还有经济考虑。吃古人是今人的生存之道,对此无须多说。作为读书人,还是老老实实读书为好。说到《老子》,读者不要把它看得太高,好像神秘莫测;但也不要把它看得太贱,什么都拿来用,拿来卖。说到我自己,读《老子》只是满足求知的需要,我要明白它讲的到底是什么。要说获益,即在于此。

2#
 楼主| 发表于 2012-8-1 16:37:35 | 只看该作者
经典的另一种读法

喻守国
  现代社会需要掌握的东西越来越多,传统的读经方式又需要太多时间,这使经典离我们似乎越来越远。近一两年来,市面上涌现了一大批解读中国文化经典的书,人们似乎看到了国学复兴的前景。另一方面,有识之士对传统文化精神失落的忧心并未因此而减轻。媒体的巨大影响可以制造出一场声势浩大的社会伪需求,却无法使更多

的人真正走近文化经典。   幸好经典还有另一种读法:依托经典融会中华文化精神,在叙事中明理,抒情中展义,把经典的诗性、理思与解读的谐趣、雅致融合在一起,让读者在欣赏文学作品似的惬意中领悟中华文化经典的奥义和真谛。这,就是李建中的《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所提供的解读经典的方式。   卡尔维诺说:“经典是这样一些书,我们越是道听途说,以为我们读懂了,当我们实际读它们,我们就越觉得它们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包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展示了人类生活的本质规则,要对之进行阐释解读,必须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当然不能要求今人都去背诵经典或者了解围绕经典进行的繁琐考证,但是如果解读者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和对经典的透彻理解,这种解读就会偏离经典要义。《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的作者在古典文论中浸淫数十年,对儒释道文化思想有深入了解,在学术研究中围绕文化和文论经典本身,用西方心理学的方法探求经典的要义,从而揭示出古代经典对人生的意义。在文论研究中注重阐释中华文化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就不仅对孔孟荀老庄从文化角度给予了详尽的解读,而且将对传统文化的分析始终贯穿在历代文论名著的解读之中。中国古代文论本来就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属于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从文论这个角度进行的解读就摆脱了单纯读经的老模式,从另一个切入点将中华文化精神与经典的学习紧紧联系起来了。   解读者的深厚学养能够保证对经典的误读减低到最小程度,这是很多真正的学者都能做到的。对于众多接受经典的人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经典的选择及如何来读,也就是在尽可能轻松的方式下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正是在这一点上,该书展示出了它独特的优越性。   对一般人来说四书五经无疑过于繁多,除此之外的古代经典还非常多,不可能全部去读。经典太多,就有一个角度的选择问题。学者们根据各自的观点列举出的经典必读书目已经很多了,但是和文化的某一方面联系起来,并将传统文化贯穿始终的阐释,则是该书的一个创举。通过这种文论角度的阐释,能够将文化与文学创作、作家、批评家联系在一起,不仅使人更容易通过已有的知识接受传统文化,而且更形象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蕴。如书中把孔子“游于艺”解释为一种艺术精神,对之进行的论述不仅非常清楚地阐明了文与质、中和之美等文论文化话题,而且使读者对儒家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的特点有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很容易和庄子的艺术之道联系起来。通过这种联系,就使所得到的文化知识可用于观照古人的生活,使中华文化不再是一些遥远的概念,变成活生生的存在,经典也就自然的渗透到个人的心中。   对于多数普通读者来说,经典是枯燥的,对经典的阐释尽管完全不同于汉儒的微言大义和清儒的繁琐考据,也还是枯燥的。把经典庸俗化,抛开经典中所体现的文化精华为时代做注解或寻求心灵的安慰,固然可以吸引更多的人,但那却不是经典了。《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的应对方法是:在文论经典的分析中凸现文化精神及其流变,把文论的诗性与理思应用到文化阐释中来,在叙事、抒情中实现文化的接受。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同时又是作家,这就使中国古代出现了大量以文学形式进行的批评。周秦诸子以来的诗性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深深的影响了中国文论家,几千年来很多人在批评中用诗性言说建构自己的诗意家园。这种思维和言说方式在书中也留下烙印,作者多年致力于古文论诗性研究,将之融入到自己的学问和生活中,在研究和授课中也就自然体现了出来。这本书中有大量对诗性文化传统和诗性言说的研究,同时作者的言说也是诗性的,叙事、抒情的笔调使文化和文论如清澈的溪水从眼前流入心底,而作者谐趣与雅致、热心肠与冷幽默的课堂语言,将会使读者在对中华文化的了解中不时会心一笑。这也许正是作者所追求的吧。   《中国文化与文论经典讲演录》,李建中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第一版,40.00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3 17:11 , Processed in 0.10610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