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十个辩证关系(转)(
文章作者:特级教师 郭根福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小学刊2008·9C 2008-12-29
内容提要:如何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走出困境呢?笔者认为必须处理好这十个辩证关系:1.教与学的关系;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生活与作文的关系;4.思维与语言的关系;5.统一作文与自由作文的关系;6.认知与情感的关系;7.作文与育人的关系;8.模仿与创新的关系;9.阅读与作文的关系;10.命题与自由作文的关系。
被形容为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人们,语文课程改革虽然已经进行了多年,然而,“作文难,难于上青天”的现状依然没有太大的改观。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教作文,已成为影响作文教学效率提高的“顽症”。
如何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走出困境呢?我认为,要改变目前作文教学耗时低效的现状,必须在作文教学的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时空、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具体地说,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以下十个辩证关系。
一、“教”与“学”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辩证关系呢?我认为,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教”与“学”是一个辩证的统一体。作文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在这个特殊的认识活动中,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教”是因“学”的需要而存在的。判断教师“教”的效果好坏,唯一的标准是看教师的“教”是否有效地作用于学生的“学”。一切与学生“学”无关的“教”都是徒劳的,或者是低效的。作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提高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学生自能作文的能力是教师指导学生在作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就一篇作文的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应贯穿于作前、作中、作后的全过程。
从目前我国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在处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问题上,存在着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之一:轻视指导,认为作文不需要教
为什么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不愿意在作文教学上投入太多的精力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认为“作文不需要教”,其理由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文无定法”说。认为文章如何写,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需而异,没有固定的章法,教师指导容易把学生带入固定的死框框,势必出现千篇一律的通病,与其这样,还不如不指导,让学生自由表达。我认为“文无定法”本身没错,但我们不能忘记“文有规可循”。记实作文中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想象作文和书信类的应用文,在章法上是各不相同的,对刚进入习作练习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在引导学生习作练习的过程中,要有目的地把动笔行文的基本规律教给学生,为学生能写出中规中矩的作文奠定基础。
第二,“读写等同”说。认为只要多读课外书,学生自然会作文。“读好就能写好”的观念曾影响了我们几代人。应该说,在某些条件下确实有道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古训大家都知道。平心而论,在古代这个说法是成立的。古代读书人有足够的时间手不释卷,博览群书,并通过大量阅读慢慢领悟文章的妙处和写法,然后集众家于一身,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可是在今天,学生学习语文的时间越来越少,大量时间让位于英语、数学等课程。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单靠阅读积淀来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已经不太可能。因此,我们只能走“优选阅读→指点方法→领悟规律”之路。
第三,“能力等同”说。认为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作文能力也强。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就等于培养了学生的作文能力。不错,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可以为写作积累语言材料和写作范式。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读写毕竟是两种能力。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读,是看别人怎么写,是信息输入;写,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是信息输出。俗话说得好,“看事容易做事难”。从写作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学生完成一篇习作,必须经历“观察客观事物→头脑加工分析(认知、情感)→书面语言表达”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复杂的脑力劳动的过程。为什么不少阅读成绩好的学生,也在喊作文难?原因就在于提高作文能力要比提高阅读能力难得多。要降低学生习作的难度,教师必须对学生习作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如:如何观察事物、如何进行书面语言的表达等)进行有效的指导。
