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谒司马迁
傅剑仁
拜谒司马迁,是我心中的一个厚重情结。
2005年9月10日,整个西安还沉浸在睡梦之中时,我被朋友皇甫平和贺瑞林叫醒,坐上一辆他们叫来的汽车,急急忙忙往韩城赶。西安离韩城200多公里,高速尚未开通,只得在国道上行驶。天未亮,外面的景色朦胧,车不停地拐弯,坐在车里的感觉似梦游,偶尔重重地颠簸一下,才把人从梦游中拉回。天渐渐亮了,西北高原的景色也清晰起来,朋友们的话也多起来。话题都是韩城,都是司马迁。
高山仰止司马迁
司马迁祠墓坐落在韩城芝川镇东南的梁山,坐西朝东,山脚下就是黄河,河面开阔,波光粼粼,太阳照得河水似碎银般蹦跳。踏进“汉太史司马祠”的古朴牌坊,即一脚踏进了公元前战国时期的古道。这条古道全是巨石铺成,虽历经两千余年的风雨剥蚀,但车辙依然,深深地镶嵌在古道中间,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世道的变迁,诉说着司马迁的伟大功勋和悲惨遭遇。
当地人把这条古道叫司马坡。其实这条古道叫韩奕坡,修建于战国时期的“三家分晋”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魏分得西河之地,筑城少梁。为了开通少梁与西河郡的交通,遂在今芝川镇南的梁山悬崖上开凿了这条大道。因少梁是西周韩侯的食邑,故称这条大道为韩奕坡。司马迁祠墓就修建在韩奕坡旁,要拜谒司马迁,首先要走过这条古道。
从悠悠古道走过,已经使人感到肃穆,再昂头看进入司马迁祠墓的牌坊上“高山仰止”四字,更让人的心灵震撼起来。韩奕坡修筑于战国时期,而用刀笔把战国时期及这之前悠久漫长的华夏文明史在骨片、竹简、缎帛上完整记载下来的,便是伟大的司马迁。中国是文明古国,在文明的初始阶段,历史是语言的,而不是文字的。待到文字可以在骨片、竹简、缎帛上记录历史的时候,文字对于大众是奢侈的,因而这之前的历史,便是群众口头流传的历史。司马迁就是在这个时候横空出世,他站在语言历史与文字历史的承接点上,把盘古开天地以来的华夏文明史从语言的传承中拯救出来,用文字记录的方式,把历史的文明给予固定。公元前125年,年仅20岁的司马迁开始用4年时间对全国各地进行历史考察,他游历名山大川,寻找文物古迹,探究佚闻古事,从广大群众口头流传的历史中,考证历史的真实,又从实地的考证中,纠正群众口头流传历史的偏差,以探求历史的连续、完整和真实。这是一项足以与盘古开天地相媲美的伟大工程,不是抱定探求真理精神的智者、学者是不可以问津的。
我们不妨联系“三家分晋”后的战国时期,用事实来说话。战国时期,多战而无义战,战火时而把中国版图分割成几十个国家,时而把中国版图分割成几个国家。虽然各国都有记载本国历史的史官,但因为多战而无义战,本国史官所记载下来的历史,偏颇难免,真实性令人质疑。退一步说,即使各国记载的历史都是真实的,而要把诸多国家的历史编纂到一起,用华夏文明这根线索串起来,简直就是一件无法办到的事。不信么?我们可以去请教孔老夫子。他可是中国的教育鼻祖,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老夫子早年并不搞学问,而是谋做官,当过仓库管理员、营建司空,辗转齐国、卫国,才熬了个鲁国司寇。但因他性格明朗豁达,高兴了就唱,伤心了就哭,看不顺眼就骂人,不似其他官吏那般奸猾油滑,因而遭到嫉妒。他极力为自己辩护,可四周全是反对他的嘴,他辩不过人家,官也辩没了。官没得做了则罢,但这口气咽不下咋办?于是他萌生了这样的想法:讲空话没用,不如把春秋以来二百多年政坛人事的正误是非写出来,用事实来说话。从此,孔老夫子潜下心来写了一部《春秋》,搬出被杀的36位君主,灭亡的52个国家的辛酸史实,从礼、义这一为君治国的根本问题上,好论了一番得失教训。大学问家孔老夫子,用他的智慧和学识对拯救中华文明史作了一次尝试,但他也只是局限在春秋战国这段时间,而这之前的华夏文明史,仍是一片空白,无人问津。就是这件连孔老夫子都做不成的事,司马迁做成了。他不仅把春秋战国,而且把这之前直到盘古开天地的历史,用华夏文明这根线索完整地串起来了。
“高山仰止”啊!古道旁这块牌坊,是对司马迁最贴切的写照。真不敢想象,要是没有司马迁和他的《史记》,作为炎黄子孙的后人,该向谁去讨教华夏的远古史?在中国的史学领域,司马迁就是一座高山,无人能及,后人只能仰着头去看他!
