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
意象是中国诗学的一个基础性命题,也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独特呈现方式。国家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优秀成果、王泽龙教授的《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的出版,从意象的视角,第一次展开了对中国现代诗歌全景式的系统性专题研究。著名新诗研究专家孙玉石先生评价,“这一成果 在现代诗歌艺术研究方面,具有开拓与深化的领先性质”。王泽龙教授十多年来一直潜心于现代诗歌形式本体问题的研究。早在1995年,他的诗歌研究专著《中国现代主义诗潮论》就在中国现代诗歌研究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书打破了以往现实主义一统天下的整体诗歌格局,最先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进行整体形式研究,为中国现代诗歌研究拓展了新局面。著名诗人兼诗歌理论家袁可嘉先生曾发表专文,评价该著作“标志着对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潮流的研究正在走向深入、全面和系统性的探讨,意义重大”。 《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以下简称《意象论》)一书,以缜密的求实态度与开阔的当代视野,从历史与美学的联系、理论与创作的结合,对现代诗歌意象进行了富于创见的研究。该著在诗学论部分,以现代意象诗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为线索,以群体或有代表性的诗论家为中心,进行了现代意象诗学的系统总结与阐释。在发展论部分,在对诗歌意象文本的阐释与现代意象艺术的探讨中,总结思考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艺术在现代性建构中的历史嬗变规律与特征,发现不同群体或有代表性的诗人在现代意象艺术探索中最有价值的贡献。比较论考察了中国现代诗歌与中国古代诗歌意象艺术传统、与西方现代主义诗歌意象艺术的关系,论析了现代诗歌意象艺术在化用民族传统与西方现代艺术过程中形成的民族化的现代性特质。《意象论》分别从诗学理论、艺术流变和比较定位三个方面,建构了一幅完整的中国现代诗歌意象的知识谱系,形成了一个从理论背景到发展过程,从诗学范畴到创作实践,从感性体悟到规律寻绎的全方位整体性观照。
历史与审美的双重视角是该著的另一大特点。《意象论》的三个部分始终贯穿着对诗歌意象传统与现代性特征的考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现代诗歌改造古代诗歌意象传统,接受外来影响,逐步获得现代性意象新质的历史嬗变轨迹,这种历史的描述旨在还原历史的本真原貌,又具有重新认知传统的现实价值。著者把每一个时期的意象诗学理论和意象艺术特征分别论述而又相互参照,尽可能完备地囊括所有的重要史料,从而形成史的框架和意象的理论体系。著者的精心梳理与辨析中,蕴含了对中国现代新诗意象总体历程的全局性反思。历史描述和价值判断既蕴含观照现实的理性力量,又有着丰厚深邃的历史感。
著者在《意象论》引论中指出:“诗歌的本体性研究应该主要是文本的研究,只有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概括或规律总结才能有说服力。”著者对现代诗歌意象宏观历史阐述中,始终与对具体诗歌文本深入细致的解读相结合。在具体论证中,既能高屋建瓴、居高临下,又能深入透彻、阐精发微。著者将中国现代意象诗学与意象艺术看成是一个多元共存的整体,将各种类型和倾向的诗学理论和流派诗人对意象的选择都放在这个总体格局里进行参照,尽可能详尽地评价各家的理论价值,实事求是地指出其理论的历史局限,显示出著者睿智的学术眼光和史家的理论品格。《意象论》从意象诗学与意象艺术历史嬗变的研究中,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概念和命题,这些创新的概念和命题具有科学的范畴性意义,体现了著者自觉的诗学理论建构意识,这是我们当代学术研究中最为需要的学术精神,对盲目搬用外来概念的学术殖民倾向是一次有实践意义的反驳。
光明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