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给学生留下喜悦的机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4 23:21: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给学生留下喜悦的机会
■四川   
香严智闲禅师是百丈禅师的弟子,虽然饱学经纶,却始终未得入门。百丈圆寂后,他便听从师父的安排,跟随师兄沩山灵佑禅师参学。一天,灵佑对他说:“听百丈先师说,你一向博学多闻,聪明伶俐,现在我问你——父母未生你之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智闲一时语塞。回到住处,翻遍了书本,也找不到答案,再回来对灵佑说:“和尚慈悲,请您开示我,什么是父母未生我前的本来面目。”
灵佑斩钉截铁地说:“我如果告诉你,你以后一定会骂我的。我告诉你答案的话,那仍然是我的东西,和你不相干。”
智闲看师兄不指示他,伤心地把所有经典烧毁,然后到南阳白崖山去看守慧忠国师的坟墓。一有闲暇,就思考那个“本来面目”的问题。
有一天,智闲在田里除草,随手将地里的碎石扔出去,恰巧击中了地边的竹子,发出清脆的声音。智闲愣了一下,顿时彻悟——他感到一种从未体验过的颤栗与激动,马上回房沐浴焚香,对着沩山所在的方向遥拜,说:“和尚的大慈大恩,胜过了我的亲生父母。假如当初您为我说破了秘密,我就没有今日的悟境和喜悦了!”

在禅宗看来,修行参禅所悟的“道”,不是别人给的,更不是别人说的,而是要参禅者亲身去体验,最终才能心领神会的。正因如此,灵佑禅师才会说:“我告诉你答案的话,那仍然是我的东西,和你不相干。”
禅门里几乎所有的祖师大德,在接引和点化学僧时,往往都只提出问题,或针对学僧的问题,一步步追问和紧逼,以引发学僧的思考、究诘;学僧能够明白的,会当场开悟,不能明白的,也会百般揣摩,千般思量,直到开悟为止。禅宗里有“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的说法,他们所强调的,其实就是“由疑而悟”的探究过程。
在这则公案里,如果把灵佑说的那个“答案”,看做“知识”,那么,智闲最终所获得的“道”,或可算做“能力”——思考的能力、探究的能力、发现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尽管从表面看,智闲所悟到的,依然是关于“本来面目”的“答案”,但对他自己来说,这个答案是重要的,意味着他的真正开解和证悟,他参悟的这个过程,为求得这个答案所花的心思、所费的工夫,更为重要。
人是感性的动物,他总是通过自己的感知,来认识、理解周围的事物,来判断和选择自己的生活,来构建和完善自己的世界。我发现,对初涉人世的孩子来说,“是什么”“为什么”两个词,永远充满魔力,仿佛开启未知世界的钥匙。从一岁左右开始,孩子就会问“是什么”,稍大一些,又会刨根问底地追问“为什么”。这正是他们在感知世界。尽管这种感知,只是初级的本能,但它非常重要——正是感知,在引领着我们前进,从混沌、懵懂,走向明白、清醒,从狭小、孤陋,走向广阔、丰盈,从庸碌、凡常,走向伟大、卓越。
正因如此,那些聪明的父母,总是通过多种手段促进孩子感知的发展。而真正有效的教育,也总是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感知,去认识和探索周围的世界。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曾写过一篇观察日记——
一天,幼儿园的孩子们围成一圈,有说有笑地观看和议论着。圈中间有一个水盆,盆里漂浮着一些玩具。有个两岁半的男孩,独自站在圈外,看得出,对大伙都在观看的东西,他也充满好奇。但他太小了,没有足够力气挤进去。
他四处张望着,突然发现了一张小椅子。他脸上露出希望而神气的神情。他向那把椅子走去。正在这时,一位老师走了过来,一把将他举起来,超过其他孩子的头顶,使他能看见圈中间的水盆,嘴里还不断说:“来,可怜的小家伙,你也看看吧。”男孩虽然看到了那个水盆和漂浮物,可他脸上原来的探索和期望的表情,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那个“可怜的小家伙”,尽管看到了他想看到的东西,却没有机会体验成就感。本来,他是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通过克服困难、征服障碍,获得自我发现的快乐的。但是,这个机会,被那个好心的老师,在无意中给剥夺了。
被剥夺了这种快乐的,何止那个可怜的孩子!在我们的教育中,绝大多数学生,现在都难以享受到这种快乐。或者是为了赶教学进度,或者是为了简便省事,很多时候,教师习惯于用自己的认知代替学生体验。面对问题,我们习惯于直接告诉答案和结果,就像填鸭一样,甚至,学生已经无法接受了,还要硬塞进去——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情的消失,很大程度上,与这种教育方式有关。想想孩子刚入学时的兴奋和激动,看看他们后来的冷漠和倦怠,不免觉得,我们的教育,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激情方面,简直就是在开历史的倒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所以他说,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不断地扶植和巩固学生想要成为发现者的愿望,并借助一些专门的工作方法来实现他的愿望。”