站在正义的制高点
穿过牌坊即为神道,登99级台阶直达祠顶。在“太史祠”的寝宫,一尊司马迁泥塑像端坐神龛。这位伟大的史学巨匠,身着红袍,手握竹简,仪态巍然,心境平静似水。面对他,一股书卷气迎面扑来,瞬间让人感觉那种大师风范,大家气度。
司马迁是被处宫刑之人,这尊塑像则塑得他黑须三绺,怡然飘胸。这不免让人产生疑惑。展开这疑惑的翅膀,则是心中挥之不去的司马迁的悲惨遭遇。
……在四周被高墙把罪与非罪隔开的一间特殊囚室里,一盆炭火把密不透风的屋子烘出明显高于室外的温度。司马迁被扔在这间屋子里,手脚被捆,裸露全身,瞪着一双茫然得不知天地人生的双眼,等待着对他残忍的宰割。一帮专门从事宫刑的专业人员,按住已经毫无反抗之力,甚至已经被羞辱得不知何为羞辱的司马迁,又捶又揉,用锋利无比的专门刀具,硬是把还喘着粗气的司马迁作为男人的根本标志割了下来……
司马迁何以会受到如此残忍的迫害?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为战将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
公元前99年,将军李广利率军出击匈奴,李陵率不足五千徒步的步兵予以配合。将军的主力部队没有找到匈奴主力,而李陵率他的步兵,在蒙古肯特山与匈奴主力遭遇了。匈奴单于栾提且侯亲率三万兵马,把李陵的步兵团团围住。李陵不慌不惧,亲率精兵,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官兵迎战肉搏,杀得天昏地暗之际迅速撤回。匈奴官兵群起追击,第二梯队官兵突然跃起,万箭齐发,匈奴官兵应弦倒地,死伤一片。这一次交锋,匈奴官兵被斩杀数千人。
栾提且侯大为震惊,迅速调动西部、东部兵团共八万余人,大举增援,仗着近二十倍于李陵步兵的优势,火速发起进攻。李陵兵团抵挡不过,且战且退。退到一个山谷时,官兵已经死伤惨重。于是,李陵下令:“士兵负伤三次以上的,可以坐车;负伤两次的,充当驾驶;负伤一次的,继续战斗!"按照李陵的这个部署,向围困他们的匈奴军队发起反攻。杀出一条血路后,李陵带着他的残部,改道向东南,到达一片苇草地带。紧追不舍的栾提且侯大军,顺风点火,企图将李陵残部全部烧死。李陵率部先纵火自救,烧出一块苇草地,然后冲出火海,又杀出一条血路,到达一片山丘落下脚来。
此时的李陵兵团残部,在匈奴官兵特别是单于栾提且侯眼里,无异于不可战胜的天兵天将,于是他决定放弃追击。恰在这时,李陵手下一名叫管敢的军侯,因受到校尉的欺辱,投降匈奴,透露实情,激发了栾提且侯全歼李陵残部的斗志,下令发起对李陵残部最后的也是歼灭性的攻击。李陵残部被逼在一个狭窄的山谷中,匈奴官兵布满四周山头,集中发箭,箭矢蔽天而下。李陵残部在匈奴的箭雨之中,硬是突围出来,抛弃辎重车辆,再向南挺进。箭已尽,刀枪已折,官兵们砍下车轴当武器,军中文职人员拿着刻字的笔刀当武器。已经无法再战了,夜里李陵下令解散部队,各自逃命,他亲率十多位壮士向南突围,匈奴数千名骑兵追击,马蹄刨起的沙尘蔽天遮月,跟随他的战友全部战死,他不幸被俘。
李陵兵团深入匈奴腹地,朝廷上下和汉武帝刘彻知道;被匈奴大部队包围,单于栾提且侯亲自率军督战,朝廷上下和刘彻知道;李陵兵团拼死苦斗,今天击杀匈奴数千,明天又击杀匈奴数千,朝廷上下和刘彻也知道,而且捷报传回后,朝野欢庆,上下赞颂。但是,惟有不足五千名徒步的步兵,与匈奴近十万骑兵殊死苦战的兵力对比极其悬殊,需要派兵增援这一点,满朝文武大臣和刘彻却怎么也不知道。武帝刘彻的真实想法是,期望李陵战死。当他听说李陵被俘后,龙颜震怒,大发雷霆。就在这种情况下,一帮张嘴仁义孝悌,闭口效忠朝廷的文武臣僚,跟着武帝刘彻的震怒而震怒起来,异口同声地谴责起李陵来。