第四,“说写等同”说。认为说写是一回事。有的老师告诉学生,“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怎么说的就怎么写”。要表达对某个事件的看法,“说”与“写”两条通道都可以用。不过,两者的表达方式是不同的。说,用的是口头语言;写,用的是书面语言。在现实生活中,能说会道而不善于动笔的人,少言寡语而笔头出彩的人,屡见不鲜。因为书面写作语言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用语,它比一般的口语表达要更集中、更凝练。口头语言着力锻炼的思维应变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灵活性,而书面写作语言则可以锻炼人的思维的逻辑性、缜密性和深刻性。语言的形态不同,其思维培养的着力点也不尽相同,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由此可见,说与写不能相互取代,教师在指导学生说与写时,方法也不尽相同。
误区之二:重作“时”指导,轻作“前”作“后”指导
教师的有效指导,必须贯穿于学生习作的全过程。然而,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只关注作“时”指导,即出题后的审题、选材、构思、列提纲、完成习作初稿的指导。忽视作“前”和作“后”的指导。其实,作“前”和作“后”,教师有许多工作要做。如作“前”,如何训练学生获取生活素材的本领,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又如,作“后”,如何指导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使学生的习作从“已有水平”上升到“发展水平”,如何通过交流评价唤醒学生的成就动机。
误区之三:不会写的老师教不会写的学生
我们小语界一直存在一种奇怪的现象:不会写作文的教师教不会写作文的学生。这种现象已经存在很久了,而且可能还要存在下去。这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大家想想,如果你不会唱歌,你怎么去教学生唱歌?如果你不会弹琴,你如何去教学生弹琴?世界上所有的艺术和技术都是会者教不会者,这是最基本的常识。可是,在我们语文界却存在这种普遍的怪现象:不会写的老师教不会写的学生。老师没有写作的经验,找不到写作的门径,怎么去引导学生习作,又如何评价学生习作的好坏?这已经成为阻碍小学作文教学质量提高的另一个“瓶颈”。作为学生作文引路人的教师,我们必须加强自身的写作修养,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是小学、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的整体目标。要使作文教学达到这个整体目标,必须有具体的阶段目标、内容和形式作保证。训练的内容和形式属于“部分”,“部分”的训练必须围绕“整体”目标,“整体”目标必须以“部分”为基础。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时,必须正确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做到整体着眼,部分入手。
首先,要正确把握作文训练整体训练目标与各年段训练目标、各册训练目标、各次训练目标之间的关系,使这些训练目标形成一个呈螺旋上升的结构关系。这样做可以克服小学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可以使作文训练由无序走向有序。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整体训练目标与训练内容、训练形式的关系。训练内容主要包括:语文教材中规定的训练内容、阅读教材中的小练笔、课外自主观察练笔三个方面。训练的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训练的形式应根据训练的内容来确定。
《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原有的“语言训练体系”(低年级词句训练、中年级片段训练、高年级篇章训练)已经被打破,取而代之是新的训练体系(低年级“乐于表达”、中年级“自由表达”、高年级“学会表达”),新的训练体系与旧的训练体系相比,在重视学生习作兴趣、调动学生情意因素方面确实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新的训练体系缺乏具体的写作内容和形式的标准,训练内容的叙述泛化,缺乏序列,缺乏评价“标尺”,教师在教学中不好操作,容易产生作文教学与评价上的混乱。难怪不少语文老师埋怨:新课标颁布后,不知该怎样评价学生的作文了,只能“跟着感觉走”了。
为了克服目前小学作文教学在训练目标、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上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我认为可以将原来语文大纲中提出的“语言训练体系”与新课标中提出的“情意训练体系”进行有机的整合,并且,应该将具体的训练目标、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分解到每个年级。
例如:
三、生活与作文的关系
作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写作的素材从何而来?我认为,生活是写作素材的唯一源泉。从目前的作文教学现状来看,不少语文老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很少顾及“源头活水”的获取能力和“下锅之米”的收集技巧的培养。相当一部分学生在习作时没有足够的生活素材作铺垫。对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课标的这些论述,为我们如何正确处理好生活与作文的关系指明了方向。也就是说:作文要引导学生写自己感受到的属于自己的生活。在这里,我们必须把握以下两点:
第一,什么是小学生的生活?
我认为,对于小学生而言,就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如:吃饭穿衣、上课放学、活动玩耍、斗嘴闲聊等)中的所见、所闻、所想、所做的内容。如果能将这些生活内容加入挖掘和提炼,就有取之不尽的习作素材。不能一提到反映生活,就必须是“有意义的事”,这是小学生习作与作家创作的本质区别所在。
第二,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获取习作的素材?
