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前教育专业选题方向参考、撰写提示及参考书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3 06:3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学前教育专业选题方向参考、撰写提示及参考书目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论文的主要类型:
(一)研究性论文
研究性论文是针对某一个问题、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并得到有意义结论的论文类型。研究性论文的基本原则:架构要清晰,表述要清楚,逻辑要合理,证据要客观,态度要严谨,尊重他人的贡献;很明确的表达问题,研究方法要设置良好并很好的实施,数据假设要合理、有用, 促进知识;建议要精确、易懂、有说服力、语气恰当。
研究性论文按目的、功能和作用分,又可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评价研究和预测研究。
基础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例如,当代学前教育功能研究。
应用研究:为解决当下实际的特定问题,研究的目的在于应用或检验理论,评价理论在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例如,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与方法在我国的应用。
发展研究:主要目的是开发与创造用于教育的有效策略,为某一领域的教育改革提出改进建议,主要解决如何改进现实、展望未来、提高教育水平的问题。例如,培养学前儿童创造力的策略研究。
行动研究:它与发展研究概念类似,它指的是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为解决具体的问题,或为基层决策提供信息而使用的方法。很少关心研究结果是否对教育情景具有普遍适用性,研究的群体常常也很小,如,幼儿园美术活动指导策略的行动研究、通过反思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行动研究。
评价研究:对某一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一个教育方案是否科学、是否具有价值和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实际执行的效果。**为它是评价一项实践活动或方案在一个特定情境下的价值,所以也有将其归纳到应用研究的。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及其实施效果的评价。  
预测研究:对教育的某一个领域未来发展和趋势的研究,在对历史和现状的考察中,在对现实的各种条件分析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理论模型为基础,对教育的发展趋势作预测。例如,世界学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学术领域中某一时期内科学研究成果、发展动向进行收集、整理、加工,从而做出综合性叙述和评价的研究论文。其特点一是“综”,“综”就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逻辑清晰;二是“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例如,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综述、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改革研究综述。
(三)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就是单位或个人把对某个问题调查的情况向有关部门或群众报告,它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有目的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掌握大量的情况和材料,然后作认真地分析研究,努力找出事物的本质,弄清它的发展规律,有根有据地写成报告。调查报告所反应的对象可以是某一事、某一人、某一单位、某一方面的情况,也可以是揭示经验或揭露问题。调查报告的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典型经验的调查、揭露问题和矛盾的调查、某一事物历史沿革的调查、新情况新事物的调查以及基本情况的调查等等。例如,学前儿童隔代抚养现状调查报告。
另外,还可以从其他角度将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等。
【选题方向1 】学前教育基本理论与学前教育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家庭的重视,现代科学研究证明,人的早期的发展在个体终身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学前期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儿童在认识环境、与周围人的接触中形成和发展着最初的对人、对事、对物的情感和态度,奠定了行为、性格和人格的最初基础。学前期还是人脑和认知能力发展最迅速和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和创造力等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科学的早期教育不仅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而且是在处境不利人群中消除贫困、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全民族素质、提高国家经济实力的最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决策,也是政府投资最少、回报率最高的教育事业。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学前一年的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并制定各种发展学前教育的计划。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指出:在人受教育的全过程中,越靠后越离人才的成品近,但是,与过去的常识相反的是,人才培养的制高点恰恰不在最后,而在最初阶段!在一个人开始社会化进程的开端!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学前教育。2001年,在国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五”计划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2003年,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把学前教育列入立法调研计划;2007年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适时启动学前教育法的起草工作;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明确提出“重视学前教育”;2007年11月,教育部将学前教育立法纳入今后5年的立法工作重点。
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研究内容是广泛的,需要在充分理解学前教育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园教育实际去论述和分析。在学前教育中存在很多误区,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社会上出现了所谓的“超前教育”、“神童教育”。为了指导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实践,需要正确认识和明确学前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在不断发展正规学前教育机构的同时,发展多样化的社区学前教育成为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利用自身特有的“天时”、“地利”、“人和”等优越条件,通过幼儿园、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通力合作,对社区成员施加全方位的、全程的、综合的教育影响,其教育作用具有整体性、全面性和平等性等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和社区教育的现状,分析社区学前教育的地位与作用有重要意义。时代发展对幼儿教师的传统角色提出了挑战,要求幼儿教师成为专业化的幼儿教师。幼儿园教师要具有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与幼儿建立优质的师幼关系,为幼儿创设优质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深刻理解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内涵和实践策略。
