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思想苍白是学生作文要突破的瓶颈(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3 20:30: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思想苍白是学生作文要突破的瓶颈(

思想苍白是学生作文要突破的瓶颈
——话题“敬畏”作文阅后
又一次作文阅毕,我再一次为学生们思想的苍白感到巨大的压力。“敬畏”,原本是一个再宽泛不过的话题,但是许多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无话可说。于是在限定的五十分钟时间内,好些同学来不及完成要求的800字,便匆匆交卷。我没有一点的责怪和埋怨,我只知道,这次作文又一次为我和我的学生们敲响了警钟:当面对一个无话可说的话题的时候,该何去何从?我们苍白的思想该如何改观?
每一个作文题目出来,多数学生都会条件反射,感慨题目不好写。太深度的题目,无法深入,或者根本不知道该写什么;太浅显的题目,感觉大脑里浮现的全部是老得掉牙、土得掉渣的材料。还有一些学生,下意识地马上翻箱倒箧寻找阅读材料,以期从中得到一些有价值的有启发的东西。其实,这问题的症结还是在于学生对问题的认知能力偏低。
回到话题上来,“敬畏”不外乎敬重和畏惧,这两点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正因为畏惧,我们心存敬意;也因为敬重,我们感觉到害怕,无论是敬意的还是恐慌的。在审题方面,学生不会有太多的问题,关键在于对“敬畏”的诠释,可谓伤透脑筋。于是,大家不约而同想到了“敬畏生命”“敬畏自然”这些亘古不变的经典,于是,大家又不约而同地回避热点选择了“敬畏父亲”“敬畏自己”等貌似新颖的角度。但是无论选择什么角度,对于“敬畏”的理解无疑成为本次作文的最大硬伤。表现在:
第一,套话作文死灰复燃。题材总是选用历史文化(文学)名人;文章结构表现为“穿靴戴帽三段论”,即用三段左右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为作文主体,再加上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对于“敬畏”的理解总是局限在一个浅显的平面上而不做深入开拓。也就是说,作文的材料熟烂、结构模式化和主题平面化构成了“套话作文”的三要素。也就是说,材料洋洋洒洒几百字,海子、顾城、三毛、川端康成,有文采,有气势,但之间不对材料作任何分析,只在结尾来一句:我们敬畏你!而这种迷惑阅卷者的缺乏选拔性能的万能作文早已经成为语文界痛打的对象。
第二,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在文章中对“敬畏”作了辩证的、哲学的探讨,但是阅读这种文章总会让人感觉是非常吃力的事情。有些文章,你得耐着性子看三遍,才能看出点道道,可想而知,这种文章放在高考阅卷时,会遭遇怎样的一种结局。归根结底,文章的内容空洞是阅读的最大障碍,文章800个字,全如小和尚念经,絮絮叨叨,翻来覆去,没有事实材料,没有理论论据,不被打入冷宫,那真是奇怪的事。
第三,感情粗糙、选材平庸。这是这次作文中部分记叙文的特征。受《读者》类散文的影响,编感天动地的故事,但虚情假意。即使写真情,但缺少思想,感情粗糙,选材继续小学时的写法,表达过于浅显。我们都应该知道,作为一个高中生,写作记叙文,不在于材料有多么的新鲜,而在于文章中的细腻感悟、真情表达和理性升华。
当然,这是表现在外的我们可以感知的一些不足,而最大的不足和缺点还在于本文开头提到的思想的苍白。没有见解材料凑,有了见解又缺材料,这种两难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严峻的现实问题。
以下是这次作文中,部分同学选材的节选。
意大利一位女科学家独自背上行囊穿越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在她走出沙漠的那一刻,双脚跪地,表情漠然。当记者问她在征服了沙漠后为什么要跪下来时,她告诉记者:“我在感谢塔克拉玛干沙漠允许我通过!”这位女科学家自始至终对沙漠抱着一种敬畏的态度,这是一种非常虔诚的态度,即使她走出了沙漠,仍要感谢大自然给予她这个机会。
——张洁《敬畏大自然》
回想起猎人看到母兔向他下跪乞怜而折断猎枪誓死不再打猎的场景,更加感到生命的庄严。敬畏生命,猎人竟然无法扣动猎枪的扳机,难道不是人类天生的对生命的敬畏驱使他放弃自己原本喜爱的职业吗?