也站在文武臣僚中的史官兼天文台长司马迁,看到这种情形后非常痛心,他不明白这些人为什么要对为祖国拼命战斗的李陵落井下石。汉武帝刘彻大概看出了司马迁的情绪与众不同,就点名叫他发表意见。司马迁不假思索地陈述:李陵对父母至为孝顺,对士兵更是恩信有加。他常常奋不顾身,赴国家急难。这都是他平日的志愿,有国士的风范。如今不幸失败,那些稳坐后方,拥妻抱子的官员,不思量战场的艰苦,反而落井下石,捏造构陷,实在使人痛心。他接着说,李陵率不足五千人的步兵,深入匈奴汗国心脏,面对数万强敌,致使敌人死伤惨重,不得不动员全国武装部队,大举围攻。李陵兵团转战千里,箭尽路绝,战士们赤手空拳,冒着刀锋,仍苦苦搏斗。李陵得到部下如此效忠,即令古代名将,也不能超过。现在,李陵身虽陷敌,然而他给予敌人的重创,仍足以激励天下。司马迁根据李陵的言行作为,认为李陵之所以不死,并不是真的投降,而是等待适当时机,报效国家。
司马迁这样一番入情入理、有据有证的陈述,被汉武帝刘彻戴上一顶“诬蔑主上”的帽子,处以死刑。按照当时的法律规定,只要缴出一笔赎金,就可以免死,如拿不出赎金,处宫刑也可以免死。司马迁不能死,他的《史记》尚未写完。但他倾全部积蓄也凑不起这样一笔赎金,只能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去任人宰割……
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了《史记》的创作,谱就了华夏文明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有理由痛恨汉武帝刘彻,是他因为几句公道话,下令对司马迁处刑的。因而在司马迁记述历史的刀笔之下,把这种“痛恨”变成还以颜色,给予报复,似乎是可以的,也似乎是可以理解的。但司马迁没有这么做,他还是一如既往,以对历史、对他人、对后人、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给予记述,实事求是地给予评说,实事求是地给予赞美和鞭挞。
因为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史学家,在他的刀笔下刻写的历史,必须是真实的。真实,是他刀笔的灵魂,是他高尚人格的文字化。司马迁就是这样站在正义的制高点上,审视他的刀笔和他刀笔下的《史记》,因而把自己坚持正义将要遭受的严重后果,置之人生度外。
镶刻在文明史册的形象
纯粹、正派、高尚,是司马迁的本质形象,这形象镶刻在中华文明的史册之中,镶刻在人们的心里。因而在为司马迁建立祠堂,并在祠堂中树立司马迁塑像的时候,他理应黑须垂洒,怡然飘胸。早在公元310年建立的司马祠,是没有司马迁塑像的。公元1125年,韩城县令尹阳,应当地乡贤和司马族人的请求,主持修建了太史司马迁祠。祠中需悬挂司马迁画像,尹县令翻遍宋版典籍中所有司马迁的画像,都是处宫刑后无胡须的“妇人像”。司马族人不同意留这样的画像,并提出了找到真相的线索。
司马迁的夫人叫柳倩娘,西汉天水郡成纪人,大家闺秀出身,品貌端庄,书画音律,无不通晓,尤以画工闻名。司马迁入狱后,柳倩娘为保藏《太史公书》,忍痛别夫,改名换姓,返回司马迁的故乡韩城,遁入空门。司马迁遇难后,她与儿子司马临、司马观,通过女婿杨敞、外孙杨恽,将司马迁的骨骸运回安葬,并植柏为记,朝夕相守。柳倩娘从司马迁20岁开始至55岁,每年给司马迁画一张年谱像,共画了35幅。司马迁48岁之前的画像,都是黑须垂洒,怡然飘胸的。但这些画像在司马家族惨遭劫难中散失了。尹县令认为,司马迁的故乡说不定就有人收藏。于是派人四处打探,终于在芝川乡间,觅得司马迁壮年的留须画像一幅。画像线条细腻流畅,容貌逼真传神。尹县令拿来叫司马族人辨认,一见画像,司马族人纷纷拜倒在地,失声痛哭。