现在小学生的生活,从表面上看,不能说不丰富,在学校、社会、家庭里,到处有他们活动的天地,也到处有他们的生活。但是,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要转化为他们写作的材料,必须借助于对周围事物认真仔细的观察。我们曾对溧阳市136名小学高年级学生做过一次作文心理方面的抽样调查。调查的结果是:136名学生中,感到“没有材料写”的就有63人,占46.3%。这充分表明:学生作文“言之无物”是他们害怕作文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决作文教学中这个首要问题,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注意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及时记载下来,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习惯。在指导他们观察时,要求他们做到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相结合。定向观察,就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参观、游览、调查、访问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根据某次习作的要求搜集写作的素材。随机观察,就是要求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随机观察、发现、捕捉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有意义的和有趣的事物。到了高年级,我们要引导学生将观察的重点放在随机观察上。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他们发现和捕捉生活的能力就会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来越丰富,作文时便会“文思泉涌”。而且在长期的观察活动中,他们的精神生活也会越来越丰富。
值得一提的是,在如何处理生活与作文的关系问题上,近几年来出现了一些作文与生活相背离的现象。
有些老师为丰富学生的生活,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表演生活,模拟、虚构“真实”的故事。例如:
有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围绕“爱鸟”的主题进行习作训练。课上,老师扮成猎人扛着枪到树林里打鸟,同时启发学生出来劝阻。开始,学生只能泛泛而谈,不能说服“猎人”,而后,老师提供与鸟类有关的资料,让学生阅读。在此基础上,老师又开始“打猎”,几个学生代表就有理有据地劝说起来,结果,“猎人”深受启发,停止了猎杀。
课堂表演结束,老师要求学生虚构一篇题为《劝告》的记实性作文。
以上教例,从作文与生活的关系来看,完全走入了作文与生活相背离的误区。这位老师为学生所创设的生活情境是“假生活”,而不是“真生活”,学生在表达这种生活时,只能说假话、空话、大话、套话。既然是记实作文,就必须引导学生表达“真生活”。叶圣陶先生主张:“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允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我认为,记实作文引导学生写“真生活”,是作文教学的生命所在。其实,对于“爱鸟”这个主题,可先引导学生围绕这个课题开展观察、调查、访问、查阅文献资料等活动,然后引导学生选取一个角度,把活动中的感受真实地写下来。而且,作文的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写调查报告、建议书,也可以记叙“爱鸟”中的好人好事。
四、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作文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思维,又要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是语言的根本,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两者是辩证的统一体。语言是思维的基础,思维的发展可以促进语言的发展。我们应该把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寻找最佳的结合点,要防止和克服语言脱离思维和思维脱离语言的不良倾向。事实上,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他们的语言与思维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通过将内部转化为外部语言,可以使思维的内容变为可以明确“直观”的东西,学生通过对这一“直观”的东西(写作初稿)的阅读反思、修改完善,可以使思维得到优化;另一方面,词语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驾驭思维的能力,使思维活动中本来模糊、杂乱的内容,被统摄到一个概念或意象中去,从而使思想的意义变得明确、清晰。
针对目前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的思维形式上的求同性和语言表达上的模式化倾向,我们作文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如何把发展学生的语言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有机结合上。
一位老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登山活动后,根据活动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一事多作的训练。通过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其做法如下:
1.同一活动,多种拟题
作文课开始,教师先让学生广泛交流各自游仙人山的感受,然后启发学生谈自己的感受,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拟题。结果有按中心事件命题的《春游仙人山》《登山》,有通过登山受到某种教育而命题的《登山的启示》,有按时间命题的《登山那天》,还有《登山的乐趣》《登山的遐想》,等等。所拟的题目新奇多样。这样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拟题,避免了以往“教师命题学生做”的做法,激发了学生习作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路,调动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拟题,也审明了写作的范围。
2.同一题目,多种立意
文题确定后,就是如何立意,即如何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材。教学时,教师启发学生同一题目,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去选材。以《登山》为例,有的通过记叙登山途中看到赏心悦目的美丽景物,把中心定为“热爱大自然或对家乡美好河山的赞美”;有的受《挑山工》的启发,通过登山途中的感受,把中心定为“做任何事,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脚踏实地地努力”;还有的记叙了登山途中团结互助的好人好事,等等。这样一题多种立意,既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又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3.同一中心,多种表达