        参考论文题目
1.论学前教育对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促进作用
2.论社区学前教育的地位与作用
3.当代幼儿园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4.建立现代优质师幼关系的策略
5.对学前儿童进行艺术教育的策略研究
6.发展学前儿童创造力的策略
7.创设幼儿园良好心理环境的方法
8.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意义
9.教师指导角色游戏的策略
10.教师指导结构游戏的策略
        参考书目
1.刘炎:《幼儿教育概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1999年8月。
2.陈帼眉等:《学前教育新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
3.振平:《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文化,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第2期。
4.刘华:《让教师在学习和实践中获得专业成长》,《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5.刑少颖:《关于优秀幼儿教师人格特征的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6.张天宝:《试论新型教与学关系的建构》,《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7.张金梅:《谈谈环境的教育价值》,《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第1期。
8.王彦波:《幼儿园游戏知道的价值取向:情感关怀》,《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7、8期。
9.姚伟:《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需要人文关怀》,《幼儿教育》2007年第2期。
10.姚伟:《儿童有拒绝的权利》,《教育导刊》2007年第4期。
【选题方向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
自1882年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以来,儿童发展心理学家们就开始用各自的理论体系来对学前儿童的心理现象进行解释和预测。发展至今, 无论在理论争鸣上或研究成果上,现代学前儿童心理学都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在西方,法国的瓦隆提出了一些较新的发展理论和观点。一些儿童心理学家还企图把认知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结合起来。瑞士的皮亚杰、美国的布鲁纳分别提出了独具风格的实验方法和理论概括。与此同时,新行为主义者如斯金纳,新精神分析的代表如埃里克森,也各自提出新的学前儿童心理学观点和研究成果。中国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工作,由集中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方面向重视方法学的研究转变。伴随着脑科学、营养学方面的医学突破,以及信息科技在生活中的应用,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在课题、类型、设计、变量、被试、标准化及具体实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作了有益的探索。
现代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除了原有的观察法、实验法等以外,又引入了一些现代化手段,如单向玻璃观察室,显示刺激的录音、录相和电视设备以及电子计算机处理研究资料等。近年来,西方国家在婴儿心理研究方面取得较大进展,这与现代科学技术的采用有很大关系。
作为一门学科,学前儿童心理学不仅有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又**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必然要求本专业的学习者既要掌握实证研究的方法又要学会运用理论研究的方法。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一门实证性很强的学科,以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素研究为例,就需要运用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实证研究法收集资料、掌握数据、分析结果,从而得出关于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素的认识。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除了大量采用实证研究法之外,还需要采用理论研究法。否则,具体材料越多,对儿童心理的认识就越混乱,达不到科学研究的目的。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前儿童心理学必将对正确认识儿童的特点、保护儿童和谐发展、维护儿童的合法权益、提高儿童的生命质量和推进社会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        参考论文题目
1.影响婴儿怯生的**素研究
2.母婴交往在婴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幼儿记忆的特点及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策略研究
4.幼儿观察力发展的特点及培养
5.影响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素研究
6.幼儿想像的发展与教育策略研究
7.促进幼儿形成良好同伴交往关系的策略研究
8.婴儿动作发展的特点与抚养
9.幼儿同伴关系问题分析及交往能力培养
10.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及培养
        参考书目
1.陈帼眉、冯晓霞编:《学前心理学参考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朱智贤:《儿童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3.庞丽娟、李 辉:《婴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陈帼眉:《学前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孟昭兰:《婴儿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桑标:《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7.王振宇:《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8.高月梅、张 泓:《幼儿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9.周念丽:《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罗家英:《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7。
11.王小英、张宇:《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制约**素与对策》,《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第6期。
12.何军:《谈幼儿语言的“艺术创造性”》,《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13.李颖:《关注幼儿思维的过程和特点》,《学前教育》2005年第11期。
14.喻小琴:《幼儿同伴关系问题分析及交往能力培养对策》,《幼儿教育》2006年第5期。
15.杨慧慧:《皮亚杰儿童认识发展理论述评》,《前沿》2007年第6期。
【选题方向3 】幼儿园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