根据这一画像,尹县令举荐曾为孔子塑像的大师为司马迁塑像。这位大师很聪明,他根据画像泥塑了一尊模型小样,安放在太史祠下的韩奕古道旁,让司马迁的乡亲,更让司马族人品评。塑像是传统的端坐正面像,人们品评后,总觉得缺少一点司马迁才有的那种神韵。正在雕塑大师冥思苦想仍不得法之际,一天早晨,人们发现那尊塑像的头向左转了一点。就这一点转动,司马迁睿智旷达、刚直不阿、不同凡响的神态立马凸显出来。尹县令带众乡贤来品评,众人一致叫好。于是,雕塑大师将小样放大为高140厘米塑像,安放在司马祠的寝宫。塑像安置好以后,人们又发现了神来一笔。塑像坐西向东,头稍稍一撇,朝向了北方。
是啊!司马迁应该永远凝视北方,北方有李陵,凝结着他心中的痛。虽然他与李陵同朝为官,但平素并未交往,只是李陵那名将之后的风范,以及他率军作战的忠勇品格,深得司马迁钦佩。他凝视北方,想看看李陵投降匈奴后,究竟会不会率匈奴兵马来侵扰汉朝疆域,以证实他司马迁为李陵说公道话究竟有没有说错,不看清这一点,他是永远不会闭眼的。北方还有他的好友苏武,凝结着他心中的挂念。公元前101年,汉武帝刘彻派中郎将苏武率团出访匈奴汗国,因匈奴将领谋反败露,牵连到使团,匈奴首领便把苏武扔到一个地窖里,不给吃的喝的,企图以此迫使苏武招供。时值寒冬,雪飞风啸,千里冰冻。司马迁心里惦念的是,扔在地窖中的苏武,饥渴是怎么捱过的?寒冻是怎么捱过的?司马迁看清楚了,苏武吞食皮衣上的羊毛充饥,吞吃冰雪解渴,竟然数天不死。苏武的神奇使匈奴首领感到震惊,认为不是神灵相助,凡人是活不过来的。于是把苏武放逐到绝无人烟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叫他放牧一群公羊,告诉他:“等到公羊生出小羊那天,你才可以回去。”司马迁想看看苏武在那里是怎么过的,他看到了,苏武放牧着一群因没有母羊而经常发疯的公羊,常常掘地鼠充饥,捧积水消渴,躺在羊群中睡觉……司马迁还看到了,李陵去看过苏武,给他送去了羊和一些日用品。李陵跟他说什么了?他为什么手握出使时汉武帝给他签发的符节,跪地面南,失声痛哭?噢,原来是李陵告诉他汉武帝刘彻驾崩了……他还看到了,羁留匈奴汗国19个春秋的苏武,出使时汉武帝给他签发的符节,一刻也不离身,连睡觉都不解下,以致符节上的毛缨已经磨得全部脱落……
司马迁是史学大师,治学的严谨态度,使得他必须始终瞪大眼睛,看清他笔下的真实……
八卦与《史记》的巧合
从司马迁祠的寝宫出来,便是司马迁墓。第一眼望去,墓像一座蒙古包。围着墓转一圈,发现墓呈八角形,墓壁周围,嵌着八卦图案的砖雕。墓顶有棵松树,分杈成五枝,当地人叫五子登科,其中一枝死了,从根部又长出一枝,还是五子登科。我不解,为什么司马迁的墓要修成蒙古包形状呢?导游给我们讲了其中奥妙。
公元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修建司马迁墓。那时,《史记》已在全国广泛流行,司马迁关于少数民族的记述,符合入主中原的金元统治者的心愿,因而,他们特别敬重司马迁,“恩遇”司马迁的墓也特别隆重。导游这么一说,使我想起了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少数民族时的超人智慧。
