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5|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一位语文名师8大问题的回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18 23:38: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一位语文名师8大问题的回答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蔡 伟(浙江,金华,321004)
        昨日,偶遇一位高中语文教师,这位教师曾评上过地市级的教坛新秀,也获得过多次优质课评比的大奖,在当地小有名气,因此,在我眼里他算得上是位名师。我们一碰面,并没有聊家常,话天气,而是谈起了一个沉重的话题,即语文教学的出路问题。我笑话他是在杞人忧天,但他所提出的问题却真的令人深思。
       他说他这些天一直没能睡好,起因有两个。一是自己的孩子不爱读语文,不爱上语文课,语文考试成绩平平,作为高中语文名师,他觉得这是大扫颜面的事。另一则自然就是不久前各大小报纸、网站大肆刊登的一则关于上海四所高校在自主考试中不考语文的报道。于是,他一口气向我提了8个问题:
       为什么语文教师的子女普遍不爱读语文?
      语文教师连自己的子女的语文水平都搞不上去如何去教别人的孩子?
      语文教改比任何学科的教改都热闹,为何语文教学却始终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语文名师最多,但为何语文教师并不受人尊重?
      语文出现了诸多的教学流派,结果却产生许多门户之见,语文流派的存在是否有必要?
      语文教学是否真的很有必要?
      语文考试被取消是否意味着语文学科的消亡?
      语文教学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其实,对这些问题我的考虑并不多,但我的脾气素来好为人师,于是,也试着作了回答,下面就是我当时所谈一些想法的概括整理。
      第一,语文教师的子女是否真的普遍不爱读语文,我没有考证过,但至少我的孩子确实不太爱读语文。但这里需要搞清楚的问题是:中小学生所学的语文教材能否等同“语文”这个概念?不爱上语文课是否就是真的不爱读语文?仍以我的孩子为例,他不爱语文教材,也不喜欢做语文作业,还不太爱听语文课(尽管他的语文教师中也有一定知名度的教师),但是,他却读遍了郭敬明、韩寒写的小说,高考前他还在读《盗墓笔记》《故事会》等等书刊,当然,你可以说他的阅读爱好低俗,但你不能说这些东西不是语文。我们只能说他读的是一些不能进入语文教材的非主流语文。我相信多数教师的子女大多或多或少地读过这些非主流的语文。而我所思考的是另一个问题:即为什么我的孩子不喜欢主流的语文,却喜欢非主流的语文?带着这个问题,我试着读了一些我孩子所读的书刊——这些平时我不屑一顾的“垃圾”,结果发现,它们虽然不如主流语文那般的经典、高雅、庄重,但也绝非对想像中的废物,孩子们喜欢自有其道理:青春、阳光、平民化、曲折奇特、充满个性……这些元素在主流教材中是很难找到的。我顺便又问了一下自己:是喜欢语文教科书这个主流“语文”呢,还是喜欢我孩子所读的那些非主流“语文”?我艰难地但非常诚实地作出回答是后者。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们喜欢的东西进不了教材,而进教材的又都是孩子们不喜欢的?当然,我想专家学者们一定会以经典性、健康性、艺术性等来回答,但我必须要说的是一个人的文化生活不能只有经典,是否健康应当以普遍的人性来衡量,而不是某种意识形态,艺术性的标准更需要以读者喜好的程度来判断,一个文本如果人见人厌的话,它的艺术性是值得怀疑的。
       第二,语文教师的子女语文成绩不高是否就没有脸面教别人的孩子?我想这其实是一个伪问题,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行业一定要子承父业的,或者说要求子女在父母的领域里能够超越父母。袁伟民的子女排球技艺精吗?你不能说袁伟民就不能当排球教练。谢晋的子女会演戏吗?你不能说他就当不好导演。因此,语文教师的子女学不好语文或者说语文成绩不高是很正常的,语文教师的子女就算语文成绩烂到底,也不妨碍他成为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而且据我所知,语文教师大都负担较重,其备课与批改作业的工作量远超一般学科教师,因此,对学生认真负责的语文教师多数无暇顾及自己子女的语文学习,事实上能对子女的语文学习给予充分指导的语文教师少而又少。