对于幼儿园课程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而且走过不少的曲折路程。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老一辈学前教育的先驱,如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人,对当时那些严重脱离中国国情的幼儿园课程模式进行了锐意改革,以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幼儿园课程,形成了“但愿设计法”、“整个教学法”、“活教育”、“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等设计幼儿园课程的指导思想,主张儿童“在活动中学”,通过实际生活获得发展。他们对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和实践,留下了丰硕的成果,为学前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和课程模式,建立了分科课程,进行分科教学,幼儿园采用语言、常识、计算、音乐、美术等课程。同时,全面批判美国杜威实用主义、儿童中心论,也全面否定了我国陈鹤琴等老一辈幼儿教育家的“活教育”思想。其结果是我国幼儿园课程走向单一模式,变得僵化,仍旧严重脱离了中国国情和实际。在“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中,幼儿园课程研究受到了摧残,失去了发展方向。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为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工作积累了极为引人注目的经验教训,值得后人去认真地加以总结和汲取。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进行了大变革,要求幼儿园课程做出相应的改革,一方面吸收外国先进的学前教育理论和课程模式,另一方面,借鉴陈鹤琴、张雪门、张宗麟等老前辈的幼儿园课程思想,逐渐形成了综合性主题教育课程、整体教育课程、活动教育课程、游戏教育课程等多种课程模式。新世纪之初,全国开展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课程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并逐渐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
关于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幼儿园课程的性质是当前幼儿园课程研究的热点问题,相对于中小学的课程,幼儿园课程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性质;从上个世纪初,我国开始对幼儿园课程展开了研究,到今天已经进行了几次大的改革,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程对我们今天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和今后的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意义;2001年教育部颁发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其中的主要观点对幼儿园课程的事实和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外的一些幼儿园课程理论以及我国老一辈教育家创设的幼儿园课程理论对我们今天的幼儿园课程理论和实践工作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参考论文题目
1.论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2.论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性质
3.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历史发展及对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
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主要观点及对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启示
5.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趋势研究
6.蒙台梭利课程中的主要观点及对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7.五指活动课程的主要观点及对当前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8.瑞吉欧学前教育课程的特点及对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启示
9.创设幼儿园教育活动情境的原则与方法
10.方案教学活动的理论及在我国幼儿园中的运用
        参考书目
1.冯晓霞:《幼儿园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2.朱家雄著:《幼儿园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
3.石筠韬著:《学前教育课程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
4.曹中平主编:《幼儿教育心理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
5.虞永平:《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第1期。
6.虞永平:《试论幼儿园课程及其特质》,《早期教育》,2001年第1期。
7.蔡红梅:《20世纪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
8.严仲连、肖全民:《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历史沿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9.田景正:《陈鹤琴“活教育”理论评介》,《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10.刘雪梅、张金:《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及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启示》,《山东教育(幼教版)》,2000年第11期。
11.姚伟、郑丽波:《瑞吉欧的实验精神与研究方法及其启示》,《幼儿教育》,2004年第5期。
12.龚晖、郑蓉、程志宏:《瑞吉欧教育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方案教学》,《早期教育》,2005年第8期。
13.唐淑:《五指活动与幼儿园课程渗透》,《幼儿教育》,2005年第9期。
14.李素萍:《方案教学的启示》,《河南教育》,2004年第8期。
15.田燕:《幼儿园课程中教育情境的价值运动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第5期。
【选题方向4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
当前,我国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过程中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主线,衍化出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目的与任务、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内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原则与方法、社区、幼儿园与学前儿童家庭的合作等基本内容。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古今中外优秀的家庭教育经验以及现实中学前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得到了空前的认识与发展。我国当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发展具有启蒙性、亲情性、随机性等特点,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保证了儿童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促进了儿童社会化的进程。首先,从学前儿童家庭的环境看:家庭结构方面日益核心化,独生子**现象十分普遍,隔代家庭、单亲家庭等现象同时并存。家庭居住条件逐渐向高层化发展,同社区的联系更加紧密。幼儿的生活和学习条件比较优越,家庭图书和玩具的藏量很高。其次,从学前儿童家长的素质方面看: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成才观逐渐形成。在家庭教育过程中主要职责由“母亲”承担,但父亲的角色地位逐渐得到人们的认识。祖辈家长的教育问题也非常凸现。而且,家长的教养内容与教养方式逐渐走向科学化,但家长对学前儿童的培养上仍旧重视智力教育,轻视礼仪等道德教育,家长在教育投资上,盲目投资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学前儿童参加英语班、兴趣班等现象一直持续上升。最后,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农村大量的劳动力源源不断地流向城市,农村的“留守幼儿”越来越多;这涉及了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的种种问题。