中心有了,材料也有了,下面就是如何谋篇布局了。教学时,教师针对学生作文“开头难”的情况,首先启发学生反映同一中心的作文,可采用多种不同的开头。如以《登山》为题,同样是写登山比赛内容的,可从交待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开头:“星期三上午,我们学校五年级以上的同学举行了一次登山活动。”也可从截取登山中最精彩的镜头开头:“加油!加油!登山比赛正在激烈地进行着……”还可采用回忆的方式开头:“登山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活动中一幕幕感人的情景仍然浮现在我的眼前……”接着引导学生从篇着眼,巧妙地安排段与段之间的组合结构。如是描景状物的,可按“总起—分述—小结”的顺序写;如是记叙活动场面的,可按“面—点”的顺序写;如是叙事的,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如是记人的,可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来写;如是议论事情的,可按“提出问题→举例说明→结论”的顺序写。同样,结尾也可采用多种方法,如首尾呼应法,启发性结尾法,等等。
通过以上训练,既提高了学生审题、立意、谋篇布局等作文能力,又克服了作文千篇一律的通病。
作文教学实践证明,思维训练是作文教学的根本。然而,我们发现学生在习作时往往存在着“不愿思考”和“不会思考”的问题。对此,我们应该寻求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是要激发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思考的乐趣。教师可以经常在课堂上抛出一些饶有意味的话题激发学生思考,如:“有人认为武松是打虎的英雄,有人认为武松是滥杀野生动物的罪犯,对此,你有什么想法?”“上网的利多还是弊多?”使学生从中意识到思维原来如此有趣味。
二是要强制思考。在平时的教学中,可要求学生天天坚持写观察与阅读笔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出示作文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审题,自主选材,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讨论,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如果学生能长期坚持,效果是非常可观的。
三是辅助思考。教师还应该经常向学生介绍一些写作思维的方法,为学生思考搭建平台。如“选材独辟蹊径法”、“同材多种立意法”、“开头引人入胜法”、“结尾余味无穷法”等。又如,当学生有了作文的素材,对于如何选择材料,如何安排材料,如何把思路想通畅,往往是学生习作构思中的一大难点。因此,教师应教给学生“想心思”的方法:一是要想清楚为什么要写。每次作文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有事要叙,有情要抒,有感要发,想好后再写。二是要想清楚怎样写。哪些写在前,哪些写在后,哪些要详写,哪些要略写,哪些可以不写,要通盘考虑,想好后先列一份习作提纲,然后按提纲思路进行习作。
采用这三种思维训练的策略,其目的就是:诱学生想、逼学生想、助学生想。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书面语言能力才能得到同步的发展。
五、统一作文与自由作文的关系
所谓“统一”,就是对语文教材中规定的作文练习,进行统一的严格的序列训练,切实练好审题、选材、立意、谋篇、表达、修改、评讲等七项基本功。所谓“自由”,就是对学生自由阅读和观察练笔要放得开,搞得活。读物不定,文体不拘,字数不限,让学生自由地读,欢畅地写,使学生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小天地,真正使作文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文是一种精神的个性化创造,它对精神创造的“自由度”是很高的。心灵不自由,只有心灵解放了,才能睁开自己的眼睛看,才会以自己的生命热情去写。
可以说,教材中的“统一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基本保证,它属于“计划经济”;“自由作文”是属于“市场经济”,没有自由作文,学生“富”不了。
六、认知和情感的关系
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又要优化学生的情感因素。认知活动主要解决会不会的问题,情感活动主要解决愿意不愿意的问题。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同时产生和发展,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情感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态度和意志等,它是认知活动的动力系统。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在注重培养学生认知能力的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情感因素的调节功能。其途径是:
1.通过启发谈话,使学生对所写内容产生“我要写”的内在兴趣。
2.通过民主式的交流、评议,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产生积极健康的情绪感染和情感体验。
3.采取多种形式(如板报、广播、编优秀作文集、投稿等)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发表”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让他们在习作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并使这种成功的喜悦成为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从而让学生真正体味到作文是他们精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正是作文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4.改进作文评分的方法。作文评分要有利于优化学生的情感因素,要让所有学生,特别是差生都抬起头来作文。
作文分数往往是激发学生作文兴趣的催化剂。我曾对一些中高年级学生的评分作过一些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只有60分上下。不及格的至少占20%左右。能评上80分的寥寥无几,90~100分的很难找到。我认为,其原因:一是受立意新、挖掘深、构思巧、情节全这一所谓的“客观标准”的束缚;二是因为强调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因而评分也认为应该是综合的,面面俱到的。为了使评分“客观公正”,有的还制定了作文评分量表,如中心占多少,语句通顺占多少,标点符号占多少,等等。有这样的框框在,还有谁敢给学生打100分呢?偶尔打上个90分,已经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据了解,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小学写了三四年作文,还没能突破70分大关。这怎么能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呢?