此外,我们还得问一下:这里的语文成绩、语文水平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其中考试,期末考试,还是中考、高考,抑或是别的什么?韩寒语文成绩好吗?一个写出了多部畅销书、一个能在媒体面前侃侃而谈、一个可以在网上舌战群儒的年青人,你能说他的语文水平不好吗?可他在学校的语文考试经常挂红灯,高考成绩更是马尾巴串豆腐提不起了。因此,我从来不说我的孩子语文不行,尽管他在高考中只考了89分——未过及格线。但我相信,既然他能读懂弗洛尹德的《梦的解析》,能发表一些“豆腐干”,能独自外出旅游,他的语文水平就已经OK了。因此,我希望所有子女语文成绩不佳的语文教师,能真正从“语文”的角度而非考试的角度来考察自己子女的语文水平,你会有惊喜的收获,原来你的子女在语文方面是一块未被发现的璞玉。
       第三,语文教改相比任何一个学科都热闹,这既是人文学科魅力之所在,也说明语文教师具有特别的灵性与责任心。人文学科不像自然学科那样严谨慎密,而是充满着感性与想象,因而有着广阔的教改空间,也就能够闹腾得起来。而语文教师有灵性,因而他才有条件搞教改;有责任心,因而他才有动力去整教改。那么,为什么语文教折腾了这么多年,也整出了不少的系统啊、模式啊、方法啊,可是,为什么语文教学的效率依然不高,社会对语文的批评质疑之声依然不绝于耳呢?这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有关,也与我们的评价标准相干。语文学科有知识系统,但它的知识系统并不像数理化那样的逻辑严密,它是非线性的,知识与知识之间并非存在着必然的因果联系或顺承关系,学生学某个知识点,先学哪个知识点对语文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学好了某个知识点,对于你学另一个知识点并不一定有着必然的帮助。简单地说,你会写“凹凸”,并不能指导你写“抑扬”;你懂得了“比喻”,并不能指导你学会“反语”;也没有标准说你非得先学“叙述”然后才能学“说明”,或先学“抒情”然后才能学“描写”。语文是一个模糊的序列,没有自然科学那么多的定规。其次,语文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甚至是模糊的,不像数理化有明确的独一无二的正解。你说路瓦栽夫人身上有着太多的资产阶级虚荣心,我眼里她却有着诚实、敢担当的英雄气概。你说《药》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我却认为它揭示了一些民俗反科学的无聊与可笑。总之,语文学习的对象经常是一个个形形色色的文本,而文本在学习者手里不再是作者的文本,作者想什么、写什么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读者的二度创作,这种二度创作只要有其合理性,能够自圆其说,我们都应肯定,而不能以作者的想法来判断定夺。事实上,多数作者并没有对自己的创作作什么阐释的,究竟哪一种理解最符合作者的想法,几乎是没有明确的答案的。正因为如此,语文要出台一个通用的评价标准也很难。你说一个初中学生读不准“曲折”、写不来“腼腆”,水平是高是低?这两个词虽然属于初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词汇,但它们与语文水平其实毫不相干。因为,如果拿有的初中生掌握的文字来考语言学家,恐怕有些人也会吃瘪。如果考生对文本的解读正合命题者心意,他就能得高分,反之,虽然也有“只要能自圆其说,也能得分”的规定,但结果自是不佳。但命题者的理解有时候往往不如学生理解的深刻或更有新意。也正因为如此,语文教改无论如何改,其结果都是一样的:你没法确定它究竟是成功的,有效的,还是失败的,无效的。而真正具有评判权利的学生,又往往因为缺少参照系和话语权,而不能对语文教改的成败得失发表见解。因此,我们不必寄希望于几个教改就能解决语文的所有问题,也不必苛求语文教改都要达到立竿见影的实效。
2#
 楼主| 发表于 2012-9-18 23:39:19 | 只看该作者
第四,说语文名师最多,似乎有些道理,一则语文教师队伍最为庞大,自然出名师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其次如前所述语文教师搞教改最积极,而教改无论成败都能够产生两大效应:一是科研效应。因为要搞教改,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作支撑,因此,学习与接受国内外先进教育理论成为一些语文教师的功课。而要扩大自己的教改成果和影响力,就必须要作宣传介绍,于是,写论文搞课题,也成了部分语文教师的习惯。如此一来,语文教师在名师评比(如特级教师)往往容易占得先机。二是媒体效应。