根据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据当前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在立足实践的基础上选择论文撰写题目。下文所提供的论文选题范围,旨在帮助学生明确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家庭教育的目的与任务、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是重要的研究领域,家庭中如何对儿童进行健康教育、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将会影响儿童的一生发展,但目前的家庭教育中仍旧存在一些误区,比如家长在儿童教育过程中重智轻德等,作为学前教育理论育实践领域的研究者,应从科学、客观的角度出发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比如科学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儿童观等。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如何走出自己的小范围,如何同社区进行合作这也是我国乃至世界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的前沿领域,这种合作的价值与途径都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        参考论文题目
1.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特征及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学前儿童家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其途径
3.父母在儿童情感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
4.家园合作的价值及途径
5.我国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对策分析
6.家庭、幼儿园与社区合作的问题及对策
7.学前儿童家庭审美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8.日本家庭早期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9.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
10.学前儿童家庭认知教育的特点及策略
        参考书目
1.赵忠心著:《家庭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彭立荣著: 《家庭教育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5。
3.吴锦骠、郭德峰著:《家庭教育心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李生兰著:《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马忠虎著:《家校合作》,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彭德华主编:《家庭教育新概念》,甘肃教育出版社,2001。
7.黄全愈著:《家庭教育在美国》,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8.李洪曾:《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沈龙明著:《婴幼儿家庭教育对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
10.李生兰著:《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1.林宏:《对幼儿家庭健康教育问题的思考》,《福建论坛》2006年第7期。
12.陈伙平:《家庭早期情感教育中若干问题的探究》,《教育评论》2002年第05期。
13.王小英.:《从人才观的角度馒头学前家庭健康教育的意义》,《中国家庭教育》2007年第2期。
14.李生兰:《家园合作能有效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家庭教育(中小学家长)》第2002年第2期。
15.晏红.谈形成家园误会的“儿童崇拜”**素.学前教育研究,2005(5).
16.刘霞.家园社区合作:《我国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3年第1期。
17.梁建中:《日本家庭教育的“四重”》,《中华家教》2005年第12期。
18.李季湄,刘连兰:《日本的家庭教育手册》,《幼儿教育》2000年第1-5期。
【选题方向5 】中外学前教育史研究
中外学前教育史主要阐述和研究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和外国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学前教育的实施、幼儿教育家的教育实践、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及中外学前教育名著。该课程内容能够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外学前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内容,认识不同时期中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特点。中外学前教育史时间跨越古今数千年,地域涉及中外诸多国家,主要阐述了学前教育方面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同时从宏观和发展的角度刻画了中外学前教育演变的历史流程。从古今中外学前教育发展的丰富经验中,我们要力求达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外为中用。在此基础上,学习运用唯物史观,揭示学前教育发展规律,总结与借鉴历史经验,以促进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
通过史实知识的学习,我们要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作指导,注意宏观与微观的结合。能够把每一教育问题或教育现象与当时当地的具体历史条件有机地联系、结合起来进行考察。评价历史上的教育家时,应注意他是否比其前辈或同时代人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看他是否提供了现代所要求的思想。既要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具体的教育史实和史料,也要对它们进行全面的、历史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论证,努力做到史论并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例如:“蒙台梭利的教师观及启示”这一论文题,首先应全面阐述蒙台梭利教师观的内涵与特点,然后总结出蒙台梭利教师观中对现今幼儿园教学提供指导的内容,联系我们现今幼儿园教师观的现状,从而提出可借鉴之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这一问题进行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科学的理解与运用。另外,关于“蒙养院制度的确立与实施研究”这一论文题目就应该注意教育制度与教育思想的联系,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在发生发展的变化过程中常常表现为互相渗透、互相交织、互为促进的关系。蒙养院制度通常是当时的幼儿教育思想的源泉和基础,而幼儿教育思想通常又是这一教育制度的理论指导和依据。所以,关于蒙养院的实施问题应进行教育思想方面的总结与提升,从而体现出蒙养院制度实施的进步意义。
        参考论文题目
1.陈鹤琴的课程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2.蒙台梭利的教师观及其启示
3.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现代启示
4.福禄贝尔的游戏论思想及现实意义
5.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6.蒙养院制度的确立与实施研究
7.《颜氏家训》的内容特点及启示
8.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现实应用价值
9.卢梭的儿童观及现实意义
10.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的特点及价值
        参考文献:
1.王天一等著:《外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2.唐淑主编:《学前教育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杨汉麟、周采著:《外国幼儿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4.杨汉麟、周采著:《中国幼儿教育史》,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