我觉得作文评分宜粗不宜细,宜高不宜低。凡是基本达到作文要求的,至少应该给75分。完全达到要求的给90分。这里所指的要求,就是教材对每篇习作的要求。其余10分,作为书写的成绩。即达到要求,又书写工整的,怎么不可以给100分呢?
5.确立读者意识。在写作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阅读对象,即对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自己以什么身份说话、对谁说话、说些什么、怎样说才能达到目的等问题都有所考虑。为真情而作,为交际而作。明确了写作的目的和对象,才能在写作中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才往往更具有可读性和感染力。
七、作文与育人的关系
作文教学应该从“文”出发还是从“人”出发?这是作文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从“文”出发,我们已经做了许多尝试,积累了许多经验。如何审题、构思、立意、谋篇布局,如何记叙、说明、议论等等,这些写法的方法都已经详备地教给了学生。学生通过训练,懂得了文章的基本要素,掌握了基本的行文规范,大都能写出比较规范的文章。但细细研读这些文章,你将会发现构思雷同、缺乏个性、胡编乱造、内容虚假的文章比比皆是,使承担育人任务的作文教学走向了“异化”。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处理好作文与育人之间辩证关系。我认为,作文与育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通过习作训练,让学生学会做人,寓育人于习作训练过程之中,把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与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融会一体。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提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我认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就作文教学而言,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写什么、怎样写”;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作文教学而言,就是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写、以怎样的态度去写”。这四个问题是构成完整的作文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作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问题,实质上是作文与做人的关系问题,两者的辩证关系应该是“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也就是说,作文教学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为什么而写”的教学目标,这个教学目标就是通过作文来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素养。其次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怎样写、乐意写”的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作文教学的价值观。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小学作文教学中“人文分离”的问题十分突出,具体表现为:作文已异化为应试的工具,于是,作文中说假话,虚张声势;说大话,不着边际;说空话,向壁虚构;说套话,人云亦云。这样的作文,将会铸成学生人格的分裂。人文分离还表现在错误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导向上。例如,某市小学高年级学生考试,题目是“二十年后的我”,在200人中,除少数学生选择当教师等职业外,绝大多数学生选择当市长、县长、经理,其目的是:“自己拥有高档小轿车,住高级别墅,把父母接到城里好好享受,把兄弟姐妹安排好。”这样的作文,话是说真了,但学生的人格被扭曲了,因为作文是学生人格的物化形态。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从人文分离走向人文合一呢?首先,教师要牢固树立“为做人而作文”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通过作文追求做人的真谛,使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其次,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既丰富多彩,又能激发学生健康向上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生活中获取写作的素材,提高人文素养。总之,要让学生先做健全的人,再写健康的文,使教作文与教做人得到和谐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被肢解了的作文教学价值观重新得到有机的整合。
八、模仿与创新关系
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要经历一段漫长的过程。如何引领学生走上作文这条路,目前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小学生作文要从抓模仿入手;另一种意见主张小学生作文应该从写“放胆文”入手,即从抓创新入手。我的意见是:小学作文教学应该走“先仿后创,仿中求创”之路。
从一篇文章的形成过程来看,任何一篇文章的诞生都要经过“客观事物→主体认识(思想内容)→书面语言”的过程。习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将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感悟所形成的思想内容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按理来说,给特定的思想内容寻找一个相应的“表达方式”是写作者个人的事。但是,由于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文化知识等还十分肤浅,头脑中尚无足够量的“表达方式”,因此,想为自己“特定的思想内容”寻找到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对于作文刚起步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教给他们有关“表达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学习“总分关系”的段式后,要求学生用“总分关系”的形式写一段话等。这种教师提供某种“表达方式”,学生填思想内容的模仿式指导,对刚进入作文起步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是必要的,实践证明,这样做,对儿童学习语言和写作能力提高的确帮助很大,因为人类最初习得知识和经验主要靠模仿。但是,这种根据事先设定的语言形式“填入”思想内容的模仿训练,如果不能避开它的弊端,而一味进行强化训练,作文教学将会陷入“从形式入手”,而不是“从内容入手”的误区。因此,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头脑中已储备了较为丰富的“表达形式”时,教师的作文指导,应该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笔描绘自己观察、感受到的世界。