因为搞教改出科研成果,所以都有报道价值,因此,在报刊杂志上宣传语文教师的文章是最多的,经过媒体的宣传,语文教师就比较容易出名。说语文教师不受人尊重,这到未必,看看我们周边的语文名师,受到的高规格待遇一点也不比其他学科少。那么为什么说语文教师不受人尊重呢?理由也有两个:一是各级各类学校语文教师当校长的数量比较少,语文教师似乎天生就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婑子。我认识的一位语文教师写出的教育管理类论文数量不少,可是要他当一个班主任都似乎没能干好,更不要说去当主任、校长了。二是语文教师被请家教的最少。虽然语文教师比政史地学科教师作家教的机会要多些,但作为高考主要学科,它受家长青睐的程度实在是比较低的。这两个原因中,前者确实是属于语文教师自身的问题,但这种问题并不能说明语文教师素质低,而只能说明语文教师在长期的人文浸淫中,沾染了太多的浪漫主义与理想主义色彩,语文教师比较注重个性的自由与心灵的解放,而与人际交往方面下的工夫不多,因而功力也不足。后者则是学科特点问题,前面我们已经说了很多,这里就不赘述。总之,语文学科的特点,对于应付考试是不太有利的,学生很难看到自己的进步,家长很难看到子女的成就,因此,不请语文家教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恐怕要追溯到高考了。有位教育行家就跟我推心置腹地说过一段话:普通高校考不上,只好读师范;理科读不来,只好读文科。言外之意是语文教师在其就学阶段就不够优秀,先天不足。这个原因表面看起来非常有道理,但问题在于高考成绩与人的实际素质与能力是否能够划上等号,高考成绩高的人当教师是不是一定比高考成绩低的人当教师更优异;擅长理科学习的人是不是就一定比擅长文科学习的人更优秀。我想这种学科歧视与成绩歧视实际上仍然是应试教育思想在作怪。       第五,正如语文教改之风盛行,语文教学界出现的教学流派也是最多的。语文教学各流派之间有否门户之间,我不是很清楚,但我知道语文教学界的争论确实是很激烈的,从工具性到人文性,从情感到理性,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形式,可以说这些争论至今没有一个结果。但这种争论不能算是门户之见,即便有几个器量较小的所谓专家学者,因见解不一,而施各种小手段,排挤打击不同“教见”者,我想,这也只能属于个别现象。语文流派的出现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语文经验日积月累的结果,它也是语文学科成长发展的标志。如果没有语文流派的存在,我以为语文教学的发展将会滞后许多年,没有语文流派的存在,语文教学界也将冷清许多。语文流派也许是双刃剑,它可能会造成一些麻烦,但带来的效益会更大。因此,本人觉得语文流派不但有存在的必要,而且需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当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各种自然形成的教学流派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要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从而确保不同语文教学流派之间能够相互沟通,积极交流,互相学习,扬长补短。
      第六,关于语文教学是否真的很有必要,这是一个不应该拿来讨论的问题。因为语文是人的基本素质所在,正如吃饭喝水一样,因为太基础,所以很多人都觉得没有它的重要性。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我们自然不能问人是否需要吃饭的问题,但吃饭是否需要教确实是一个问题呀。是的,吃饭几乎是人的本能,好像是不需要教。其实不然,小时候,吃饭的习惯需要父母亲人教,长大了如何吃饭仍然是一个很大的学问。吃什么,如何搭配菜素,如何吃是健康的都不是一般人所能认识并解决的问题,就需要有专门的指导。这自然是一个蹩脚的类比,但确实说明语文及其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一个人会认几个字,会写几个字,就好象人吃几个白饭一样,对人的生活享受与身体健康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学的功效就在于让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知道什么样的文化是美味的,什么样的审美是健康的,人该如何在民族文化的大餐中汲取营养,促进精神发育,思想成长。虽然离开营养师,人也一样活,但生活的方式与价值是大不一样的;离开语文教学,人也能够发展,但人的发展层次与精神的愉悦也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就是要让每个学生活得更体面,更有尊严,更有价值。
