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成都的一篇采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15 10:2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关于成都的一篇采访

记者:你从小在成都长大,成都这个城市在你看来是怎样的?
翟永明:成都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城市。我7岁从贵阳返回成都时,象是一个外来者。所以最初的印象让我难忘。当时天府广场上还有一座小皇城,据说是比照紫金城修的。小时候我常常在那些红墙围合的甬道之间来回跑。记得我们家住在一个公馆,是一幢结合西式和四川民居的深宅大院。是过去军阀的大公馆里(后来实际上已成为大杂院,)。我的同学有许多都住在门板房里。现在的人已不知何为“门板房”,也就是说:那些门实为一块块的门板,白天拆卸下来,晚上再一块块装回去,不用说,天天如此,麻烦不已。这样的房子原本很多,但很快就没有了。一旦砖瓦和混凝土进入城市,成都居民算是松了口气。随着水泥和玻璃进入成都,小皇城和我住过的大杂院都第一批拆掉,等到“城市改造”大面积铺开,凡是有些许历史痕迹的东西全都消失了。成都一年一年变化太大了。现在我上街,根本找不到地方;不仅找不地方,也找不到街道;不仅找不到街道,甚至连街道的名字也找不到了。成都旧街道的名字充满历史韵味,不知道为什么要换。

记者:成都是否正在丢失自身的特点?
翟永明:就像老街道名字随着老成都消失一样,可能年轻一代对于老成都的特点已不怎么知道了。不过这和中国建筑的土木结构的特点有关,它不像欧洲的建筑那么容易保存。部份消失是正常的,如何重建才是最大的问题。如何重建才能唤起我们记忆中的过去和恢复成都的特点?这是有关部门最该考虑的事。象琴台路那种伪古典修复,实在是很可怕。

记:成都老街不仅仅是作为死的建筑而存在,其中还有丰富而特殊的生态环境。这对外地人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在拆迁之后,这种吸引力是否会跟着原来的居民一起消失?
翟永明:这是肯定的。我曾经跟一位德国朋友描述过成都,他非常想来。但他在来了以后非常失望,觉得成都与别的中国城市没什么两样,也说是说:一样难看,只剩下宽巷子窄巷子稍微有点感觉,那也是因为还有一部份原住民生活在里面。那是规划不出来、完全是自然生长的一种生活。
记:成都的城市建设似乎在极力模仿北京,然而在古建筑和传统文化的保存上却是比较失败的,你对此有何看法?
翟永明:现在中国的大部分城市都是浮躁而急进的,不断地拆除、扩建。这其中,经济杠杆所起的作用比什么都大。若干年后,回过头来反思,再看看城市规划到底都干了些什么吧!国外把城市作为历史记忆,作为一种资源来保护,而我们却自己把资源抛弃,既便从商业角度考虑,也是一种低能的方式。中国这种急功近利的方式,是一种短视的思维。

记:您认为城市规划是否应该有文化部或者文化界人士的介入和参与?您自己对成都的发展有什么意见呢?
翟永明:如果专家的意见都没有人听,更没有人听老百姓的话。在这方面,从来就是权力在起作用。城市建设跟意识形态的关系太大了。我的意见,实在不可能起任何作用。

记: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古建筑保护非常成功,成都是不是应该向它们借鉴经验?
翟永明:如果有关部门有心,那保护的方式太多了,而且也很简单。实际上却是没有人关心,拆了就了事,何况还有巨大的利益在里面。龙应台有句话说得很好:如果你要以某种借口进行欺骗,只能欺骗外行。所谓资金问题,居民住宿改善问题,都是有办法解决的。比如说威尼斯水城,长年泡在水中,大多数一楼都没法住人了。保护起来的困难绝对是很大的,但意大利政府就愿意在这上面投入很多资金,花费很多精力。正因为如此,威尼斯才扬名世界,给意大利带来足够的旅游资源。如果是我们,让它淹了拆了就完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8:19 , Processed in 0.06147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