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管季超创办的公益服务教育专业网站 TEl:13971958105

教师之友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语文课的“简”与“不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5 13:00: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语文课的“简”与“不简”
张华清

语文课要“简”。
这是我的一向主张。
因为有人说:有本事的人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没本事的人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
因为有人概括:大道至简。
因为实践证明,任何成功的事情最终都归结为简单。
因为现实的课堂太过复杂:内容复杂、结构复杂、环节复杂……直接导致学生无趣厌学,他们喜欢简单、简洁、简明的课。
其实,一直信奉语文课的“简”,更主要的还在于“简”能让学生得以解脱,不必再死记那些无用的零零碎碎和机械的条条杠杠,转而去静心阅读,真情体会文本的优劣;也能让语文老师得以解脱,不要在分析、讲解以及花里胡哨的形式上再费过多精力,只要多关注一下学生思路的点拨和疑问的诠释即可。
两全其美,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本质,何乐而不为?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矛盾都有其对立的一面,语文课“简”的背后还存在着许多的“不简”。为避免有些语文老师真的一下子“解脱”,停下来感叹“语文课不过如此”,有必要就语文课的“简”与“不简”作以陈述。
语文课的目标要“简”,但达成目标的过程“不简”。
语文课程目标很明确,落实到不同学段也就十几条,再分配到教材之中只剩几条。因此每节语文课就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设计过多目标。贪多求全,只能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一课深入完成一个目标,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就是好课。关键是看学生在达成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是否经过独立思考,是否进行情感体验,是否属于自我建构。
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要“简”,但学习这些内容的方式方法“不简”。
语文学科包罗万象,一篇课文涉及诸多方面,但语文课必须坚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理念。哪是重点内容,哪是欲“饮”的那“一瓢”,完全由课堂学习目标决定。不同的内容,针对不同的目标。围绕目标,敢于取舍、善于取舍课文内容,才是语文老师处理文本的真功夫。一旦内容确定下来,老师就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例子”的功能,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练就语文能力。
语文课多媒体教学手段要“简”,但所起的作用“不简”。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重在“语言”,而“语言”的学习重在揣摩品味。因此多媒体对语文课堂来说,仅是辅助,是补充。万不可不顾学习内容,不顾学生实际,什么花花绿绿的都“往上端”。热热闹闹,并不是学习的本质。录音代替不了朗读,画面代替不了文字。但现代媒体拓宽语文领域的功能不能抹杀,既然选择就应照应到前后联系,就应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想象空间。
语文课老师的活动要“简”,但学生的活动“不简”。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老师的职责在于组织、引导学生学习。不相信学生,取代其地位的做法是错误的;置主人于不顾,陶醉于自我“能力”的展示中,也是不合要求的。
语文课学生的合作活动要“简”,但学生的自主过程“不简”。
学习是一项活动,但首先是自主活动,其次才是合作活动。可以说缺少自主,就不存在合作。自主就是独立学习的过程,就是独立思考的过程。一堂课如果很少有甚至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环节,肯定称不上是成功的课。出示问题,接着合作交流,那不是真正的合作,只是热热闹闹走过场。要知道合作的目的在于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没经思维考虑,哪来的真正问题?很多情况下,课堂需要学生的“动”,但更为关键更为珍贵的是学生的“静”。而这里的“静”仅是表面的,实质上学生的思维是处在积极活跃的“动”之中。所以,对这个“静”,同学不能打扰,老师更不能打扰。
……
总之,语文课要“简”,但要“简”得有道理,有内涵。关键是要处理好背后的“不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手机版|Archiver|教师之友网 ( [沪ICP备13022119号]

GMT+8, 2024-11-24 11:35 , Processed in 0.064306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