      第七,语文考试会中在考、会考、高考中消失吗?个人以为不可能。退一万步讲,语文考试真的被取消是否意味着语文学科的消亡呢?笔者还是认为不可能。万一语文考试真的被取消,毫无疑问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将受到重大影响,但语文教学还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民族文化的传承、审美能力的提升、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还是考语文教学。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母语教学,像法国、韩国都在对英语侵袭现像十分警惕,通过各种手段强化母语教学。作为具有五千多年悠久文化历史的中华民族来说,母语的教学更是不可或缺的。关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笔者已经有过多方面论述,不必在此多加罗唆,总之,笔者坚信,崇洋媚外到了SB的教育专家、学者毕竟是少数,即便大家都昏了头,把高考从各类重大考试中取消,中国政府也不会坐视语文教育的衰落,它一定会责成教育行政部门采取各种措施保证语文教学在基础教育中的一定地位。
     第八, 目前为数不少的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处于一种迷茫之中,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语文教学越教难,语文教师越当越尴尬,语文教学的出路究竟在哪里?笔者以为,目前中国语文教学的乱象正表明语文教学发展处于高原期,它既是最大的困难所在,但同时也是实现希望的转捩点。只要锲而不舍,坚持改革,度过这段困难的时期,语文教学就有可能迎来成功的曙光。如果一定要分陈列条来阐述,那我想语文教学的出路在五个方面:第一自然是教材的改革,它不仅仅依靠专家们来编制一套通用语文教材,更需要依靠广大教师在教学实际中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增删与组合,语文教材必须摆脱传统的形象,使之变得更为新颖灵活。第二是教师教学形式的改进与创造,语文教学能否吸引学生的眼球,能否让学生自觉地授受,更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个人的魅力,依靠教师优美的教学语言,恰当的神情体态,依靠教师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活动,依靠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恰当使用。总之,良好的教学形式是我们赢得学生的法宝。第三是评价标准的建立,必须集合国内语文教育的精英,根据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制订中一套科学系统符合语文教学特点的评价标准,包括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评价,教师教学效果与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师生课堂表现评价等等,通过评价标准来规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第四是考试制度的改革。语文考试最受人非议的是它的非客观性和非标准化,尤其是作文,不同的评卷教师那里会发生较大的误差。但语文考试又绝对不能走标准化之路,事实证明,标准化只会导致学生语文学业的增加、学习方式的僵化和训练模式的机械。那么,我们只能改革一考定终身的做法,让学生能够从多次考试中选择自己水平发挥最佳的一次作为自己的语文成绩,同时,还要改革标准随意、目标不明、层次不清的考试内容,让考试内容既保持能力的可测性,又凸现分数的可比性。而更重要的评卷队伍的建设,在语文教师职后培训中一定要增加阅卷能力的训练,提高语文教师阅卷水平,尽可能减少语文阅卷导致的不公平性。最后就是网络语文教学的构建,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高学生网络学习的能力,包括网络资源的收集、整理与运用,网络疑难求教,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等等,从而保证学生语文学习的丰富性、趣味性、自主性和灵活性。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教育学院 蔡伟(浙江,金华,321004)
