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研讨会在京举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28 19:0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研讨会在京举行




       为推动当代汉诗走向国际,与国际诗歌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流,中国人民大学发起并主办了“国际诗人工作坊”研讨会。2012年11月14日晚,作为“国际诗人工作坊”研讨会一项议程的“对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的学术研讨会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主持并承办,在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参加本次会议的有安纳斯塔西斯•维斯托尼提斯(Anastassis Vistonitis)、乔治•欧康耐尔(George O'Connell)、詹妮弗•克诺罗弗特(Jennifer kronovet)、米诺斯拉夫•柯瑞恩(Miroslav Kirin)、顾彬(Wolfgang Kubin)、朴渼山、明迪、王家新、树才、孙晓娅、莫非、连晗生等诗人、翻译家,以及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的部分研究生共20余人。本次研讨会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孙晓娅副教授主持,美籍华裔诗人、翻译家明迪担任翻译。
        会议开始,孙晓娅副教授便向各位国内外著名诗人及翻译家的到来表示了欢迎,指出本次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当代汉诗的翻译”,并希望各位就此议题见仁见智地展开跨越母语、语境和国际的讨论。
        美国诗人及翻译家乔治•欧康耐尔率先进行主题发言,他指出“音乐性”对于中国当代诗歌的重要性,音乐性不仅是作为解释性或校注性因素而存在于诗歌,也不仅是形式上字句的押韵,而是指语句群组合而形成的内在节奏感,引起读者、诗人及译者灵魂的战栗。这有时更接近于一种婴儿式呓语(infant tell),这种无意识的文本所具有的模糊性之中往往具备音乐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树才就此延展开来,点出“声音”在诗歌文本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现代汉诗的翻译工作的两大困难,一为“译者是谁”,二为“如何翻译”。王家新、安纳斯塔西斯•维斯托尼提斯、詹妮弗•克诺罗弗特均同意以上看法,安纳斯塔西斯•维斯托尼提斯还认为译者应该找出这种内在“声音”,重新创造出新的声音,而不是简单的复制。顾彬提出我们所有的声音都是借来的,应该更关注诗人背后所隐藏的文学传统及文化流脉。这一看法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赞同。克罗地亚诗人米诺斯拉夫•柯瑞恩就此回应,从后现代的角度提出“对话”的理论,认为翻译诗歌本身就是一场不同意识形态之间的对话,交流碰撞后的“文化碎片”重置成一种新的文本,此时翻译过来的诗歌成为了一种国际性诗歌。至此,讨论达到高潮,与会者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译诗场域、译诗过程、译诗批评等方面提出了对中国当代汉诗翻译的批评及希冀。
        研讨会接近尾声时,孙晓娅副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了简要的总结,每一位诗人及翻译家都应致力于发现诗歌中隐秘变化的色彩,寻找声音的韵律变化和感情变化,来实现对当代汉诗翻译工作的深入及突破。

                                                                                                (王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11 11:12 , Processed in 0.07027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