5.孙**月:《当代中国幼儿教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
6.王叶叶:《略谈中国古代的家庭教育》,《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7年第2期。
7.张丽、杜学元:《陈鹤琴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启示》,《当代教育论坛》2006年第24期。
8.王建军:《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9.李春琴、张涛:《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10.戴莉:《颜之推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及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中华出国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11.周谷平、季小琛:《陈鹤琴教育思想的时代意义》,《幼儿教育》2004年第3期。
12.徐琳、郑蓓:《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简介》,《早期教育(教师版)》2005年第8期。
13.曾洁**:《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传播及本土化初探》,《教育导刊》2003年第2期。
【选题方向6 】中外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
当前,世界各国的学前教育呈现出各具特点的多样化状态,这种发展的多样化状态为各国学前教育的相互学习与借鉴提供了参照及可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我们在对本国的学前教育进行深入研讨的同时,尤其需要学习与借鉴别国的先进教育思想和有益经验,为改革和创新我国的学前教育提供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我们学习与研究比较学前教育学的意义所在。
比较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从研究领域来看,研究涉及学前教育的整个领域。而研究的重点应当是对改进本国学前教育有重要意义的各国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的基本问题,例如学前教育的师资、课程、活动及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决定学前教育的主要**素、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等。以“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特点及启示”的研究为例,该研究是以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为研究视点,剖析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特点,揭示其深层原**,进而提出改革我国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启示与借鉴。从研究时间来看,比较学前教育学的研究以当代学前教育为中心,从横的关系上考查当代的学前教育制度和学前教育问题,指出外国学前教育中可以借鉴和吸取的部分,为本国当前的学前教育改革服务。从研究深度上说,比较学前教育学不仅研究各国学前教育的客观现象和解决各种学前教育问题的经验,还要进一步分析各国学前教育的本质,研究各国学前教育的形成条件,判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对学前教育的制约关系和学前教育对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揭示各国学前教育的特点和共同规律,探索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为本国的学前教育改革借鉴提供客观的依据。
比较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有比较法、调查法、文献法、分析法等。在运用上述方法研究比较学前教育的时候,应当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内容和对象,进行适当的筛选,恰如其分地加以使用。不论选用何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都要注意辅之以其他方法,尽可能使所搜集到的材料具有客观性、充足性和代表性,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去粗取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例如,在“美国学前教育的课程模式对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与借鉴”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运用比较法、文献法、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查阅文献,可以对美国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的理论流派、主要观点、内容体系等有进一步的认识;通过比较和分析,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在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异同,并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等维度,剖析两国在学前教育课程发展中出现异同的深层原**。
        参考论文题目
1.论述美国蒙台梭利学校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
2.美国学前教育的课程模式对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与借鉴。
3.美国学前教育师资培训的特点及启示。
4.美国适合儿童发展早期教育方案的特点及启示。
5.论美国先行教育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6.中美两国学前教育机构特点的比较。
7.日本幼儿教师--书制度及其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8.日本幼儿教育发展的特点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启示。
9.当代日本幼儿教育改革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10.论世界各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
        参考书目
1.史静寰、周采:《学前比较教育》,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霍力岩:《学前比较教育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李生兰:《比较学前教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李永连、李秀英:《当代日本幼儿教育》.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
5.姚素慧:《蒙台梭利的“工作”教育理论及其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学前教育研究》2006年第7-8期。
6.刘雪梅,张金:《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及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启示》,《山东教育》2000年第11期。
7.张家政,杨晓萍:《美国DAP方案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第6期。
8.朱丹:《美国游戏取向课程模式的特点及其演变》,《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第12期。
9.曾莉,周谊:《美国幼儿教师概况》,《上海教育科研》2007年第2期。
10.朱宗顺:《美国幼儿教师教育标准及启示》,《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第4期。
11.汪丞,王建梁:《日本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职后培训及启示》,《早期教育》2007年第5期。
12.张燕:《日本幼儿教育的特色及其启示》,《教育科学》2003年第4期。
13.曹能秀:《当代日本幼儿教育特色初探》,《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08:04 , Processed in 0.116889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