沙丘里傲然挺立的胡杨,在狂风沙暴中用自己的身躯筑成一道铜墙铁壁。还有那初春时期迎风飞舞的杨絮,为了生命的延续,种族的繁衍,不惜一切代价地让自己薄弱的身躯任凭狂风吹拂,只为寻求一方泥土,生根,发芽,成长。有人因为他们热泪盈眶。我想,任何珍惜生命的人见到胡杨、杨絮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敬畏之情。
——叶力士《敬畏生命》
传奇的历史是自然最美的回忆。秦始皇横扫千军,焚书坑儒,却逃不过自然的规律。“六王毕、四海一”的气概纵然万般畅快淋漓,莫不成一城陵墓,寂寞终生。或许董仲舒的君权神赐才能道出这千军万马的俑像背后隐蔽的秘密。所以古人畏惧,历代君王将相畏惧,而更多的人们任凭时光游走,也绝不摒弃一份敬畏的心情。
——诸葛晨希《用敬畏感悟生命》
海子又何尝不渴望淡泊呢?纯真的诗人,不设防的真挚的赤子之心,使海子傲然物外,使一些无病呻吟者汗颜。海子无时不做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遥远的梦,梦想着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在那个思想依然禁锢的时代,这种淡泊注定无法为海子找到真正的真我与自由。海子死得其所,为淡泊而生,为淡泊而死。这是一个终究不曾“淡泊”之人,但他真正值得我们去仰视,去敬畏。
——庄梅茜《敬畏着,在淡泊中行走》
很喜欢一本书,叫做《飘》。第一次读完后印象最深的是女主人公郝思嘉与邻居老人的对话。那位年逾古稀的老祖母对从不服输的郝思嘉说:“我劝你,留着一点什么东西去敬畏吧,正如要留着一些东西去爱一样……”当时读后只是唏嘘,现在才真正有些模糊地懂得,“要有值得敬畏的东西”,是箴言。
——曾雪婧《生命需要敬畏》
曾经看到过戈壁滩上的胡杨树林,它们虽然长得不好看,可是却让我们非常震撼,一棵棵都非常自然、完美,这才是生命最最本原的姿态,它们伫立成一片,死了也不肯轻易拜倒,这种生命,是在其它生命里很难看到的,所以我敬畏胡杨,敬畏它的坚忍的意志和它不屈的傲然。
——周蜜《敬畏树》
你是否敬畏那些在城市里踽踽而行、离乡背井的民工?他们如同尘埃,充盈在城市的冰冷与漠然里。暗淡的月光下,喧闹而繁忙的建筑工地上,他们的肩膀因勒进绳索而凸起的青筋,他们口中发出的沉闷的呐喊,干瘦的脸颊在一次次用力时近乎狰狞的表情。他们出卖着故土赋予自己的蛮力和耐力,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现实的温饱。
——黄晶莹《敬畏,从不卑微》
在非洲大陆四周的广阔海域中,生活着一种大马哈鱼。它的孩子出生后,最先得到的食物却是自己亲生母亲的肉体。小马哈鱼吮吸、撕咬着母亲的血肉,显示出求生的本能和没有余地的残忍。此时的大马哈鱼却没有作出丝毫的反抗,只是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在海水里翻腾,直至变成一具尸骸,旋转,下沉,悄无声息地,埋葬在沉默的大海深处。看完这个故事,我很是震撼,紧接着产生的是一种莫可名状的敬畏之感……
——林思遥《生的起点,敬畏的终点》
跪倒在生命脚下
施红碧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曾经有那么一个楚人,固执地不以污水濯脚而投江自尽。老师说,这是生命的升华,我们应当敬畏生命。
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曾经有那么一个仕人,选择屈辱地生而作《史记》。老师说,这是生命的升华,我们应当敬畏生命。
而我不懂,为什么两个意愿截然不同的人都成了暗夜中璀璨的星?为什么生和死都是生命的升华?是了,这就是生命的深邃博大之处,于细微处见其宏伟,于纷繁杂乱处见其统一,望之弥高,钻之弥坚,这样的生命,怎么不让我们跪倒,怎么不让我们敬畏?
生命的起点是生。
我们呱呱坠地,在岁月中慢慢成长。我们看见了丑陋,看见了狰狞,看见了欺骗,于是那个至今没有答案的问题便横亘在我们眼前——人为什么活着?诗人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诗人就像一个从来没有受过伤害的人,由衷地赞叹着喧腾不息的世界。但一个人怎么能不受伤害地活着?我以为,是他对生命的敬畏叫他遗忘了那些伤害,帮他愈合了那些伤口,教他勇敢且坚强地活着。与生命本身相比,这些伤害又算什么呢?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司马迁受宫刑反而成就了一部巨著。他怀着对生命的敬畏而勇敢地面对生活,正是这种敬畏让他“害怕”死亡而选择屈辱地生。我们又怎会不理解呢?
生命的终点是死。
当我们垂垂老矣,死神便在门口等候着我们。我们经历了缤纷,经历了风雨,经历了绚烂,于是大部分人害怕,害怕丧钟敲响的那一刻,害怕花凋谢,害怕蜡烛灭。然而总是有人平静地、甚至像是赴老朋友的约一样走向死亡。王国维就是如此。他恐惧生,恐惧肉体的生造成精神的死,他选择杀身以成“仁”。屈原何尝不是如此。他本是可以生的,但楚国的灭亡使得身为旧臣的他无法苟延残喘。他怀着他对精神的敬畏投江。而精神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生命?他以肉体的灭亡而赢得了另一种永生,这不正是敬畏生命的表现吗?
历史的终将成为历史,止步于石碑上,止步于书本里,而真正能细水长流,流入我们心田的是他们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对生命的敬畏让他们选择生或死。那么,我们是否也应该本着对生命的敬畏,谨慎地谱写我们的生命之歌,书写我们的华彩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23:30 , Processed in 0.26924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