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青果】学术文章应兼顾文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8 17:3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青果】学术文章应兼顾文采

中国古来就是文章大国,文各有体,但对于各体文章,无不讲究文采,诗词歌赋自然讲究富丽流亮,即使碑表奏议等实用文体,也追求典雅风韵。阅读那些融理论与文采为一体的学术文章,在启发学思之余,也能感受美的熏陶。
可想而知,在今天讲究传播对话的学术圈,如果“言而无文”,就可能“行之不远”,那些缺乏文采乃至不忍卒读的学术文章,除了自身表达的不顺畅,也不利于圈里圈外的交流沟通,限制了学术的扩大发展。
现代学术日趋注重“科学性”,学术文章的文采在很多人那里不在讲求之列,从而带来了“把美人变成骷髅”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端正学风”的目的,学术文章的“规范性”受到特别的重视,强调规范本身没错,但推崇过度,势必压抑其他方面的自由伸展,结果之一,就是导致文章文采及其包含的学人气质个性逐渐隐没不现。人们常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形容眼中只有“个案”没有“整体”,可用“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描述当下逐渐规范起来的学术文章,也多少表明了学界缺乏“木秀于林”的现实。
可是在现代学术发轫之初,学术文章也并非一开始就“把美人变成骷髅”,这个过程是在较长的时间内被“科学性”一步步“规范”成的。现代学术几个开山级的学者,如梁启超、胡适、鲁迅等人,虽然治学旨趣各有不同,但都非常重视学术文章的“文学感觉”,也愿意在自家著述中表现文采个性。
例如,梁启超的著述,无论是成体系规模的《清代学术概论》,还是学术短章如《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无不滔滔雄辩,文辞竞繁,如他自己所言,是“其文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对于读者,别有一种魔力焉”。虽然有后世学人讥讽他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可很多人也难以抗拒他创造的这种学术“新文体”,一时“学者竞效之”,启发了各种现代新学的建立。
与梁氏治学路数甚为不同的胡适,其实就是提倡科学精神的始作俑者,但在文章方面,却恪守文字务必“辞达”的原则,文章清楚明白,如宽河静流不显波澜,情采尽显。梁实秋不满他的文章“早年是清楚明白,到晚年还是清楚明白”,其实是不太了解“辞达”的那种境界。胡适终其一生推崇白话文的“文学性”和“科学性”,“胡适之体”的特色就是追求“言文一致”的境界,用纯净流利的白话文做学术文章,实为他学术文章不可取代的魅力。而鲁迅干脆直接把“学者”等同于“文学家”,他在《读书杂谈》中说:“研究文章的历史或理论的,是文学家,是学者;做做诗,或戏曲小说的,是做文章的人,就是古时候所谓文人,此刻所谓创作家。”鲁迅合学者与文学家为一体,是取自中国古代“文学”的原义,但在现代学术语境下,也是学术文章追求“究心文辞”的自道之词。在《汉文学史纲要》中,他就对宋元以下学人“提挈经训,诛除美辞”的学术文章表示不满。他的《中国小说史略》就与同期流行的学术著述不甚相同,不仅有魏晋文章的意绪,也有诗文评注点染其间,表现出守旧如新的魅力。
但鲁迅把“学者”与“创作家”刻意分开的观点,也并不全面,因为现代学者有不少是由创作家变身为学者的,他们的创作体会和文学思维自然会影响到他们的学术文章,从而使学术著述增添情采意绪。如闻一多、朱自清、林庚等,都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由新文学转行的学人,主张“训诂学不是诗”,当他们意识到科学性不足以统御人文学科,转而主张让学术文章染上文学性,于是,我们现在阅读闻一多、林庚等人的学术论著,无异于欣赏一篇篇美文,于义理和词章都能得到丰富的感受。
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后来成为物质文化史专家的沈从文,竟然宣称他的学术著述是对他文学作品的“摹仿”,说《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总得看来像一篇长篇小说的规模,内容却近似风格不一、分章叙事的散文”,对学术文章的具体写法,他还自道“即用桐城古体,间喜使用古代草字,积习既深,革除不易”。这种有意取法文学经验,且大胆使用古体文字的做法,其实与现在学术著作的体例规范相距甚远,但假如以规范进行要求,则文采风流不再,就是学术观点的表述也会大打折扣。
上述学者都是名家,他们学术文章的“做法”,确实有必要引起相当的注意。在学术离不开“科学”、“规范”的今天,留出一块自由伸展的表达天空,展示文采风流的意趣,也许确有必要。特别是对于人文学术领域,本来就是与古往今来的人类心灵和精神打交道,假如文字枯涩,行文板滞,不仅显出文章的外行,更重要的是,它可能说明了文章作者与研究对象在精神、意蕴层面的隔膜。当然,这里面有一个度的把握,能够两者兼顾,自然是一种理想和追求。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9-24 03:21 , Processed in 0.1084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