他曾在课堂上,激发了儿童对土壤中发生的、然而无法直接观察到的隐秘过程的兴趣,然后带着孩子们去田野里观察,看土壤的剖切面,看一株小小植物长达两米多的根,并让孩子们学习种植。他由衷感叹道:“这件事鼓舞了孩子们,他们的思想变得非常好奇和活跃。他们体验到一种无可比拟的人类的自豪感:我们是事实和现象的驾驭者,在我们的手里,知识变成了力量。感到知识是一种使人变得崇高起来的力量——这是比任何东西都更强有力的一种激发求知兴趣的刺激物。”
有一位弟子向禅师抱怨:“你给我们讲故事,为什么从不向我们揭示故事的寓意。”禅师回答说:“如果有人给你捧上果实,却将它嚼烂后再让你吃,你还愿意吃吗?”俗话里也有“不吃别人嚼过的馍”的说法,因为没有味道——吃馍的感觉,正在于自己的咀嚼,那种美好的体验,最能满足“口腹之欲”,因此也最让人向往。
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当自己的体验被剥夺,都会觉得失望,觉得没有意思——好比看一部电影,倘使别人先告诉了你结局,你可能会兴致大减;看一部小说,如果预先知道了结果,你阅读的兴趣肯定会受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每个人都有不同层次的需要,而最高的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通过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达到预期的目标。自我实现的过程,需要经历充分的、忘我的、全神贯注的探索、实践、体验、思考、发现。而当目标实现,就会让人感受“高峰体验”——用马斯洛的话说,就是“发自心灵深处的颤栗、欣快、满足、超然的情绪体验”。这样的经历,兴奋而欢愉,短暂而深刻,就像站在高山之巅,“身登绝顶我为峰”。
香严智闲在开悟时的激动和喜悦,正是一种“高峰体验”,那种在长久追寻和执著思索后有所发现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尽管不足为外人道,但的确是美好的,令人激动的。
每个人的价值,都只能通过他自己的创造、发现而体现。学生也是如此。哪怕是很小的孩子,都会有自我实现的需求。遇到一道难题,学生总愿意全心努力,冥思苦想,以求得答案,所谓的好学上进,往往就体现在这方面。而我们也不难发现,在解出了一道大家都觉得困难的题目时,学生那种难以言表的兴奋和激动。
有一位母亲,因为孩子把她刚买的金表当成新鲜玩具拆卸,最后弄坏了,就狠狠揍了孩子一顿,并把事情告诉了孩子的老师。老师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就这样被你给枪毙了。”老师说,“这是孩子创造力的表现,你不该打孩子,要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从小有动手、动脑的机会。”母亲后悔地问:“那我现在该怎么办?”
老师说:“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把金表送到修表铺,让孩子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修表铺就成了课堂,修表匠就成了先生,你的孩子就成了学生,修表费就成了学费,孩子的好奇心就可以得到满足。”
这是半个多世纪前发生的故事。故事中的老师,就是陶行知。
陶行知最重要的教育思想,就是创造教育。他提倡“教学做合一”,倡导“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提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主张。这一主张,在半个多世纪后的今天看来,似乎也不算过时。
爱因斯坦说:“科学的发展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都需要内心的自由。”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环境,能够给予教师和学生的“自由”,实在是太少太少了,陶行知当年看重的创造氛围,因此而非常稀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老师们习惯于直接告诉答案;标准化考试的要求,扼杀了学生的异见和思想火花。
以前教高中的时候,曾经有很多次,我和学生经过认真的探讨和分析,对教材里的注释和答案提出了不同看法,我们都很兴奋,为我们的发现和见解。但是当学生问我:“如果考试时出现这个问题,我们怎么办?”我只好说:“凉拌——依教材吧。”
这样说的时候,心里真是凉凉的。学生也只好有气无力地说一声:“噢——”
云门文偃禅师曾告诫他的弟子:“你们不要只知道吃别人的口水,记住一大堆废话,担着无数老掉牙的古董到处行脚,而且不管驴唇马嘴,四处夸耀自己什么都懂。就是你能从早说到晚又怎么样,死后阎王面前他可不会听你说。”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所做的,似乎正是这样的事情——学生从我们这里得到的,大多是别人的口水,一大堆废话,老掉牙的古董。
那么,能不能像沩山灵佑禅师那样,给学生一段思考的时间,给学生留下因发现、感悟而体验到“喜悦”的机会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5 16:18 , Processed in 0.058851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