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加坡感受华文教育
2009年08月17日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表评论
新加坡是一个华人占大多数、多个种族并存的国家。根据这一国情,新加坡教育部规定,所有政府开办的中小学校的学生必须学两种语言:英语(英语为官方语言)和母语。即华人学习英语和华文;马来人学习英语和马来语;印度人学习英语和泰米尔语……每个学生可以自愿选择。具体来讲,所有的文化课程均用英语来教,而母语课一定要用母语来教。以华文课为例,要求学生以听、说为主,对读、写也要达到一定水平。实际上,学生在幼稚园时代就开始学习华文了,到上学时都可以用英语和华文两种语言交谈,到中学毕业时,很多学生的华文听说读写能力,与中国的中学生大体相当。
讲华文运动在新加坡一直持续,也因此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每一个新加坡华人或者在学校选学华文的非华裔学生都有两个名字:英文名和华文名。这样,新加坡华人的姓名结构是:英文名+姓氏+华文名;选学华文的非华裔学生只用名而不用姓,小一点的孩子不懂得这其中的缘故,常常天真地说:“我没有姓。”
越来越多的印度、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籍以及欧美籍学生在学校选择学习华文,我想这和中国的崛起有着直接的关系。他们当中有些人的华文成绩非常好,好到连新加坡的华裔学生也比不上。记得有一次,我去一家马来人的店里买东西,正当我用蹩脚的英文问话时,店主的女儿走了过来,用标准流利的华文接待我,我不由地称赞道:“你的华文很好!”
一方面,政府强调华人一定要学华文,另一方面,有的学生觉得压力太大,毕竟华文和英文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学习起来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
华文教育也一再地进行改革,目的不外是提高学生学习华文的兴趣,并注重实用,尽量做到事半功倍。
新加坡的中小学华文课本编得非常好,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及文化点点滴滴融入其中。李光耀等名人以身作则学习华文的故事也常会出现在课本里或见诸报端,以鼓励华人努力学习母语。媒体也很配合,人们常常会在电视中看到用心良苦、创意新颖的宣传学华文的精美广告、电视片等,其中的一些学华文的趣事和笑话常常令人捧腹大笑。如有一个电视节目,是主持人给在新加坡的外国人现场教华语,然后马上让他们用新学的语言去完成一项任务。学生们往往推陈出新,虽然会闹些“笑话”,结果却出人意料地好。(曹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