      一直以来,总以为中国在对日甲午海战中的失败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导致中国海军的装备都是些垃圾,例如《甲午风云》所展示的炮弹里填的都是些沙子。但最近和一位历史老师聊天,他告诉我,其实中国甲午海战中的装备远胜过日本。特别是“定远”、“镇远”号的厚装甲、大口径火炮和大吨位的战列舰装备,是日军不可匹敌的。而中国海军正是依靠大口径火炮,所以能够在在距日舰5200米处率先开炮,遗憾的是无一命中。在五个小时的海战中,北洋水师的305毫米口径舰炮共发射197枚钢弹,平均每门的发射量是日舰主炮的5倍多,但只有10发命中目标。其他口径舰炮发射的482发炮弹,只有58发击中日舰;发射的5枚鱼雷也无一命中,而“致远”等舰却被日军鱼雷一击而中。为什么如此呢,历史老师说,这与当时北洋海军的日常演习有关。北洋海军在日常演习中,“常务虚文”,开炮时都是船动而靶不动,甚至先量好距离,做好标记,自然能够“百发百中”,但这种缺乏实战意识的训练,一到战场上与敌人面对面时,就全部不管用了。虽然官兵上下“宁死不退”,顽强血战,但最终船毁人亡。
        感谢历史老师为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更令我陷入了沉思: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学大力倡导现代教育技术,也开展了大量的培训,但效果如何呢?只要听听那些反对之声,读读那些批判之言,就可得出结论。那么,是现代教育技术不适合语文教学吗?我想这与教师在培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时的“常务虚文”有关。
       每个使用过现代教育技术的语文教师,如果能够静下心来,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备课与课堂教学,就会发现,我们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教学课件的时候,有多少是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出发的,有多少人考虑过每项技术每个课件所要达到的目标。虽然技术用上了,科学含量高了,但由于缺乏针对性和实战性,因此课堂效果依然平平。现简单举几例加以说明。
       某教师在执教《琵琶行》一文时,进行了配乐朗诵,结果,他所播放的是琵琶名曲《十面埋伏》,虽然乐器使用的是琵琶,但乐曲所表现的内容与情调与文本相关十万八千里。配乐的结果使学生完全游离文本营造的那种“枫叶荻花秋瑟瑟”“惟见江心秋月白”的意境中。
       某教师执教《绿》一文时,先让学生欣赏了大量的图片:绿茵球场,山坡绿地,原始森林,茫茫海洋,古台阶草苔……可以说,学生眼前浮满了绿色,这似乎很合文题。但课后问问学生的感受,却是一片茫然,能够表达的只有两点:绿色、精美。不是说不可以让学生看绿色图片,问题在于过量的图片除了带给学生视觉疲劳,实际的教学效果是不太理想的。
        某教师执教《林黛玉进贾府》,教师先让学生看了约十分钟的“宝玉挨打”,然后要求学生概括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思想意识。宝玉挨打虽然是《红楼梦》中的精彩片断,也非常能够体现宝玉的民主精神、叛逆思想,但问题是它与课文节选内容能挨得上多少边呢?看了宝玉挨打,学生又如何能进入宝黛相会的浪漫情境中呢?学生的审美感受在宝玉的挨打声中被消磨一空。
       应当说,上述三位教师的可喜之处,都有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而且能够将这种意识付之实践。但同时,三位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的功效,他们只是为技术而技术,只图虚文,结果就像清军在实战中炮炮落空那样,只能以失败而告终。由此可见,现代技术的应用,必须要与实践密切结合,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调整,以求现代技术发挥最大效用。现代技术一旦不能科学应用,就会产生反作用,其破坏力甚至不是我们想像力所达达到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7 07:26 , Processed in 0.29170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