为了减少模仿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模仿训练时,应遵循“仿中求创”的原则。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模仿不等于套作,不能走照猫画虎、生搬硬套那条路。其次,要让学生懂得模仿主要学习他人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内容时,如何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
九、阅读与作文的关系
阅读是由外到内的吸收,写作时是由内到外的表达。没有阅读时的吸收和积蓄,就谈不上作文时的表达倾吐。有人把作文比做人的一条腿,那另一条腿,就是阅读。只有两条腿协调配合,人才能不断前行。这说明阅读和写作密不可分。
良好的阅读训练,有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阅读能促进学生认识事物能力的提高
学生理解、分析一篇篇课文,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开拓了知识的视野,而且学到了作者认识事物的方法,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认识事物的能力。这种认识事物的能力,对学生在习作时如何观察、认识事物有直接的迁移作用。
第二,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如果学生把课文读懂了,读熟了,好词佳句就会烂熟于心,作文时,学生就会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第三,阅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如何写的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其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二是让学生领悟如何表达事物的方法。从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来看,不少老师只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忽视“作者是如何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的训练。有效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两个目的都必须兼顾。
第四,阅读还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丰富的习作素材
例如:针对课文的续写、扩写、缩写、改写训练。通过这些形式的小练笔训练,可以使学生的读与写的能力得到同步提高。
除了阅读课文外,我们还应该把学生引向广阔的课外阅读世界,为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
十、命题作文与自由作文的关系
命题作文是我国传统作文教学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主要方式,至今仍在使用。从我国作文改革的历程来看,就命题改革而言,大致经历了“命死题——范围命题——自主拟题”三个阶段。为了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值得注意的是:“少写”不等于“不写”。现在有一部分老师一味迎合学生心理,把语文教材中规定写的命题自作主张地改为自由作文,让学生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我认为这种做法是不妥的。任何一种命题形式都有其优势与不足。命题作文固然有它的诸多不足,如:命题作文规定了体裁、题材、思想内容和表现形式,学生往往只能定向思考,求同思维,学生的作文积极性有时会受到束缚。然而,命题作文对训练学生思维的准确性、严密性、深刻性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现在有人主张取消命题作文这种形式,我认为这是一种不明智的选择,命题作文与其他命题形式一样,有其存在之必要。现在我们迫切需要研究的是如何改进命题作文的教学,通过对命题作文的推陈出新,使命题作文教学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命题作文教学,关键在命题,命题好,学生作文时会文思泉涌;命题差,学生作文则很难进行,咬笔撕纸,叫苦连天,所以,命题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次作文的成败。我认为教师在命题时,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命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作文命题的指导思想。题目应当不超出学生的经验范围,从学生的角度设想,选择学生所能写、所要写的内容,这样学生就愿意发出心声,抒写真情,变被动作文为主动作文,变害怕作文为喜欢作文。
命题贴近学生生活经验,有两种方法:一是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打开他们记忆的仓库,这样他们就会感到有东西可写,如学生参加过的活动,接触过的人和事等。二是指导学生观察,观察生活,观察社会,观察自然,然后结合实际命题作文。
第二,命题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作文命题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教师要熟悉学生的感知、思维、想象、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要善于钻到学生肚子里去命题。命题时出有新意的题目,出能激发情感的题目,出富于想象的题目,如:《他(她)终于笑了》《我爱我班》《20年后的我》《假如我当班主任》《我陪孙悟空游天目湖》等。
第三,命题要有实用价值
要让学生懂得作文是为了应用,于自己有用,于社会有用,而不是被动地为老师作文,为作文而作文。因此,作文命题要有实用价值。如,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后,可让学生写观后感或影评。又如,当学生出现思想变化,情绪波动而又不愿当面说时,可以让学生写《××,我想对你说》。这样的命题作文,学生都能写出自己的心声,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溧阳市教师进修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