周本纪卷四写周朝的明君古公父,建都豳地,他修德爱民,得到民众的深深爱戴。因为国家富裕了,周边的少数民族便来掠夺财物。古公的做法是,人家来抢,他就给,人家要他的土地,他便带着家人和愿意与他同行的臣僚离开,走到荒凉的岐山脚下定居。古公在那里开垦荒地,建设城郭,不久又名扬天下。结果整个豳地的百姓,扶老携幼,又全都归附古公,周边少数民族也纷纷前来归附,岐山于是成了周朝的经济文化中心。司马迁用刀笔告诉我们,人类的远古时代,自然条件非常恶劣,科学技术极其原始,在这种情况下,从黄河流域发源的黄皮肤中国人,纷纷迈开双脚,从黄河出发,用脚丈量国土,走到哪里,哪里便是华夏。在大自然年复一年的造化下,走向各地的炎黄子孙,形成了各自的生活习性,形成了各自的语言和文字,也圈定了各自的势力范围。那个时候的炎黄子孙,只有部落之分,没有民族之分。共创远古文明的华夏祖先,因为山重水阔而间疏了沟通和交流,因为生活习性的不同而产生了鸿沟甚至歧视,因为各自的利益而发生过争斗甚至战争。但战争是一家之内的兄弟相争,掠夺是一家人的你争我夺。因为大家都源于黄河而又出发于黄河,一家人走到哪里都是一家人,有争斗甚至有战争,还是一家人,永不更改的是同血同脉,同祖同根。
金元统治者崇尚司马迁这一进步思想,因而为司马迁修建了蒙古包形状的八卦墓。八卦的旨意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而司马迁《史记》的立意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这难道是巧合吗!
司马族人的智慧
拜谒司马迁的过程中,多次听导游说到司马迁的后裔来祭拜的事。在我的印象中,晋朝时司马迁的后裔被杀,从此司马家族便销声匿迹了。导游所说的司马后裔,与司马迁是什么关系?
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写道:他的六世祖司马靳“葬于华池。靳孙昌,昌为秦主铁官……昌生无泽,无泽为汉市长。无泽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而写他自己是“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从司马迁的这段记述看,司马家族是在韩城芝川镇一带居住的。如今居住在高门原徐村的冯、同两姓居民,是司马族人。
起名徐村,体现了司马族人的智慧。“徐”字是“余”字加“双人”,暗示司马迁的两个儿子司马临、司马观的后裔,居住在徐村延续香火。“徐”、“续”同音,意为司马家族后续有人。村中的“同”姓,是“司”字左边加一竖;“冯”姓,是“马”字左边加两点。徐村“暗八景”中的“远水蛟龙”一景,利用“远”、“冤”同音,表示鸣冤。远水入口处牌楼上的“浩荡难名”,意指司马迁编著《史记》的浩荡事业,在皇权时代难得好名分。在徐村的汉太史遗祠前修了个照墙,形状似笔架,象征司马迁史笔如椽,其笔架都像山一样高高耸立。村中有个涝池,叫史公墨池,象征司马迁的文房四宝仍在。还有每年清明节的“跑台戏”,更是惟徐村才有的奇异风俗。传说司马迁被陷害致死后,司马族人每年清明节都在村后的一座法王庙里唱戏,名为谢法王,实则纪念司马迁。汉宣帝时,《史记》公诸于世,司马迁的外孙杨恽领着钦差赶回故乡报喜。恰逢清明节前的晚上唱社戏,听说有穿官服的朝徐村奔来,大家以为官府前来查禁,赶忙收拾服装道具,跑回村里的救郎庙继续唱戏,以遮掩官府耳目。从此以后,“跑台戏”作为奇特的风俗,在徐村延续下来,年年唱戏,年年跑台……
司马族人的智慧,是封建皇权下中国人智慧的一个缩影。这智慧是高超的,但也是压抑的,是高压之下的一种无奈扭曲。这使我想起了莱茵河畔卡尔•马克思的故乡,资本主义德国没有因为马克思反对资本主义而轻视他,政府出资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所,马克思的故居还照原址修复,供全世界的游人参观。在德国人看来,马克思是日耳曼民族的骄傲,虽然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是为资本主义掘墓的理论,但他是一门理论的创立者,他的这种智慧就应该受到敬重。
我敬重司马族人的智慧,但我更为封建皇权悲哀!
《长城》2006年第2期 |
|